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彈丸小國緣何在五次中東戰爭中都能取勝?

古今歷史風雲


以色列的猶太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猶太人又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尤其善於經商!這是全世界公認的!這主要得益於他們成功的教育!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是戰無不勝的!

當一個民族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時,往往能激發出驚人的力量!

二戰結束後,猶太人渴望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的願望非常的強烈,他們之所以遭到法西斯肆無忌憚的屠殺,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而沒有固定的家園!

猶太人重返耶路撒冷並建立了以色列,這可惹怒了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很多年的阿拉伯人,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民!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很正常,因為只要以色列失敗一次他們就滅國了!所以每一次戰爭他們必須全力以赴!每一次戰爭對他們來說都是生死之戰!因為以色列國土面積很小,沒有戰略縱深!

這是他們取勝的內因!

從外部來看,以色列在建國之初就做足了功課,在國外的猶太集團掌握了大量的財富,他們除了可以直接支援以色列以外,還能左右和遊說英美等國支援他們!尤其是美國!可以說,以色列之所以敢以一國之力對抗五六個阿拉伯國家的同時進攻,這與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支援是分不開的!美國更是要錢給錢要武器給武器要技術給技術,英法兩國更是直接參與了第二次中東戰爭,那一次幾乎毀滅了埃及的空中力量!

再來看以色列的對手:阿拉伯國家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團結,無法擰成一股繩!按理說,阿拉伯國家在中東地區經營了很多年,無論從人口還是從資源來說都是碾壓以色列的!阿拉伯內部矛盾重重,尤其是什葉派國家和遜尼派國家之間更是勢如水火!以色列和美國也抓住了這一點,分化和瓦解阿拉伯世界!在以色列的周邊最大的對手就是埃及,也是五次中東戰爭最有實力的國家,但後來以色列主動尋求與埃及的和解!相當於直接少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其他如黎巴嫩、巴勒斯坦、敘利亞等都是小國,更加不是以色列的對手,再加上後來美國直接領導並打敗了伊拉克,去除了以色列的心腹大患!

          和平雖然有時候是打出來的!但以色列如果要謀求長久的安寧,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和解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和談總是無法持續的進行下去!至少在短時間以內還看不到希望!

         好戰必亡!我們衷心祝願巴以和談能早日成功,這不管對以色列還是阿拉伯人民來說都是好事!因為戰爭傷害的永遠都是可憐的底層人民!






夏帆說史


以色列為何能在五次中東戰爭中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這在世界戰爭史中無一列外的都堪稱為著名戰役。以色列在建國後的第二天,周邊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發動的第一次中東戰爭便開始了……以色列在世界範圍內是不折不扣的彈丸小國,以小打大、以弱勝強,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以色列人的超高戰鬥素養以及頑強的戰鬥意識。



如今的以色列早已是享譽世界的中東小霸王,而且是中東地區不折不扣的軍事最為強大國家。在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之所以都能獲得最後勝利,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有著一半功勞。在當時以色列所使用的戰機包括武器美國給予了極大幫助,而且在當時都是具有世界最為先進水準的。有幾次戰役以色列處在被動時,美國的及時調停和幫助都使得以色列最終反敗為勝……


最為關鍵的是以色列在建國後猶太人的超高凝聚力,當然全世界的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後都給予了巨大的幫助和支持。以色列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一旦國家稍有風吹草動,以色列便能迅速組織起具有超高人氣的戰鬥力……自從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建立了猶太人為主的國家,以色列人就深知和這些阿拉伯國家打仗,如果這些阿拉伯國家輸了他們還是國家,一旦以色列輸了或許在中東地區也就消失了……

"水煮老牛"2020.02.11日22:35分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水煮老牛慢火燉



以色列女兵正在進行攀爬訓練,這個要比其他穿黑袍裹得嚴嚴實實的其他中東國家婦女好吧?

