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豔陽之美


一,什麼是洋姜?

鬼芋頭、洋姜都是別名,它的正式中名叫菊芋。別名還有五星草、洋羌、番羌等等,是菊科向日葵屬植物。它原產在北美洲,我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一到三公尺,有地下塊莖和纖維狀鬚根。

莖幹直立,葉片對生,頭狀花序,舌狀花和管狀花都是黃色,八九月開花。

瘦果小,楔形,上端有錐狀扁芒。

二,洋姜有什麼作用?

第一,它的塊莖含有澱粉、蛋白質、氨基酸、糖分等營養成分,供人們食用。塊莖可以提取菊糖和製作酒精,菊糖在醫藥上應用廣泛。

第二,它的鮮嫩莖葉可以作為青貯飼料,有營養價值。

第三,洋姜生長適應性強,繁殖容易,莖幹高,花朵黃色,可栽培觀賞用。

題主問有什麼神奇作用,根據我的瞭解,沒有什麼神奇作用。

三,洋姜怎麼做好吃?

洋姜的吃法多樣,可以煮食、蒸食、燒食等,由於它的塊莖含有水分比較多,我個人認為醃製鹹菜

和製作醬菜最好吃。


洋姜在現在開發的食品、飲料、飼料、醫藥和化妝品的產品比較多,大家可以查找專門的資料看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老姚談植物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洋姜,在我們這裡叫做鬼子姜,很多人都喜歡在田間地頭的空地上種上一些,到了秋天鬼子姜收穫的時候,爺爺便會帶著我拿著鋤頭去地頭上挖鬼子姜,可以挖出小半筐。當然了,在挖的時候肯定會挖不乾淨留下一些,彆著急,到了第二年春天便會又長出好多鬼子姜。

在我們這裡吃鬼子姜,多是醃成小鹹菜,我家每年都會醃上一小罐鹹菜,雖然現在冬天的蔬菜也很多,但是每年冬天的飯桌上還是少不了鬼子姜開胃菜。鬼子姜從地裡挖回來後先在院子裡晾上幾天,將表皮的水分蒸發一些後清洗乾淨,然後在準備鹽、大料、花椒、桂皮和涼白開,在將晾乾水分的鬼子姜和調料白開水一起倒入罐子中密封好放到陰涼的地方,十幾天後便可以食用了。我家在吃醃鬼子姜時喜歡將鬼子薑切片或切絲,再澆上點香油,醋和醬油,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和大米粥一起吃最好吃了。

雖然鬼子姜在農村很常見,人們也不把鬼子姜當成寶貝,其實鬼子姜是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的。鬼子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澱粉和糖,常吃鬼子姜有調節胃腸功能,提高免疫力,排毒養顏,提高脂肪新陳代謝、利水祛溼等作用,所以特別適合減肥的女性,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以及長身體的小孩子食用。

鬼子姜多對環境的要求很低,像我們這裡一般種在田間地頭,所以基本不用澆水施肥就可以長的很好。鬼子姜也多是野生,所以也不用擔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

雖然吃鬼子姜很好,但是也不要多吃,因為食用生的鬼子姜吃多了容易引起腹瀉,所以最好是吃通過醃製的鬼子姜比較好。


悠悠鄉村路


洋姜農村最地道的吃法是醃了當鹹菜吃,小時候經常吃,現在農村也少了,醃完切絲,放點香油、香菜,又香又脆,以前冬天沒什麼蔬菜,天天鹹菜饅頭,能放點香油就算改善伙食了。

洋姜還可以這樣吃?

洋姜還可以當水果吃,這是真的,脆脆的,水分特別足,有種洋姜特有的味道,對於物質匱乏的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就算不錯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生吃過洋姜。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有一片空地上種滿了洋姜,秋天開的小黃花,放眼望去金黃金黃的,挺漂亮的。到了秋天,也沒人挖,洋姜就那樣靜悄悄的隱藏在地下。下完小雪,土地凍了厚厚的一層,突然有個好奇的同學,挖了幾顆洋姜,拿小刀把皮削掉,吃了起來,他發現挺好吃,就和同學們分享了,他的新發現,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同學們知道生吃還挺好吃,沒過幾天那一片洋姜都被“洗劫一空”,剩下一片狼藉。現在農村洋姜也不多了,都不怎麼吃了。





