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一 盆景放置環境

場地是養護盆景的前提,要根據場地的大小、每日受到陽光照射多少以及照射的時間長短,再決定養什麼樣的樹木盆景和數量。一般置放盆景的地方應該空氣流通,但要避風,不能放在風口上,周圍不存在空氣汙染,有涼爽的小氣候。水分充足,而且水質純淨,無汙染,水溫與盆土溫度要接近。如有積水現象,應該通過人工的方法加以改造。夏天要創造一個涼爽的氣候,有些樹種要進蔭棚;冬季要有防寒措施,如設置風障等。周圍環境無嚴重病蟲害。

通風條件好,對植物盆景生長有利。有時室內桌几上也可放置盆景,一方面養護,一方面觀賞。但室內光照和通風較差,對植物生長不利,可以和室外盆景定期輪換。在冬季,向南陽臺和窗臺因有樓房擋風,比較溫暖。如在陽臺前面及左右加玻璃防護,則效果更好。如果在對陽臺採取措施後,還達不到理想的溫度,可採取以下兩種辦法:一是在陽臺內生火爐或把暖氣管延長到陽臺;二是在陽臺玻璃窗內側再貼一層塑料薄膜,以提高陽臺內的溫度,使花卉盆景能安全越冬。

光照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如果沒有光照或光照達不到植物的要求,葉綠體就無法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碳水化合物和氧氣,植物就難以生長髮育。但各種花木由於原產地陽光強弱不同,它們遺傳因素也有差異,因此對光照強度和照射時間有不同的要求。

常見的花木盆景,可根據所需陽光照射多少分為三大類。①陽性花木,這類花木喜比較強的陽光,但也不是越強越好。不耐陰,在全光照下才能正常生長髮育和開花結果。如光照不足,就會生長不良,枝葉徒長,葉色變淡,開花結果的花木則難以孕蕾、開花、結果,即使能開少量的花,花朵也比光照正常者小、香味淡、凋謝得快。若長期光照不足,還可導致嚴重生長不良或死亡。這類花木有月季、梅花、石榴、銀杏、黑松、榔榆等。②中性花木,這類花木對光照度適應性強,日照需要量的可變範圍較大,但在強光或廕庇條件下都生長不好。因此,它們在春、秋要陽光充足,炎夏要略加廕庇。這類花木有夾竹桃、六月雪、桂花、五針松等。③陰性花木,這類植物在光照不足或在散射光照的條件下生長良好,不能經受強光照射,否則生長不良。如萬年青、杜鵑、羅漢松、茶花、地柏等。在掌握光照時,要認識到絕大多數植物的生長都需要一定陽光照射,只是需要的多少和強弱不同而已。所謂花木的陰性、陽性都是相對的,陰性花木也不是完全不需要陽光,即使是一些陽性花木,在炎熱的夏季,也不能任其在陽光下暴曬,需要適當地廕庇。

在購買花木盆景時,要結合花木本身的習性,根據養護場地陽光照射的情況來選購樹種。而不能不顧客觀條件,自己喜歡什麼花木盆景就買什麼花木。一般來講,住所如果是平房,尤其在農村房前屋後、居室左右、庭院角落等,凡是有空閒的地方,都可用來栽種苗木,養植盆景。在城鎮住樓房的居民,亦可找到適當的空間來培育盆景。樓房住戶可利用陽臺培育盆景。有些舊式樓房沒有陽臺,可利用窗戶搭出花架。由於陽臺、窗戶朝向不同,光照條件有別。以坐北朝南的陽臺光照時間最長;東西向的陽臺只有半日光照時間,向東的陽臺,每天上午能見陽光,以向西的陽臺為佳;向北的陽臺,一般沒有陽光,有的向北陽臺在夏季早、晚可見到直射陽光,但時間也不長,可放置一些耐陰的花木,也可放置扦插的苗木等。如在北向陽臺常年放置喜陽光的花木盆景,短時間生長不良,長時間可能死亡。反之,把喜陰的花木盆景長期放置在陽光充足處養,和上述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二 日常養護要點

一、澆水

澆水要根據植物品種、季節變化以及植物的生長期、開花期、休眠期和天氣等不同情況來掌握好澆水時間和澆水量。一些盆景死亡,有相當一部分與澆水不當有直接關係。

盆土在水分充足時,土壤顆粒膨脹,把顆粒間空隙的空氣擠出使盆土空氣缺少;當盆土乾燥或比較乾燥時,土壤顆粒收縮,體積變小,顆粒之間又出現了空隙,空隙處就被空氣充盈。隨著土壤溼度的不停變化,盆土內的空氣也不停地運行,使植株根系得以進行正常呼吸,盆土除供給盆栽植物水分、營養外,還要維持植物的正常呼吸。所以每次澆完水後,在短時間內,盆土內缺氧,植物的根系是能忍耐的,但如果盆土長期過溼,造成長期缺氧,就會引起根系糜爛及其他病害。如梅花、桃花、玉蘭等忌溼盆景植物,要注意土壤的透氣性。若盆土長期處於乾燥狀態,盆土中雖氧氣有餘,但植株長期吸收不到水分,同樣對植物生長不利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因此,植物盆景澆水應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幹指盆表面土灰白色,並非盆土從上到下全部都乾透。以盆底排水孔有水漏出為澆透。微型盆景的盆土更少,適時適量澆好水尤其重要。