偉人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以色列是可能是中東國家當中人口數量最末的幾位。所以,以色列對於人口的利用達到了極致,全國所有的18歲以上的成年人都要參加各種形式的工作、生產、勞動……這就形成了高效率的社會體制!

既然要形成高效的社會體制,那麼人的教育方面必須加強!眾所周知,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由於他們幾千年的在世界奔波,這就要求自己擁有一技之長,這樣到哪都能吃碗飯……所以,猶太人從小就接受各種各樣的教育,來提高自己在“人群當中的競爭力”!那麼,近千萬的這類在“人群當中有競爭力”的人口聚集到了一起,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高效人口資源庫。有了這樣的人力資源就可以建設一個工業化國家。
以色列箭2、3防空導彈,內坦尼亞胡在回見馬雲的時候,調侃當中也提到了這個導彈。

形成工業化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最起碼在國防上不受制於人,要不然使用的都是“洋火”、“洋油”、“洋釘”……“洋菸卷”,還談得上什麼國防?而以色列國防工業確實非常先進,從預警機、無人機,再到普通步槍都實現了出口,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地圖上以色列就那麼一點點。

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從來不是以國土面積大、資源多、人口數量多來決定的!歷史上疆域面積小的國家戰勝疆域遼闊的國家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人的素質高低才是決定國家是否強大的主要因素,對於以色列來說,除了死海有礦泥賣點錢外,其他資源啥都沒有!而他們擁有的是大腦和雙手!只有將人的因素,組織發揮到了極致才能在:軍事、經濟、勞動生產……任何方面都能利於不敗之地!


皇家橡樹1972


以色列的建國符合西方國家基本利益。二戰後,猶太人以悲情換取了英美國家的支持,經聯合國批准在原以色列地,現巴勒斯坦領土上建國。當時,中東國家主體還不是那麼明確,民族獨立運動剛剛開啟,英國在中東的勢力減弱,逐步同意原殖民地國家獨立,但是他不想失去蘇伊士運河這一重要戰略地區,同時蘇聯勢力正在積極進入中東地區,於是美國接過了英國衣缽,鼎力支持以色列,等於在今後的伊斯蘭國家中打入一個楔子。

埃及,敘利亞組成大敘利亞國,組成聯軍,誓將以色列消滅,幾次在以色列即將亡國時,美國就及時援助,使以色列起死回生。同時以色列人國家認同感強烈,全世界各地猶太人紛紛回到以色列參戰,各地猶太人財團使用各種能及的方法支持以色列,因為這是猶太人的最後希望,當時的以色列擁有最先進的軍事力量,美國給於無限的情報資源,以色列越打越強悍,成為中東小霸王,特別提出他的情報機構摩薩德幾乎無孔不入,暗殺,爆破成為以色列勝利的尖兵。

埃及,敘利亞組成的大敘利亞國,及其他伊斯蘭國家,剛建國不久,國家貧窮,(當時未發現石油資源),宗教矛盾重重,無法顧及以色列。大敘利亞國在蘇聯的支持下與以色列進行了五次中東戰爭,均以失敗結束,埃及在四次戰爭中,退出大敘利亞國,與以色列單獨媾和,但收回了西奈半島。敘利亞隨後也退出,貝卡谷底仍被以色佔有。伊斯蘭國家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自己的不團結和分裂。


東周列國8


想起中東戰爭,我就聯想起六國聯軍滅秦不成而被滅,那為何小小的以色列如此驍勇善戰,所向無敵。要知道以色列在各個方面都不佔優勢。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而阿拉伯國家卻是什麼都有,最終卻是輸了一個底掉。從而徹底完蛋。首先就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無疑,以色列首先能夠立國,五次擊敗阿拉伯聯軍是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支持。尤其是美國不遺餘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而阿拉伯國家也不是全部都反對以色列。而聯合起來與以色列打仗的國家心又不齊。導致以色列越打越厲害。造成五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全部敗北。而以色列則是在阿拉伯地區徹底站穩了腳跟 。



