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戰“疫”見聞

記者 李波

晨報淄博2月12日訊 “雙方當事人確認無誤,請簽字確認庭審筆錄。”隨著法官的語音指導,2月10日上午11點,王某與譚某在各自家中籤字,這是周村區法院在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通過互聯網法庭審理的第一起離婚案件,這也是周村區法院首次運用互聯網法庭審理案件。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我們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充分發揮法院審判職能,維護當事人訴訟權利,實現了防疫開庭兩不誤。”今天,據周村區法院審判員楊龍龍法官介紹,2月10日上午9點,周村區法院第二審判庭內,他在徵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後,通過視頻連線開庭審理王某與譚某離婚糾紛一案。

楊龍龍告訴記者,原告王某因與被告譚某性格不合,常為家庭瑣事吵架,遂提起訴訟,請求依法解除婚姻關係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在互聯網庭審的過程中,我們法官及雙方當事人影像同時顯示在電腦顯示屏上,我按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身份進行核實,按照法庭程序進行庭審,雙方當事人在各自家中按照法官要求提交證據、發表質證意見等。”庭審全程錄音錄像,過程井然有序。2月10日上午11點,案件順利審理完畢,雙方當事人當場簽字確認庭審筆錄。

楊龍龍告訴記者,有了上午互聯網開庭的經驗,當天下午,李某與國某某離婚案的庭前調試與準備工作更加順利。2月10日下午2點,楊龍龍法官接通視頻與雙方當事人及其委託訴訟代理人連線,正式開庭審理。“庭審期間畫面清晰,聲音清楚,在進行了當事人身份信息核對、訴訟請求陳述、發表辯論意見等程序後,順利完成案件審理,實現了當事人足不出戶,只需輕點指尖的‘無接觸’庭審。”

庭審結束後,當事人在法官的指導下,在屏幕上完成了庭審筆錄的校對和簽字確認環節。隨後,承辦法官將判決書通過微信群送達至雙方當事人,切實提高了司法效率。

“我們依託‘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成功完成了首次互聯網庭審,既避免了在疫情期間的人員聚集,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楊龍龍表示,疫情防控期間,周村區法院將繼續通過互聯網庭審等線上辦案方式,提高辦案效率,切實做到司法服務不打烊。

新春走基层·战“疫”见闻 | 周村区互联网法庭首案开庭

2月10日上午,互聯網法庭庭審進入簽字確認環節。

新春走基层·战“疫”见闻 | 周村区互联网法庭首案开庭

2月10日上午,互聯網法庭連線中法官通過畫面宣告法庭紀律。

新春走基层·战“疫”见闻 | 周村区互联网法庭首案开庭

2月10日上午,楊龍龍法官(右)正在審理案件。

新春走基层·战“疫”见闻 | 周村区互联网法庭首案开庭

2月10日上午,周村區互聯網法庭首案順利開庭審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