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夠養活一家五口人嗎?

嶺南人士葉生


1979年,我剛剛進村辦小學教書。月工資是29元,還是按高中學歷算的。(我其實是初中學歷)不過當時初中學歷的,一個大隊也只有三個人。初中學歷是28元,少1元錢。

因為我是臨時代課教師,村小一個女教師請產假生孩子。我是毛遂自薦的,我去了村小校長家,向他說明來意。聲明那時空手去的,不像現在還得送禮什麼的。因為當時一個大隊,確實也很難找一個初中生。我可是正宗的初中畢業。

臨時代課教師,月工資29元,寒暑假沒有工資。一年只發10個月工資。我可是家裡的唯一勞力。雖說錢少,可生產隊幾毛錢1個工,最高0.71元/工。年底分紅,過年前,一戶只能夠分到現金一百多元。

1988年,我從代課教師轉集體工了,是以工代幹。月工資(見圖)為66元。也翻了一番多。雖然比不上公辦教師,他們九十多元1個月。但是對我個人,可就加了不少了。這就是我對提問者的解答。

1988年4月我轉為集體工,圖片是教育局給我的文件。讓我帶回交給鄉鎮教委領導。當時很寒酸,文件還是複寫紙複寫的。當時無打字機,更甭說電腦了。也不知,我當時怎麼想的,我竟然抄了一份留存。現在也算是歷史了。


笨笨潮爺1


四十年前是1979年前,一百元是夫妻兩個人的工資,一個人掙不了這麼多,五口之家一百塊在那時應該是小康之家了。100塊錢能買800斤左右的麥子,能買兩千枚雞蛋,能買一百七八斤豬肉,能看1000場電影,能理1000次發,能洗一千次澡。那時住房不要錢,喝水不要錢,沒有電視收視費,沒有網絡費,沒有手機通話費,沒有燃油費,每月有一百塊錢相當於現在一到兩萬的收入了吧。


逍遙客36511529


40年前,我父親收入,70元,養我們5個人,都有學上,無憂無律,非常快樂幸福,還能存錢,給我兄弟,3人,取妻,有時,我父親,還接濟,他父母,岳父母,太想往那個年代,家家,和目相處,祥和,思想覺悟,人人都有,人幫人,自願,為國獻出幹勁


尚老歪一


怎麼不能?我們家6口人,爸爸每月還會給我奶奶一定的生活費,剩下的,我媽精打細算,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簡單卻快樂。我的幸福感都是來自兒時的生活記憶。我爸每月發了工資,自己就留18塊錢,剩下的交我媽家用。我爸一到發工資,就帶我上地安門副食店吃蛋糕喝酸奶,蛋糕一塊兒兩毛四,然後給我買一捆兒果丹皮,一捆兒泡泡糖,10包杏話梅和10包糖米花,這是我一個月的零食。剩下的錢我爸就支應他這個月的煙啊午飯什麼的開銷。我媽的工資加我爸給她的工資,就由我媽管理家裡的吃穿用度。那時,生活不富裕,但是,幸福滿滿。現在我都快50了,還是總能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和那奶油蛋糕的味道。


閒人小回


我父親是58年正團級專業,到地方上按照正縣級工資127+軍齡補貼28元(40年參加新四軍,58年轉業,28年軍齡,軍齡補貼是28元),一共155元,當時在我們安徽省淮南市已經是相當高的工資,我80年技校畢業直接參加工作,一上班就是三級工,工資是43.5元,加上17.5元野外工作津貼,拿到手的工資是61元,鄰居們都非常羨慕,我一上班就拿61元工資,是鄰居們工作二三十才能拿到的工資。

那時100塊錢養活五口人,生活水平應該是相當寬裕。


淮南子0554


不能比!那時住房基本不花錢(我家八十多平方的木結構房子,月租不過五六元錢),看病基本不花錢,小孩上學也用不了多少學雜費,這三項開支現在得多少?算起來得壓死人!不過,有些東西反而是現在便宜了,例如那吋的早稻米得一角四分一斤;雞蛋、豬肉都要七、八角一斤,現在呢?大米不過二、三元一斤(不算進口大米),只漲了二三十倍,雞蛋也不過三四元一斤,漲了三十倍吧(貴的雞蛋也不過十來元一斤),而工資比那吋普遍上漲了一百倍左右,這樣一算不還是便宜了?

四十年前我的工資不到五十元,老婆只有三十幾元,養一個孩子,雙方父母不用我們贍養,可是三個人的日子也過得並不寬裕,所以在八十年代,月薪一百元要養五個人,是很吃力的事,並不輕鬆!畢竟,除了吃飯(若只論吃飯,百元五人,倒是很可以了),還有許多其他開銷,例如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得一百多元,得攢上一年多!

所以,百元養五人,在八十年代不輕鬆;一在五十年代倒是沒問題的!


大華273557151


四十年前一九七八年我結婚,我只給妻子買了一身衣服,給岳父一百元財禮餞錢,一百四十=元紅旗牌自行車,公社食堂給做了幾桌,管理員向我收了一百元,總共沒花五百元。七九年十二月我回鄉等待組織分配,年底公分結算除三口人(女兒出生)口糧,工分分紅二百多元,糧油全是集體分的,十斤豬肉(一等肉)七元=角,糖果等不足二十元,總之那一年過年花了一百多元,為了揍整數我存了信用社一百元,,,,你說如果不是初立家庭能養幾口人,如果每月一百元,養五口人是好日子,


簫劍367


四十年前的100元,不僅能養活5口人,還過得很好!那時我們兄弟三個上學,母親在生產隊勞動,父親的工資90多元,感覺生活也經很不錯了。大概82年吧,工資改革,工資+工齡,父親每月能拿120多了,加上哥哥上了班,生活又提高了一步……


修壁掛爐熱水器煙機灶


40年前的一九八零年,我當時在南京的一家企業單位,工資是二級工,36.50元,老婆也是二級工,她另外有崗位補貼15元(化驗室化驗員),加起來不到一百元,還能每月度日(住的是父母的房子),但是,如果增加小孩的托兒園費用,奶粉等,還是緊巴巴的!但是,收入一百元,在當時可以說是高工資了!


飾演皇帝的人


這個是真的,七口人不到100元,照樣生活,那時候我的一個學期學費好像是兩元,當然,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平時穿的衣服全部有補丁,吃的都是粗糧,家裡來個親戚就能跟上吃細糧,鄰居們互相熟悉,走動,端上碗到鄰居家吃飯,碗經常就丟下了,大人們聊天時順便把碗再給你送回來,童年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