中東阿拉伯十五個國家,但主要和以色列作戰的除了巴勒斯坦之外,主要是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僅就軍事實力來說,這三個國家都不是善戰的,作戰形式基本以空戰為主。在作戰形式上對以色列有利。而在外部。以色列基本上得到了幾乎所有國家的支持。而蘇聯對阿拉伯國家支持並不堅定。很多地是出於賣武器賺錢。口惠而心不實。


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這句話用在阿拉伯國家最貼切不過。從1948到1982,五次中東戰爭中,每一代以色列猶太士兵都接受最良好的教育,指揮操控最先進的武器保衛祖國。而阿拉伯士兵在臨時搭建的清真寺裡做禮拜,愚民政策讓這些高文盲的士兵什麼都不會。而且還貪生怕死。阿拉伯國家還有特點就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阿拉伯世界最有錢的沙特阿拉伯始終沒有出兵參加過中東戰爭,武力最強大的土耳其視而不見。伊朗當時是美國盟友。除了以色列周邊的一些國家,其他的阿拉伯國家基本都沒有認真參與中東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號稱十一國聯軍。實際上還是那幾個國家。所謂的阿拉伯聯軍不過是烏合之眾。五次中東戰爭對於以色列而言,他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無路可退,阿拉伯國家則不然。他們失敗了大不了回家就行,畢竟是為他國而戰。不是為了自己。



而且自80年代初,埃及與以色列和解之後。阿拉伯國家再無“盟主“可言。大規模的中東戰爭已經不存在了。而歷經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阿拉伯國家的彼此仇恨遠勝於以色列。戰爭永遠都是政治的延續。都代表著國家利益的驅動。現在阿拉伯國家已經承認了以色列的存在和,這是阿拉伯國家的失敗和政治上的需求。

我是清水阿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1947年年底,聯合國通過了把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的分治決議。阿拉伯國家一致的強烈反對!

1948年年中,以色列建國。不久,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國聯合向以色列宣戰。由此,以色列與阿拉伯人的矛盾被徹底激化!

有意思的是,以色列國土面積(目前)只有2.57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才800多萬的彈丸小國,卻能夠抗衡中東四五個地區大國的聯合發難。

其實,說明了也不稀奇~石油!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應國內猶太人的訴求,更為控制中東的石油,全力助推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

以色列建國之後,美國更全力支援以色列的基礎,工業,國防等的建設,甚至在歷次中東戰爭中為以色列提供後勤(軍援),情報,指揮等支持。

加上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群之一,其工業和軍事等方面的發展之快是其他國家無法企及的。

如今,昔日的阿拉伯國家軍事聯盟已經降的降,殘的殘,亂的亂,完全是一盤散沙。

以色列畢竟只是一個彈丸小國,即使有如美國類似的大國傾力支持,阿拉伯國家要打敗以色列,也不是沒有可能。

以色列的本土畢竟太小,沒有防禦縱深。所以她的絕招就是快~準~狠!

而阿拉伯國家,人口眾多,軍力不弱,國土廣袤,卻不能形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因為各自為政,不能統一作戰!或者說,沒有一個坎為大任的將帥。

以觀眾的視界,打敗以色列的方法有兩個。

①拖

以五倍甚至十倍戰損代價,拖垮以色列。就是不停火,就要耗到底,看誰熬得住!

②分化

沒有美國的強大支持,就沒有以色列的現在。在感情上,他們是父子關係。在利益上,他們是盟友關係。無論是父子還是盟友,都有跨不過的雷區!

只要對症,一擊必中!




