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那些得其他病的病人該怎麼辦?異地轉診可行嗎?

曹貓魚


病毒雖小,卻更容易隨人員走動。只要攜帶病毒的人,都可以感染周邊的人和物。

所以出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口罩的好處是減少病毒的入侵。使人不容易得病,如果有輕微的感冒,又及時買藥。

感冒好了,人的免疫力就會提高。那樣也不會被病毒侵入。最好是能待在家裡不動最好。還要記得適當的做些運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記得要多喝開水,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向外界求助。各大平臺都可以求助-頭條-新浪-百度等等。

室內外記的通風,空氣溫度(25度)不達標時不要出門,勤洗手,外出也可以帶手套。

最後祝大家2020年好運常開,記的關注轉發。


龍範軍


新冠肺炎期間,出現這些症狀請立即就診

特殊時期,大家應該減少去醫院的次數,道理大家都懂。作為心臟科的醫生,我來跟大家說說,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警惕心臟病急性發作,要立即到醫院就診呢?

  • 第一種症狀:持續胸痛

胸痛的感覺類似壓榨感、悶壓感、燒灼樣感,位於心臟區域、或者胸骨之後,大面積範圍的疼痛。

而疼痛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鐘,如果超過15分鐘不緩解,且伴有大汗淋漓,甚至瀕死樣感時,就需要警惕急性心梗的發作。此時,不必多想,一定要立即就診,如果症狀嚴重,需及時撥打120求助。

另外,還要注意一種劇烈的撕裂樣胸痛,它可放射到後背部,一但發作,痛感即達頂峰,此時別忘了監測雙上臂的血壓,如果高壓差超過20mmhg,需警惕主動脈夾層,也要立即就診。


當然,大家也不必要恐慌,如果您是如下症狀的胸痛,多數不是急症

1.疼痛部位只限於一點,按壓此處疼痛加劇。

2.位置不固定,呈遊走樣。

3.與活動無關,且發作時可自由活動,甚至活動後症狀減輕。

4.症狀描述不清,忙碌時能忘卻不適,休息時不適再次出現。

5.頻繁咳嗽後出現症狀,咳嗽時疼痛,疼痛非持續性。


  • 第二種症狀:腹痛

導致腹痛最常見的是胃腸道疾病,比如胃潰瘍、急性胃腸炎、膽囊炎等。但是,這也可能是急性心梗的表現。

所以,如具備如下症狀,就需要注意了:

1.疼痛常位於上腹部,可伴胸悶、胸痛、心慌,或有噁心、嘔吐。

2.與飲食無直接關係,活動後腹痛加重,且伴有大汗。

3.心跳明顯減慢,並伴有頭暈、黑朦、甚至暈厥。

4.疼痛局部沒有壓痛。

5.血壓明顯下降,甚至高壓低於90mmhg。


  • 第三種症狀:氣短

氣短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症狀,在心臟病方面,最常見的病因是心力衰竭。

如果出現如下表現,需要警惕並建議及時就診:

1.氣短伴有明顯乏力,活動能力明顯下降,甚至在休息時氣短髮作。

2.氣短伴有明顯且快速進展的下肢浮腫(不包括單一出現的顏面浮腫)。

3.被迫坐位休息,平臥後氣短明顯加重。

4.感冒後氣短加重,伴有心跳增快,血壓明顯升高或降低。

5.氣短同時,伴有明顯的持續性胸痛。


以上三種情況是心臟病急症的常見表現,出現後不要驚慌,放平心態,平穩情緒,立即就診即可。

至於異地轉診,應視患者病情狀況及當地醫療條件酌情考慮,但轉運過程需由專業醫護人員陪同,若患者病情不穩定,在轉移過程中易發生不良事件,另外特殊時期,轉運過程也需考慮感染風險,所以,異地轉診需當地醫生評估而定。



惠大夫在江湖


在疫情期間,大多數醫院,除了單獨開放發熱門診,其他常規疾病的門診也是正常開放的。因此,萬不得已要看病的時候,還是要去醫院就診的。不要因此就害怕,有病了就硬抗著不去看病。不過,看歸看,但需要掌握下面的注意事項:

