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面對不期而遇的考驗

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

這樣一群人

身披白色“鎧甲”

毅然逆行而上


137名醫護人員

組成的龍江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中

成立了由17名共青團員為成員的

“哈醫大援鄂抗疫醫療隊臨時團支部”

併成立

“哈醫大援鄂抗疫青年突擊隊”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他們

以“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的

醫者仁心

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

青年擔當

身處疫情戰場

奮戰抗疫一線


“黑龍江共青團”推出【青春·戰地日記】

聆聽不為人知故事

致敬龍江不凡青年

日記素材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哈醫大支援武漢抗疫醫療隊臨時團支部成員

胡雪妍(左2) 孟凡瑩(左3) 劉夢媛(右1)

策劃:張濤 統籌:馮贊

主播:王彪 劉廣彤 張思達 何思銳

鳴謝:哈爾濱醫科大學 王曦 馬文超

安心·感動

2020.01.27 星期一

大年初三,我們到達了武漢。可惡的病毒,我們一定戰勝你!

醫大四院 劉夢媛

2020.01.28 星期二

大年初四,今天學習的是穿脫隔離衣。這是很重要的操作課程,穿脫隔離衣必須無菌觀念非常強。在治療他人的同時,也必須要保護我們自己,要認真練習才能上戰場啊!

醫大四院 劉夢媛

2020.01.29 星期三

初五了,練習了一天穿脫隔離衣,比昨天熟練了,還做了人生中重要的決定: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寫了入黨申請書,我一定不負重任,牢記使命。

醫大四院 劉夢媛

2020.01.30 星期四

今天懷著緊張又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協和醫院,與醫院人員做對接。護士長為我們排班,明天正式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其實,今天也是個特殊的日子,我的27週歲生日。感謝領導和同事們的祝福關愛,他們悄悄提前錄好生日祝福視頻,讓身在異鄉的我心裡暖暖的,感謝你們!明天努力工作,今天要早睡了。晚安。

醫大四院 劉夢媛

劉夢媛就是“哈醫大援鄂抗疫醫療隊臨時團支部”的骨幹成員,這是前幾日她發給我們的“日記”。身處一線的她,每天都在手機裡記上幾句話。她說,這既是對自己的鼓勵,也期待有一天可以寫上“我們勝利了,終於回家了!”

這就是一篇篇足夠簡單,卻讀起來讓人既安心又感動的日記。“安心在於,我們能夠感受到援鄂前線的醫護者們一切順利;“感動是被一顆顆年輕但足夠堅強的心所震撼。

你們放心! 家人我們照顧!

2月1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慶偉到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指揮部電子屏幕與我省抗疫援鄂醫療工作隊和前線記者視頻連線,向137名醫務人員、5名媒體記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親切問候。並要求有關部門“各個單位要關心照顧好你們的家人,為你們解除後顧之憂”。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這是省委省政府對前線醫護人員的承諾,其實也是所有在後方的家人同事們共同的承諾。

“從哈爾濱到武漢,院長一句‘你們放心,你們的家人由我們照顧’,我的眼淚就在眼圈打轉,忍住了,沒有留下來;當主任給我一個大大擁抱的時候,眼淚終於繃不住了……”這是臨時團支部成員孟凡瑩在1月28日的日記中描述的一段話,那個時候,她們剛剛落地併到達住所。她說,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因為朋友圈已經被隊伍出行的消息刷屏了,手機微信一條又一條,“平安回來,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等你回家”……來自父母、朋友、同事,甚至陌生號碼的短信,都是祝福和鼓勵。她又一次地落淚了……

那麼

我們再分享一篇

她寫於1月30日的日記節選

每當培訓結束後,我們都會回到各自的屋內,和家人視頻,報平安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媽媽,爸爸,奶奶,你們放心!我一定平安回去,照顧好我的大兔兔,別忘記給我的小魚兒換水。奶奶去透析,一定要戴口罩,保護好自己。請放心,我能夠照顧好自己。只有我健康,才可以救治更多的病患。

今天,同行而來的大迪迪和巖哥,還有一些“戰友”,已經奔赴戰場,他們需要6-8小時,不能吃喝。今天晚上肯定不會回來了,看著他們離開的時候,有些不捨,我多麼希望能一起去戰鬥。我的戰友,你們辛苦了,等著我們,馬上就來。

每天閉上眼睛,第二天醒來,真希望有人告訴我疫情已經過去了,一切都已經平安。

病魔無情,人間有情。

武漢平安,哈爾濱平安。

願一切平安。

2020年1月30日

孟凡瑩

媽媽!我想你!

近期,從新聞媒體中,我們看到了太多令人動容的畫面,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白衣天使”。“一雙22歲護士的手”“她們摘下口罩的樣子,讓人心疼”“5張對比圖,讓人淚目”等等……

22歲護士的手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她們摘下口罩的樣子

鼻樑被口罩磨破,就地席地而憩,全身汗流浹背,佩戴尿不溼工作,還有家中孩子的呼喚……臨時團支部中,有人已經成家,甚至初為人母,28歲的胡雪妍就是一位媽媽。面對疫情,身處他鄉,在牽掛病人的同時,對兒子的愧疚和思念,一定是她最真實的寫照。

這是她寫於

1月31日的日記中的一段話:

昨天晚上和兒子視頻,兒子哭了,說媽媽不在家就不是完好的家。然後,他哭著和我說:媽媽我想你。女人結婚有了孩子後,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便是孩子。我告訴兒子,你不要哭!要勇敢!你想想,你有病的時候,有阿姨在幫你,那些阿姨叫‘白衣天使’。媽媽也是‘白衣天使’,現在這邊有很多人生病了,媽媽是不是也應該來幫忙啊!兒子哭著說,‘應該,有病了會疼,病好了就不疼了!’孩子都是單純的,他們的心靈最純淨。突然在那一刻,覺得挺對不起兒子。兒子媽媽愛你!相信媽媽,等大家都不用帶口罩呼吸這最乾淨的空氣時,媽媽一定帶你來看看媽媽奮鬥過的地方,看看這美麗的城市,呼吸這溼潤的空氣!

2020年1月31日

胡雪妍

其實在前一天,也就是1月30日的日記中,胡雪妍就在結尾說道“晚上兒子和我語音,哭著說想我,心裡酸酸的!”從她的日記中,我們總能看到“兒子”的字眼,更能體會那份常人難以體會的不容易。雪妍說,每天醒來,她都會對自己說下面這段話,我們也藉此送給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祝你們平安,向你們致敬。

“早晨起來 擁抱太陽

讓身體充滿 燦爛的陽光

滿滿的正能量”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哭了。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與死神的博弈。但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是孩子,是父母,也是普通人。他們,帶著龍江人民的大善、大愛、大真,衝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不握手了,不握手了,黑龍江的!感謝你們的支持,你們在最北方,跨度大。”這是1月31號下午,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看望慰問黑龍江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時說的一句話。

是啊,從祖國最北方而來,

我們義無反顧;

“黑龍江醫療隊全體醫護人員一定不辱使命,與湖北人民一起並肩作戰,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黑龍江援鄂抗疫醫療隊隊長焦軍東代表黑龍江醫療隊向湖北省領導做的保證。

是啊,在疫情嚴重最前線,

我們奮不顧身。


青春·戰地日記 | 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3篇日記,聽著聽著就哭了……

因為他們 我們不怕

因為他們 我們相信

向每一位抗擊疫情的英雄致敬

願此去平安 凱旋歸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