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非各國爆發嚴重的蝗災,你認為現在的農藥能夠解決蝗災嗎?

靜看世間703


蝗蟲別名“螞蚱”這是小許本地通用叫法至於其他地方也有不同叫法比如“蚱蜢” 。特徵:通常為綠色,褐色、我們本地常見為綠色、頭大,還有觸角,彈跳力驚人,小時候經常抓來玩,喜食肥厚的葉子,如青菜,空心菜等等。如今東非各國蝗蟲災害嚴重,如何應對呢?古書《捕蝗要法》記載,人工撲打法,中國農村千百年來十分普及,還有東漢時期《論衡》記載壕塹掩埋法。《詩經》《捕蝗圖冊》均有記載。現在農業發達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農業防治、生態防治、化學防治等現代農業發達的今天能否依靠農藥就能消滅蝗蟲呢?答案不能,除蝗蟲有很多辦法:1.興修水利,墾荒種地,改變蝗蟲繁殖環境2.在重災區可以適當生態養殖其天敵如雞鴨。3.減少其食物來源,在重災區多種直林木。


小許農視


大家好,我是湘野輝哥

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

為什麼會出現蝗災

一、乾旱

  從環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乾旱災引起的。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乾旱的環境對蝗蟲的繁殖、生長髮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比較堅實,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同時,乾旱引起爆發性遷徙,由乾旱地方成群遷至低窪易澇地方。

二、生活習性

從其生活習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習性。

(2)它有很強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種植物。

(4)它的飛翔能力很強,難於防治。

(5)它的卵深藏於地下,難於被破壞。

三、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尤其冬季溫度的上升,有利於蝗蟲越冬卵的增加,為第二年蝗災的爆發提供“蟲卵”;此外氣候變暖、乾旱加劇,草場退化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將為蝗蟲產卵提供合適的產地,而且蝗蟲適應乾旱的能力很強,這是因為其他昆蟲和鳥類在此情況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蟲疾病的一種絲狀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數量大增。因此專家預測,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未來蝗災發生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對中國和世界的糧食生產將造成嚴重的影響。

蝗災有什麼危害?

  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

  80年代以來,受全球異常氣候變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興建不當以及農業生態與環境突變的影響,東亞飛蝗在黃淮海地區和海南島西南部頻繁發生,每年發生面積約100~150萬hm2,涉及9省的100多個縣,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威脅。1985~1996年的12年間,東亞飛蝗在黃河灘、海南島、天津等蝗區連年大發生。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東亞飛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將10多萬畝葦葉和幾百畝玉米穗葉吃光後,於9月20日中午起飛南遷,蝗群東西約寬30餘公里,降落到河北省的滄縣、黃驊、海興、鹽山和孟村5個縣和中捷大港兩個農場,波及面積達250萬畝。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群居型東亞飛蝗第一次跨省遷飛。

蝗災的預防方法

1、環境保護

  蝗災的發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為因素。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現在有些地方的生態意識不強,有的單純認為治理汙染才是保護環境,而對於改善蝗蟲適生區的植被、土壤和小氣候等工作,由於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並不重視。

  所以,要從根本上防治蝗災,應該十分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

2、藥劑防治

  建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如5%銳勁特懸浮劑,每畝用20—3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蟲若蟲)出土10日內,用敵百蟲粉撒於小竹、雜草上,或用敵敵畏煙劑燻殺。施藥後還要加強監測,在一週內迅速檢查防治效果,對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時補施藥一次。

  還可使用誘殺法:將稻草切成四五寸長,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溼性敵百蟲0.05-0.l公斤配製的藥液中,浸沒8小時,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於蝗蟲多處。

  目前,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是用飛機噴灑農藥,該法殺蟲率高、滅殺範圍廣,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學防治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應一時之需,不能保證長治久安。

3、天敵防治

  從長遠看,要有效防治蝗災,必須著眼於生態建設,要實行植物保護、生物保護、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四結合。特別是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好蝗蟲的天敵。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8種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對控制蝗蟲的數量具有重要作用。

  山東省有關部門曾在東營搞過培育蝗蟲天敵——中華雛蜂虻的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

  新疆等地採取牧鴨、牧雞等方式消滅蝗蟲,效果也比較明顯。

  廣東省昆蟲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區做過一項試驗,將大量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結果僅需2000只鴨子就能把4000畝土地裡的蝗蟲吃得乾乾淨淨。此外,掛網田間的園蛛及狼蛛、貓蛛等遊走蛛,也能在田裡迅速找到小蝗蟲並將其吞食






湘野輝哥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會突然大面積爆發蝗蟲災害呢?