1、疫情期間看病的建議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建議少去或不去醫院,除非患有必須立即就醫的急症、危重症。如果必須就醫時,應該就近選擇能滿足需求的門診量較少的醫療機構,以便減少感染的機會。現在是特殊時期,在去醫院就診之前,應該選擇打電話諮詢就診醫院的導診臺,看看是否正常開展你所患疾病的診療工作,不要到時候白跑一趟。

去醫院就診,如果去的發熱門診、呼吸科等科室,應該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儘可能減少在醫院的停留時間。接觸醫院的門把手、門簾、醫務人員的的物品,可以就地使用醫用的手消毒劑消毒。如果沒有消毒,記住不能用手接觸你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從醫院回來後,儘量先洗澡在家人溝通。外套可放置在陽臺通風處晾曬。

2、疫情期間異地轉診

如果所患的疾病,當地所有醫院沒有能力進行救治,而且病情也必將危重的時候,就診醫院可以開個轉診證明,在疫情期間是可以轉診的。但是在轉診之前,務必排除所患疾病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髮肺炎,也不是疑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髮肺炎,也不是密切接觸者。否則,為了減少病毒的傳播,只能在當地救治。

#戰疫必勝# #關注新型肺炎#

參考資料: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集體場所防控100問


【版權申明】本文首發悟空問答,作者已簽約第三方維權平臺,有專業律師打理版權,任何抄襲我平臺文章的,我們將追究您的法律責任。


兒科藥師梅貳康


  • 目前重災省是湖北,重災市是武漢

就目前我身邊的情況看是這樣:

  • 第一在疫情剛爆發1天到5天時間,其實那時候沒有多大的警覺,因為初期症狀又與感冒症狀出奇的相似,也沒有意識到病毒的厲害,所以一般感冒患者和感染者一起當做感冒處理了,結果出現了大面積的交叉感染。
  • 疫情前期其他病人和新冠感染者可以說就像以前一樣正常看病。
  • 第二在疫情爆發5天到7天時間患者越來越多,有的人開始發燒不退,呼吸困難,慢慢看著就不行了,而且這樣的人呈現上升趨勢,這時候才意思到這不是簡單的感冒,而是一種傳染性超強的病毒。政府部門馬上商量,只要有類似發熱感冒的都去定點醫院就診,分開感冒患者與新冠患者。基本在此期間其他患者不用轉異地,只是轉移到其他門診繼續就醫,分開隔離。
  • 第三在疫情大面積爆發也就是第8天左右大年三十開始封城,不讓本市人出城也不讓外面的人進來,就這樣大年三十成為了一個不平凡的除夕。我們在不知道情況的前提下就這麼莫名其妙得封城了搞的我們也很懵。物質緊缺,醫療物資更缺。
    可以說武漢在沒有任何準備下倉促應戰,病毒也在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暫時打贏了。

可武漢各位醫生們沒有後退,政府沒有後退,號召全國專業人士支援武漢,不管是醫療團隊還是醫療物資都往武漢匯聚。短短的幾天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可以說不管事情有多嚴重,只要萬眾一心沒有過不去的坎。

  • 在病情嚴重區其他病人也是選擇分開隔離就診。其他患者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在此期間只要是小病建議買藥後在家自我隔離,做好防護。但是不得不去醫院的,要先報備是什麼病?根據情況在去相應的指定醫院,最好不要自行去醫院就醫,要有專門安排的車去接。已經在醫院患者,集中隔離,不需轉外地,就地隔離。

  • 在此期間,湖北的同胞們,武漢的柺子們,麼要出門,自我隔離。為武漢加油!為美好明天努力。

別開槍自己人影視看點


第一國家安排了定點醫院轉接發熱病人!

第二有病肯定要治病看自身情款是不是真的非去醫院不可了!

第三當地如果疫情爆發嚴重醫院沒有床位!

自己又情況緊急可聯繫自己的主治大夫!根據醫生指導下轉診!

第三齣門戴口罩!不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去人群密集處走動!少說話!不添亂!不造謠!做好自己的防護工作就是你對疫情的最大支持!



