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米粉怎麼吃,吃多久?

皮皮媽是超人


嬰兒米粉應該吃多久怎麼吃才是正確的?

首先,米粉的添加時間是寶寶4-6個月的時候,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一定是高鐵純大米迷糊,這是由於寶寶從母體帶的鐵在6個月的時候,已經開始耗盡,所以6個月之後就需要補鐵,而選擇純大米的迷糊,是因為孩子腸胃虛弱,純大米迷糊更容易消化,而且不容易過敏。

其次,米粉的添加應該是從稀到稠,由少到多。第一次吃米粉的時候或許只需要給寶寶吃上一兩勺即可,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沒有任何不適的反應,第二天可以多加一勺,連吃3天以後,可以把米粉的量翻上一倍。

需要注意的事項:如果寶寶面部出現紅色的疹子或者是開始拉肚子,這或許就證明孩子可能是過敏,需要停止餵養。

第三,米粉吃上兩週之後,就可以開始添加菜泥。菜泥的添加的順序,從根莖類蔬菜—綠葉蔬菜—水果—蛋黃、肉類,逐樣開始的添加,食物的性狀也是由小變大。

第四點,寶寶八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吃粥或者是煮的爛爛的麵條,這個時候可以用粥和麵條等輔食來逐漸代替米粉,米粉偶爾可以吃,但是最好在一歲前給孩子停掉。

並且由於自然界之中砷的普遍存在是客觀事實,水稻對砷的富集作用是不可避免,因此大米中的砷可以說是很難不存在。包括市面上價格不菲的有機糙米,也可能砷含量不低。

現行的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 2762—2012)之中,規定每千克大米之中的無機砷含量不得超過0.2毫克。只要符合這個標準,我們成年人,無須擔心大米中的砷會傷害我們的健康,放心吃米就是。但對於脆弱嬌嫩的嬰幼兒而言,還是該對此有些憂慮的。

因為有眾多的科學研究發現,砷的危害對嬰幼兒非常的嚴重,孩子的身體、智商和免疫系統發展,都很有可能由於食物之中砷的含量過高而受阻礙,也就是說,嬰幼兒吃砷超標米粉,所受影響比成年人大得多。

而歐盟的標準是砷含量不得高於0.1mg/kg,這個標準不可謂不高,因此歐洲市場上面一半的嬰兒米粉都砷含量超標。中國市場的米粉如果也用歐盟的同一把尺子衡量,那麼超標狀況應該也是可以想見的。

所以說出於對嬰幼兒的保護,鑑於米粉是嬰兒普遍選擇的輔食,強烈建議我國應該在嬰兒食品上,砷的標準與歐盟統一,採用比現行標準更為嚴苛的標準。

在嬰幼兒輔食的嚴苛砷標準還未出臺之前,我們不主張嬰兒多吃米粉,不建議把米粉作為主要輔食,五穀雜糧都可以成為嬰兒輔食,不必囿於米粉。

並且英國的食品標準局FSA指出,4歲半以下兒童亦不應以米漿取代奶粉或者是人奶,以免攝取過量砷。

總而言之,米粉是可以吃的,但是絕對不可以多吃,而米粉儘量換著品牌、換著產地吃,如果有該批次米粉的砷含量檢測報告就更好選擇了。

為了寶寶健康成長,標準嚴一點,選擇小心一點,我以為是理性和科學的。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活蹦亂跳小松噓


米粉從米來,米從水稻來,水稻中砷的問題就值得我們重視了。這個問題,對於嬰兒米粉怎麼吃,吃多久來說,實在是至關重要。

先說水稻中砷的來源,一是生長環境,二是農業投入品。土壤、灌溉水和空氣算環境,含砷的肥料及農藥算投入品。

自然界中砷的普遍存在是客觀事實,水稻對砷的富集作用是不可避免,因此大米中的砷可以說是很難不存在。包括市面上價格不菲的有機糙米,也可能砷含量不低。


現行的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規定每千克大米中無機砷含量不得超過0.2毫克。只要符合這個標準,我們成年人,無須擔心大米中的砷會傷害我們的健康,放心吃米就是。但對於脆弱嬌嫩的嬰幼兒而言,還是該對此有些憂慮的。

眾多科學研究發現,砷的危害對嬰幼兒尤為嚴重,孩子的身體、智商和免疫系統發展,都可能因食物中砷含量過高而受阻礙,也就是說,嬰幼兒吃砷超標米粉,所受影響比成年人大得多。

