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只基金清盤管理不佳是主因 635只迷你基金紅線下掙扎再拉警報

129只清盤基金共涉及51家基金公司,其中靈活配置型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基金是清盤的主力,分別有33只和31只


129只基金清盤管理不佳是主因  635只迷你基金紅線下掙扎再拉警報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


回顧2019年,公募基金行業發展呈現出AB兩面:一方面,新基金髮行規模時隔四年再度站上萬億元臺階;另一方面,清盤基金數量再次突破百隻。


《投資時報》研究員根據Wind數據進行的統計顯示,2019年清盤基金數量共計129只(各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涉及51家基金公司。其中,基金清盤數量在5只及以上的公司包括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國投瑞銀基金、華安基金、新華基金、銀華基金、招商基金、中歐基金等。其中,國投瑞銀旗下有10只基金清盤,數量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自匯添富28天理財成為業內首隻主動清盤的基金後,基金清盤逐漸成為常態。統計顯示,2017年、2018年分別有107只、426只基金完成清盤。至2019年,基金清盤數量已連續三年破百。


分析基金清盤的主要原因,主要與管理規模低於5000萬元、業績不佳有關。譬如,泰達宏利瑞利清盤時資產規模不足1萬元;紅土創新改革紅利清盤時累計收益率為-32.03%,跑輸業績比較基準-42.62%。


此外,公募基金行業的存量迷你基金也不容忽視。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還有635只基金淨值規模不足5000萬元,成為潛在的清盤力量。


清盤基金數量處於較高水平


在清盤進入常態化之後,2019年清盤基金已遠低於2018年,全年共有129只,同比下降近70%,但將時間拉長來看仍然處於較高水平。2014年至2017年,基金清盤數量分別為10只、36只、20只、107只。


按照Wind分類,基金清盤主要有三種情況,分別是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觸發合同終止條款和基金到期清盤。Wind數據顯示,2019年清盤的129只基金中,有77只因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清盤,51只基金因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清盤,1只因保本到期不延續而清盤。


從清盤基金類型來看,主要是主動權益型基金(包括靈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包括中長期純債、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分別有41只和65只。若進一步分析,靈活配置型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基金是清盤的主力,分別有33只和31只。


不過,債券型基金的陸續清盤並未阻礙該類型基金在2019年的公募市場上擔當吸金主力。Wind數據顯示,2019年市場合計新成立1047只基金,總髮行規模達到1.43萬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有500只,發行規模達到9044.49億元,佔總發行規模的比例超過六成。


據統計,2019年債券型基金為市場貢獻了23只規模突破百億的基金產品,在全市場佔比近九成。例如民生加銀1—3年農發行債、嘉實安元39個月定開純債、博時穩欣39個月定開債,首募總規模分別達到224億元、202.01億元、180億元,穩居債券型基金髮行前三名。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還有2只貨幣市場型基金、9只指數型基金、4只QDII基金在2019年被清盤。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恆生國企精明、招商全球資源、交銀全球自然資源和廣發標普全球農業4只QDII的清盤,也讓2019年成為QDII基金清盤數量最多的年份。


保本基金在2019年徹底成為歷史。2019年5月30日,市場上首隻保本基金南方避險增值清盤,成為最後一隻清盤的保本基金。10月15日,匯添富保鑫保本轉型為匯添富保鑫靈活配置,標誌保本基金大幕正式落下。


而ETF基金雖然迎來發行熱潮,產品清盤也並未停歇。2019年9月23日,諾安基金髮布諾安中證500ETF發佈基金清算公告,成為首隻清盤的中證500ETF。


值得注意的是,清盤的基金不乏來自頭部基金公司,更有明星基金經理管理過的產品,譬如任澤松在2014年至2018年間管理的中郵雙動力已於2019年4月清盤。其中亦有首募規模超過百億而以清盤收場的基金,例如嘉實元和。


至於2019年清盤基金數量較2018年有所減少,或許與部分迷你基金成為科創板打新工具,以及A股市場結構性牛市有關。規模較小的基金在參與打新中不會因規模攤薄收益,因此部分迷你基金被資金青睞,在2019年成功盤活,而股市回暖也使得部分基金贖回率降低,從而保殼成功。


規模不振是清盤主因


事實上,與2018年因定製基金到期、保本基金政策監管等原因清盤相比,2019年基金清盤的原因則多與基金業績、管理規模等方面相關。數據顯示,129只清盤基金中迷你基金數量佔據七成左右,而基金業績表現不佳則是導致管理規模迅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若是基金管理規模過小,運作過程管理費中入不敷出,這類基金的存在價值明顯降低,基金公司對其的清盤意願就會增強。


不過清盤基金背後的故事也存在差異。譬如金鷹添富純債、新華安享惠鈺A/C、長盛雙月紅1年期等多隻產品的清盤原因均是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或開放期最後一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款。


而富國兩年期純債則又有所不同。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清盤前管理規模為0.47億元,而其所觸發基金合同終止的要求是,基金資產淨值加上當日有效申購申請金額及基金轉換中轉入申請金額扣除有效贖回申請金額及基金轉換中轉出申請金額後的餘額低於2億元。


有意思的是,信達澳銀安和純債在清盤前可謂毫無“求生欲”。基金合同顯示,截至2019年9月16日,該基金已出現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已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基金合同終止條款,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便可終止合同並進行財產清算。不過,該基金卻早在同年8月28日就已經暫停申購,這就意味著,該基金管理規模並不會增加,清盤成為最終選擇。


業績不佳自然會導致基金管理規模縮水,清盤基金中不乏存續期間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情況。


數據顯示,紅土創新改革紅利成立於2016年1月,截至該基金清盤,累計淨值增長率僅為-32.03%,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42.62%。此外,華潤元大中創100、金元順安新經濟等多隻基金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超過-20%。


此外,委外定製基金機構資金撤離亦使得產品資產淨值迅速縮水,從而走上清盤道路,譬如平安惠裕、前海開源尊享等。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基金清盤仍會繼續上演。根據《關於進一步優化迷你基金相關監管安排的通知》的規定,若迷你基金數量較多或者超期未募基金超過一定比例,則將影響公司後續產品申報。因此,部分基金公司最終還是選擇清盤迷你基金,為新產品發行爭取空間。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有635只公募基金資產淨值規模不足5000萬元,其中88只基金規模甚至不足1000萬元。從基金公司角度統計,招商基金、銀華基金、信誠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前海開源基金、浦銀安盛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東吳基金、大成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安信基金旗下迷你基金數量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