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疫情期間,在河北這麼做會影響個人徵信

據報道,2月10日,河北唐山郭某某、夏某某、劉某某3人因隱瞞疫情信息被依法查處。郭某某、夏某某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別被遷西縣公安局、遵化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劉某某因後主動承認其去過武漢的事實,且尚未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灤南縣公安局依法對劉某某予以行政處罰。

這不是河北第一次對故意隱瞞接觸史行為立案偵查,顯示了河北對這種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也再次告訴社會,故意隱瞞接觸史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

很重要!疫情期間,在河北這麼做會影響個人徵信

2月9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明確規定,針對疫情防控中,部分人員不服從依法採取的防控措施,隱瞞疫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與患有或者疑似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員接觸史,隱瞞不報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逃避集中或者居家醫學觀察等行為,除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外,有關部門還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將其失信信息向本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並依法採取懲戒措施。

簡而言之,故意隱瞞接觸史,除會受到相應的法律責任外,還會影響個人徵信。這不但為相關部門提供了執法底氣,還可以起到震懾、威懾作用。

當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目前各地防控從主要防範輸入型病例轉為“內防擴散”。在這樣的背景下,個別故意隱瞞疫情接觸史的人員,就極有可能成為“行走的擴散源”,給疫情防控添亂。

對此,每個人都不能心存僥倖,依法依規,自覺主動,該上報上報,該隔離隔離,早發現才能早治療。誰也不希望因隱瞞病情失去最佳治療機會去世的悲劇再次發生。

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要拎得清,可不能犯糊塗。

很重要!疫情期間,在河北這麼做會影響個人徵信

當然,也不排除個別人因聽信了一些“小道消息”,擔心醫療費等問題,無奈之下才故意隱瞞的。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工作做得再深一些、再細一些,及時將相關政策、權威信息向公眾披露,最大限度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出現的瞞報、謊報現象。

事實上,就治療費用而言,2月7日,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對確診患者個人負擔費用實行財政兜底,中央財政補助60%;對疑似患者,由就醫地制定財政補助政策,中央財政視情給予適當補助。全國各地針對治療費用也出臺了更明確、更詳細的規定。

以河北為例。1月30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結合河北省實際,河北省財政廳、省衛健委聯合印發通知。通知明確,對於確診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實行全額補助,即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所需資金由各市縣財政先行支付,中央財政對各級財政按實際發生費用的60%予以補助,其餘40%部分由省級財政承擔,市縣不負擔。

2月1日,河北省財政廳又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醫療費用保障措施,明確疑似患者醫療費用由政府承擔。

規避風險是人的本能,發現隱瞞接觸史,不能完全寄託於人們的自覺。更為關鍵的是,相關部門把排查工作要落實到位,真正實現“不漏一人”“不漏一戶”,比如可以與交通部門溝通,依法依規,掌握重點排查對象的行動軌跡。

這場防疫之戰,註定是一場“全民戰爭”。個人要管好個人,該遵守的要遵守;相關部門要履職盡責,該落實的要落實,這個難關,需要全社會一起扛過去。(郭慧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