我家的那二畝田


對於洋姜,小編還是有很深的印象的。雖然我們那裡很少有人專門種洋姜,但是由於他的生命力比較強,所以小時候我們村子還是經常可以看到的。我們那裡的洋姜長得有點像向日葵,高高的植株,上面開著黃花,葉子比較大,葉子還有比較硬的絨毛。

雖然也叫姜,根部的根莖果實更生薑長得也有點像,但是味道卻不一樣。生薑辛辣,洋姜脆甜,並且洋姜中的水分比較大,長得好一些的根莖果實非常大塊。小時候吃的比較多是因為在我爺爺我爸他們那兩輩人住的房子的後面,長了很多洋姜。每年也不用怎麼打理,到時間了去拔一些回來,然後稍微留一點,第二年又是一大片。

我們那最常見的吃法是醃製著吃。把洋姜拔回來,上面的杆子留著燒火,下邊的根莖塊取下。先掰成一塊塊的(因為本身是長在一起的,分開是為了方便醃製入味),然後洗乾淨把表面的水晾乾,之後放入罈子中加入鹽和一些大料進行醃製。一般我們還會在罈子中放一些小辣椒、韭菜、蘿蔔片、白菜一起醃製,這樣會更好吃一些。

等醃製好了,基本上就到冬天了,因為小時候的時候反季節蔬菜不是很多而且很貴,吃醃菜還是比較多的,現在想起來感覺還能聽到洋姜嚼起來的那個脆脆的聲音。現在長大了,過年回家的時候,還是能在親戚家吃到醃製的洋姜的,還是原來的味道。

冬天的信陽雞公山!


學趣樂園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說起農村野生的鬼芋頭,我們農村出身的人都非常熟悉,我們當地稱之為鬼姜,長大以後才知道其學名叫洋姜,因為其原產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來才傳入中國,這大概就是洋姜名字的來歷吧。

洋姜的功效和作用

洋姜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有塊狀的地下莖及纖維狀根。我們吃的,就是其地下塊莖。要說洋姜有什麼神奇的作用,別看都能說的頭頭是道,其實我們小時候只知道其脆脆的非常爽口,並不知道它的神奇功用。後來查資料才知道,洋姜的莖塊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洋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還含有大量的菊糖,這些物質可以滿足身體正常代謝的需要,還可以抗癌、抗菌,也能降血壓和血脂,還能調節血糖。洋姜中的碳水化合物八成是菊澱粉,是目前發現的少有的幾種可溶性膳食纖維之一。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已經批准菊澱粉作為食品的營養增補劑,使之成為風靡海外市場的保健產品。從藥用價值看,洋姜有鎮痛的作用,降血壓作用、明目作用

吃洋姜的好處

洋姜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醃製鹹菜,曬制菊芋幹,或作製取澱粉和酒精原料,是一種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群食用的保健性食材。

吃洋姜能補充營養。它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人體吸收以後對提高身體機能有很大的好處,另外經常食用洋姜還能加快身體代謝,對預防便秘和減肥也有很大的好處。

吃洋姜能調節血糖。洋姜中有一種天然成分,與人體內的胰島素十分接近,可以調節人體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適合的理想食材。另外洋姜中含有的大量菊糖,是天然的抗癌成分,平時多吃一些,可以讓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下降。

洋姜的吃法

說起吃洋姜,我可以算做醃製洋姜的高手嘍。洋姜在我們這裡,最簡單的吃法就是醃製小鹹菜,非常可口也非常下飯,當然也可以炒著吃或者煲湯。

洋姜最大的好處是入味快,口感酥脆。所以我們一般是一滷鮮的吃法,洗淨切片,用味極鮮滷鮮,加入紅辣椒和香菜段,幾分鐘即可入味上桌了。但是這樣是隨做隨吃,比較麻煩,所以有時候人們怕麻煩,就直接把整個洋姜塊丟進鹹菜缸裡,吃時拿出來切切就行了。但這種吃法口感就相對差了些。所以,後來我發明了一種口感較好的醃製洋姜的辦法,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