澆水不足,植物就會脫水,呈現出嫩枝發蔫下垂、葉片枯萎、發黃脫落,如果是針葉樹種則針葉變軟,喪失剛勁刺手感。缺水嚴重時,小枝皮層皺縮如雞皮疙瘩。如果在夏季遇到這種情況時,應立即將植物移到廕庇處,待溫度下降後,先向葉面噴灑清水,過片刻再向盆內澆少許水。對脫水嚴重的植物,切忌馬上、一次把水澆足,因為植物在嚴重脫水的情況下,根部皮層已經萎縮,緊貼木質部,突然大量供水,根系會因迅速吸收水分而膨脹,造成皮層破裂,導致植物死亡,因此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嚴重缺水的植物經過上述處理後,最好在蔭棚下養護幾天,復壯後再置於陽光下培育。但澆水也不可過量,水大除引起植物徒長、影響形狀和觀賞外,還易引起根系腐爛而導致死亡。澆水是植物盆景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澆水看似簡單,但要澆至恰到好處,也不容易。

給植物盆景澆的水一般有以下幾種。①自來水,城鎮以及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居民生活用水多數用自來水,用自來水澆植物盆景時,如條件許可,先在水桶、水缸中放一天後使用更好。②河、湖水,邊遠地區以及山區中的居民生活用水,多數用河水或湖水。用河水、湖水澆植物盆景時,一定注意不要用有汙染的河水、湖水,否則對植物生長不利,嚴重時可導致植物死亡。③地下水,有的地區居民用水取自地下水,因為地下水的溫度差別很大。不論是自來水、河湖水、地下水,在澆水前都應在水桶、水缸中放一天後再用,使水溫與盆土溫度接近,不致因澆水引起溫度的激變,損傷根系,甚至造成萎蔫。

澆水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①普通澆水法,這是最常見、最簡單的一種澆水方法。澆水時,一般壺嘴不應離盆面太高,以免把盆土、青苔沖掉。②浸水法,微型盆景以及盆土上青苔凸出盆面的淺盆植物盆景常用浸水法澆水,可防止盆土板結。即將小型、微型盆景放入較深較大的空盆內,然後加水到盆景的盆口下沿,使水從盆景底部排水孔滲進到盆土中,待盆景表面土壤變溼時即為澆透。如需採用這種供水方法的小型、微型盆景較多,為便於管理,常把多盆盆景同時置於一個大塑料盤中,然後加水到適當深度浸水(圖1-1)。③噴水法,這種澆水方法,主要適用於針葉植物,並在冬季用來清除竹類、蘇鐵類等常綠植物葉片上的塵土。落葉類植物不宜經常向葉面噴水,這類植物如果經常噴水,會使葉片肥大,枝徒長,從而影響造型。如杜鵑花、山茶對空氣溼度要求較高,宜用葉面噴灑的方法,同時注意將其置於半陰下養護。新栽植物或剛換盆的植物,為彌補根部吸收水分的不足,應每日向植物噴清水1次或2次,可提高成活率。微型植物盆景常用小噴壺噴水。④虹吸法。在盆景旁邊放一桶水,一頭放入水中,另一頭放入盆口土面上,中間用毛巾等吸水物品把桶、盆連起來,即利用虹吸原理澆水。這種方法多用於無人看管的少數幾盆盆景。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圖1-1 浸水法

要根據植物不同的生長季節、氣溫、天氣變化等情況靈活掌握澆水的時間和次數。高溫季節,宜早晚澆水,不宜中午澆水,而且宜於將葉面噴灑和盆土澆水結合進行。春末及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大部分植物處於生長旺季,需水量大,應早、晚各澆水一次。而秋末、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慢,多數植物即將或已經進入休眠期,澆水量應相對減少,5~7天澆一次水即可。但對原產於溼潤地區的棕櫚、竹類等植物,盆土可適當偏溼一些;而對松樹、蘇鐵等植物盆土偏幹些為好。而且應避開一天之中氣溫較高的中午進行。此外,澆水時要注意避開正在盛開的花朵,很多花木的花朵被水衝後,都將給花期和花後結實帶來直接的不良影響。如把水澆到菊花上便會出現花序腐爛的現象;若將水澆到月季花上,水珠幹後會留下痕跡,影響觀賞。一般情況下,盆土不幹不澆,澆則必透,不澆半透水、地皮水。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二、施肥

植物可以利用的養分由礦物質離子組成,植物通過根系將它們從土壤中以溶液的方式吸收,並將它們與二氧化碳和水一起製造成有機養料。大量元素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包括氮(N)、磷(P)、鉀(K)、鎂(Mg)、鈣(Ca)和硫(S)。微量元素同樣重要,但需要的量很少,包括鐵(Fe)、錳(Mn)、銅(Cu)、鋅(Zn)、硼(B)和鉬(Mo)。而盆土有限,為保證植物健康生長,可以在土壤中添加含有養分的肥料。肥料是指施入土壤或噴灑於植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間接地供給植物營養,促進植株生長髮育,促使花朵豔麗、多結果實,能改良土壤逐漸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質。樹木之所以能在有限的盆土中多年枝繁葉茂、花香果碩、生機勃勃與適時、適量、適品種地供給所需要肥料是分不開的。

(一)肥料種類

肥料基本可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微生物肥料三大類。

有機肥料可分為大塊有機肥料和濃縮有機肥料。大塊有機肥料,同樣的質量,大塊有機肥料提供的養分比非有機化肥少。每千克糞肥一般包含6克氮、1克硫和4克鉀;同樣多的元素以化肥的形式提供,只需要30克的非有機肥料。不過,糞肥對於有機種植非常重要,因為如此大塊的有機物質可以提供許多益處,不是簡單的元素分析就能說明的。糞肥富含微量元素,並且是氮素的長期來源。它們還可以提供非常適宜蚯蚓活動的條件。添加糞肥可以改善大部分土壤的結構和保水性,而且這會促進根系生長,從而增加植物對養分的吸收,不過此類肥料不太適用於已上盆的盆景植物,多用於植物材料培育時。濃縮有機肥料,傳統的濃縮有機肥料包括豆餅、骨粉以及蹄角粉。海藻粉和顆粒狀雞糞肥是常用的肥料。與大塊有機肥料相比,這種肥料容易操作,並且包含比例相當穩定的元素,但每單位元素的價格相對較貴。它們釋放養分的速度很慢,部分依賴於土壤生物的降解作用,所以在土壤生物不活躍的時候,如寒冷天氣中可能會無效。

