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拖累銅價接近三年低點,短線或進一步下跌

文 | 《巴倫》撰稿人邁拉·P·賽芬(Myra P. Saefong)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材料消費國,在中國經濟放緩和疫情蔓延之際,目前交易員很難估算出銅的真實價值。

新冠病毒疫情拖累銅價接近三年低點,短線或進一步下跌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中國經濟增幅放緩、進而導致銅需求下降的可能性拖累銅價跌至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最糟糕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面。

基金Neuberger Berman Commodity Strategy NRBAX)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哈坎·卡亞(Hakan Kaya)稱,“如果疫情進一步蔓延,銅價肯定還會進一步下跌。”他還表示,就算疫情沒有給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造成太大影響,可能也會有許多投資者希望降低自己投資組合的風險。

“我擔心的是,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時盯著促使他們退出的催化劑,這可能造成流動性大規模下降,嚴重影響銅價,”他說。

今年迄今為止銅價遭到了嚴重打擊。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2月3日,銅期貨連續第13個交易日下跌,這是1984年11月該數據開始編制以來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下跌。當日銅期貨結算價為每磅2.507美元,觸及2017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2月6日結算價為每磅2.593美元。

在持續下跌大約兩週期間,銅價累計跌13%,RJO Futures高級資產經理約翰·卡魯索(John Caruso)稱,銅價“無疑處在超賣水平”。但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材料消費國,在中國經濟放緩和疫情蔓延之際,目前交易員很難估算出銅的真實價值。”

卡魯索稱,從近期公佈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在病毒出現之前就已經顯示出放緩跡象。繼去年11月增長5.4%後,12月份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3%。

“顯然,過去一個季度工業領域對銅的需求已經放緩,而隨著病毒的暴發,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下跌和需求預期下降的程度,”卡魯索說。“在中國,疫情引發了恐慌,工商業無疑會受到影響——受多大影響仍難以確定。”目前許多中國公司都處於停業狀態。

卡魯索稱,市場正處於一個“通貨緊縮的漩渦”中,反映出中國和美國經濟放緩的可能性,以及疫情是否會大範圍蔓延存在的不確定性。他還稱,RJO Futures建議客戶不要買入銅,這家大宗商品經紀商建議短線交易員在接近2.60美元至2.65美元的價格水平時賣出,該水平表明銅價“在熊市趨勢中處於超買水平”。

但交易所交易基金提供商Global X分析師羅漢·雷迪(Rohan Reddy)認為,隨著新興市場加速增長推動需求反彈,銅價可能會在近期下跌之後回升。

雷迪稱,現在使用“大量”銅的電動車變得更加主流,而且智利等許多銅生產國的“產量很容易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因此未來市場需求可能會上升,這些因素可能成為“恢復供需平衡的催化劑”。

他認為,全球經濟基礎看起來比較堅實。他稱,銅市場目前波動性很大,“但對長線投資者而言,有充分理由應該進入銅市場。”

與此同時卡魯索警告稱,如果銅價跌破2.40美元,那麼這將意味著銅價會再次下探多年低點——每磅2美元至1.90美元,但“如果經濟和供需基本面能夠加快”銅價“牛市行情”的到來,那麼銅價仍可能漲至3.15美元至3.30美元。卡魯索稱自己短期內看跌銅價,當銅價升至2.88美元時他將轉為看漲。

翻譯 | 小彩

《巴倫》(barronschina)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0年2月7日報道“Copper Prices Hit an Almost Three-Year Low Because of Coronavirus.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