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拍微距昆蟲的大師,拍微距一定要虛化嗎?不虛化怎麼拍?

柳侍墨


虛化可以排除很多幹擾因素,使畫面更簡潔,使主體更突出,當然如果畫面本來就很簡潔乾淨,不虛化也是可以的。關鍵看你要什麼樣的效果,拍微距本來景深就淺,一般都是以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攝距,所以你想不虛化都不行。






攝友25117525


請教一下拍微距昆蟲的大師,拍微距一定要虛化嗎?不虛化怎麼拍?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太恰當,原因是啥呢?下面我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1、微距,就是近距離拍攝的一種攝影,因為它用了微距鏡頭,而微距鏡頭就是有著特殊的結構原理,可以更近距離的拍攝。而虛化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更近距離的拍攝。

所以說,微距拍攝不是不讓背景清晰,而是沒辦法清晰的,因為拍攝昆蟲之類的,我們是靠近主體太近。

2、真正拍攝微距時,我們都是用小光圈來拍攝,至少本人拍攝時一直是用8-16間的光圈,以達到更為寬的景深,而這樣也是背景虛的一塌糊塗,不是我們一定要虛化,是鏡頭特點與更近的拍攝距離而讓畫面背景更虛化。

3、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微距拍攝,本人真是沒辦法拍攝出不虛化的效果。

其實虛化也不是壞事,它可以更加突出主體,並且可以把雜亂的場景更統一。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


請教一下拍微距昆蟲的大師,拍微距一定要虛化嗎?不虛化怎麼拍?

關於拍攝微距昆蟲虛化的這個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微距攝影屬於特殊攝影,和普通攝影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的。微距鏡頭也屬於特殊鏡頭。在拍攝微距的時候,在微距狀態下,它的景深會變得非常淺。景深淺必然會造成局部的虛化。






稍微對微距有拍攝經驗的攝影師可能都會感覺到,在微距攝影中虛化是很難避免的。即使是使用f8以下的小光圈,其景深也是相當淺的。





所以我覺得在用微距拍攝昆蟲時,不必刻意去追求鏡頭的虛化以及刻意去避免虛化。關於景深的控制,我覺得還是要根據拍攝的主題而定。比如拍攝的昆蟲比較小,我們可以適當的把光圈開大一點;如果拍攝的昆蟲個頭比較大,想要表現出更多清晰的細節,我們可以適當的把光圈收小一點。





光圈越大,鏡頭的景深會越淺,虛化能力會越強;光圈越小,鏡頭的景深會越大,虛化能力會越弱。不管是使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拍攝時都要根據拍攝的主體以及所處的環境合理控制景深。





在拍攝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用小光圈拍攝時,如果光照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我們為了保持拍攝穩定,往往會用到三腳架。有條件的時候還可以用到補光燈,補光燈不僅僅能夠改善光照條件,還能讓拍攝的昆蟲根據質感。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簡單的聊到這裡。文中的插圖也是平時拍攝的一些昆蟲照片。大家有好的微距昆蟲照片,也可以在評論區貼出來,我們一起欣賞學習。





喜歡我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虛化是近些年一種時髦的說法,其實它是一種控制景深於被拍攝物體附近的一種景深效果,一般來說可以採用虛化,也可以採用不虛化。如果想不虛化的話,就是把光圈調節到比較小的方向,比如18/17或者20左右的位置上,就會把拍攝的景深加大,景區大了,其背景自然會變化的清楚了。當然,光圈小了,為了保持進光量,必須讓速度變得慢一點。


路克思1


虛化背景突出主題是必須的…




阿萬老膺


你用上微距鏡頭以後,想拍背景實的都沒可能,因為微距鏡頭景深很短,難的是對焦!


京城破老頭兒


上圖




安歌不在330


我只是個攝影愛好者,談一點我自己的經驗,不知對你有幫助沒。虛化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背景的干擾讓主體更突出。同焦段時,採用大光圈減小景深使背景虛化。因此可以採用減小光圈增大景深的方法使背景清晰度增大。


寶豐印象化學


虛化在一定範圍點,景深太淺,也就是虛化太厲害也不好,儘量在保證畫質的情況下縮小光圈,這樣可以更加清晰。


yuyu北魚


背景虛化的目的,就是為了突出主體。微距更需要一個乾淨的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