無機肥料,是指天然礦物質經專門加工製成的肥料,如尿素、硝酸鉀、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有的無機肥料包含高比例的特定元素,而且大部分種類都容易操作和使用,不過少數種類在操作時有刺激性,使用時可以戴手套。按照每單元元素計算,它們通常是最便宜的養分來源。但在使用無機肥料時,要謹慎選擇向土壤中施加的肥料種類以及濃度,因為某些離子以及濃度會對特定植物造成損傷。並且大量使用某些無機鹽,會讓土壤鹽分更大。

微生物肥料,即對花木生長有益的微生物,經過人工分離,培養製成的生物製品。微生物肥不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它能幫助花木對有機、無機營養元素的吸收利用,如固氮菌肥料、根瘤菌肥料等。

在盆景施肥中,習慣於施有機肥,但化肥也施。如有些觀葉、觀花、觀果樹種當發現缺素症時,如葉子黃了可施些氮肥,為提高坐果率而追施些磷鉀肥,效果來得快。有些樁景缺少微量元素時也可施加一些微量元素。肥料的形態有固體肥、液體肥之分,施肥後發揮效力有長效、遲效、速效之別。速效肥料,這種肥料易溶於水,施用後能很快被植物吸收利用,如腐熟的糞尿肥、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尿素水溶液等。

另外,肥料還可分為遲效肥料和長效肥料。遲效肥料是施入土壤後,需經過分解轉化才能被花木吸收利用,如新鮮糞尿肥。長效肥料是在土壤中轉化速度緩慢,能保持較長肥效,如動物蹄角片肥。

(二)常用肥料所含主要營養元素及功能

氮肥,如人糞尿、餅肥、硫酸銨、尿素等。氮肥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中葉綠素的組成,促進植株枝葉的生長。植株在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氮肥的需要量也不同。樹木在幼苗期對氮肥的需要量不大,但隨著樹木生長,需要量也逐漸增加。不同的樹木對氮肥的需要量也不同,觀花樹木只是在培育期為使樹幹、枝條更快生長需要更多氮肥,當樹木已經進入觀花階段要孕育花蕾、開花時,施的氮肥不宜太多。一些觀葉樹木如蘇鐵、南洋杉、棕竹等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需要較多的氮肥。磷肥,如動物糞肥、骨粉、草木灰、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等。它能促進樹木細胞分裂,對樹木根的發育有很大促進作用。磷肥能促使花木孕蕾、開花、結果。鉀肥,如草木灰、蓖麻餅、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等。鉀在樹木體內移動性大,通常分佈在生長最旺盛的部位,如芽、根尖等處。鉀肥能促進花木莖稈發育和根系的生長,提高光合作用、彌補冬季室內光照不足。鉀肥能使花色鮮豔美觀。

(三)施肥方式

施肥方式一般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基肥是指在上盆或換盆時施入盆底部土中的肥料。盆景的基肥,多用固體的遲效、長效性肥料,旨在提高土壤肥力,為盆景植物提供整個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如動物蹄片、餅肥、骨粉、動物血、人糞幹、蹄角都屬於這一類。施基肥多在上盆、翻盆時把基肥摻入盆土或撒在盆底,再蓋以少量盆土,而後栽上植物。這樣,隨著根系的不斷伸長,就可“吃到”營養。基肥多要腐熟,不然會傷害根系或招來病蟲害。追肥,是在植物生長期,為補充盆土中某些營養成分的不足,而追施的肥料。常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部追肥法,即將腐熟的餅肥水、蹄片水、人糞尿水等液肥加水稀釋後施入盆內。但這些液肥臭味很大,不宜在室內使用。給室內盆景追肥時,可用0.2%磷酸二氫鉀和0.3%尿素各半的混合液,澆入盆內。這種方法一般花木盆景都可用。另一種方法叫根外追肥法,如花果類盆景在開花前可用0.2%磷酸二氫鉀液向葉片噴灑,可以促進植物開花結果,提高坐果率,肥效迅速。這種方法又稱葉片施肥法。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無機肥使用方法。

幾種常用氮肥的施用方法。硫酸銨[(NH4)2SO4],一般作追肥,1%~2%水溶液施入土中,0.3%~0.5%噴施葉面。尿素[CO(NH2)2],肥效較其他氮肥長,0.5%~1%水溶液施入土中,0.1%~0.3%噴於葉面。硝酸銨[NH4NO3]肥效快,但易爆炸和燃燒,一般作追肥1%施入土中。硝酸鈣[Ca(NO3)2]一般宜作追肥,用1%~2%的水溶液施入土中。

幾種常用磷肥的施用方法。過磷酸鈣[Ca(H2PO4)2],一般作基肥,上盆或翻盆時施用,用量為盆土的1%~5%。磷酸二氫鉀(KH2PO4)一般0.1%溶液作根外追肥。磷酸一銨(NH4H2PO4)、磷酸二銨[(NH2)2HPO4],N/P含量較高,是高濃度速效肥料,可作基肥和追肥,0.5%~1%施於水溶液中。

常用鉀肥的使用方法。K2SO4,具可溶性,中性速效,一般作基肥效果好,也可用1%~2%的水溶液施於土中作追肥。KCl,具可溶性,生理酸性鹽,可作基肥、追肥,用量1%~2%。KNO3,可溶,鹼性,可作基肥、追肥,1%~2%水溶液施於土中作追肥,0.3%~0.5%作根外追肥。

