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誅九族到底會誅多少人?

繁華萬里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成功地奪取了皇位,如願當上了皇帝,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稱帝后,原建文帝的臣子們選擇不一,有的自殺殉節、有的投靠新主、還有的歸隱山林……,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方孝孺。

方孝孺是建文帝近臣,深得建文帝倚重。朱棣稱帝后也非常看重他,讓他寫即位詔書,卻遭到方孝孺破口大罵其亂臣賊子。朱棣大怒,問方孝孺說:難道不怕我誅你九族?方孝孺回答說:就是十族又能怎樣?

由於朱棣下令處死方孝孺親友門生共計873人,共包括: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兒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媽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第十族是門生。

方孝孺被誅十族,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之人。

現在看來,在“家天下”的歷史時期,為誰當皇帝而被誅十族真不值得。因為這僅僅就是別人家的戶口本上誰是戶主的事。






愜意逍遙遊


誅族這種刑罰最早開始於商朝,但在很長一段時期,最多也就是誅三族,即父、兄、子三族。

但是,等到秦國商鞅變法之後,誅族的面積便不斷背擴大,先是五族、後是七族,最後由秦始皇擴大到九族,由此“誅九族”便也成為歷朝歷代的最高刑罰。

一直以來,誅九族有兩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和妻族二。

所謂“父族四”,就是指自己一族,再加上已經出嫁的姑母和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所謂“母族三”,是指自己的外祖父全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至於妻族二,則是指自己的岳父的一家和岳母的孃家。



第二種說法,是“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這九族。如果按照這九族來說,那打擊的範圍實在太廣。

舉個列子,這就好比西漢的皇族,從漢高祖劉邦開始,一直到漢宣帝劉病已的兒子,這近150年間的所有皇室子弟及其家人都要被殺,這一代代算下來,恐怕至少有好幾萬人,這實在有點誇張。

更重要的是,除了皇室和那些功勳貴族子弟,對於古代絕大部分人來說,他們的這九族的成員,恐怕早已經很難再分辨清楚,尤其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恐怕連族譜都沒有,甚至是很多功勳子弟,他們這九族也很難一直傳承下來。

所以,如果古代皇帝按照這個標準來誅九族的話,恐怕很難實際操作下去,因為實在很難找到這九族內全部對應的人,即便找到,恐怕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太大,而且打擊面也實在太廣,最後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給牽連進去。

從這層意義上說,古代實際操作中的誅九族,應該是第一種說法。至於第二種,更多是用來告訴大傢什麼是九族。換句話說,就是讓大家直到九族傳承下來後,每個族對應該怎麼稱呼。



那麼,按照第一種誅九族的說法來算,將會有多少人被處死呢?我們按照一個家庭有四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來算,如果這個家庭種的長子不幸被誅九族,他的“父族四”這邊算下來大概要被誅殺3242個人。

至於母族三這邊稍微好一些。往上數,會涉及外公外婆。比如,外公的一家,也包括舅舅的一家人,接下來就要在外婆的祖輩上往上數,那就是外婆的孃家。而母親的姐妹的一家也是要包含在內的。

這樣算下來就要牽連三輩人,差不多需要殺57個人。至於妻族,主要是妻子的父親一家以及妻子的母親一家被牽連到三代,大概有42個人。這樣合計算下來,誅九族大概會涉及3341個人。

當然,這個人數已經算是比較大的家族,廣大普通百姓肯定是不會有這樣龐大的家族。事實上,古代醫療條件有限,而且生活條件也不好,人的平均壽命基本上在三十到四十歲之間,所以通常情況下,即便是大戶人家被誅九族,人數恐怕也就在600—800人左右。

對此,我們可以看下明朝方孝孺被誅十族,把他的門生都算在內,史書上記載的被殺人數,總計也就873人。不過,值得一說的是,雖然誅九族在電視劇中經常出現,但在歷史上,被明確記載誅九族的人,只有明朝的景清一人,外加方孝孺的誅十族。反倒是夷三族和誅族,在史書上經常出現。


