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渡過“至暗時刻”, 大佬們的一些建議

2月11日,到今天為止確診病例已經破4w例了,好消息是治癒比例在增加,致敬前方與病毒抗戰的白衣戰士們,加油。

繼西貝老總髮聲“撐不過三個月”後的幾天,已經有很多企業扛不住了,壓力暴增。

那現在的企業應該怎麼辦呢?

我收集了幾個大佬的一些建議,中小企業如何自救,才能渡過難關呢

一.吳曉波:實施“自救計劃”

非常時期,企業家、財經作家吳曉波給企業提出了一個“自救計劃”。

核心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第一是現金流計劃。有錢等於有糧等於不會被餓死,而足夠能抗風險的現金流是企業得以生存的第一要義,做好財務規劃,賬上最起碼要有5-6個月的儲備,以維持最基本的運營。

第二是業務瘦身計劃。疫情來臨,換個角度來說,這也給了企業重新審視自我的機會,企業一定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專注於主營業務、熟悉的業務,砍掉非主營業務、陌生的業務,多做減法,別輕易轉型或開拓新項目。

第三是降本提效計劃。到底這次疫情會何時結束,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期間產生的成本是很多企業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如何把控人力成本和租金等相關成本,如何提高效率,是工作中的兩大重點。

第四是微創新計劃。目前看來,輕資產運營的線上優勢明顯,對於較為傳統的餐飲服務等領域來說,是一個可以嘗試數字化、社群服務和品牌創新的好時機。

對於以上吳曉波的四點建議,我·認為最難實現,或者說最為關鍵的問題是第一點,即錢的問題。

關於這個財務問題,知名商業顧問劉潤曾提出“六字”活命心法。

二.劉潤:“六字”活命心法

劉潤提出的這個六字心法就是——救命、治病、養生。如何理解呢?

首先是救命。救命就是企業在短期內,儘可能獲得更多的現金流,渡過危機。

企業有必要先查看自己的現金流量表,做一次現金盤點。

盤點內容包括現金存量與現金流量。

通俗點說就是,前者是你的家底,比如現金有多少,活期存款有多少,能夠拿回來的短期投資有多少等。

後者就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收到或需要支付的款項。比如應收的理財收入,應付的工資,應付的採購款,應還的貸款等。

所以,企業的緊要目標就是把只能撐1-2個月的現金流,提升到能夠撐3-6個月。

唯如此,才能救命。

其次是治病。先保住命,再去治病,尋找病因。

企業需要思考突發情況下,為什麼自己慌不擇路,徘徊在破產的邊緣?

分析企業的利潤表,明確收入都是哪些,成本都有哪些。

想辦法增加收入,減少成本,獲得更多利潤。

最後是養生。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長命百歲,同樣的,對企業來說,健康的資產配比,是得以長久經營的關鍵一環。

分析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查看股本積累有多少,負債是多少。

從而儘可能增加股本積累,減少負債。

稻盛和夫就曾道出自己公司多次度過財務危機的秘密:“任何時候都要維持健康的資產配比,給自己留有餘量來應對日後的危機。”

三.彭劍鋒:維護客情、綁定大戶

除了業務、財務等問題外,管理專家彭劍鋒在維護客戶方面,也曾給出良方。

第一,建立溝通機制。建立正面、積極的面向客戶及供應商的溝通機制,並形成標準的溝通文本,及時與客戶進行遠程交流與溝通。

第二,制定解決方案。如果短期內企業無法恢復生產,要為可能產生的履約風險和客戶關係風險制定解決方案。

諮詢機構德勤給出了三點建議:

1

積極協同下游客戶,瞭解客戶端與市場的變化情況,確認復工情況、訂單交付、需求變化等方面的影響;

對於民商事合同的履行可能要多加考慮,並非所有疫情期間的不履行均不承擔法律後果;

企業應全面梳理和評估履行情況可能受影響的合同,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評估是否需要簽署新合同,同時保留相關證據,為可能的民事訴訟做好準備。

中小企業要傍“大款”。疫情之下,中小企業可依附於大企業,加強與行業老大和大客戶的溝通,得到大客戶的理解,給予對方信心,對方才能對你放心。

有句話是“自助者天助之”,儘管現實是,許多企業都迎來了“至暗時刻”,但是,只要危中思變,積極自救,就一定能迎來光明。

會好起來的。

我是須盡歡

中小企業如何渡過“至暗時刻”, 大佬們的一些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