(四)施肥注意事項

在盆樹整個的生長過程中,要視其生長需要而臨時補給肥料。並注意肥料的配合施用:把成分和性質不同的肥料加工配合施用,可以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各種肥料的功效;把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這兩種肥料配合施用,既有利於花木吸收利用,又能給微生物的活動提供能量源泉,並可改善土壤結構,不使其板結;遲效肥和速效肥配合,這兩種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保證花木生長髮育的各個時期,都能得到充分的營養;直接肥料與間接肥料配合,這兩種肥料配合施用,既能滿足花木生長髮育的需要,又能改良土壤。

施肥應根據季節的變化、土壤性質、樹種特性和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要,掌握施肥的種類和施肥量,做到適時、適量。春末和夏季,植物進入生長旺盛期,要多施肥;一般在入秋後生長速度緩慢應少施肥;冬季大多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施肥。一般春季多施氮肥,秋季施磷、鉀肥;幼樹及觀葉盆景多施氮肥,果樹盆景多施磷、鉀肥。土壤缺什麼肥,就多施什麼肥。要做到因樹施肥。如松柏類,要使其長得風姿蒼勁,倘若施肥過多,必然導致樹枝徒長、針葉過長,有礙觀賞。一般一年當中,在秋後、早春共施肥2~3次即可,如在秋後施肥過遲或秋後施氮肥,則新梢容易受凍害。松類植物施肥以蹄角、羽毛、動物內臟浸出液兌10倍水最好。此類肥水含氮、磷較多,可使樹葉油綠髮亮。對於觀葉類如紅楓、榆等,初秋摘除老葉後,應追施速效氮肥1次,可促發新葉。雜木類如小蠟、女貞等樹種,生長期可每月施肥1次。南天竹在秋後施長效肥,春季花前施追肥。海棠、蘋果、葡萄、梨樹盆景如不注意秋季施肥,則次春開花不好,坐果率不高。石榴特喜肥,應在春、夏、秋生長季不斷施肥,才能花多果碩。

施肥時還應注意,施有機肥必須腐熟,施用未經發酵的“生肥”後,“生肥”在盆內有限的土壤中發酵所產生的熱量,易把植物的根燒傷或發生蟲害;剛上盆的盆景植物不要馬上施肥,上盆時對根系進行了修剪形成創傷,傷口尚未癒合施肥對傷口癒合不利,輕者植株生長不良,重者傷口黴爛,導致死亡;施肥濃度不宜過大,應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氣溫太高時不宜施肥,夏季施肥宜在傍晚或早上;土壤追肥前必須鬆土,以利於植物迅速吸收,施肥后土壤要灌足水,以防燒傷植物。

(五)生活中的肥料

住在城鎮的一些花卉盆景愛好者,常為缺少有機肥料而發愁,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以收集到有機肥料。如魚鱗,魚刺,雞、鴨、豬、羊的骨頭及其內臟、羽毛、蹄角,蛋殼等都可用來作基肥,其肥效可長達1~2年(圖1-2)。刷奶瓶的水經發酵後,都可作為追肥的肥料。將煎中藥剩下的渣子發酵後作花肥,其營養成分較全,保水性能又好,是上乘花肥。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圖1-2 蛋殼用作肥料

漚肥時,可採用“層積法”,先放一層有機物,撒一層土再放一層有機物,再撒一層上,層層地堆積起來;或者把有機物和土,基本按1:1的比例混合均勻後,放入土坑或大瓦盆中,覆蓋一層厚土封頂,然後澆足水並保持其潮溼,經過一個夏季發酵,第二年挖出來就可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淘米水的利用,不論大米還是小米的淘米水都含有很多營養,取之方便又無異味,可直接用淘米水澆花木,如果平時把水倒入桶中或缸中發酵後再使用更好。如果當肥料用,可用淘米水的原汁3天左右施一次;如果當普通水澆花木,要在淘米水中加入等量普通水後再澆花木。尤其是夏季,大多數盆景1~2天澆一次水,如果都用淘米水當普通水澆,肥料會過量。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三、溫度

花木的生長髮育以及開花結果是和適宜的溫度分不開的,溫度的變化,對花木整個生長過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花木對溫度不同的要求,可將花木分為以下三大類。①耐寒花木,這類花木原產於溫帶或寒帶,抗寒能力強,在我國北方地栽能露地越冬,一般能耐0℃以下的溫度,有的能耐-10℃的溫度,如檉柳、梅花、迎春、黃櫨等。但盆栽後由於盆土有限,抗寒能力降低,需要適時移入室內越冬。有的宿根花卉在嚴寒到來之前,地上部分雖已完全枯死,但地下的部分依然存活,翌年春天還會發芽生長開花。②半耐寒花木,如月季、葡萄等。這類花木原產地大多是溫帶較暖和的地區,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在我國南方能露地越冬,在我國北方地栽,需包草或培土等加以防護,方能越冬。③不耐寒花木,這類花木原產熱帶或亞熱帶,生長期間需要較高的溫度。這類花木不論是地栽還是盆栽都不能在室外越冬,冬季要移入溫室內養護,如葉子花、福建茶等。有些一年生花卉,春季播種後需在較高溫度環境中才能生長,在霜降前開花結籽,以種的形態越冬。

