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可以通過什麼方式進行改善?

楚小神


我是香草小醫生,我來回答。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本身的血液灌流減少,導致心臟細胞缺血、缺氧。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心臟病。可表現為胸悶、胸痛,甚至猝死。

那心肌缺血通過哪些方式可以改善呢?

  • 生活習慣的改變:低鹽低脂清淡飲食,戒菸戒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避免情緒激動,緊張,焦慮,保持充足睡眠。

  • 控制基礎疾病:保持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等正常範圍。
  • 合理用藥:規範使用藥物可以有效延緩心肌缺血病變的發展,並減少猝死等惡性事件的發生。用藥包括:抗血小板藥物、硝酸酯類藥物以及調脂治療等等。

香草小醫生


心肌缺血屬於一種心臟病理狀態,可能很多人在做心電圖檢查時會被告知心肌缺血,因為事關心臟健康,人們常心存擔心,害怕會是心臟疾病。其實,心肌缺血只是心電圖異常的一種表現,有時候正常人群也可有這樣的改變,並非一定就是心臟病。

心肌缺血可以通過什麼方式進行改善?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血液灌注減少,供氧減少,使得心臟無法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其實,心臟供血始終存在一定的波動,但其會通過自身機體調節,保持供需相對穩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而任何原因所致的心臟需氧量增加或供氧量減少,都會導致心肌缺血的發生,進而誘發一系列的症狀。

1、心肌缺血的藥物治療:導致心肌缺血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尤以冠心病最為常見。尤其是對於老年人群而言,若檢查發現心肌缺血,又同時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就極有可能是冠心病的表現,應做詳細的檢查確診,如冠脈造影、冠脈CT等。

對於心臟疾病導致的心肌缺血,主要的改善方式就是對因治療,對於冠心病這樣的終身性疾病,一般都要求患者堅持長期用藥治療,包括針對三高症等原發病的藥物治療,以及抗心肌缺血的硝酸酯類藥物治療,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的他汀類藥物治療,以及預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藥物治療等。具體的用藥方案,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總之,對於疾病導致的心肌缺血,重要的就是要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

2、心肌缺血的非藥物治療:心肌缺血常見於心臟疾病患者,但是也可見於正常人群眾,有些生理因素也會導致心肌缺血的發生,如情緒劇烈波動、長期熬夜失眠、劇烈運動、大量吸菸飲酒、長期呆在密閉缺氧的空間內等情況下。因此,想要改善心肌缺血的發生,就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規避以上風險因素的發生。

具體來說要注意,飲食上要以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低鹽、低糖為原則,少食動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等,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粗糧,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過飽等不良習慣;避免久坐不動,堅持每天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切忌進行高強度運動;肥胖或超重者,注意減輕體重,保持健康體重;戒菸戒酒;避免長期熬夜、過度勞累,防止進行重體力活動;預防便秘,防止過度用力;避免情緒過激、劇烈波動,善於調節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注意不要長時間呆在密閉、不通風的環境中。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張醫生為你解答:心肌缺血,怎麼辦?

心肌缺血,顧名思義,就是心肌細胞供血不足。我們知道,心臟一刻不停地跳動,為全身每一個細胞輸送著新鮮血液,但心臟也不是“光幹活不吃飯”,相反,心臟泵出的新鮮血液,最先灌注的就是心臟自己,因為給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就發自主動脈根部。



心肌缺血,其實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脈管腔不同程度狹窄、冠脈血流減少,從而影響心臟的血液供應。想要改善心肌缺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嚴控高血壓

血壓的升高,最先影響的就是心臟,血壓越高,心臟跳動時克服的壓力就越大,心肌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多,長此以往,心臟就會不堪重負,出現慢性心力衰竭!同時,高血壓會加速脂質沉積於血管壁的進程,加劇冠脈狹窄程度,造成心肌供血不足。



2.降脂、穩定斑塊。

對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來講,降血脂、穩定板塊是永恆的主題。膽固醇沉積於血管壁,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使冠脈管腔狹窄,斑塊還有可能破裂,繼發血栓形成,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所以,保持正常的血脂水平,對保護冠狀動脈至關重要!