人,動物,植物,昆蟲等一起生存在一個生物鏈裡。蝗蟲災害的爆發很大程度上與氣候變暖,土壤乾旱是有關係的,而人類對環境的干預不能說毫無關係。

回到樓主的問題上,農藥滅蝗蟲只會造成更大程度的生態汙染,植物的生長環境被進一步破壞,自然也會影響到動物和人類的健康。

我認為消滅蝗蟲最好的辦法有這幾個辦法:

第一:投放蝗蟲的天敵來消滅蝗蟲,這樣首先避免了汙染。

第二:用性引誘劑來進行干預,蝗蟲的繁殖能力很強,性引誘劑會造成蝗蟲性別的失衡,自然就能減少更多蝗蟲的繁殖。

第三:從源頭尋找蝗蟲存在的誘因,治理環境和調整農作物種類,這一點不好辦到,但長期發展的必然就在於此。

這就是我所有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了,希望樓主能滿意吧。文章的最後讓我們為武漢祈禱,為非洲祈禱。




鄉情贇哥


立竿見影,不汙染環境為先,用辛氰就可以了。

一般菊酯類效果就挺好。高效氯氰、溴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馬拉也行。

蝗蟲的危害很大,很多人都想除掉蝗蟲,在種稻和收稻的時候是最多蝗蟲的。它們是喜歡吃莖,像稻穀才出谷的時候是莖是最多水份的。防治蝗蟲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蝗蟲的天敵來消滅它們,就是用農藥來防蝗蟲。

化學農藥殺滅速度快,但有毒、對環境有一定汙染。用生物農藥對環境比較好,但殺滅速度不如化學農藥那麼立竿見影,以預防為主。





心然詩雅


無論哪裡的蝗災,農藥永遠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式,或許還是最不適合或者副作用最大的方式。還記得越南戰爭中美國噴灑的落葉劑,導致很多年那裡的環境都遭到嚴重破壞,反過來當地的婦女生的孩子有很多都是先天性疾病。

自然是平衡的,蝗蟲的數量還是其他物種的數量都應該達到一個平衡,為何會爆發蝗災,那就需要科學家去找到導致蝗蟲數量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從根源上去解決這個問題,採取系統的方法,比如生物防治等。才是最長久的辦法。


職場奇葩說


不知道這個蝗災是不是蝗蟲災害,在我國北方,有很多人喜歡吃蝗蟲,聽說現在蝗蟲都是人工養殖,把東非的蝗蟲經過處理,可以收購進口到我們國家,又能處理蝗災,又能做成美食一舉兩得。如果東非都在噴灑農藥,用藥面積大,汙染環境非常嚴重。


橋頭小哥


現在的農藥更新換代比較少,蝗蟲的抗藥力也在一代代升級,目前東非的蝗蟲已經到了農藥不可治理的階段,農藥的實施也是有一定範圍的,無人之境不會有農藥噴灑,這正好讓蝗蟲有了繁殖的機會,一旦數量多了,農藥很難以控制,再一個農藥的過度使用也會給生態帶來破壞性災難,政府也會考慮到這些,所以綜上所述,農藥已經難以控制。



河北苗木客


這個應該還是要經過農業部門才知道,但是我決地大面積用農藥的話,會對空氣造成汙染對人類會造成傷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bd7846c902b449f9fff09297e2c2c94\

王禮自262


如果是農藥研究到控制住蝗災,證明毒性飛常大,也不可取。所觀歷史都有天干年都有蝗災但只是階段性。藥可提昌某些農作物上適當控制。如果不是階段性自滅,人是無法控制的。


老來紅47


是的,可以解決,但是,下個災難呢?聯嗦反應後,下下個呢?本以失去平衡而致災,再去打亂趕擾,恐怖至極。

唯一解決災難腳步不可實現,唯有災後眾醒眾悟,放下腳步,齊心協力,互助互愛,首尾相顧,真真切切為人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