另外,溫度與溼度是密切相聯的,溫度越高,要求溼度越大,否則花木就會被灼傷。增加花木生長環境溼度的方法,一是向葉面噴水,二是向地面灑水,在日常管理中,經常將噴、灑同時進行。常見的花木一般在3~35℃的範圍內都能生長。在此範圍內,花木隨著環境溫度的逐漸升高,生長速度也逐漸加快,當溫度超過某種花木最適宜的溫度時,其生長速度就會變慢或停止。如環境溫度低於某種花木的最低生存溫度或超過某種花木的最高生存溫度時,花木不但停止生長,有時甚至會導致死亡。由於各種花木原產地的溫度不同,所以各種花木所需的最低溫度、最適溫度、最高溫度也各不相同。可用溫度來調整花期,以滿足欣賞的需要,盆景愛好者也應掌握這一技藝。梅花、迎春在華北地區,自然花期在3~4月,如果春節時要觀賞這兩種花,應提前數十日把盆栽梅花、迎春從低溫室內移至溫度高一些的向陽室內。如置於封閉陽臺上,日平均溫度在10℃左右,應提前30天左右;如果放置於日平均溫度在15℃左右向陽處,應把梅花、迎春從低溫室內先移到室溫10℃左右向陽室內過渡3~4天,然後再放置於15℃左右向陽室內20天左右,即可開花。

四、翻盆

(一)翻盆的必要性

盆土是盆景植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盆栽花木經1~2年養育後,根系佈滿全盆,大量新的鬚根沿盆壁而生,在盆四周形成一個網兜,它們有的吸收不到營養,有的吸收營養不足,同時土壤肥力養分耗盡,盆土再也滿足不了花木生活的需要。土壤板結,保水、保肥、排水、透氣性能日趨衰退,如不及時換土會使花木極度飢餓而衰老甚至死亡。有一些成型的樹木盆景,翻盆只是為了更換部分盆土,仍用原盆。更換的新土,應符合該種樹木對營養成分的需要。翻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換部分盆土,擴大營養面積。有時還要更換盆缽,使盆景保持生長旺勢並提高盆景的觀賞價值。有的遭到病蟲害難以用藥物治癒和除掉,也需要翻盆。

(二)更換盆缽

隨著盆栽植物逐漸長大,盆缽和植物的比例失調,需要更換大一些的盆缽,並增添部分新土。對一些花果類小樹木,造型加工後,要養植讓其儘快長大成型,當初對盆並不講究,有的僅用普通瓦盆或水磨石盆。經幾年養植,樹苗已長大,蟠扎物已拆除,樹木已經成型,就要換成盆景用盆以提高觀賞價值,所以此種換盆特別重要。新換的盆缽應兼顧觀賞和植株生長兩個方面,用盆不可太深,並注意盆色與花果色澤相搭。一般來說樹冠的寬度要大於盆缽的長度,否則,盆大樹小不美觀。根據造型的需要把淺盆換成深盆,或者把深盆換成淺盆,或者改變樹木種植的位置或姿勢,以使盆景變得更加美觀,觀賞價值更高。有時樹木盆景,一個造型款式觀看幾年後,觀賞興趣欠佳,也可根據樹木特點,略經加工改變成另一種造型款式。

(三)翻盆時間

翻盆年限因樹種、樹齡、盆景規格而定,靈活掌握。一般花果類樹木最好每年翻一次盆,增添部分含磷肥較多的土壤;落葉雜木可兩年翻一次盆;松柏類樹木生長慢,三年翻一次盆即可。幼樹生長快,需要每年翻一次,換成大一號的盆,最長也不得超過兩年;已成型的樹木盆景兩年翻一次即可;老樹可三年翻一次盆。小盆景1~2年翻1次,中號盆景2~3年翻1次,大型盆景3~5年翻1次。翻盆的年限也不是死規定的,主要根據根系生長狀況確定,當把盆樹倒出來發現根系佈滿盆底時,則說明需要換盆。

翻盆時間一般以早春尚未發芽前的2~3月、落葉樹木秋季落葉後的晚秋翻盆為宜,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差異較大,應因地制宜,靈活掌握。一般應避免冬夏季節翻盆。如保留原土較多,則隨時都可以翻盆;如要換去大部分或全部盆土則必須在休眠季節進行。如梅花、迎春應在花落後,結合枝條的修剪而進行。松類在4月最好。羅漢松、柏樹鬚根發達,適應性強,除嚴冬外,隨時可換土。竹類在5月或9月進行較適合。而翠柏、六月雪、虎刺等常綠樹種,適宜秋季移栽換土。

(四)翻盆方法

如果是翻用深盆栽種的花木,可把盆放倒於土壤上,一邊轉動,一邊用拳敲擊盆口下方的盆身,使盆土與盆壁分離,把盆土磕出。如果是淺盆,可先把盆內周圍靠盆邊的土剔除,然後把盆倒扣或側放,一手拿住樹木,一手用食指或中指從盆底排水孔伸入,把盆土頂出。如果樹木是嫁接癒合組織不良的樁頭,脫盆時要謹慎操作,防止折斷。在翻盆時,如果是換大盆,舊土可少去掉一些;如果仍用原盆,舊土應多除掉一些,但最多不應超過原盆土的二分之一。樹木在有限的盆土中生長得好壞,與盆土是否適合樹木生長習性有直接關係。盆土對所種樹木有固定植株以及供給營養、水分和空氣的作用。一般盆景用土,要求為含較多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保水力強和透氣性好的沙質土壤。

翻盆時要結合修根。若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佈滿土團和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加修根,只要適當加些新土即可。若鬚根密佈土團於盆底,則需換稍大一號的盆,疏剪密集根系,去掉大部老根,保留少數新根進行翻盆。一些老樁盆景,在翻盆時,可適當提根,以增強其觀賞效果,剪去部分老根和根端部分,以疏鬆新土,促發新根。松柏類樹種伸長的細根,可酌量剪去根端部四分之一左右;而黃楊、竹類鬚根發達,則應剪去根端全部,以控制鬚根過密。若發現腐根、病根都應剪去。若根系發育不良,底土結構鬆散,盆景植物生長在有限的盆土中,極易乾燥缺水。如不適時澆水,就有乾死的危險。但遇多雨季節,又容易積水,造成根缺氧,使植物窒息。