歐盟的標準是砷含量不得高於0.1mg/kg,這個標準不可謂不高,因此2017年5月,歐洲市場上一半的嬰兒米粉都砷含量超標。中國市場的米粉如果也用歐盟的同一把尺子衡量,那麼超標狀況應該也是可以想見的。


出於對嬰幼兒的保護,鑑於米粉是嬰兒普遍選擇的輔食,強烈建議我國應該在嬰兒食品上,砷的標準與歐盟統一,採用比現行標準更為嚴苛的標準。

在嬰幼兒輔食的嚴苛砷標準還未出臺前,不主張嬰兒多吃米粉,不建議把米粉作為主要輔食,五穀雜糧都可以成為嬰兒輔食,不必囿於米粉。

英國食品標準局FSA指出,4歲半以下兒童亦不應以米漿取代奶粉或人奶,以免攝取過量砷。

總之,米粉可以吃,但不能多吃,總吃。米粉儘量換著品牌、換著產地吃,如果有該批次米粉的砷含量檢測報告就更好選擇了。

為了寶寶健康成長,標準嚴一點,選擇小心一點,我以為是理性和科學的。


朱毅


米粉吃多久,主要看寶寶的情況,沒有明確的時間界限。

圈圈家大寶從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一直不喜歡吃麵條、粥之類的,所以米粉變著花樣兒喂。老二就不一樣了,很早就開始吸溜麵條,米粉餵了不到兩個月就不要了。

輔食從寶寶6個月開始才添加,嬰兒米粉只是第一個添加的輔食,原則上喂到寶寶可以接受爛麵條、粥等主食,就可以不再吃了,大多數的寶寶需要喂2—4個月不等。

不過,像題主家寶寶1歲,已經吃麵條粥等主食,保證孩子不受餓營養均衡的情況下,孩子喜歡吃米粉是沒關係的,混合餵養也是常見的,有些孩子就待見米粉的口感和味道。



養兩個熊孩子踩了很多坑,吃米粉就有很多,說也說不完,挑了幾點分享給大家:

1、我有個誤區,剛開始一直認為孩子吃輔食是為了補充營養,所以變著花樣兒挑選哪種食物補充維生素D,哪種食物補充維生素B,每次都用榨汁機打得很碎喂大寶,導致他後面吃米飯的時候一點不咀嚼,含在嘴裡咽不下,所以,喜歡吃米粉也不能一直慣著,還是得慢慢的添加其他輔食,輔食還有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讓寶寶學會咀嚼,為以後吃飯做準備。

2、養第一個孩子時,興致很高,什麼事兒都親力親為,米粉也是自己做,堅持認為自己做的更健康更營養,結果餵了一週孩子就死活不吃了,後面買的米粉他吃得可歡了,一顆老母親的心受到暴擊!其實,很多自制的米粉一是味道很寡淡,二是營養成分單一,賣的米粉口味很多,營養價值也不錯,建議還是用買的,選購正規品牌就可以了。

3、米粉直接用水衝調就可以,沒必要加牛奶,效果不太好,有些口味還會變得很奇怪,等孩子大點,可以在裡面加蔬菜泥等,味道還不錯。

4、買米粉的話,建議寶媽寶爸們一定要學會看成分表,從大米粉開始,再嘗試其他穀物米粉,尤其注意是否有容易讓寶寶過敏的大豆、堅果、雞蛋、牛奶等成分。


甜甜圈伐木累


●一 ●

我是一個營養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餵養孩子的過程是對營養學的最好實踐,當一個好媽媽的第一步就是養一個不生病、不挑食的健康寶寶,談論其他的還為時尚早。做為營養師,由於職業的習慣,讓我對吃總是斤斤計較,特別是對於處在快速發育期,消化系統不健全、身體免疫系統不完善的寶寶,更是如此。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寶寶成為“小白鼠”,你必須錙銖必較!

●二●

在小區裡帶孩子經常會聽到媽媽們討論孩子的事情,講的最多的就是有關添加輔食的問題,真是千奇百怪,各有道理。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問題:

輔食添加4個月還是6個月?

第一口輔食到底該吃什麼?

能用奶給寶寶衝米粉嗎?

什麼時候吃水果和蔬菜?

添加輔食的原則是什麼?