China超級奶爸


關於異地轉診這個情況,有以下幾個問題尚需解決:

首先,在當前情況下,異地轉診很可能會出現無序狀態,因為一旦異地轉診時缺乏有效引導,可能就會出現“有病亂投醫”的現象,像這樣盲目性的轉診,再加上沒有統一的調度組織,很容易會出現一些病人要求轉診到大醫院、知名醫院的情況,這樣一來,不僅會造成醫療資料的浪費,還會加重看病難的問題。

 

除此之外,經濟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為異地轉診可能會出現異地醫保結算手續繁瑣,而且由於各地區的醫保報銷比例及目錄庫存在差異,導致異地轉診接收醫療機構難以進行醫保政策管理,使得異地轉診患者在異地接診醫療機構被視同自費患者,這樣一來,不僅為患者本人和家庭增加了不必要的額外經濟負擔,也對地方醫療保障帶來一些問題。

 

更重要的是,各地區、各級醫院之間缺乏轉診協同機制,尤其是對於患者在轉診過程中介於轉出和轉入之間出現的這段時間,缺乏有效的醫療照護,是危重患者在轉診過程中面臨的高危問題。


曉雨說事兒


對於可疑患者,我們醫院設置了隔離病房專門收治,普通病人門診是照常接診的,只是非急診手術延後擇期進行,急診手術照樣開展。

控制疫情也是為了百姓的健康,醫療本身也是為百姓的健康服務,兩者本不衝突。考慮到最新的氣溶膠傳播觀點,畢竟醫院出現病患的概率大一些,非急性病人不建議到醫院來。

與其它行業的網絡辦公一樣,現在不少醫院也開設了互聯網醫院,也有專門的互聯網醫院平臺,比如衛健委的微醫,還有快問互聯網醫院等,健康諮詢大部分都有醫生可以解答,還都是正規的醫生。我這段時間也在這些平臺參與義診,幫助居家患者解答健康問題。

需要轉診患者,首診醫院會幫助聯繫或提供指引的,建議聽從整體醫療安排即可。我所知廣州這邊衛健委就考慮很周全,大家儘可放心。

#把健康帶回家#



現代國醫包醫生


目前大多數醫院採取的政策都是門診政策,住院暫緩,急診不變。

因此,如果是慢性內科疾病,仍然可以前往門診常規開藥,而且以北京醫保為例,已經將醫保患者每次可開藥劑量由2周用量延長到60天用量,目的就是在保證慢性病患者用藥的前提下,減少非必要來醫院這類公共場所的次數。

對於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以外科為例,擇期手術的患者就暫緩收入院,因為本身擇期手術就無所謂哪天住院治療,等疫情度過之後再行住院也可以。

對於急診患者,當然依然不會鬆懈,畢竟急診室危及生命的大事,該如何處理,還是如何處理。


布克醫生


疫情期間,對於其他患者應該怎樣安排?是不是異地轉診可行呢?

疫情的突然襲來,給全國,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基本上都有限制。

疫情期間那些得其他病的病人,怎樣被安排應該是根據本地區疫情的發展來看的,如果說本地區疫情不嚴重的話,政府會讓本地醫院繼續普通門診的接待。

換句話說,如果本地區疫情嚴重,醫院只能有疫情接待門診,因為這個時候再繼續接待普通病人,會加大本地區疫情的嚴重性,醫院本就是個環境敏感的地方,特殊期間,能不去儘量不要去,去了也不會有醫生來給普通病人看病的。

說到異地轉診這個更不可行,像這種傳播性極強的病毒,要儘量避免人多的地方。誰也不知道誰有沒有,說不定病人身上就帶有這樣的病毒,或者說去異地看病不知道啥時候唄感染上了,再帶回本地區來,造成交叉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記憶深處的黑段


根據藥事網專家指出 疫情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建議小病痛別往大醫院跑。但也不能因疫情耽誤其他疾病的正常治療,可以在相關互聯網平臺上,先看一下自己常就醫的醫院,是否開通了網絡諮詢,先在線問診。也可在家人陪同下,就近到社區醫院就診,既能降低感染風險、避免交叉感染,又可以減輕醫療資源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