我是趙帥鍋


現在我們也經常於許多影視劇中看到、聽到很多皇帝們動不動就下誅九族的聖旨,那麼這誅九族中的九族到底指的哪些人?有會誅多少人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誅九族中的九族指的是哪九族:

九族指的是:上至高祖,下到玄孫,有小到大順序排列就是:玄孫、曾孫、乃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這九代人。

但是(最近貌似用的有點多......),皇帝要誅滅九族之人,除了當世的還有些早已入土,不太可能再行誅殺,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要滅其九族(滅血脈),那麼實際上誅殺的有哪些呢?歷史公論的是: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和子族兩代,合計九族。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的外祖父母、曾祖父母、父母、姨母、舅舅、姑姑、叔、伯、姐妹、兄弟、兒女、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外孫、外孫女、孫子、孫女、外曾孫、外曾孫女、曾孫、曾孫女。

零零總總,以每代一人計算,初略來看就達30人,還不算家人、僕從、奴等等。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歷史上最有名的誅十族的方孝孺事件中記載的人數:

歷史上誅族的情況,最有名的當屬明朝時期的方孝孺了,他被誅殺了整整十族(第十族則是他的門生故吏,可謂冤枉至極),創下了歷史之最,至今也無人超越(也沒人想著要去超越吧......)。

根據明史記載,被誅十族的方孝孺案中,共有873人被處死,兩千多人被流放充軍,到明朝萬曆年間,尚因方孝孺獲罪而被貶流放的後裔還有一千三百多人。

最後我們再回過來分析下到底會誅多少人:

那麼按照上述的情況,我們基本可以斷定人數在30到873人之間,這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標準,畢竟在古代一個家族的人數遠不止這些,特別還是那些拖家帶口、家大業大、傳承數百年的大家族的直系親屬人數,在可能被誅殺的九代內至少得有百人,更何況還有那些同姓直系已出嫁的姑母、姐妹、女兒連同他們的丈夫和兒子、女兒也要被誅殺,怎麼的算都要數百人,簡直是慘絕人寰,比滅門慘案還要慘的酷刑,比之種族滅亡惶恐不得多讓,實乃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滅絕人性的懲罰。

綜上所述,我的結論是:誅九族被殺人數至少百人起算,以高門大戶來算高達數百人也是常有之事。


讀故事,解真相;大家好~我是Gurunding-古蘭丁,堅持原創;以上便是我個人見解,看過後不妨留下您的贊,多多關注我哦~謝謝!

Gurunding


"誅九族"之所以讓人膽寒,主要是其誅連的人太多了,成百上千人因為一個人犯錯而砍頭,那場面,太殘忍了。甚至有些平時可能少有來往的親戚,好事沒沾上光,砍頭時沾上了“血光”,太冤了!但也有和主人非常親近的人僥倖逃脫,太幸運了!

“族刑連坐”這麼惡毒的刑法制定者不是無道的夏桀,也不是殘暴的商紂,竟然是我們稱頌的兩位明君。

兩位明君首先推行“族刑”

“族刑”最早出現夏朝,而且是由我們傳頌的明君夏啟、商湯制定的。《尚書》記載,夏啟和商湯在出徵之前的訓詞中警告將士,如果在戰爭中不聽從命令,就會將犯者連同其子一起處死,這是族刑在歷史上最早的族刑記載。後來這種刑法一直延用,在先秦時期,如果士兵在戰場上不聽指揮或當了逃兵,會將他的近親抓起來,召集族人在宗廟前砍頭,起到威懾作用。當時誅連面還不大,只涉及父母兄弟。