(五)盆土處理

盆土來源廣,裡邊常常含有對植物有害的病毒、病菌或蟲卵,需要在添土前對土壤進行消毒。方法有腐熟發酵、暴曬、蒸汽消毒、藥物消毒4種。腐熟發酵是指盆土漚制,發酵過程中的溫度可升至65℃,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暴曬是指把盆土鋪在乾淨的地上曬數日。蒸汽消毒需要有蒸汽消毒設備,家庭製作中較少使用。藥物消毒,可用福爾馬林或託布津、多菌靈等和入土壤中。

不同樹種對土壤酸鹼度(pH值)要求各異。大多數花木在pH值為6~8的範圍內生長良好。一般來說,原產南方的花木喜弱酸性土壤,所以在北方栽培施肥時,注意多施幾次“礬肥水”,使北方弱鹼性土壤變成弱酸性或中性土壤。要把北方的弱鹼性土壤改變為中性或弱酸性土壤的方法很多,速成的方法就是在普通的土壤中加入適量酸性花卉用土,這種方法適於中小型盆景或微型盆景用土。如時間充裕,也可提前半年在要用土壤中加入1%的硫黃粉,混合均勻後加水堆放備用。而原產北方的花木在弱鹼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如栽培土壤酸度太大,可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粉。但個別花木也有例外,如檉柳能在鹼性土壤中生長,杜鵑、山茶能在酸性土壤中生長。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三 盆景中植物的管理養護

有時從花卉盆景市場購得一盆造型尚好的樹木盆景,經小心養護1年左右,枝條瘋長,面目全非。要維護好已造好型的樹木盆景,需要及時抹芽、摘心、摘葉和適時修剪。抹芽、摘心、摘葉是樹木造型和保持樹形的重要手段。通過抹芽、摘心、摘葉等手段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使枝條疏密得當,通風透光性能良好。已造好型的樹木盆景,正確運用抹芽、摘心、摘葉等技藝能維護樹木盆景不變樣,還可使樹形更加美觀。修剪是樹木盆景造型的一種主要方法,又是維護樹形不可缺少的手段。修剪對協調樹木盆景各部分的合理生長,維持盆景的優美姿態,促進開花結果,防治病蟲害,都有重要作用。

(1)抹芽。抹芽就是用手把新萌發出來的嫩芽從枝幹上抹掉。抹芽時,一定要注意腋芽的角度,留芽角度不當,以後就會影響樹形。萌發力強的樹木,如梅花、迎春等,常常在主幹或主枝上長出許多不定芽、疊生枝芽,若不及時抹去,放任其生長,不但白白消耗許多營養,而且由於枝葉密集,通風透光性能差,破壞了樹形,影響花蕾生長。有些對生枝,不要等腋芽已經長成枝條後再除,應在嫩芽時期就抹掉其中的一個。

(2)摘葉。摘葉是樹木盆景藝術造型的又一項技術措施。盆景是一種造型藝術,葉片叢生密集,難以看到曲折、蒼勁、優美的樹幹,稀疏有致的葉片才能顯示出枝幹的奇特。如榆樹的最佳觀賞時間是在春季新生嫩芽時,若在展覽前20天左右把榆樹葉片全部摘除,加強肥水管理,展覽時就會萌發出鮮嫩的新葉,給人一種清新爽快、奮發向上的感覺。若在6月及8月,將榆樹葉全部摘除,並施一次腐熟有機液肥,使之很快長出新葉,加上春季萌芽,這樣一年之中,它就有3次最佳觀賞期,從而提高了榆樹盆景的觀賞價值。摘葉還能起到使葉片變小的作用,尤其在一些雜木類盆景中,葉大且萌發力強的植物在一年之中可多次摘葉,隨著摘葉次數增加,葉片逐漸變小,更顯出清秀的魅力。竹類盆景四季常青,過密的葉片給人以臃腫之感,疏剪後更顯其剛勁有力的風姿。

(3)摘心。摘心就是除去新枝頂端的芽點,以促使腋芽生長與坐果。這是因為芽頭能夠產生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濃度高就抑制生長,濃度低就促進生長,芽頭產生的這種激素,大部分被輸送到側枝,如果摘掉頂芽,就去掉了激素對側枝的控制,這樣就能加快側枝的生長。摘心可控制枝條長度,縮短節距,使葉片密集。因樹木種類不同,摘心的時間先後不一。松柏宜在4~5月份摘心,葡萄樹要在坐果後摘心。

(4)修剪。在常規管理時,要及時剪去病枝、枯枝、交叉枝、平行枝等(圖4-3)。另外,在修剪前要看清枝條芽眼的生長方向,正確取捨。一根枝條,一般在其左右兩側都有芽眼,如欲使枝條向右側發展,就在欲留枝條理想長度的右側芽眼前方把枝條剪斷。樹木的芽有頂端生長優勢規律,在枝條頂端的芽生長最快,在右側芽眼的新枝生長後,就達到向右側發展的目的了。如果修剪時不看枝條頂端芽眼趨向而隨便修剪,可能當新枝長出後樹勢應向右側發展的,結果卻向左發展了。這時為達預期目的,還得進行蟠扎,既費工又費料,蟠扎出來的枝條也不自然。因樹木種類的不同修剪的時間也有所差別。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圖1-3 植物的各類枝條示意圖

