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的“销金窟”倒了 一夜消费250万也没能救得了“K歌之王”


王思聪的“销金窟”倒了 一夜消费250万也没能救得了“K歌之王”||新金融工作室

北京著名的夜店K歌之王或许在劫难逃。

最近,北京K歌之王《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互联网上刷屏了。信中指出,由于疫情造成连续闭店,让公司现有的财务承受巨大的压力。对于这个问题,律师建议公司可以优先进入破产程序,因为这样可以让公司损失降到最低。经过管理层认真探讨,最终的决定是先和全部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这个方案有3成员工不同意,那么公司就进行破产清算。之后,这个消息得到了K歌之王内部人士的证实。

对于此种情况,吃瓜群众的评论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暴利,光景好的时候钱赚的不少,但是在困难的时候却选择直接全部裁员,这是对员工的不负责任。另一部人则认为,特殊时期都不容易,从其协商方案来看,还算是比较地道的。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K歌之王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寞。要知道,4年前就是因为在K歌之王一夜之间消费了250万元,王思聪才有了夜店咖的美称,也因此,K歌之王成了王思聪的“销金窟”。

按照王校长日常的做派,他愿意去的地方档次大概都不会太差,K歌之王亦然。据了解,王思聪去的K歌之王北京旗舰店于2015年12月正式亮相北京,坐落在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50号楼,由香港著名的设计师亲自操刀,总面积5500平方米,含63个包房和互动酒吧区,采用3D Mapping投影、包厢娱乐技术与科技创新结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含有科技感的KTV。

据某点评网站信息显示,K歌之王工体店的人均消费在2119元,“高大上”、“环境优雅”、“价格高”是大多数去过的人的一致评价。从价格上说,排名第二的某KTV人均消费为400元左右,差距一目了然。

除了王思聪,说唱歌手GAI也曾光顾K歌之王,据说红火的时候,晚上K歌之王门前整个一个豪车停车场。上海的K歌之王更是风光,早于北京店4个月开业,开业当日,陈冠希剪彩,香港娱乐圈的向华强夫妇、陈小春等隔空送祝福。

往来K歌之王的不是明星就是富豪,人均消费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前面提到的导致持续关店的疫情中,北京K歌之王称是因为疫情,怎么说呢,这个肯定是有关系的,但是这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疫情或许只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疫情之前,这只骆驼可能已经压力山大了。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K歌之王在2019年的效益和之前比已经差了很多,公司已经在四处求医问药、找人咨询想对策,本想在2020年大干一场,没想到又遭遇了疫情,只得被迫关店。

究其原因,行业大环境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对KTV印象最深的应该是80/90后人群,甚至可以说是青春记忆的一部分。但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的发展、音乐圈的版权问题、再加上诸如“唱吧”“全民K歌”等线上嗨唱APP的打压、再到后来商场或电影院门口迷你KTV的抢食,都对传统KTV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前瞻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5-2016年间,传统KTV行业迎来倒闭潮,门店数在2016年遭遇断崖式下降,截止2016年底,传统KTV门店数量仅有5.4万家左右。2016年之后,尽管市场有所回升,但在2018年数量依旧持续下降至不到5万家。

按照北京K歌之王的开业时间计算,它正是诞生在整体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只是因为整体比较高端,迎来送往的非富即贵,所以情况还算不错,但其实在2014年,作为培育KTV市场的教育者,钱柜就已经开始关店了,到了2015年,钱柜的连锁店铺已经从18家减少到5家。

从辉煌到没落,K歌之王的发展历程如同整个行业一样,只是前者似乎比后者晚了一轮。

这里还有一点要指出,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供年轻人在业余时间的选择越来越多了,短视频、直播等相继登场,不仅仅需要去KTV夜夜笙歌来消遣了。

这么看来,疫情或许不是K歌之王倒下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求变,倒下是早晚的事情,挥金如土的王校长也帮不上忙了。

在这里,主播想用电影《喜剧之王》中的一段场景来结束这期节目:张柏芝:“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周星驰:“也不是,天亮后便会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