“誅九族”以震懾為主

史書中有記載的首次“誅九族”是隋朝楊玄感造反,隋煬帝大怒,下令誅其九族。史書記載:煬帝“末年嚴刻,生殺任情,不復依例。楊玄感反,誅九族,復行轘裂梟首,磔而射之。”清初學者劉繼莊《廣陽雜記》中:“(誅)九族始於隋煬帝”。說的是“誅九族”,其實並沒有傳說中殺那麼多人,只是殺了楊玄感的兄弟和近親,宣揚“誅九族”主要是起震懾作用。當時留下的很多楊玄感的本姓親戚,隋煬帝楊廣命令他們改姓“梟”,讓他們記住本應該“梟掉的首”暫時留在脖子上,不要再有非分之想了。

至於明代朱棣誅方孝孺“十族”的事,那是特例,方孝孺過於張狂,掃皇帝大佬的興。朱棣喜滋滋地請他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不寫也罷,還在朝廷之上羞辱明成祖朱棣。朱棣就是個暴君,一氣之下滅了方孝孺九族,後來還不解氣,把他的老師、學生也全殺了。其實這些人不能算作第十族,但後人為了渲染朱棣殘暴,算成了“十族”。這一事件一共誅殺873人,因此事誅連下獄及被流放充軍者還有千人。

還有一個叫景清的也被朱棣誅了“十族”,不過歷史上沒記載,估計是滿人故意用這事黑明朝皇帝。

“誅九族”有人冤,有人僥倖不死

學者公認的”誅九族“是誅殺與犯事都有血緣關係和親情紐帶關係的人,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孃家。

別看這個名單簡單,在沒有計劃生育的年代,如果真的全部殺掉的話,要殺好幾百人,家丁興旺的人家能達到上千人。

誅殺的名單中,老丈人一家死的冤枉,其實和主犯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也許把女兒嫁給他想沾點光,沒想到沾到的是”血光“。還有更冤枉的,就是過繼給主犯或其親戚的人,本來與這家人八杆子打不著,過繼給人家去”頂門“,姓了人家的姓,門沒頂起,頭項掉了!

但有幾個和主犯最親近的人卻能僥倖得脫,就是主犯的小妾、通房丫頭或男寵。他們雖然常常和主人一起同吃同睡同歡娛,但在封建社會他們對於主人不算人,而是主人的財產,沒有名分,主人喜歡時可以寵愛他們,不喜歡了可以隨便送人,死後不能與主人埋在一起。“誅九族”中也沒把他們算進去,僥倖不被誅殺,但他們會被當成財物賣掉,或當勞役,或送給其他官員享用。

光緒皇帝廢除“誅九族”

以“誅九族”為特點的族刑連坐制的在光緒年間才廢除。清光緒年間,西方政治制度開始衝擊中國的傳統制度,光緒皇帝吸取西方一些好的做法,開啟法律變革運動,在修律大臣沈家本、任廷芳的大力倡導下,1905年正式宣佈廢除連作。


聾王異史


到底是多少人的確是說不清楚,因為"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古代的誅滅九族是最嚴厲的懲罰,它包括:

1.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自身。看圖:

父母、子孫滿門抄斬,悲哉!(快別說啥子"引刀成一快"了)看圖:

出嫁的姑、表親均難逃一劫。看圖:

九族中,縱向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孫,曾孫,玄孫。

橫向有本人,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妺,堂姊妺,再堂姊妹,三堂姊妹。

試以明朝舉例:

在一個"卻話巴山夜雨漲秋池"時,四十歲的李善長投奔了二十六歲的朱元璋,兩人徹夜長談,真有"恨不相逢未生時"之感慨!

三十六年後,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殺李善長,夷(誅)三族。


朱元璋的四娃子更兇,長相、作風、手段均與乃父朱元璋一個品牌,他奪走其侄朱允玟的帝位後,有一個大臣要找他"喝茶說理",武棒棒朱棣豈是中國首席辯手方孝孺的對手,氣得朱棣摔碎了元青花🍵壺,命令方孝孺寫下自己的言詞,方寫下:"燕賊篡位",朱棣氣得半死道:"你不怕我滅你九族嗎"?