一般來說,落葉類樹木的病枝、枯枝和細弱枝,剪除或剪短徒長枝的修剪在樹木生長旺盛的春夏季,可隨時剪除。如強剪或細剪,應在落葉後的休眠期或春季萌芽前進行,因樹木落葉後或春季萌芽前,視線清晰,對枝幹的去留和枝條剪口角度的正確處理都有利。一些落葉類樹木生長比較快,如對節白蠟,1年修剪4~5次才能保持樹形。檉柳生長更快,仿松柏類造型的盆景在其生長旺盛的6月、7月、8月三個月內每7~10天修剪一次才能保持已造好的樹形。當新芽伸長、針葉還沒有開放時,應根據造型的需要把新芽剪除一部分。對影響造型的多餘枝條可趁樹液尚未達到流動旺盛期時將其剪除或剪短。

松柏類樹木的修剪,宜在每年3~5月份進行。因南北方樹木發芽生長期差別較大,具體時間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對松柏類樹木主要是以摘芽來控制其生長,以保持樹形。當新芽伸長、針葉還沒有開放時,應根據造型的需要把新芽剪除一部分。對影響造型的多餘枝條可趁樹液尚未達到流動旺盛期時將其剪除或剪短。

觀花類樹木的花芽多數在當年生的枝條上形成,修剪應在花落後進行。如梅花、迎春花可在花開敗後,對枝條進行一次修剪,一般枝條留2~3個芽,需要伸長的枝條可適當多留幾個芽。修剪後,可促使新芽生長,有利於翌年開花。

觀果類樹木的修剪要因樹而異。如火棘、福建茶等一些樹木,開花結果多在短枝上,待開花結果後,把影響造型的長枝剪短,留下2~3個芽,使其形成結果母枝,或剪除。而石榴,是在結果母枝上長出的新枝上開花結果,一個新枝一般開1~5朵花,其中一朵在新枝的頂端,其餘在腋生小枝上,枝條頂端的最易坐果。因此,在石榴開花坐果前,不能將當年生的新枝梢去掉。六月雪萌芽力強,每年至少要修剪兩次。第一次在4月中旬,有利於開花,同時要剪去零亂的枝條。第二次在花凋謝後進行,並及時運用摘葉、抹芽等手段,保持其優美造型。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四 病蟲害防治

植物生長在有限的盆土中,抗病蟲害的能力一般比地栽的同種植物要低,一旦發生病蟲害,輕者造成樹木生長髮育不良,嚴重時可造成部分枝條或整株死亡。因此,對病蟲害需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一旦發生病蟲害,應遵循“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根治,不使其蔓延。

一、病蟲害常用預防措施

防治病蟲害所謂“預防為主”是指首先應著重於“防”,即防患於未然。在預防病蟲害上既要考慮品種、栽培、農藥等各種措施的不同效果,又要考慮操作簡便、經濟實用。在實際工作中採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

①盆景樹木品種不同,其抗病蟲害的能力有異。選用抗病蟲害的品種,既經濟又有效。

②盆土使用前消毒,可採用前面敘述的方法,陽光暴曬幾天或經過加熱、採用藥物等方法消毒,以殺滅病菌、蟲卵及成蟲。

③盆景最好放置在幾架上,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這樣既有利於排水、通氣,又節約用地,便於管理,還可防止爬行類害蟲等從盆底排水孔鑽入盆內危害植物的根系。

④經常保持盆景放置場地及其周圍的清潔,及時清除盆中雜草。雜草往往是一些病菌的繁殖場所。一些病毒、病菌常以雜草作為寄主,與此同時,雜草也是許多害蟲的寄主或越冬場所。因此,及時清除雜草,是防治病蟲害的必要技術措施。

⑤發現病蟲害植株宜及早拔除處理,並結合修剪可以剪除病枝、病根等。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同時也可以消滅在枝條越夏越冬的蟲卵、幼蟲及成蟲,減少蟲源。殘花、落葉、枯枝等均應及時清除。許多病菌和害蟲以菌絲、菌核及卵、蛹、幼蟲潛伏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有些是在寄主的枝幹上作繭越冬的,應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和消滅。

⑥加強日常管理,養護管理加強後,植株生長健壯,從而可提高對病蟲害的抗性。施肥要施熟肥(已發酵的肥料),不施用“生肥”。施生肥易生蛆,生肥發酵過程中,產生熱量對樹木根系不利。施肥要薄肥勤施,不可用濃度大的液肥。放置盆景場地的空氣要流通,溫度、溼度、光照要適宜。澆水要適當,防止造成爛根。

⑦預防噴藥。如一株植物患有蚜蟲等,其周圍的植物,甚至整個陽臺上的植物,都要噴灑一次藥物來進行預防,1周後再噴一次藥。

二、常見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白粉病。這種病常發生在梅雨季節,多危害花木的葉片、枝條、花柄和花芽。其病狀是在受害部位表面長出一層白粉狀物,被害花木生長不良,葉片凹凸不平或捲曲,枝條發育畸形嚴重時花少而小,葉片萎縮乾枯,進而導致整株死亡。澆水不要過多,要適量施用氮肥,通風透光要良好。要經常清除放置盆景場地周圍的腐枝爛葉,將其深埋或燒掉。在易發此病季節,向花木噴一兩次波爾多液,有預防作用。當病害蔓延時,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稀釋後向花木噴霧,或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稀釋後噴霧,並及時摘除受害枝葉,將其燒燬或深埋。

(2)黑斑病。主要危害花木的葉片等部位,發病初期,病葉常出現一種褐色放射狀病斑,邊緣不明顯,以後隨病情發展,褐斑逐漸擴大成圓形或近似圓形,其直徑一般在1釐米,並由褐色變成紫褐色或黑褐色,邊緣也逐漸明顯。病情嚴重時,花木下部葉片枯黃、脫落,對花木生長非常不利。除注意通風透光外,盆土不可太溼,施肥時不要把肥水灑到葉片上,如已灑上應立即用清水沖掉。如發現病葉應及時摘除,將其深埋或燒燬,並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稀釋500倍溶液或1%波爾多液每半個月向花木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

