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湖北!4名苗鄉“天使”為愛逆行

2月11日下午17時,松桃縣人民醫院大門處的空氣之中帶著幾分凝重,醫院班子成員和消化腫瘤科、血液透析中心、ICU、護理部的醫護人員,緊緊圍在該院4名首批援鄂醫療隊員身旁,或深情相擁、或揮手致敬、或真誠祝福,直到那輛滿載著神聖使命的救護車駛離松桃高速南站,淚水依然在大家的眼眶中不停打轉。

一個八零後、三個九零後,年齡最大的39歲,最小的28歲,這支年輕的松桃援鄂醫療隊,從上交“戰書”到留下“家書”,從堅守崗位到戰前培訓,今天即將帶著黨委政府的重託,帶著同事親人的叮嚀,馳援湖北,為愛逆行,投身一場沒有硝煙、卻關生死的“戰疫”。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四名出征的苗鄉勇士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集結完畢,出征!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依依不捨的送別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此去,要多多保重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放心,等我們凱旋

魯朔焱——不怕面對困難,不給家鄉丟臉!

“我們準備好了面對所有的困難,決不會給家鄉丟臉!”這是魯朔焱上車時,留下的臨別誓言。

然而,縱是鐵漢也有柔情。

“璟雯,對不起,自從穿上這身白大褂,我的使命就是守護大家的健康,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你,所以經常對你失信……”在魯朔焱寫給七歲女兒魯璟雯的家書中,愧意鋪滿了兩頁信紙。

魯朔焱與妻子莫慶梅是縣人民醫院的“夫妻檔”,一個在消化腫瘤科,一個是消化兒科副主任。今年春節,兩口子堅守病房以院為家,只能把七歲的孩子,送去都勻讓姥姥照顧,至今未能團聚。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隊長魯朔焱

81年出生的魯朔焱是此行的隊長,這些天,他帶著隊員們一頭扎進了ICU,針對護理流程、重症救治、呼吸搶救、防疫感染等方面進行戰前培訓。“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在湖北那邊可能會是一場持久戰。入選了醫療隊,我們代表的是松桃;等到了湖北,我們代表的就是貴州,大家要認真學習,誰也不許丟臉!”培訓過程中,這句話魯朔焱說了一遍又一遍。

衝鋒衣、保溫杯等生活用品,早已經給隊員們配齊,縣裡的後勤保障十分周到。莫慶梅還是不放心,在行李箱裡裝了幾瓶油辣椒,生怕外面的飯菜不合丈夫的口味。

行李當中,還放著幾包巧克力,濃縮著老醫生李濱麗的祝福。接過巧克力時,李濱麗那一句“記得多吃點,時刻補充能量。注意保護好自己,帶著大家毫髮無損地歸來。”此刻依然迴響在魯朔焱的耳邊。

戴洋洋——要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作為第一批進入感染科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戴洋洋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風口浪尖。她連續7天“全副武裝”,厚實的口罩+不透氣的防護服,一穿就是4個小時,每輪一次班,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溼透,臉上是深深的勒痕。幾名隊員曾經相互打趣:“看來平時的磨鍊還是少了,臉皮不夠厚。”短短的一句玩笑話,展露的是樂觀向上的精神。

由於接觸的是發熱群體,隔離期間,她除了不能按時吃飯,不能準點休息以外,就連親人、家庭、美食、團聚,也一同被隔離。

入選援鄂醫療隊後,戴洋洋又被嚴格的防疫培訓“包圍”了。尤其是在操作環節,那些枯燥的動作要反覆地練習和記憶,一絲一毫也不能出錯。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隊員戴洋洋

戴洋洋的母親楊勝碧是一名老松醫,幹了一輩子的護理工作;父親戴其曉是一名退休的老編輯,親歷過許多急難險重任務。楊勝碧擔憂女兒動過手術,目前的抵抗力還比較差。戴其曉則把擔憂藏在心底,寫下《女兒,我向你致敬》的千字長文,鼓勵戴洋洋奮勇向前。

勇敢的戴洋洋在家書中這樣寫到:“爸、媽、姐、姐夫,我再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已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要追求進步。我雖然不是共產黨員,在工作中,我會時時刻刻要用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楊嬌——這場仗,必須打!必須贏!

前方是神聖的職責,背後是溫暖的家庭。血液透析中心的楊嬌,面對兩難的決定,最終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

“國家有難,我義不容辭。疫情我不害怕,我只是牽掛兩個孩子,擔心婆婆在家裡太累。”出征在即,性格堅毅的楊嬌,也流露出了柔軟的一面。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隊員楊嬌

楊嬌的丈夫楊松民自2月1日以來,就在縣戒毒所隔離值班,一個月後才能回家。

兩個孩子大的六歲、小的兩歲,連續值班這些天,寶寶整天哭著鬧著要媽媽。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有時候剛打開視頻通話,看到兩張稚嫩的小臉出現在屏幕上,聽到那一聲“媽媽”時,楊嬌眼淚就會流個不停。

前幾天兒子問楊嬌:“媽媽,病毒什麼時候才能被打敗啊?我都好多天沒出門了,想去遊樂場玩。”孩子還不清楚,楊嬌即將面對多大的風險,以為媽媽只是出門打“怪獸”,就像動畫片裡一樣,去拯救一個城市。所以這場仗,必須打!必須贏!。

更讓楊嬌愧疚的是,孩子和老人在家怎麼辦?“上前線我不怕,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是擔心孩子年齡小,婆婆年紀大,誰來好好照顧他們。”楊嬌只好給自己的父母打了電話,希望出發後,三位老人能住在一起,彼此之間有個照應。

麻金菊——等我剿滅,做最美的新娘

麻金菊身為重症監護室的年輕骨幹,有著多年的重危病人護理和搶救經驗,當工作群裡發出了醫療隊志願者徵集信息時,她第一時間報了名。

可憐天下父母心。無論孩子多麼堅強,但在父母眼中,依然是需要保護的乖乖女。得知她主動報名前往湖北抗疫,二老的擔心每天都寫在臉上。可是麻金菊的父親,從來沒有說過哪怕半句勸阻的話。老人最清楚女兒的性格,那一句“我知道,她會去的!”既有無奈,更有信任。

提起父親,麻金菊就會掉眼淚。春節期間,父親的支氣管炎越來越嚴重,自己身為護士,卻不能抽出片刻時間,照顧好自己的父親。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隊員麻金菊

臨行前,麻金菊把所有的話都濃縮在一封“家書”中:

“爸爸媽媽,你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弟弟妹妹,你倆不要到處亂跑,好好學習……”

在家書的結尾,麻金菊這樣落筆:“親愛的,對不起!本來正月預訂好的去拍婚紗照,準備婚禮。但是我把頭髮剪掉,婚紗照暫時不能拍,婚期也得延遲。謝謝你的理解和包容!相信我,我一定會平安回來,做你最美麗的新娘!”這一段寫給未婚夫劉偉的臨別情話,字字打動人心。

驰援湖北!4名苗乡“天使”为爱逆行

為了方便穿戴防護服,她們剪去了齊腰長髮

大愛無疆。新冠肺炎的疫情始終牽動著松桃的醫務工作者,貴州省衛健委發出動員令後,639名白衣天使勇敢地遞交了請戰書,按下了鮮紅的手印。2月4日,松桃縣中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龍豔手捧鮮花第一個“出征”;2月6日,松桃縣中醫院內二科主任楊軍完成當天的查房後,揮手告別同事和家人;如今,松桃縣人民醫院的4人醫療隊再度集結,踏上了援鄂的征程。

(記者:楊傑 龍元彬 李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