方孝孺脖子一梗:"誅我十族又咋個呢"?

方孝孺最終結局是:凌遲,滅十族!

第十族是方的學生們。

此次誅十族,為歷史上僅有,共有八百人喪生,一千人流放。


良人執戟2


古代誅九族到底會誅多少人,有以下幾種說法。

九族樣圖<strong>


古代早期對九族的說法

誅九族在古代是比較重的一種處罰,往往受這種處罰,子孫後代基本都上沒有了,說的比較重點,就是這族人基本是要滅絕了。古代早期對九族的說法,何為九族?九族乃指以自己為中心,往自己以上的四代家族,再往自己以下的四代家族。這樣看來,基本上包括了全部族人。

那古代早期誅九族的話,會不會把整個族人弄的沒有後人,也會,也不會。如果說壽命長的,有可能往自己以上的家族會有五代,或是結婚早的話,有可能往自己以下的家族會有五代,這樣的話就會有後人存在,如果沒有超過以上四代家族的繁衍,或是沒有超過以下四代家族的繁衍,這種情況的話,那就基本上沒有後人存在。

如果按照這樣算的話,誅九族也是一個不小的人數。

九族第一種說法圖<strong>


古代後期對九族的說法

那麼古代後期對九族是有怎樣的說法,這種說法還是以父親為中心,父親四族,母親三族,妻子兩族。那何為父親四族,指自己的一個家族,嫁出去的姑媽以及兒子一族,嫁出去的姐妹以及外甥一族,嫁出去的女兒以及外孫一族。那何為母親三族,指外公的一個家族,外婆的一個家族,姨媽以及兒子的一個家族。那何為妻子兩族,指老丈人的一個家族,老丈孃的一個家族。

看來這個九族是比較龐大的,誅九族是封建社會的一個處罰,隨著時代的變遷,誅九族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個處罰也是比較殘酷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處罰是必然要被淘汰的。

如果按照這個誅九族來算的話,這個誅九族的人數比第一個說法的人數還要多。

九族第二種說法圖

綜上所述:古代誅九族的這個處罰,所誅的人數要根據實際人數才能得到。


長城說歷史


“誅九族”就得先弄清楚是哪九族?當然說法有很多,有些認為是自己本家的上下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但這種說法有些站不住腳,畢竟這要九世同堂。


大家比較信服的“九族”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孃家。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誅九族”的殘忍,牽扯到不計其數的人。但究竟會誅多少人,我們以具體的實例來看看。

明成祖朱棣在奪取皇位後,命令方孝孺為自己起草繼位的詔書,可是這個方孝孺死活不肯,還大罵朱棣“燕賊篡位”。朱棣就問方孝孺難道不怕被誅九族嗎?方孝孺挺直胸膛說道“你誅我十族又何妨?”我被方孝孺的勇敢感動了,但我不想有他這種親戚。為了給方孝孺湊齊十族,朱棣就將他的學生加了進去。方孝孺成了歷史上第一個享受滅十族待遇的人,做你的親戚和學生好難啊!最後一共誅殺873人,而方孝孺的學生大概不會超過100人。所以“九族”應該是800人左右,但由於家族的大小,人數也是有很大的波動的。


雁城流浪僧


誅九族一詞我們並不陌生,看電視時經常會看到君王說,小心朕滅你九族。那麼,問題來了,誅九族到底會誅多少人?