將洋姜洗淨切片,大蒜若干切片,紅辣椒切片,這是醃製洋姜的基本原料。將花生油燒開(多少視洋姜多少而定,一般醃製5斤洋姜,用花生油半兩即可,加入醬油、大料、花椒、白糖(少許)燒開,放涼後將原料倒入,醬油要能沒過洋家等原料。一般醃製三天即可食用。放在陰涼處,保存兩個月味道不變。這做醃製方法,即保持了洋姜的清脆可口,又加入其他佐料,吃起來香、脆、鮮,是下酒和下飯的特色小菜。下圖是我一個月前醃製的,就剩下這麼一點了。


齊東晏子


其他不說,它是入侵植物,種植需要小心,沒有神奇作用,吃法也簡單。

是姜?是菊花?在國外氾濫成災,入侵我國成“笑話”,靠種植供應

談到入侵動植物,很多人都會想到,牛蛙,小龍蝦,這些上了餐桌的美味,到後來,都要靠養殖才能供應。也可能有人會想到加拿大一枝黃花,不容易滅絕,還沒有多大可利用的價值,那麼,植物中有沒有在國外氾濫成災,在我國卻沒有那麼可怕的呢?

答案是:有的。

有一種植物,入侵我國就成了“笑話”

這種植物,根莖長得非常像生薑,也是生薑的樣子,如果單獨把它的根莖和長得有點兒圓的生薑放在一起,還真的非常像,很難區分。但它的莖卻不是生薑那樣的,而是一種帶木質化的草本植物,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花,長得很像菊花,遠遠看去,和漂亮的菊花無異。

它是生薑?它是菊花?都不是的。

這其實是一種入侵植物,在17世紀的時候,由於一個德國人的原因,帶到我國當觀賞植物種植,後來流傳出去,成了著名的入侵植物,它的名字叫“菊芋”,由於長得像姜,又是外國人帶來的,也有人把它稱為“鬼子姜”或者洋姜。

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很難把它和入侵植物扯上關係,因為它入侵我國成了“笑話”。

但洋姜(菊芋)是入侵植物,這一點兒也不假,在國外,它氾濫成災,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深受其害,菊芋的地上植株可能並不是特別特別的發達,但它很喜歡長地下的根莖,根狀莖、根鬚向四周不斷的擴張,很容易就發成一大片一大片的了,而且它的地下莖很難清理乾淨,種植一次,你可能需要花幾年或者好多年的時間才能將它徹底的剷除,而且生長菊芋的區域,其他的植物很難長得好,它會限制別的植物生長,大量消耗土地的養分,因此在國外一些地少人稀的地方,菊芋氾濫成災,而且很難控制。因此在我國農村,以前是很少利用莊稼地去種植菊芋的,一般都是無法種植莊稼的陡坡,或者砂石堆,或者石頭旮旯,種植菊芋。

不可否認,菊芋是入侵植物,不單單在國外氾濫成災,在我國,它也有氾濫的風險,但我國的農民非常有智慧,把菊芋(洋姜)種植在一些無法向四周大量擴張的地方,比如我們村莊,人們一般是把洋姜種植在兩塊田中間的田壁上的一些緩坡上,而且種植的量比較少,一般夠人吃就可以了。

洋姜在我國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除了人吃,種植多了還可以給牲口吃,比如用來餵豬,就是很好的豬飼料。而洋姜的味道,清脆爽口,特別是用來做泡菜,下稀飯,很好吃。

由於洋姜受到大家的歡迎,銷量自然也大,如今得靠種植供應,很多地方開始人工大量種植,種植出來的洋姜不是特別貴,一般在市場上的價格為三元左右一斤,但洋姜的產量非常高,比種植一些普通的莊稼更划算,最主要的是省去了留種、播種的麻煩(你種植以後能讓它第二年滅絕,也算是大本事,往往都是3年不滅或“永遠不死”),有的農民因此而發了財(入行慎重,做好花幾年時間鏟滅它的準備)。