(3)鏽病。常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多危害花木的葉片、花莖和花芽,其中以葉片最為常見。發病初期葉面出現橘紅色或黃色斑點,後期葉背佈滿黃粉(有的也呈黃褐色),葉片焦枯,提早脫落,嚴重影響花木的生長和發育。要注意通風和光照,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氮肥施入不可太多。盆內不要積水,盆土也不可經常過溼。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將其深埋或燒掉。如病害已經蔓延,可在晴天向花木噴1%波爾多液,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或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稀釋500倍溶液噴灑。

(4)褐斑病。該病常危害樹木葉片,葉片上病斑呈圓形或近似圓形,褐色或深褐色微小絨狀小點或黑色小點,直徑5毫米左右,病斑逐漸長大,嚴重時多個病斑相連成一片,最後葉片枯死。要注意加強管理,及時修剪過密枝,使植株通風透光,盆內不要積水。發現病害葉片後及時剪下集中燒燬。藥物防治可用80%代森鋅可溼性粉稀釋500倍液,作葉面噴霧,也可噴灑波爾多液進行防治。一般講,用於預防性噴灑藥物施用一次即可,如用於治療病害噴灑,每週噴灑一次,根據病害輕重連續2~4次。

三、樹木盆景常見蟲害的防治

由於各地氣候條件、植物品種、放置場地等不同,對植物發生的病蟲害,應因地制宜,採取適當措施加以防治。如對節白蠟的蟲害防治,在開始幾年未見發生,後來發現主要有兩種。一種為花薊馬,幼蟲體長1.5毫米左右,常於春季危害已展開的新葉,使葉片邊沿外卷,使新芽尖縮成一團,伸展不開,心葉漸漸枯萎。發現後應及時用敵殺死800~1500倍液、敵敵畏80%乳油1000~1500倍液或潛蟲殺1000~2000倍液噴霧滅殺;或於幼蟲危害期過後,摘除翻卷病葉及正落葉,促發新葉,即恢復正常。另一種為吹棉蚧、紅蠟蚧,對陽光不足樹勢不旺的樹,多在枝條上危害,刺吸樹汁。可於5~6月、9~11月幼蟲孵化盛期,用20%殺滅菊酯2000倍液噴霧滅殺,最好在蟲害剛發生時人工除蟲。

常見蟲害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吸食性害蟲

(1)蚧殼蟲。蚧殼蟲是小型昆蟲,種類甚多,雌雄異體,大多數蟲體上有蠟質分泌物。蚧殼蟲是花卉常見的害蟲,常群聚於植物的葉、枝、果上,吮吸其汁液,使被害部分枯黃,影響植物生長,嚴重者可造成植物死亡。其防治方法為,在養育花木過程中如發現個別枝條或葉片上有蚧殼蟲,可用軟毛刷輕輕地刷除,或把被害枝葉剪除,將其深埋或燒掉,並立即噴灑藥物防治,常用80%敵敵畏乳劑或蚧必治2000倍液體,或40%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體,進行噴灑,每週噴灑一次,連續噴灑3~4次。

(2)紅蜘蛛。紅蜘蛛又稱火蜘蛛,它並不是真正的蜘蛛,而是一種蟎類,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紅蜘蛛個體很小,體長不到1毫米,體形為圓形或卵圓形,呈橘黃或紅褐色。其繁殖能力很強,尤其在高溫乾旱的氣候條件下繁殖迅速,危害嚴重。紅蜘蛛分佈很廣,各地均有發生。它將口器刺入葉內吮吸汁液,使葉片的葉綠素受到破壞。危害嚴重時,葉面呈現密集的細小灰黃點或斑塊,葉片逐漸枯黃甚至脫落。其防治方法為,當發現少量紅蜘蛛時,應摘除受蟲害的葉片,將其燒燬或深埋。如已蔓延,應及時噴藥,可用40%氧化樂果加水1200倍或80%敵敵畏乳液稀釋1500倍,噴灑受害植株。

(3)蚜蟲。蚜蟲又稱蜜蟲、膩蟲,是一種常見害蟲。蚜蟲又分為有翅型和無翅型兩種。其個體細小、柔軟,有淺綠色、綠色、黃色等不同體色,繁殖力強,對花木危害很大。蚜蟲經常幾十個至百餘個群集在葉片、嫩枝、花蕾上,用口器刺入植物內吮吸營養,造成植株畸形生長,葉片皺縮捲曲,嚴重者葉片脫落,植株死亡。其防治方法為,當發現花木有少量蚜蟲時,可用小毛刷刷掉殺死。如已蔓延,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稀釋3000倍液等藥物噴灑被害植株,噴灑時藥物要稀釋攪拌均勻。

2.食葉性害蟲

常見的此類害蟲有金龜子、刺蛾、夜蛾等。它們危害花木的共同特點是咬食葉片,輕者咬掉部分葉片,嚴重時可把葉片吃光,使植株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防治方法為,剪除並燒燬長有害蟲卵的葉片,用40%氧化樂果乳油稀釋1500倍液噴灑殺滅害蟲。

3.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是指土壤中的害蟲,它們危害植物的根、莖和種子。這類害蟲有幾十種,其中較常見而又危害嚴重的有螻蛄、小地老虎等。對地下害蟲的防治方法有,栽種樹木時要清除雜草,殺滅土壤中的害蟲。施肥必須用腐熟肥料,未經腐熟的生肥易誘發多種地下害蟲。當發現盆土中有害蟲時,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加水800倍,或用80%敵敵畏乳劑稀釋1000倍液體,或用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澆灌根部殺除。也可將受害莖葉下面的土壤挖開捕殺害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