……

那麼到底如何給寶寶正確的添加輔食呢?接下來很重要,請記住4句話:

「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由少到多」「有單到雜」

「由稀到稠」為適應寶寶的咀嚼能力,在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食物一定要稀薄一些,是寶寶容易咀嚼、吞嚥和消化。帶寶寶適應後在逐步改變質地,從流食到半流食、糊狀到半固體過度。

「由細到粗」寶寶的消化系統不完善,前期的輔食儘量用料理機打碎,越細越好,並隨時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一旦出現消化不良、腹脹、拉肚子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一段,恢復後在減量添加,但並不是一味地追求精細,也要根據寶寶的不同階段逐步調整。

「由少到多」最開始添加輔食只是讓寶寶有一個學習和適應過程,不在於多少而在於習慣這種吃法,從吮吸到吞嚥是孩子要學習的第一個飲食能力。

「有單到雜」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該先單一食物後混合食物,千萬不要一開始蛋黃、米粉、蔬菜、水果、魚、肉全上,這樣會引起孩子不消化,應按月齡逐步添加和適應。

這就是每個寶寶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媽媽們一定要記住!

●三 ●

說完了基本原則,我們就具體的說一下寶寶添加輔食,到底是從幾個月開始添加,目前比較常見的媽媽添加輔食的時間,4、5、6月添加的居多,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6個月後,為滿足嬰兒不斷髮展的營養需要,嬰兒應當獲取充足營養和安全的輔食。我國衛生部也提出添加輔食的月齡為6個月,不得早於4個月,過早的添加輔食會減少母乳的攝入量,導致寶寶營養不良,還會因為寶寶的消化能力導致腹瀉等疾病,因此我建議添加輔食最起碼要5個月以上,最好從6個月開始添加。

那麼第一口輔食到底該添加什麼呢?請記住,不是蛋黃,是米糊。米糊米糊米糊,一定不要記錯了,蛋黃最好在8個月以後再添加!因為大米是我們最親切並且過敏的可能性最小、最容易消化的食材,無刺激性味道,是輔食的基本材料。另外用奶、米湯等衝調米粉都不科學,首先奶、配方奶粉衝調米粉濃度太高,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不利於營養的吸收,影響寶寶發育,此外,還會增加輔食總量和餵養時間,不利於寶寶腸胃發育。有的媽媽會說,我們家就是這樣添加的,寶寶也沒事呀,我想說,沒事不代表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傷害!所以,衝調米粉最好的方法就是溫開水!

●四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以前沒吃過的輔食時,每次只能加一種,5-7天后再試著添加另一種,要循序漸進,有時候寶寶對於不喜歡吃的輔食會吐出來,媽媽不要著急,不可強迫寶寶,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次嘗試,爭取做到輔食的全面性,為避免以後的挑食打好基礎。

關於果汁和蔬菜,我的建議是先添加蔬菜,6個月以後就可以微量添加了,因為蔬菜的味道平淡,寶寶較好適應,而水果甜味太重,習慣甜味後很容易拒絕清淡的米糊,另外太甜會刺激到寶寶尚未成熟的腸胃,容易引起腹瀉。最後囉嗦一句,輔食的餵養一定要用勺子而不是吸管和大口徑奶瓶,用勺子是孩子飲食方式改變的第一步,一定要切記!

不想讓孩子成為小白鼠,科學的餵養孩子至關重要,不能單純的靠老一代的經驗輸送,以前更多的是條件限制所帶來的侷限性,科學在進步,我們對孩子也越來越瞭解,孩子少生病,長大不挑食,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每個媽媽都要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保駕護航,走好這健康成長的第一步!

更多輔食和餵養知識!請關注:「以然美味」我,在這等你!


涵舍居


這裡總結了媽媽們對米粉的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添加嬰兒米粉?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是4~6個月。因為寶寶在出生後前3個月裡唾液腺非常少,唾液腺中所含的澱粉酶和消化道里的澱粉酶也是相當少的,如果這個時候就給寶寶喂嬰兒米粉,很不容易消化。在寶寶4個月時,可以開始給寶寶添加嬰兒米粉,由少到多,逐量添加。等寶寶的牙齒長出來,可以吃粥和麵條時,就可以不吃嬰兒米粉了。

衝調嬰兒米粉的最佳水溫是多少?


有的媽媽覺得用熱一些的水衝調的嬰兒米粉會更香更粘稠。其實衝調嬰兒米粉的水溫最好控制在70℃~80℃之間,太涼的水無法充分溶解米粉,太熱的水會導致一些營養元素的流失。

衝調嬰兒米粉用白開水好還是用配方奶好?