先看誅九族的釋義:九族就是指自己的親屬,也就是自己的親戚。而九族卻有不同的說法。

  • 第一種說法:是上達高祖,下到玄孫,即玄孫、曾孫、第八世孫子(任孫)、子、自己、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 第二種說法:是被統一概括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包括父親姑姑的後代、父親姐妹的後代、父親女兒的後代、父親的同族類(指父親父母、父親兄弟、父親姐妹、父親兒女);母族三包括母親的父親即外祖父、母親的母親即外祖母、母親的兄弟即舅舅;妻族二包括岳父和岳母。

以上說法是古代之釋,而在社會歷史的不斷推進中,九族的意思也有了很大改變,它的親戚之意逐漸淡出,演變成跟它對應的一切人的泛稱。

父族四就變成了父親自己的一族,父親出嫁的姑姑及其子女、父親出嫁的姐妹及其子女、父親出嫁的女兒及其子女;母族三就是指母親孃家一家子、母親的母親的孃家一家子、還有孃家出嫁的女兒及其子女;妻族三就是包括了岳父的一家,岳母的一家。

九族的現世,是因為在封建社會下與其對應的法制。

封建社會中有很多慘絕人寰的刑罰,一人犯法,連累一族,就是誅九族。這應該是屬於封建社會中最殘酷的刑罰了。所以,歷史中如果被扣上了需要誅九族的罪名,那麼就不是一人做事一人當的衝動了,是需要你同族都付出代價的,所以古往中被誅九族的人也是屈指可數的。

歷史中被誅九族的有明代的胡惟庸、李善長、黃子澄、及被誅了十族的方孝孺,還有戰國的孟賁,三國的曹操等等。

具體的被誅九族是多少人,我們來看個具體的例子。

方孝孺是明朝時期人物,當時在位皇帝是燕王朱棣,事情具體是怎麼樣的?朱棣和方孝孺到底發生了何事,才使得明成祖朱棣不僅要將方孝孺誅了九族,而又加了一族,將其誅了十族?

具體事情是這樣的,方孝孺當時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支持者,明成祖朱棣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他在奪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併成功坐上皇帝寶座後,就開始瘋狂報復那些曾經反對,不支持他的人,方孝孺就是其中之一。

方孝孺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博學多識、才華橫溢的他就被明成祖看中,把他從獄中拉出來,並要求他寫出即位詔書,就是電視中通常讀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那個,不屈服在明成祖威嚴下的他不但沒有草擬詔書,並開始當著所有人的面開始大哭,用這種方式來紀念不知所蹤的先帝建文帝朱允炆。

看到這樣的情況,明成祖也很是感動還安慰了他,但是明成祖也是下了決心執意要他擬詔書,但是方孝孺也不是隨便說幾句就可以糊弄過去的,下了更大決心的他連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看著決絕的方孝孺,明成祖也沒有辦法,也不想失了自己的威嚴,便對方孝孺說:“你這樣做,難道連你的九族也全然不在乎了嗎”,方孝孺回答道:“你就算滅了我的十族也不能讓我臣服於你”。

聽到這話,不論什麼人都會生氣的,更何況是君臨天下的人,於是就下令滅了方孝孺的九族,把他的朋友學生作為他的第十族也被一起殺了,總的算下來有873人。

這就是歷史有名的誅九族,嚴酷而又慘絕人寰的刑罰。


大國布衣


在現代我們看古裝劇經常能看到所謂誅九族的說法,一般在電視劇裡面出現這種說法之後,那個被誅九族的人往往會非常的惶恐和害怕,那麼這就不禁讓我們十分好奇了,誅九族到底要殺多少人?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首先明確九族是哪九族。這個問題其實一直有不同的說,但是有一種說法被廣泛的接受,這種說法就是所謂的四、三、二制。什麼是四、三、二制呢?主要是指父親那邊有四族、母親那邊一系的三族、妻子那一系的二族,這樣加起來一共是九族。

對於這第1種說法,我們不妨再說詳細一些,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之間設想一個情景——小明犯了造反的誅滅九族的大罪,現在有關官吏要對他的父系這一脈進行抓捕,先說小明的父親這一脈,什麼叫小明父親這一脈有4族群?那就是指小明他的父親以及他父親的姐姐和妹妹,而小明父親他姐姐和妹妹生下的孩子也包括在內,如果小明的父親還生了女兒,那麼也不能放過。

