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立案庭幹警:“到!”

沙區法院立案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庭”,同時,每一位幹警背後又都是一個個溫暖的小家庭,尤其是疫情來勢洶洶之際,所有人想守護在自己家人身邊時,他們用行動參與戰“疫”,詮釋了“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主動請纓,奔赴“前線”

作為一庭之長,繆曉麗更願意以身作則、衝鋒陷陣,不管是開展首輪夜班、24小時在崗、共產黨員志願者還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她首先選擇上報自己的名字,朋友圈裡甚至能看見她兒子半開玩笑的說“媽媽,你忘記你還有個兒子了麼”。當結束夜班,第二天渾身疼痛直不起腰時,她說:“確實忙確實累,但也是職責所在。尤其是看到一起奮鬥的你們,我不忍心,也不孤單。”

將口罩留給有需要的人

口罩,現今已然成為珍貴的物資,在聽到部分同事沒有口罩的時候,迪麗拜爾把原本買給家人使用的口罩獻了出來,只為同事能增加防護。迪麗拜爾的想法非常質樸:“口罩用的很快,而且家人也不會外出,所以就想留給更需要的人。”

口罩是珍貴的,這種大局意識和無私精神卻更顯彌足珍貴,它讓每個同事在不一樣的崗位堅守期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

疫情就是命令

疫情當前臨危受命,劉昱東前往防控疫情一線執行任務,因為事發緊急,他沒有來得及採取其他防護措施,僅僅依靠單薄、潮溼的口罩,近乎“裸奔”的狀態下,不退縮、不怯懦、不慌亂,任汗水落下,任睫毛凝霜,毅然堅守了烏魯木齊的“南大門”。事後為安全起見,院領導安排他在家隔離觀察,他休整幾天確定身體無礙後,放棄過年與家人“蝸居”的機會,果斷決定回崗支援。

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有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我等著你

“想媽媽了沒有,你要乖乖聽爸爸的話知不知道”,對於孩子僅2週歲的張豔蕊來說,惦記孩子幾乎可以說是本能。因為防控疫情需要,眾多小區採取全封閉式管理,張豔蕊所在的小區也不例外,她為了能在特殊時期在崗在位,多次前往社區協調辦理出入證,她的老公得知她“拼命”上班的勁頭,除了給予她肯定和支持,還悉心叮囑“孩子我會照顧,你完成工作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和同事,我等著你。”

古人云:伉儷情深,相伴意長;南來北去,攜手扶將。或許,他們就是最好的註解。

後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以最好的狀態堅守一線,不計較個人得失,關鍵時候挺身而出,這樣可愛的幹警太多太多,我們堅信:這場戰“疫”,我們一定贏!

審稿/李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