用白開水衝調嬰兒米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把嬰兒米粉和奶一起衝調,可以增加寶寶對蛋白質的吸收,營養更全面。衝調時可以應先將嬰兒米粉調得稠一點,然後衝相應毫升的配方奶,再去稀釋較稠的嬰兒米粉,這樣寶寶既能吃到營養的嬰兒米粉也能吸收到優質的蛋白質。

嬰兒米粉可以用蔬菜水、果汁衝調嗎? 可以選擇一些蔬菜水和果汁給寶寶衝調嬰兒米粉,但是含有草酸的蔬菜水,比如菠菜水和或含有鞣酸果汁,比如蘋果汁就不適合衝調嬰兒米粉,因為草酸和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

嬰兒米粉也和奶粉一樣要分年齡段選擇嗎? 嬰兒米粉的分類基本上是按照寶寶的月齡來分階段的。

第一階段是4~6個月的嬰兒米粉,這個階段的嬰兒米粉中添加和強化的是蔬菜和水果或者蛋黃,而不是肉類食物,這樣有利於小寶寶的消化。

第二階段是6個月以後,此時嬰兒米粉裡常常會添加一些魚、肝泥、肉等,營養更為廣泛。選擇嬰兒米粉時,媽媽可以按照寶寶的月齡來選擇不同配方的嬰兒米粉。

除了月齡,媽媽還可以根據寶寶的需要,挑選不同配料的嬰兒米粉,如添加了五穀或者肉類的嬰兒米粉,這樣可以讓寶寶吃得更均衡、營養更全面一些。


父母世界


通常寶寶6個月前後開始添加輔食,可以適當早一個月左右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太晚了就對寶寶生長髮育不利了。

寶寶出生之後,從母體裡攜帶出的鐵元素大約只有300mg左右,這點量能夠維持到寶寶出生後4~6個月。因此適時地給寶寶添加含高鐵的輔食,就非常必要了。

以前推薦大家加蛋黃,因為蛋黃的含鐵量很高。但是蛋黃的鐵元素不容易吸收,大約只能吸收3%,實在太低了!所以現在推薦給寶寶吃高鐵米粉,好消化好吸收而且還很方便。

什麼時候給寶寶吃米粉?

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要等到6個月才添加輔食,判斷寶寶添加輔食的依據是這樣:①挺舌反應消失;②糾正月齡滿4個月;③喝850ml奶量都不夠;④看到家長吃飯有吞嚥口水的動作;⑤寶寶能很好地控制頭部並能坐穩。

只要寶寶滿足以上條件,就可以加輔食了,並不一定非要等到滿6個月。

米粉怎麼吃呢?

①、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漸漸增加的原則。

②、先吃純米粉,再慢慢過渡到加菜泥、肝泥、肉泥米粉,每次添加只加一種食材並觀察一二天,這樣目的是預防寶寶過敏。

③、控制水溫不要太燙也不能太溫,75℃剛剛好。

④、米粉只適合寶寶吃2個月,最多也不要超過3個月。因為米粉太軟,寶寶吃時間長了不利於寶寶咀嚼肌的發育。

所以米粉吃上2個月就要加肝泥、肉泥(包括魚肉泥)、菜泥、果泥,爛麵條等等,特別是給寶寶加肝泥的作用很重要,寶寶不吃米粉了就要靠肝泥和肉泥來補鐵了。

祝你和寶寶健康快樂!


爸爸不講理


米粉可以吃多久

1、一般可以吃到寶寶兩歲左右,但是寶寶隨著牙齒的出齊,以及食物的多元化,慢慢的要減少米粉的比例,因為寶寶食物要慢慢接近成人,食物不建議是糊狀或者過軟 ,這樣不利於牙齒的萌出。

2、所以建議在一歲後,寶寶的主食應該以米麵為主了,可以逐漸的減少米粉添加的次數,單單的米粉以及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寶寶現在的主食可以是爛麵條、蒸米飯等。

3、目前寶寶的飲食比例應該為:主食(米麵)+蔬菜+肉蛋,比例應該為5:3:2,確保主食的攝入量,才能保證寶寶的生長所需的營養。

如何選擇米粉

在寶寶添加輔食的初期,一定要選擇純米粉,比如純大米米粉,要選擇含鐵、少糖、無鹽的米粉。而不是混合穀物的米粉。是因為混合米粉中添加了更多的食材,這樣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過敏。很多米粉中含有牛奶成分,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要謹慎選擇,以免引起寶寶牛奶蛋白過敏。