換句話說,那就是小明的姐姐和妹妹以及小明的外甥(小明父親的外孫)通通不會放過。加起來一共是四個族群。基本上這一波就把小明爺爺這一脈所有直系後裔全部帶走了,無人可以例外。

再說小明他母親那一脈。與上文分析的爺爺一脈直系後代全部完蛋類似,小明他母親的父母二人以及所有的直系後代,無法逃跑,換句話說也就是小明的外祖父外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其他女兒兒子孫子孫女直系後代、外祖母的的弟弟哥哥孃家直系後代,這三族的所有人全部要變成被殺的人犯。

再說說小明他妻子那脈。小明他妻子那一脈主要是指小明他妻子的爹媽的父親母親的所有直系後代。即是指小明岳父的父親母親的所有直系後代、小明岳母父親母親的所有直系後代。

我們會發現如果是這種說法的話,九族將要殺到很多無辜的人頭上。事實上確實如此。如果小明正在被判處誅九族的罪過,我們會發現就連小明的岳父岳母的祖上所有的直系後代都要被處死,可想而知這要牽連多少人...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要設置如此殘酷的刑罰,目的就是為了鞏固統治讓那些想謀反的人掂量掂量後果。除了這個目的,還有一方面是要將膽敢謀反的所有存在復仇可能性的人全部消滅,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這種說法都被當時的統治者記在心裡面,一旦決定將此人從肉體趙到精神完全毀滅,那麼一個誅九族的刑罰足以完成將此人和他的家族以及一切跟他有聯繫的家族,徹底從這個星球上剷除。

至於題目中提到的誅九族到底會殺多少個人?我們拿一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作參照物。這個人就是明朝歷史上被誅十族的方孝孺。

按照當時的史料記載,方孝孺寧死不屈,最後被明成祖朱棣誅殺十族,第十族就是方孝儒曾經的所有的門生的直系家族後代,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得知連坐被殺者共計八百七十三人。

根據之前的推測,誅九族是主要誅殺的是他的父族與母族以及妻族一系,那麼我們就可以粗略的估計一下,方孝孺的九族數目不應該也不可能高於三百人的數量,畢竟他還有那麼多門生故吏的家族數目,所以如果是小明被判處誅九族的刑罰,那麼被處死的人數應該也不會超過三百多人,但可以保證的是這個星球上所有和小明有一丁點血緣關係的人,都死乾淨了。


無筆


誅九族為我國古代一種極為嚴苛的刑罰,其起源來自於秦朝變法之後的夷三族法,今天風情就給大家來解釋一下這九族,究竟是哪幾族!

第一族:姑姑和她兒子一族,即父親的姐妹家族。

第二族:嫁出去的姐妹和外甥一族,即自己的姐妹和自己姐妹的子女。

第三族:嫁出去的女兒和外孫一族,即自己女兒和自己女兒的子女。

第四族:父親一族。

第五族:外祖父一族,即母親的父親一族。

第六組:外祖父孃家一族,即母親的母親一族。

第七族:姨母和其兒子一族,即母親的妹妹一族。

第八族:岳父一族,即老婆父親一族。

第九族:岳母一族,即老婆母親一族。

等誅九族這個命令完成,你這個人在地球上的所有血親也就差不多被除乾淨了。

誅十族

相信有了解明史的讀者,都知道方孝孺開創了中國刑罰的一個先河,那就是誅十族,朱棣登基後以求自己正統性,要求當朝最著名的學者方孝孺寫文讚頌他,方孝孺寧死不屈,於是朱棣嚇唬方孝孺說要誅他九族,老方吹牛逼說有本事你誅我十族啊!他可能是太小看明成祖的發散性思維了,結果方孝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被誅十族的人。


第十族:老師和學生

人數

據傳方孝孺被誅十族,共牽連八百七十三人,如此看來誅九族的人數應該比誅九族少一些,但也是根據情況而定,如若家族龐大,誅殺上千人也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