洋姜還可以盆栽哦

有朋友可能會說“我讀了你的文章沒有用,你也不寫怎麼吃?”我還真不寫怎麼吃,因為這個沒有意義,家裡的老人,農村的親戚朋友會告訴你的,對於吃法,無需科普。但洋姜可以用來盆栽,而且很容易種植,隨便弄一點土壤,就能成活,適當澆水,就能長好,開花酷似菊花,非常漂亮。最主要的是,洋姜一旦成活,就會長根莖,它的地下根莖優先發展,不斷的長地下莖,一年四季可採挖,如果盆夠大,種植一顆一年四季吃不完。

這種長得酷似“生薑”和“菊花”的洋姜,種植一次,在地裡3年都不會滅絕,而且一年四季吃不完,做成泡菜兩年也不會壞掉。

您吃過這種洋姜嗎?如果喜歡,盆栽幾顆又何妨?沒有種子?不存在的,街上賣的挑幾個完好的埋在花盆裡就可以了。

這個姜就是一種普通食材,而且是入侵植物,種植需謹慎,吃法問家裡的老人或者親戚朋友,常規食材,不稀缺,很常見。


不羨風雲


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誰不知道洋姜呢?我們這裡叫做洋芋頭,它生命力比較強大,不用人們的照料,就能茁壯長大,它在秋季會開出美麗的黃色花,其中最讓人懷念的就是刨洋姜,一顆洋姜就能結一大盆啊。

一,洋姜奇妙的作用

洋姜別看其貌不揚,其實它的作用還很大呢,洋姜作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可以把過剩糖分轉化為熱量的作用,改善體內的脂肪平衡,所以對肥胖症病人也有一定的功效。

當然,洋姜還可以調節人體腸胃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也可排毒養顏,不過最值得人們稱道的是,洋姜對血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所以各類血糖患者都可放心食用。


二,怎麼做好吃

在我們家鄉主要是醃製洋姜,方法如下先用清水洗淨洋姜; 再把洋姜切成塊狀或者片狀,攤開後放到太陽下曬蔫。不要曬得太乾,將表皮水份曬乾後再曬至摸著軟軟的即可;最後把小米辣剁碎、姜蒜剁碎,將花椒、鹽、辣椒碎、姜蒜碎放到盆中攪拌均勻。也可以加入八角、山奈、桂皮、草果等其他香料。做好之後,就是最好的下饃菜,可以說與醬豆一些,陪伴了我們的童年。

洋姜用來煮粥喝也是非常不錯的,在做粥時,可以先將洋姜去皮切成小丁,再把米洗好與洋姜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當的清水進行煮開,然後文火慢慢熬。待到粥軟糯粘稠,就可以關火燜一會。

三,總結

其實農村的許多東西都是寶物,缺乏的發現和利用,像桑葉、婆婆丁等等都是很不錯的寶貝,不知道大家的家鄉還有什麼讓你一直難忘呢?歡迎留言區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吧!

謝謝大家!


愛花草的農人


洋姜又稱菊姜、鬼子姜,是一種可食用的根莖類蔬菜,洋姜對血糖有一種特殊的雙向調節作用,一方面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低血糖患者的血糖。今天,我去蔬菜市場看到有洋姜,所以就買了一些來炒肉,口感還不錯。

配料

① 純瘦肉150g

② 洋姜 300g

③ 適量的油

④ 適量蔥

⑤ 適量雞精

⑥ 適量料酒

⑦ 適量蠔油

做法

① 姜洗淨切片,肉片與料酒和鹽混合,以備用

② 燒油,下蔥翻炒然後放肉,翻炒肉片

③ 把肉撥到一邊,加入洋姜

④ 加入米酒、雞精、蠔油、進行翻炒,加入鹽調味

⑤ 翻炒10分鐘後裝盤


小豬農場一碼上吃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鬼芋頭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大家都把它叫做洋姜,它屬於菊科類植物,靠收穫它的地下莖,但是在炎熱的夏天,洋姜苗上盛開著的黃色花蕾,勝似菊花之美,成為了我們農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了。

洋姜味甜性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膳食纖維素,有清熱解毒,除溼,降血脂,美容之功效,同時還是我們農村人,冬季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的蔬菜。

