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中的隔離區

2020年2月11日,下過雪的牡丹江監獄仍然素裹銀裝。今天是最後一天在這裡執勤,是監獄抗擊新冠病毒的第一戰,第一個14天。祖國的板圖還在泛紅,路還很漫長,此時的結束只是新的開始。

時間僅在回頭時,才顯得飛馳。仔細想來這幾天過得並不容易,起起伏伏。

1月31日,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首批封閉管理帶班領導王俊召開會議,要求再一次對民警及親屬解除省外人員排查,此次排查打破了牡丹江監獄高牆內原有緊張有序的生活,原來,集訓監區一名執勤民警在與家人電話溝通後得知,曾有過短暫接觸的外地親屬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於1月30日在返鄉途經哈爾濱時被隔離,雖然接觸只是短短數分鐘,雙方也都帶著口罩,但不排除被傳染的可能。就這樣,為了保大局、防萬一,集訓監區被整體隔離。

我還記得那天有很多人趴在窗臺向外張望:幾個人在消毒,幾個人在指揮,很多人在搬床.....走進後勤監區食堂臨時“隔離區”的人們沒有任何言語交流,表情嚴肅。真正恐慌的事情,不會讓你發出聲響!

2月2日,經市委特批,對集訓民警先期進行新冠病毒篩查,好在,檢測結果為陰性。儘管只是一場風波,可要知道,等待結果是比結果更大的恐懼。

作為“戰地記者”,在監獄醫院醫生的陪同下,我來到“隔離區”。“不是沒事了麼?包裹得這麼嚴實,他們會不會多想?”可得到的答案卻是:“不行,疫情當前,再說人家理解,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我詢問集訓監區監區長王洪峰,當時是不是嚇壞了,一頭包?他反而一臉疑惑的說:“怕什麼?非典那時候咱也經歷過!”

隔著欄杆,我遠遠看見集訓民警王丙志正在為罪犯測量體溫,並記錄著,其他民警也在有條不紊的繼續工作著。

面對疫情無非是全體三次測量體溫,兩次消毒,除了沒有罪犯放風,這些日常工作與大多數監區並沒有什麼不同。

我不禁好奇發問:“王大隊,您認為當時的事發生以後,最重要的,最需要做的事是什麼?”

“當時確實做了很多,請示王宏獄長和王俊主任談應對,找醫院焦院長諮詢,但我認為消毒檢測什麼的有醫院的兄弟單位呢。那天所有人臉色都不好看,疫情和謠言並行,所以人心是關鍵啊!”王洪峰這樣說道。

的確,面對強敵不動搖是打贏勝仗的先決條件。如今日這般淡定簡簡單單的一句:“咱們都同吃同住,我都不怕,你們愁個啥?”是一顆定心丸,是一針強心劑,是豎立在白雪皚皚尖山上的鮮紅旗幟,是後來人的路標!

封閉中的隔離區

封閉中的隔離區

直到今天為止,搬離後的集訓監區走廊仍是一片漆黑,隔離區燈火通明卻抵擋不住冬日的寒風從四面八方的窗戶入侵的寒冷,風波過後仍選擇隔離,艱苦環境中毅然堅守讓他們頭頂的警徽熠熠生輝!

在第一批封閉隔離即將結束時,王洪峰卻沒有交出手中的“接力棒”,而是主動請纓,克服思念家人的困擾,克服身體狀況與工作壓力帶來的不適,迎難而上、衝鋒在前,選擇繼續長跑,用打持久戰的定力接力奮戰。

我們從不是這場戰役的主角,但我們從沒有置身事外!只要有需要,我們便是一群無畏的戰士。98年,面對洪水,聽大人講對抗大自然的故事。03年,面對非典,眼見著一篇篇振奮人心的報道。20年,面對新冠病毒,我終於也成了一線抗疫先鋒!

人隔離,心不離。疫無情,人有情。王洪峰還說:“監獄黨委為我們特別設立的通往外線的座機電話,可是幾天了,沒有一個人往外打,怕是家裡人擔心吧!”

是啊,仔細想來我們只是普通人而已!當面對家人時,也會在假裝很堅強後說:“沒什麼事就掛了吧。”感情讓我們變得並非無堅不摧,只是在這片極寒地帶,總有些星星之火,為你照亮前方的路。

“戴上口罩,卻是為了讓更多人摘下它。不回家,卻是為了讓更多人平安的回去!”

一座監獄,一座城,僅在一處角落,卻是守候一方淨土的安寧!現如今,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僅靠高牆電網是遠遠不夠的。14天,一張堅固的情網已經編制完成,抗疫先鋒們的腳步硬生生地夯實了路,願之前所有的祝福變為現實,願你們也能早日回家!

封閉中的隔離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