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虛汗能喝蒲公英茶嗎?為什麼?

用戶9402630327616


出虛汗者說明患者體質陽虛應慎用或禁用,否則,陽虛體質者可出現食慾減退、倦怠,貧乏,胃寒,出虛汗面色蒼白等表現。


風月一衣


出虛汗者,應區別不同情況,分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以自汗(在清醒時出汗)為主,出汗部位以頭部,軀幹為主,並伴有精神疲憊、食慾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長、周身無力、少氣懶言、面黃肌瘦等症者,是為氣虛,治宜益氣固表止汗,而蒲公英有散滯伐氣的作用,氣虛患者服用,會導致症狀加劇,因而不能喝。

以盜汗(睡著出汗、驚醒立止)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腳心,並伴有心煩易怒、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兩顴紅赤、骨蒸勞熱、大便乾結、小便黃赤、午後低熱等症者,是為陰虛,治宜清熱養陰斂汗,蒲公英有一定清熱作用,可以適當喝一些。

不過,陰虛者也可有下痢症狀。若有陰虛腹瀉的情況,也不能喝蒲公英。

現實中還有一種氣陰兩虛的情況,治宜補氣固表、養陰斂汗。蒲公英雖能清熱,但滋陰效果差,又不利於益氣,因此也不宜喝。

事實上,蒲公英的清熱作用主要針對肝,可清肝熱,但主要是對肝實火。而出虛汗者,多為脾腎問題,若肝熱犯脾,喝些蒲公英會有作用,其餘情況,蒲公英的作用很小。

正如《本草新編》所說:“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士,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凡系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始可散邪輔正耳。”大量服用蒲公英,還要考慮到患者腸道狀況,如平素腸道狀況不是太好,大量喝蒲公英可能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加劇腸道各種症狀。

蒲公英對部分人還易產生過敏反應,表現為全身瘙癢,還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不適,也應注意。

綜上,除肝陰虛火旺導致的出虛汗以外,其餘情況,喝蒲公英沒什麼作用。需要大量喝蒲公英的,也要注意,以蒲公英嫩葉為好,乾燥的全草蒲公英要控制攝入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