洋姜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一般情況下都不用種植的,都生長在屋前屋後,菜地裡的籬笆邊長,山坡坎下,溝土邊,生命邊極強,就算是你家沒有洋姜,只用等到春天4月份洋姜發苗生長的時候,去野地裡拔幾根洋姜苗回家,象插紅薯苗一樣,用鋤頭挖個小洞之後,把洋姜苗放進去培上泥土之後再踩上一腳就得了,一不用放底肥,二不用去澆水,洋姜所以說在我家鄉被鄉親們稱之為"懶人菜"了。

洋姜靠根系發育生長,收穫的是它的地下莖部分,就算是你拔除它們土壤上面所有的苗,但是它們的地下莖仍然在生長髮育,而且一根連著一根,根根相系,所以大家平時收穫洋姜時,只需要順著它們的那土壤中生長著的白色根兒去尋找洋姜,你就會收穫滿滿的了。

據七星老農平時挖洋姜的經驗得知,洋姜由於皮薄肉嫩脆,所以大家挖洋姜時必須要輕拿輕放,不要把它挖爛了,或者是用腳去踩到它們,用水清洗時必須要輕拿輕放的,否則會導致你洋姜肉裡滲透進沙子,吃起來洋姜裡面會有沙子的了。

至於說到洋姜怎麼做最好吃,在七星老農家鄉,洋姜一般情況下在十至十一月份收穫,也就是說等到洋姜苗乾枯死了以後,再去挖洋姜吃,因為洋姜老一點兒地下莖就越大,吃起來就感覺到越甜越脆了。


洋姜收穫回家以後,有兩種美味的吃法,第一種吃法就是把它們洗乾淨濾幹,切片小炒著吃,第二種吃法就是把它們洗乾淨濾幹了之後,切成兩瓣兒,用太陽曬至半乾,按10:2的比例醃製一點鹽巴,辣椒片,剁辣椒也可以,放一點花椒粉,五香粉拌勻,然後再把它們撲到罈子裡去醃製20天左右,等洋姜醃製透了,熟了,然後再把它們用筷子夾出來切成薄薄的片兒,炒肉吃,與其它的罈子菜混在一起做乾鍋吃,味道兒棒棒噠。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洋姜具有清熱解毒,降血脂,美容之功效,收穫洋姜可以新鮮的炒菜吃,也可以把它們洗乾淨濾幹了之後,切成兩大塊,用太陽曬至半乾之後,接照10:2的比例加入一點鹽巴,辣椒,花椒粉,五香粉攪拌均勻了之後,再把它們醃製到罈子裡面去,大概估計醃製20天時間之後,就可以用它們生吃下飯,或者是把它們解解刀,切成片兒用來炒新鮮肉,炒臘肉吃,味道兒非常不錯的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在評論留言,看看大家對於洋姜還有一些什麼美味的吃法,讓大家都相互交流學習一下吧!謝謝大家了!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現在差不多也快到挖洋姜的時候了,目前還在開花期,等花謝之後就可以開挖了,筆者孃家有很多,而且只要種植一年,以後年年都有,因為根本挖不乾淨,來年又會長得密密麻麻的。

在筆者孃家一年四季都有的吃,因為她們那裡有個習慣,就是大家都喜歡吃醃製的東西,洋姜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醃製後的洋姜口感更佳。新鮮的挖回來也可以炒肉吃,但是基本上都會選擇醃製這種方式來處理,其方法簡單,而且還可以吃很久,對於農村來說,屬實是道不錯的下飯菜。也可以當作零食吃,以前在孃家時有事沒事的就會去抓一塊醃製的洋姜來解解饞。



醃製洋姜的方法: 把新鮮的洋姜收集回來後洗乾淨,再曬上一兩天,差不多去掉一半的水分就可以,曬太乾吃就不脆了。然後像醃製鹹菜一樣,用一個可以密封的容器,裝一層洋姜撒一層鹽巴。裝好後存放在陰涼的地方,一個月後就可以吃了。記得我們以前吃得最多的是早上,簡直是稀飯的絕配,又甜又脆,基本上都不要再炒其他菜了。不過,吃醃製好的洋姜最好是吃整個的,這樣更脆喔。


離開孃家那麼多年,基本已經忘卻了洋姜的存在,今天看到這個題目,又讓筆者想起了它的味道。至於有什麼神奇的功效就不知道了,因為在記憶中洋姜只是道菜,而且是道可口的菜。(圖片還是今天特意叫媽媽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