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坑道又矮又黑,3至5人住一間,遭炮襲後內部如搖籃般震動

作者:原志願軍第四十六軍四一〇團二連老戰士 周振球

1953年5月12日,我師完成西海岸防禦任務後,由甘二里出發,向三八線進軍。一路走的全是山路,每夜行軍百餘里,通過多處封鎖區,於24日晨到達三八線。最後,也是夜行軍最累的一天,拂曉爬了三個大山頭,我們背的東西很多,除揹包外還有步話機、大米、罐頭、鐵鍬、槍支,爬大山時很多同志都昏倒了,女同志更為吃力。

我雖未昏倒,但也夠嗆,頭昏眼花、嘔吐。黎明時到達紫霞裡,住在老鄉的防炮洞裡,睡了約三小時,起床後就吃友軍第三九八團通信連做的紅豆飯。雖然休息了幾個小時,但我們都感到特別疲勞,因為連續十幾天的夜行軍,腳上打起了很多的血泡、膿泡。早飯後就去206高地團通信股接受任務。

志願軍坑道又矮又黑,3至5人住一間,遭炮襲後內部如搖籃般震動

不久就由友軍通信員帶領去前沿一線陣地,首長給我們送行:“同志們!祝你們勝利!在途中要聽友軍的指揮,叫臥倒就臥倒,尤其通過敵炮封鎖區,動作要快,不要說話……”走了約兩個小時到達了一營指揮所(90主峰、標高155.7M)休息,等到黃昏去前沿。

直到晚上7時,由友軍帶領10多人去一線接防,友軍搶著幫我背機器,剛出坑道口,敵人就一串排炮過來,在周圍爆炸,緊接著機槍掃過來。“臥倒!”幾分鐘後敵人停止射擊,我們就順著交通壕,快速悄悄前進,約40分鐘後到達了前沿陣地。

我們剛進坑道口,有的還未進入,敵人的炮彈、機槍就打過來了。坑道里又矮又黑,進去後,友軍介紹敵情。敵炮規律以及通信聯絡、實戰經驗等,雙方連長用皮尺在坑道內測量作交接依據,上級的命令是:“高度戒備、寸土必爭。”

志願軍坑道又矮又黑,3至5人住一間,遭炮襲後內部如搖籃般震動

我所在的陣地編號為92,是個很矮的山頭,距敵前沿約150米,由第四一〇團一連堅守,配屬有輕重機槍一個排,六〇炮兩個班。敵人主要是英軍、加拿大軍和美軍,佔領的山頭為7號山、9號山、飛機山、5號山,均比我陣地高兩倍左右。

敵我之間有條小河,我常跟偵察分隊在此範圍內偵察捕俘,破壞敵人的通信線路。92陣地左邊最大的山是高旺山(敵佔),左後是馬良山(我佔),右邊是91陣地及黃雞山,後面是巢鶴洞跟90主峰相接,均為我佔。

坑道內四通八達,但又矮又黑,空氣稀少,特別是油煙燻人(因照明用的是棉花沾豆油)。在裡面走要彎腰,對面相遇碰頭是常事,坑道內有廚房、廁所、蓄水池、彈藥室,兩旁挖的臥室3至5人一間。我住的那間3個人,距坑道口約50米,空氣較好點,臥室就是土床,每人墊一床狗皮褥子,床上放上一張自制小木桌,一盞豆油燈,床右掛著挎包,左邊擺著步話機。

志願軍坑道又矮又黑,3至5人住一間,遭炮襲後內部如搖籃般震動

該坑道結構全是土質,第一層5~8米厚,第三層約10多米厚。剛進去生活很不習慣,頭疼頭昏拉肚子,尤其是咳嗽特別嚴重。由於洞口封閉氧氣少,油煙燻得被子全變黑了,一天到晚都是迷迷糊糊的,坑道內只有連長有塊手錶,連部有隻鬧鐘,其他人都沒有鐘錶,有時太陽下山了還問天亮沒有?

以後熟悉了,就根據敵人排炮安排作息時間,如:天亮炮,敵人打了一晚,要休息了,也知道我們不會去摸他。午飯炮,敵人要午休了。晚飯炮,天黑了,怕小部隊摸他。敵人排炮一打,我們在裡面就像上面敲鼓,地下搖籃似的震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