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理解了古詩文中常用的借代,可以更好地讀懂古詩詞歌賦。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1.桑梓:家鄉


古代,種植桑樹為了養蠶,種植梓樹為了點燈(梓樹的種子外面白色的就是蠟燭的蠟,近代以前的人使用的蠟燭上的蠟都是靠梓樹獲得的),所以住宅周圍經常種植桑樹和梓樹,後來桑梓就指代處所,再後來擴展為家鄉。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詩經·小雅·小弁》


2.桃李:學生


唐代狄仁傑曾向朝廷薦舉姚元崇等幾十人,都成為名臣。有人對狄說:天下的桃李都在你門下了。後以“桃李”喻指所教育的學生。

—— 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令公 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3.同窗:同學


古代學習條件很艱苦,所以就把同學稱做同窗,窗,有寒窗之含義,說同窗二字,也就顯示出了說話者之間的親密和尊重,比說同學要親切許多。


4.烽煙:戰爭


火臺報警之煙,指代戰爭。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鴻雁、魚雁:書信


漢武帝時出使匈奴的蘇武被反覆無常的單于扣留達19年之久。昭帝即位後,《漢書·蘇武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單訊。

——杜甫《天末懷李白》中有:“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6.社稷:國家


“社”指土神,“稷”指穀神,土地神和穀神是在以農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7.巾幗:婦女


巾和幗是古代婦女戴的頭巾和髮飾,借指婦女。

—中州男兒忍巾幗,何物老嫗亦青史《次奢香驛因詠其事》明 · 吳國倫

8.絲竹:音樂


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

——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9.鬚眉:男子


鬚眉指鬍鬚和眉毛,古時男子以鬍鬚眉毛稠秀為美,故以為男子的代稱。


10.手足:兄弟


手足,講的是手和腳,意為兄弟。

頃念宗祧之重,致忘手足之情。

——王禹偁《擬追封建成元吉為巢王息王制》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11.汗青:史冊


古代用來記事的竹簡,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時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樣,所以古人稱竹簡為汗青。後用來泛指書籍史冊。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2.南冠:囚犯


本指被俘的楚國囚犯。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後泛稱囚犯或戰俘。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駱賓王《在獄詠蟬》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夏完淳《別雲間》


13.伉儷:夫妻


古漢語和書信把自己和配偶謙稱為“夫婦”。伉儷則是對別的夫妻的稱呼,把對方及其配偶尊稱為“賢伉儷”。

須信人間伉儷重,生年死日不相違。

—— 林亦之《陳伯順夫婦輓詞》


14.桑麻:農事


桑樹和麻。植桑飼蠶取繭和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業解決衣著的最重要的經濟活動。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 《過故人莊》


15.三尺:法律


古代也指劍與法律,有時還代指人自身。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16.膝下:幼兒


子女幼時常依於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兒。

憶昔日之歡恃,奉膝下而怡裕。

——王氏 《懷思賦》


17.華蓋:運氣


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魯迅《自嘲》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18.廟堂:朝廷


廟堂,指太廟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議事的地方。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岳陽樓記》


19.黔首:平民


黔首是中國戰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呼。

喪車黔首葬,弔客青蠅至。——元稹 《出門行》


20.阡陌:指田野、田間小路。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陶淵明《桃花源記》


21.杏壇:教育界


杏壇是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 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徵。

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欄。

——楊奐《謁聖廟》


22.朱門:富貴人家


朱門,指古代王侯貴族的府第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貴,後泛指富貴人家。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3.藩籬:邊防


藩籬,本義是指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引申為邊界、屏障。

楚師深入,戰於鴻門 ,曾無藩籬之難。——賈誼《過秦論下》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24.寸管:毛筆


當時餘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林覺民《與妻書》


25.杜康:酒

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後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26.冠纓:本指帽子、帽帶。借代仕宦。


—— 李白 《古風·第十九》:“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27.萬鍾:高官厚祿,本指指優厚的俸祿。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


28.羽檄:軍情消息


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而傳遞軍情一般都寫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則表示萬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飛,稱之為“羽書”或“羽檄”。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李白《古風·羽檄如流星》


29.提攜、垂髫:小孩


垂髫,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因以“垂髫”指兒童。小孩需要大人提帶。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潛《桃花源記》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30.白丁、布衣:百姓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陋室銘》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諸葛亮《出師表》


31.干戈:戰爭


幹為防具,戈為武器均為古代兵器,因此後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稱。後來引申為指戰爭。


32.杏林:醫學。

相傳三國時吳國董奉為人治病不受錢,只求重病癒者為之種杏五株,輕者一株,數年後蔚然成林。後常以杏林稱代醫學界。


33.紈絝:富家子弟。

是指用白色細絹裁製的套褲,這是古代富家貴族子弟所穿的衣服,常用以稱富貴子弟。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34.縉紳:縉,插;紳,束腰的大帶。

垂紳插笏是舊時官宦的裝束,故指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35.拙荊:拙,粗劣,自謙之詞。

古時貧寒人家的婦女以荊枝作釵,後因之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為拙荊。


36.嬋娟、嫦娥:本指美女、美人,月亮。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7.傴僂,黃髮:老人


傴僂,即腰背彎曲。出自《淮南子·精神訓》: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傴僂。

黃髮,亦指老人。老人發白,白久則黃。


38.垂拱而治: 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尚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39.祝融:代火災。


相傳帝嚳高辛氏時,祝融擔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穀材木,為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

古詩詞42個常用借代詞語,解鎖詩文的密碼(有出處和例句)


40.冠蓋 :本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代指仕宦、貴官。


——《史記·魏公子列傳》:“ 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


41.解褐:脫去粗布衣服,代入仕為官。


——紹懼不自容,將解褐,故諮之於濤。《世說新語》


42.服除:除去喪服,代守喪期滿。


陸游 《曾文清公墓誌銘》:“丁內艱,服除,主管南外宗室財用。”與“服闋”同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