相安麗


有不少人曾經錯誤的認為,以色列的強大完全是因為有美國老大哥給他撐腰,不然早就消失了。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以色列這個民族它有著二千多年的流散災難歷史,曾經沒有自己的土地,歷經了很多的劫難,但最後總是能完全的生存下來,並且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與美國有沒有給以色列足夠的支持似乎關係並不是特別緊密。

當然,也並不能完全的把美國的支持甩開不提,畢竟美國的很多軍火商、財團管理層都是猶太人,他們都有著獨特的摩西情結。無論猶太人生活在哪裡,都會時刻掛念著自己的祖國,尤其是散居國外的許多猶太人,會經常回國投資並且捐款給慈善機構,而且一旦有戰事爆發,猶太民族的團結抗爭的精神非常的明顯和突出。

除此之外,還有兩點也是以色列能夠以寡敵眾,敢於如此強勢的重要原因。第一個就是重視人才的培養。以色列的猶太人非常重視教育,在科研方面有突出的成就,這就使得以色列人才儲備非常的足,而且這些人取得了成就以後,又會反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財力支持,所以很多得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以色列人。

第二個就是善於把握戰機。以色列人深黯此道,全民皆兵。在幾十年的戰鬥中,強調先發制人,膽大心細,敢打敢拼,遇有戰機就主動出擊,絕不喪失任何一次打擊對手的機會,所以在作戰過程當中,往往出其不意,戰無不勝。


博美大觀


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之間的爭鬥、說不清、道不明、理還亂可以說是……永無寧日。

和平共處是極其暫短的、小打小鬧是經常性的、大打出手也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耶路撒冷……一個神聖的地方、在這裡誕生了三大天啟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這裡成為了三大宗教共同的神都/聖地。
阿拉伯-伊斯蘭教是中東地區的主要的民族!


中東地區總面積1420萬平方公里,人口2.4億,國家22個。

以色列/the.state.of.IsraeI

實際佔領2.5萬平方公里面積、人口884.3萬人、74.9%是猶太教(德系猶太人)、20%阿拉伯人、5%其他宗教人。

從1897年8月29日第一屆“錫安主義大會”決定“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者國家)”流亡世界各地區的以色列人開始返回……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成立、此後……以色列與阿拉伯人的爭鬥越來越來嚴重、爆發了4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
(槍不離身的以色列女人們)




(和男人一樣衝鋒陷陣的以色列女兵們)

造成以色列與阿拉伯人之間爭鬥不斷的原因複雜,有領土之爭、宗教信仰之鬥、有外部勢力干預……

中東地區國家達到22個,都是信俸伊斯蘭教,然而,4次中東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

失敗的原因很多、有一點就是阿拉伯人的不團結、是主要原因之一。

阿拉伯伊斯蘭教派林立、自身也是矛盾和麻煩不斷、自相殘殺也是經常發生……

打鐵還需自身硬。


孔乙己亂彈


以色列在中東雖然是彈丸之地,但是在世界上絕對稱得上是強國,科技,軍事 ,裝備製造業,農業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以色列是全民皆兵的國家,這和他的國土面積還有人口原因是離不開的,再加上以色列在軍事上對外奉行先發制人的戰略,因為他的國土面積小沒有戰略餘地,所以他總是先發制人發起打擊,歷次中東戰爭都可以證實,再看看阿拉伯國家遜尼派和什葉派水火不容導致了教派嚴重衝突,暴力、流血、殺人、放火、恐怖襲擊層窮不出,單一的國家在綜合國力上都不是以色列的對手,尤其是在軍事上的落後直接導致他們在戰場上戰敗,最主要是阿拉伯國家內部不團結導致了以色列可以輕易各個擊破他們,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有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那一次不是站在以色列這邊,阿拉伯國家除了沙特和美國的關係好點其它的國家都不怎麼樣,有的國家和美國都沒有外交關係,天生的反美國家,美國又怎麼會讓你好過,再加上美國的政治精英階層基本上都是猶太血統,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哪一個不是猶太血統,美國的參、眾倆院都是他們的代言人,可以說是猶太血統控制了整個美國,支持以色列也在情理之中了,所以以色列在歷次中東戰爭中都能完敗阿拉伯國家。


木子20180921


以色列自帶的光環+強大外掛+國際社會作精作怪,是5次中東戰爭吊打阿拉伯國家(一盤散沙)的有力保證

以色列,在半個世紀裡,從一個弱小的剛剛復國的中東小國,經過四次中東戰爭的歷練(以弱勝強),逐漸成為軍事強國,趁機挑起並贏得第五次中東戰爭,也嚐到第六次中東戰爭(有爭議)的甜頭。

那麼,以色列的勝利之路是自帶光環呢,還是身披外掛呢?