而且也不建議用自制的米粉,代替市售的米粉,因為市售的米粉含有嬰幼兒成長所需的多種營養素,是自制沒法無法比擬的。

如何衝調米粉

1、衝調米粉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添加輔食的初期,寶寶吞嚥能力與消化吸收有限,可以把米粉衝調的較稀、以拿起勺子後,米粉可以連續流淌下為宜。然後根據寶寶的月齡來增加稠度,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糊狀。

2、衝調時,先將適量的米粉,添加的初期可以先添加一勺,倒入碗中。緩慢的倒入溫開水。用勺子向一個方向輕輕的攪拌,壓散米粉中的結塊,最後充分的稀釋為糊狀。


Tips 不要用果汁、奶液衝調米粉,因為甜味會掩蓋米粉本事的味道,不利於寶寶味覺的發育。甚至有的寶寶會因此而拒絕吃奶。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最好的第一口輔食就是嬰兒米粉,最好還是含鐵量高的嬰兒米粉。

寶寶6個月之後,之前母體內儲存的鐵含量已經消耗殆盡而身體又在快速地發育,鐵的營養需求含量高。所以給孩子添加輔食之初建議最好是含鐵量高的嬰兒米粉。

那嬰兒米粉要怎麼吃呢?

給寶寶吃米粉總的原則是要遵循寶寶添加輔食時需遵守的循序漸進原則,米粉量由少到多、性狀由稀到稠,先單吃米粉適應在混入菜泥,肉泥等其餘輔食種類。

至於米粉的沖泡製作等問題,按照米粉的說明去操作一般都沒什麼問題。

那嬰兒米粉能吃多久呢?這個是沒有確切時間的,寶寶若是喜歡,你一直給他吃也沒關係,但強烈不建議這樣子做。

原因一:嬰兒米粉只是寶寶添加輔食時的一種過渡輔食,並不是唯一輔食。待寶寶口腔、腸道消化等功能越來越完善之後,寶寶能吃的輔食種類也會逐漸增多的。

原因二: 雖然嬰兒米粉是專門為寶寶設計的,但不會一直滿足寶寶身體營養需求。每種食物的營養價值都有其侷限性,不可能同一種食物會一直滿足身體的營養攝入的,所以給寶寶吃的飲食要多樣化和合理搭配。

原因三:吃輔食除了給寶寶提供營養,還要鍛鍊寶寶,讓寶寶學會一些技能。比如說鍛鍊寶寶的面部、口腔肌肉,鍛鍊寶寶小手的握抓能力、手眼協調能力,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等作用,若是一直給寶寶吃米粉,那這些技能就比較難以鍛鍊和學習到了。

看到題主的補充問題,忍不住再多說一點。

1歲多的寶寶正常來講是可以吃軟軟的小塊狀輔食了,不要再一直喂米粉加各種菜泥、肉泥。在輔食的性狀上要逐漸改變了,以免錯過寶寶一些技能學習和鍛鍊黃金期。

輔食種類上,1歲多的寶寶能吃的也比較多,除了米粉、麵條、爛粥、蔬菜、水果外,還可添加餛飩、饅頭、餃子、肉類、肝類、穀物、菌類等食物。


若是寶媽不知道要怎麼給寶寶製作各種輔食,在我的頭條號裡有些輔食食譜的文章,這些輔食食譜全都是我給我家寶做過的,每一樣都親下廚親手製作,寶媽可以關注查看下。

我是在全職育兒路上越走越遠的傲嬌喵嗚,歡迎你們在評論裡分享你們的育兒小經驗。當然也非常歡迎你們給我點贊贊贊喲……

喵嗚做輔食


寶寶一歲了還在吃米粉和各種菜泥,不得不批評一下這位家長,你這種錯誤的做法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發育。因為我們人體的器官機能是“用則進,不用則退”,一歲的孩子已經長出了牙齒,卻一直在吃糊狀的食物,不但對孩子的牙齒成長不利,對寶寶的腸胃發展也是不利的。

