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到底靠不靠譜?為什麼呢?

夢想是個胖子G


保險是一種契約,契約靠不靠譜那就得看契約是怎麼籤的。


1、籤任何合同之前都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如果籤合同時都不審視合同的內容,那麼你就會發現,任何合同都有不靠譜的。


自己看不明白,那可以請專業人士,比如說律師。保險合同中可以委託保險經紀人。


保險合同採用的是格式條款,我們只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不能更改保險條款,某種意義上是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


如果保險公司與你一對一的約定條款,對於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識的話,更是坑你沒商量。採用格式條款,有監管部門把關,相對對來說會更好一些。


2、有利於投保人解釋,保護了消費者權利


由於,保險合同採取的是格式條款,如果對於某一條款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理解,那麼法律會認定,採取有利於投保人的利益來解釋,這也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


就像法律一樣,你懂那麼它就會保護你,如果你不懂,犯法了法律也會制裁你。所以,保險靠不靠譜,那就看會不會利用了,懂得利用就靠譜,不懂得利用就不靠譜。


侯會軍


提到保險,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身邊的朋友或者親戚如果做了保險業務員,那麼你可能就是他的第一批客戶,他會給你推薦眾多的險種,獨有的一套說詞是,這個保險我研究了很久,肯定不會坑你,為你好,買了保險就是多了一份保障,而且我給自己家裡人都上全了。你如果不買,如果真的生病或者出意外了怎麼辦,而這時候保險就是一份保障,解決你的經濟負擔。

這時的你作為朋友,不好意思拒絕,作為親人,也不好意思拒絕,於是買了一份保險,過了很久才發現,買的保險並不好,退吧,損失嚴重,不退吧,就還要一直繳納,進退兩難。那麼保險到底該買不該買呢?

該買,如果家裡經濟條件一般,那麼每年少量的保險支出,一旦在你生病的時候,在面臨著巨大的治療費用,那這個時候保險是非常有用,解決了一部分你的經濟負擔。但前提是,你買對了保險,保險公司有很多家,保險險種也有很多種,像壽險啊,重大疾病險啊,還有理財類的保險。當決定要買的時候,一定要對比多家保險公司,看其理賠速度,保險條款,賠付次數,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保險,這樣當你在需要的時候才真正是一份保障。

不該買,其實小編還是傾向於買保險的,但為什麼把不該買提出來呢,這個可能要針對經濟條件非常好的家庭,如果能夠輕鬆拿出來幾十萬,幾百萬的家庭,那其實保險對於他們來說意義並不是很大,這部分錢完全可以拿去投資,獲得更大的收益,而遠比保險的賠付要多的多。而如果要買的話,可以選擇更高額的保額,或者特殊的保險險種。

保險買與不買,買了多了一份保障,不買的話資金可以用來投資,但是像親戚、朋友向你推銷保險的時候,很難拒絕,那也一定要貨比三家,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理賠快,賠付次數多,或者先賠付後提供材料的保險公司,險種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買之前務必認真閱讀保險條款和合同。

總結一下

保險不要亂買,現在保險業務員對保險的知識真正瞭解多少呢?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一定要搞清楚哪些保險適合你,這個是最重要的。


財經365熱點


買保險的時候有一種心態,就是買的時候顯貴,覺得不靠譜,用的時候嫌報銷少。

其實保險是很靠譜的

可能很多新聞都在說買了保險後期被保險公司各理由拒賠,其實多數人的眼光都放在了保險公司上,在找保險公司的原因,其實也有被保險人沒有做到如實的告知義務而忽略了自己的原因,當然有一些保險確實找理由不理賠,但這個畢竟是少數。只要做好在買保險能如實告知以及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項,相信後期保險理賠是不會出么蛾子的。