3.重視糖尿病

血糖的升高,與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關係也十分密切,且會加速病情進展,糖尿病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癥或高膽固醇血癥,如再伴有高血壓,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4.戒除一切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吸菸、嗜酒、熬夜、高脂飲食、高鹽飲食、肥胖,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重症行者阿鋒


心肌缺血可以說是冠心病的預備軍了,是一定要注意的,尤其是血脂的問題,因為血脂異常會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為動脈粥樣硬化就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所以要從改善心肌缺血的問題,要先從降血脂開始,其實血脂異常一般沒有什麼症狀,通常等到血管堵塞到80%以上的時候才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心肌缺血也是其中之一,如果不加以控制,長期就會誘發出冠心病等問題。

一般血脂的問題,主要是從體檢報告上獲知的,平時很少有人會去專門查自己的血脂是否有問題,體檢報告中的血脂問題主要與四項指標有關,如:總膽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如果出現這些指標的問題,就說明血脂異常了,需要注意及時的進行干預了,如果放任不管,就會增加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等問題的風險,那麼心肌缺血,冠心病等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那麼要想預防其實也不難,只要能夠積極的調整自己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即可。

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重,尤其是要預防腹型肥胖。

2.少吃油炸類的食物,動物肥肉等。

3.少吃煙燻醃製的食物,以及燒烤類的食物。

4.少吃高糖類的食物。

以上都是高熱量的食物,很容易引發肥胖。

5.膳食葷素搭配,主食粗細搭配。

6.每天500g的蔬菜,尤其是吃肉的時候,可以幫助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7.每天100g左右的豆製品。

8.質量飲水1500-1700ml。

9.每天適量的運動,最好不少於1小時。

10.早睡早起。

11.戒菸限酒。

12.避免久坐,尤其是飯後1個小時,最好飯後半小時不要坐,飯後半小時至1小時散步。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心肌缺血本身就是遺傳至,其實就是心功泵血功力不足,氣推血行,氣的力量小於其應有的泵力,就會發生心肌心室血量不夠而出現心律不齊,跳幾次或停一次,有的跳幾十停一次嚴重者,可連續停兩次,再多停人則不知所覺而倒下,最後的方法是直接補心之氣可改變其症,快則二十分鐘,或二十小時,我用過一二百人,無不沒效,補之內關也。


朱草藥


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黏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其次還有炎症(風溼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痙攣、栓塞、結締組織疾病、創傷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種。

諸多原因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由於心肌缺血的發生機制主要是心肌血液(血氧)供需失衡,因此,改善心肌缺血不外乎就是增加心肌的供氧和(或)減少心肌耗氧,從而使心肌氧的供需重新達到平衡狀態。

1、飲食

心肌缺血患者飲食宜清淡,低鹽低脂,營造良好的血管環境。以控制體重為主。如果有超重,應該減少脂肪總量、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的攝入,以降低體重,不宜過飽。多吃低脂肪、低膽固醇和高纖維的食物,比如主食可以增加粗糧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肉類要增加一些白肉,或者大豆類製品的攝入。

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避免大量飲用烈酒,否則容易誘發心肌梗死。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保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穩定的情緒,定時排便,適度運動,以促進心肌側支循環的建立,但要注意不可過度勞累。

3、藥物預防

包括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他汀類調血脂藥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4、中醫調理

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和全瓜蔞代茶飲。全瓜蔞性寒,味甘,微苦,含有三萜皂甙、有機酸、樹脂、糖類和色素等成分,具有寬胸散結、潤肺祛痰、滑腸通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瓜蔞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


純鈞LHGR


心肌缺血食療也是需要看病的,但是西藥硝酸甘油類藥物因為臉紅、頭痛、心慌、低血壓等副作用較大,所以推薦選擇中成藥,和硝酸甘油類藥物同樣的效果,而副作用很輕。麝香保心丸就是典型的現代中成藥,它能即刻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發作以及心臟供血不足的症狀,最快30秒起效,療效顯著,經過多中心的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在急救方面的效果和消心痛一樣,而副作用極低,還可長期服用從根本上改善心肌供血。 食療我給你推薦點兒你說的不油膩的:  玉米: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有助於人體脂肪及膽固醇的正常代謝,可以減少膽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積,從而軟化動脈血管。  西紅柿:不僅各種維生素含量比蘋果、梨高24倍,而且還含維生素蘆丁,它可提高機體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體內垃圾,保護血管彈性,有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蘋果:蘋果富含多糖果酸及類黃酮、鉀及維生素E和C等營養成分,可使積蓄體內的脂肪分解,對推遲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作有明顯作用。  海帶:海帶中含有豐富的巖藻多糖、昆布素,這類物質均有類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膽固醇、脂蛋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茶葉: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血液高凝狀態,增強紅細胞彈性,緩解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飲茶可以軟化動脈血管。  大蒜:含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顯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動脈硬化的良藥。  洋蔥:含有一種能使血管擴張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減少血管的壓力,同時洋蔥還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強纖維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的功能。  茄子:保護心血管、降血壓,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有軟化血管的作用,還可增強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細血管破裂,對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