為什麼不能一直吃米粉

1.吃太多的糊狀食物,會影響寶寶的咀嚼力。當孩子萌出牙齒的時候,作為父母,就要為小寶寶準備磨牙的食物,磨牙食物通過對牙床的擠壓,可以讓牙齒具有咀嚼力,也能夠讓牙齒順利的生長。如果孩子吃太久糊狀食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孩子會拒絕吃一切難咀嚼的食物。

2.吃太久糊狀食物,影響寶寶的腸胃消化。一歲內的寶寶食物性狀是這樣變化的,母乳——泥狀食物——顆粒狀食物(由小到大)——成人食物,這個過程是給孩子的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一直吃泥狀食物,對於孩子來說,腸胃功能得不到有效的鍛鍊。

嬰兒米粉吃多久怎麼吃

首先,米粉添加的時間是寶寶4-6個月,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一定是高鐵純大米迷糊,這是因為寶寶從母體帶的鐵在6個月的時候,開始消耗盡,所以6個月後需要補鐵,而選擇純大米迷糊,是因為孩子腸胃虛弱,純大米迷糊更容易消化,且不易過敏。

其次,米粉的添加應該是從稀到稠,由少到多。第一次吃米粉只需要給寶寶吃上一兩勺即可,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沒有任何不適的反應,第二天可以多加一勺,連吃3天以後,可以把米粉的量翻上一倍。

注意:如果寶寶面部出現紅色的疹子或者是開始拉肚子,這就證明孩子可能是過敏,需要停止餵養。

第三,米粉吃上兩週之後,可以開始添加菜泥。菜泥的添加的順序,從根莖類蔬菜——綠葉蔬菜——水果——蛋黃、肉類,逐樣開始添加,食物的性狀也是由小變大。

第四點,寶寶八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吃粥或者煮的爛爛的麵條,這個時候可以用粥和麵條等輔食逐漸代替米粉,米粉偶爾可以吃,最好在一歲前停掉。

1歲的寶寶還能吃什麼飯

山藥牛肉粥

材料:牛肉30克、山藥一小截、大米適量

做法:

1.大米淘洗乾淨,鍋中水沸騰後倒入大米熬煮;

2.牛肉剁成肉末,加入料酒和姜,進行醃製;

3.山藥去皮,切碎末,鍋中大米沸騰後加入山藥熬煮;

4.熬煮15分鐘後,倒入牛肉末,煮上5分鐘;

5.撒上蔥花,盛出即可,也可以給寶寶加入一點點鹽。

鮮蝦雞蛋麵

材料:大蝦3只、西紅柿半個,寶寶顆粒面、雞蛋1個

做法:

1.西紅柿切碎,蝦剝洗乾淨;

2.鍋中少量油,加入西紅柿煸炒,出汁後加入一碗水;

3.水燒沸後,放入蝦,煮上5分鐘,下入寶寶顆粒面,煮上3分鐘;

4.雞蛋打碎,打成蛋花灑在麵條上,煮上1分鐘,面熟,就可以吃了。

注意:蝦肉可以剁成蝦泥,剁成蝦泥可以和西紅柿一起炒。


豌豆媽媽育兒


寶寶4個月後,無論是配方奶粉還是母乳已經滿足不了寶寶的的營養需求啦,這個時候,我們就開始給寶寶加餐啦,而寶寶加餐的第一口輔食,就是米粉。

雖然是簡單的米粉,但是還是有很多的講究的:

首先呢,米粉不能太稠。太稠的米粉,寶寶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寶寶的胃功能還沒有完善,還比較弱。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判斷是否將米粉衝調的太稠或太稀:

用勺子舀起傾斜到碗裡,成滴水狀流下就太稀,流不下來就是太稠,當煉奶狀流下來時,就剛剛好。

其次,米粉的水溫不能過高,畢竟燙到小寶寶就不好了呀!米粉的水溫最好控制在70℃~80℃之間,溫度太低無法充分溶解米粉,溫度太高會導致一些營養元素的流失。

最後,麻麻要注意選擇米粉也是有講究的,最好是按照寶寶的月齡來分階段餵養。

第一階段是4~6個月的嬰兒米粉,以強化鐵的米粉為主;第二階段是6個月以後,米粉可以添加一些魚、肝泥、肉等,使營養更為豐富。

我們都知道了,寶寶4-6個月開始添加米粉那什麼時候不用在吃呢?一般是寶寶在10個月後或等寶寶的牙齒長出來,可以吃粥和麵條時,就可以不吃嬰兒米粉了啦!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