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練了快一年書法,感覺沒有提高一點,請指點問題出在哪?

小聞子454


書由生至熟,如游泳,漸漸熟練的。這是手頭功夫,由小腦控制,眼高手低是學院派通病,才學一年,如同小學一年級,沒有十年二十年,書法掛不上壁的。


一斗樓


這幅習作,感覺是小孩學臨的書法,如果是小孩臨的情有可原,畢竟心手都還嫩,一時難通筆法、字法。但如果是大人所臨習作,學臨一年還處於沒入門階段,有些不應該。

要在此水平上提高,先要解決三個問題。首先要提高對書法的認識和審美水平,能夠判別書法的好壞、美醜。這需要通過多看古今名家的原作、多參加一些書法展覽活動,多看一些經典法帖,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書法欣賞水平。

只有提高了自己對書法的審美和判別能力,才能明白你的問題所在,否則,別人給你指出問題,你明白不了也就等於零。

第二,要掌握筆法要領。臨帖是用正確的筆法詮釋一個字點畫的起承轉合。為了更好地掌握筆法,建議你把字寫小一些,鋒提起來寫。臨帖不是抄帖,完成一點一畫的書寫也不是臨帖。臨帖必須要講究起筆、運筆、收筆及相互之間的呼應和佈局關係。這方面一定要反覆琢磨,用心體會。關於初學如何掌握正確的筆法,我已多次發文談過,歡迎關注。

第三,要通字法。字法就是完成結體的基本要領,它不是簡單的點畫拼裝,也不是孤立的單獨體的連接。而是通過正確筆法完成具體點畫書寫中自然形成的結構關係。這個充滿人的主觀意識和“心手相通”的書寫過程,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充分體現書者對書法的理解和個性。因此而言,對字帖的字法一定要懂。首先要看得懂,其次,要記得住,第三要寫得出。務必做到這三點,才能寫出書法之美。


如石書藝


才練一年,字是不會有多大長進。要想字練好,臨帖最重要。練習書法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名貼,歐體顏體等你要選好對你最有幫助的字體;二要選擇好毛筆,筆的大小質量對寫好字很重要;三要練臨得像,對每個字都要多練習,對比,再練習,直到滿意為止;四是持之以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怕苦和累,時間見證奇蹟。





情感與人口


剛看了你書法作品,根據本人多年練習書法經驗,分享如下:

一、要拆解中國漢字的零部件來練習。

書法藝術的靈魂在於線條美,所以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把“橫豎撇捺折鉤”等分解練習,哪怕每一個部件練一萬遍都不為多,我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就是這樣堅持的。

二、要懷著濃厚書法興趣練習。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是懷著敷任務心態去做,肯定是做不好的,只有當對某一件事具有濃厚興趣後,效果絕對不一樣!興趣是內因自發,任務是外力強迫!我沒看到哪對夫婦是強迫領任務結婚後有好結果的!不是半途離婚,就是紅杏出牆,作鳥獸散!

三、要自律堅持專心致志練習。

我小時候九歲開始練字。八十年代中期,那個時候紅白喜事給人寫對聯,可以得到主人雞蛋吃,雞蛋當時是貴客才能享受,所以我跟鄰居一起給人寫對聯跟著吃雞蛋,感覺好有面子。

因為這個心態更加讓我更加自律堅持,專心致志練習書法,後來逐步成為了習慣,時間長了自然自成一體且很有個性了!

總之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離不開興趣、方法和堅持這三個秘訣。書法練習當然也不例外,朋友祝你成功!但願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若如此,我倍加榮幸!


恆哥演易


我左看右看覺得你這沒有認真看過字帖,筆畫位置比較雜亂。風格像顏又像歐,你這字這麼大,你確定你認真對比了字帖每一筆每一筆每一畫的位置?還有你的比太大了?還是用力很猛?先說下結構問題,以你圖中有兩個“若”字為例,草字頭位置要分佈在米字格豎線兩邊,撇讓出位置,讓口字能在草字頭正下方。然後草字頭的橫,中間長橫,口字的兩橫要平行等距。把結構問題弄清楚了,再努力提升筆畫的精煉程度。給你個我寫的參考下吧。我說這麼多不是要跟你說某個字怎麼寫,而是說你這種屬於欣賞水平不夠,我練書法覺得提升速度的核心在於欣賞水平,欣賞水平最好高於書寫水平兩個檔次,這樣才能發現不足,並且找到改正方向,提升欣賞水平要多看自己路數的相關字帖,視頻,作品,文章,對比差距。到時候也就不會在這提問了。




靜中緣


別聽他們的,堅持自己的,帖子還是要臨,建議臨柳。我就是臨柳,後來不臨了,自己寫,在頭條注意經常學習各位朋友的字體,發現自己的不足。進步會很大!不要死臨摹。看這就是我平時練的!




天涯詩仙


沒有指點,只有加油!


方1112


自學靠時間和悟性,花錢找個明師就不用苦惱了,捨不得花錢就多花點時間!關注我,柳體視頻天天更新











戒雅


書法是否有神秘感?我發現不少年紀比較大的練了一輩子書法,結果一事無成,這是怎麼回事?我的見解有如下體會:有的東西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要看你與那東西有沒有緣分;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去努力,不去努力不會輕易得到的,但也有的努力了沒有實現預想的效果;從另一個角度理解,有的人不適應某種事業,再努力也是無效付出。我不是打擊人的積極性,有的人就是缺悟性,我所教的學員中其中兩位是退休教師,她們兩個中是明顯的例子,一個接受能力特別的快,另一個就是總進不了角色,結果是接受快的學習興趣尤其的高,而接受慢的反而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這應該歸究於各人的能力差異所得結論吧!


知不足56


這麼跟你講吧,很多東西需要天賦,並不是後天努力能達到的。書法也一樣,有的人從小學漢字開始會寫了,他的字就很好,而且有自己特色,最重要的,每一個都好看,是每一個字。有的一輩子怎麼練都一般,練多了,字帖上有的照葫蘆畫瓢有那麼點樣子,沒有的字就沒法看,尤其是:1,單個字走形,2,行間沒有技巧,3,整篇幅沒有韻味,這些根本不是鍛鍊就能達到的,而是先天他手的靈活度,手的構造以及頭腦的悟性。這就跟彈琴的人大部分都是手指纖長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