畢竟保險出現了幾十年了,存在就是合理的,而且還有保險法這些對保險進行規範,所以我認為保險還是靠譜的


太平保險顧問


我個人覺得保險還是很有必要去購買的,很多人不理解保險的實際意義是什麼?保險就好比是系在身上的一根安全繩,不需要時是那麼的不起眼,但關鍵時刻是能救命的!這最關鍵——你需要提前繫上才行!所以我建議大家有能力還是適當購買一些符合自身的保險產品。原因我總結如下:

1. 保險是家庭的屏障\u2028保險最大的含義是保障。當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出現不可控的風險時,保險這一道屏障,可以保障家庭的生活質量不被改變。尤其是對丁克家庭來說,兩個人的經濟保障需要自己積累,未來的生活品質需要自己維持。但外來的疾病、意外風險很可能中斷所有的積累、侵蝕原本的資產。所以,千萬不能忽視保險這一道家庭經濟最後的屏障。

\u20282. 保險是長期的繳付折\u2028儘管很多人都會預留一部分積蓄,但人生漫漫,到臨用時那點錢卻是杯水車薪。一張保單就是把平時省下的錢全部“放”起來,平時點滴投入,真正需要時,上面的錢就會是原來的5倍、10倍,甚至更多。\u2028\u20283. 保險能規避風險\u2028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各類重大疾病的繳付活率男性60%,女性70%,僅20%的患者能繳付活10年以上。手術治療、放療、免疫治療等相結合的綜合療法,需要支付高額的醫療和住院費用,少則8萬10萬,多則幾十萬。除去自身的病痛,這樣高昂的代價讓家庭“因病致窮”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為了規避這些風險,保險必不可少。\u2028\u20284. 保險能抵制通脹\u2028雖然,我們誰也無法抵制通脹,但購買保險卻能夠擁有安全穩健的回報,有些產品採取保額逐年遞增或養老金逐年遞增的方法,基本上可以抵消通脹。再加之,保險公司產品分紅又是用複利×時間給客戶以回報,時間越長,複利帶來的效果越大。\u2028\u20285. 保險能節稅\u2028保險節稅有兩個方面:一是馬上節稅,二是遺產節稅。我國從1999年開始徵收20%的回報稅,而保險受益人在獲得保險金時不需納稅。國外很多富豪都通過購買高額保險來規避因大量資金和財產滯留所產生的回報稅及遺產稅,國內一些富人也已開始通過購買“富人險”來合理規劃遺產稅。\u2028\u20286. 保險能傳承財富\u2028對於打拼積累的財富,雖然大家都傾向於傳承給子女,但沒有人願意子女成為只圖享樂的“寄生蟲”。通過購買保險,資產可以用年金方式給付下一代,這樣既不必擔心財產在短時間內被揮霍一空,又能培養“富二代”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還保證了他們的生活質量。\u2028\u20287. 保險幫你規劃人生\u2028人生就像拉著車走上坡路,年齡越大,家庭之車的份量就越沉重,萬一中間有個什麼閃失,都可能車毀人亡。所以,面對人生各個階段的不同風險不同需求,我們都應當提前做好保險規劃。保險,不僅能夠滿足人生各個階段的不同需求,而且能夠讓自己每一步都踏踏實實向上爬,擁有新的高度。\u2028\u20288. 保險會顯現個人內涵\u2028依靠個人和家庭的積累,自然可以補償事故帶來的損失,展現對家庭的愛。但若在尚未積累到充足的資金時,發生事故或財務困難,個人和家庭的財務就會陷入危機。如果這個人有遠見,早已添置了一份高保障的保險,那麼他就一定是一個高財商有金錢有愛心且又有責任感的人。\u2028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晴帶雨傘,飽帶飢糧。有一種安排,叫未雨綢繆。進可攻、退可守乃是一種人生境界。



亮哥99


保險是靠譜的,保險公司是由保監會管理和監督其運營的,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的直屬機構,被保險股人的權利和義務是通過保單裡的合同條款來確定的,中國社會是法制社會,保單裡的合同條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被保險人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d5000f4e8add82456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