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公安:全警戰“疫”背後的故事

閉關十餘日、直呼太無聊……請堅持住!截至2月11日12時,永順縣公安局配合黨委政府、衛健防疫部門設立疫情監測卡口7個,累計出動警力18990人次。今天永順公安揭秘來自一線的戰“疫”故事,帶你從第一視角感受那抹未警藍。

永顺公安:全警战“疫”背后的故事

主人公:向賜福

工作單位:首車派出所

“那天向所帶我們下村排查,半夜才到所裡...大家一進門就癱倒了,可向所還偷偷滴去給我們煮麵。”“其實所長‘挺懶’的,他自己都是吃泡麵...”“那次下雨,我們沒得雨衣,向所就帶頭站在雨裡登記過往車輛、人員,然後警服滴著水就帶我們下村宣傳防疫知識去了。”“向所家佬佬(兒子)還不到兩歲,他從年前就一直沒回過家,不容易...”從說起親愛的所長,一票半大小夥子從難掩興奮的滔滔不絕,到不知誰不經意間的一句哽咽,氣氛突然變得沉默,甚至還能看到幾雙漂亮的眼睛掛起了晶瑩。

因擔心在外奔波的丈夫,張紅玲(向賜福妻子)提前準備了口罩,誰知向賜福一轉眼就分給了所裡的弟兄。

是啊,所裡的一干戰友,在向賜福看來既是兄弟又是孩子。作為家長的他,在這抗疫路上,走的堅定又高昂!

永顺公安:全警战“疫”背后的故事

主人公:胡永亮

工作單位:吊井派出所

“把口罩戴好。”“你那個金屬條沒捏緊,要注意安全!”自疫情爆發以來,這是胡永亮每天叮囑戰友說的最多的話。

“按照防控疫情要求,我參與核查務工歸來的人們。雖然戴了口罩,但我仍然擔心...我拒絕見面的親人和朋友,願你們安好!”面對巨大的疫情防控壓力,胡永亮和戰友們毫不猶豫的吃住在所裡,可面對家人,這群鐵打的漢子怕了,退縮了。“敢出來工作,但不敢回家過年”彷彿成了這個春節,公安人最內疚卻也最真實地心聲。

對胡永亮而言,晝夜連軸轉是常事,累了,在值班室的沙發眯一會,用眼過度,就靠眼藥水來緩解。可即使再累,也擋不住他的“囉嗦”,而這在抗疫的當下,竟是如此動聽。

戰鬥在一起的兄弟,讓我們繼續加油,直到疫敗春來,滿目花開!

永顺公安:全警战“疫”背后的故事

主人公:田雯

工作單位:指情中心

“兩個不同的城市。你一身白衣,我一身警藍。原本定好一家人的年夜飯,直到十五都還沒吃上。疫情在前,責任在肩,我們說好等疫情結束再聚。嗯,我倆還欠爸媽一頓團圓的年夜飯。”這是元宵節指揮情報中心民警田雯的一條朋友圈。她與妹妹田彬,一個是警察,一個是醫生,由於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兩人加班日子多,很少能夠抽出時間一起陪陪爸媽,好不容易約好今年過年回家和爸媽一起過,卻先後接到了加班電話。

疫情在前,這對爸媽眼中的姐妹花安慰了依依不捨的父母,毅然穿起戰袍,義無反顧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平日裡是爸媽忙裡忙外撐起這個家,現在輪到我們姐妹保護千萬個家。守護這個城市,就是守護自己的爸媽。”雖然身處不同的城市,身著不同的顏色,但她們的心卻牢牢拴在了一起,拼湊成逆行者中最鮮豔奪目的色彩。

醫者仁心,熱血警魂,疫情中的逆行姐妹花,請一定保重。等待疫情消散,你們的爸媽,將做上滿滿一桌子團圓飯,等你們平安回家!

永顺公安:全警战“疫”背后的故事

主人公:魯奔雷

工作單位:芙蓉派出所

事實上,這是小魯同學入警實習的第5個月,也是在派出所過的第一個春節。他說,在這之前就設想過是否會經歷許多驚心動魄的“警察故事”,但從未想從一開始便面臨這麼大的考驗。是啊,這場戰疫,有多少年輕的孩子學著前輩的模樣,每天穿上警服、戴上口罩,義無反顧的負重前行。

一家家排查外地返鄉群眾,一戶戶宣傳衛生防疫知識,一次次勸散聚眾人群,一天天監測加報送數據...一次勸散打麻將群眾後,一個小妹妹告訴小魯,蜀黍們真帥。他說,那妹妹不知道,這“帥”的背後是戰友嘶啞的嗓音,是微信步數絕對靠前的排名,是一桶桶深夜飄香的泡麵,是每晚5、6個小時的睡眠...

他們,怕嗎?答案是肯定的。可疫情當前,至少現在,他們不能怕!孩子,加油,你的背後,還有一眾身著警藍的姐妹弟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