首先,借復國之勢,士氣強盛。猶太人(古希伯來人)的苦難史是眾所周知的,特別是二戰中遭受的迫害,贏得同情,成功復國,士氣強盛+民心凝聚,可謂這也使得以色列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掙到最後贏得勝利。

其次,背水之戰,哀兵必勝。以色列國土狹窄,人口有限,經不起折騰,戰敗必亡,沒有退路。在長期處於弱勢的情況下,猶太人團結、奮進、死戰、決戰。

第三、危機管理,全民皆兵。以色列的女兵形象眾所周知,美女與武器!猶太人無時無刻不處於危機中,全民皆兵,訓練有素,對戰爭的防備充分。

第四、高科技助力。在美歐的資助下,以色列人自始至終高科技立國,全力發展高端武器,無論戰機、導彈,還是核武、鐵穹防空系統,都是強大的助力。

以上這些,應該是以色列人自帶的光環了,強吧?

第四、阿拉伯人的不團結。阿拉伯民族是遊牧民族,天生缺乏紀律性,缺少團結。再加上阿拉伯國家是一戰後西方列強隨意劃定的,既不統一,又有矛盾,還人人(國國)都想當老大,想取得戰爭指揮權。雖然敘利亞與埃及有短暫的統一,但阿拉伯人的不統一、不團結(一盤散沙)的確是致命的。

第五、美國的拉偏架是強大助力,歐美就是典型外掛。以色列的誕生,就是歐美一力促成的,由於石油美元的需要,以色列始終是美國安排在中東的一顆尖刺,是美國利益的代言人和打手,也是美國的底線存在。在前四次中東戰爭中,正是美國的強大助力是以色列避免消亡的保證。在高端武器方面,以色列更是站在了起跑線的前面。

第六、以色列戰機的把握和阿拉伯國家戰略失策。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一反常態,對戰機的把握是取勝的關鍵,而前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在戰略態勢佔優的情況下一敗塗地,除了不團結,就是戰略失策,坐等分別被擊潰。

第七、蘇聯的猶豫和反覆。在前五次中東戰爭中,蘇聯原本是阿拉伯國家的助力,但出於多種緣由(譬如國內猶太人多的因素和戰略平衡考量),蘇聯的支持力度和決心遠非美國可比,後期,重心逐漸轉向以色列,真是神助力啊?時至今日,俄以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已是實實在在的“歡喜情人"關係了。

以上這些以色列的“神外掛”,是不是強大助力?

第八、放棄西奈半島,打開阿拉伯聯盟的缺口。第四次中東戰爭以後,巴以雙方都認識到不可能通過戰爭贏得勝利。以色列果斷歸還西奈半島,與埃及達成和平協議,成功分化阿拉伯聯盟(埃及被開除),取得戰略勝利。這次大手筆,開創了以色列的戰略主動,今天的沙特之類,基本成為以色列的“準盟友”。

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取得戰略勝利,固然有自帶光環和強大外掛的因素,敵人的敗筆也是關鍵,當然,以色列通過外交獲得的廣泛國際支持與同情(包括中國)也很重要。

一直以來,國際社會在分析中東問題時都很複雜,既要考量自身利益,也要照顧國際正義,還要考慮歷史、同情弱者。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各國都不承認,分析時也沒考量),就是隨著中東石油財富的湧現,各國普遍不自覺地想限制阿拉伯國家,不但不希望其統一,也想扶持以色列這一釘子加以限制(這一點上,絕不僅僅只有美國),以防國際石油壟斷+妒忌石油財富。不能不說,國際社會的作精作怪,也是以色列吊打阿拉伯國家的一大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