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新增5例,瀋陽1例!其中4例無症狀!遼寧3名兒童因消毒劑送院


遼寧新增5例,瀋陽1例!其中4例無症狀!遼寧3名兒童因消毒劑送院


遼寧省新增5例確診病例

其中瀋陽新增1例

瀋陽市累計28例

2020年2月11日16時至24時,遼寧省新增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瀋陽市1例,為普通型病例;錦州市1例(為無症狀感染者確診病例),為輕型病例;鐵嶺市3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確診病例),均為普通型病例。大連市治癒出院1例。

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時,遼寧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16例,治癒出院19例。116例確診病例中,瀋陽市28例、大連市16例、鞍山市3例、本溪市3例、丹東市7例、錦州市12例、營口市1例、阜新市8例、遼陽市3例、鐵嶺市7例、朝陽市6例、盤錦市11例、葫蘆島市11例。

目前97名在治患者均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其中重型病例11例,危重型病例3例。97名在治患者中,61例病例為輸入性病例,36例病例為本地感染病例。

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138人,已解除醫學觀察1588人,現有550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一日內,連續3名孩子誤服消毒劑

近期,想必每個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84消毒劑、75%酒精、含氯消毒劑等消毒用品了。含氯消毒劑主要作用於物品表面,外環境的消毒,75%的酒精用於皮膚消毒。

重點提醒,家長在使用之後的存放切莫大意,

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

一定要告誡孩子:勿動、勿服用!!

記者瞭解到,就在2月9日,大連市兒童醫院急診室,一日內就連續接診了3名將消毒劑當成飲料誤服的孩子。

將84消毒原液瓶誤認成牛奶瓶

家長將外表與大桶的牛奶近似的84消毒劑原液放在洗手間,8歲的孩子沒注意,竟然將其誤當成牛奶服用。

次氯酸鈉消毒水放入空飲料瓶

還有一名10歲的孩子,家長將次氯酸鈉消毒水放在了空飲料瓶中,但沒注意的是這款飲料是孩子喜歡喝的,而且沒有做標識,導致孩子誤服。

75%酒精放入飲料瓶中

這是一名相較前兩名年紀較小的孩子,家長將75%酒精放入飲料瓶中,導致3歲孩子誤以為是飲料服用。

據接診的徐磊、楊萍醫生介紹:

好在當時這3名孩子誤服消毒劑的量不多,家長及時發現、送醫,經過催吐等急診處置後,目前這3名孩子情況穩定,均已出院。

誤服消毒劑會造成很嚴重的傷害

兒童常見誤服的消毒液包括火鹼、硫酸、過氧乙酸、來蘇兒、84消毒液等等。這些消毒液多為酸(鹼)性化學制劑,具有較強的侵蝕性,誤服原液可致口、咽、食道黏膜損傷,誤服大量可引起胃、腸穿孔,後期出現食道瘢痕,造成食道狹窄,還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害,所以家長一定要警惕。

急診室陳海明主任提醒

在家庭中如何保管好這些用品,如何看護好自己的寶貝不誤服,家長們一定要做好防範工作:

1. 不要將這些物品放在飲料瓶中:兒童常常對瓶瓶罐罐的東西充滿好奇,在幼兒時期,許多孩子特別喜歡用嘴來“認識”事物,而飲料對於孩子的吸引力超強,因此在家中千萬不要用飲料瓶裝消毒劑。

2. 放在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不僅是消毒劑,還有家中的藥品、農藥、殺毒劑等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特別是針對年齡小的寶寶。

3. 分裝瓶一定要做標識:裝消毒劑的分裝瓶一定要做好標識,防止誤服。

一旦發現孩子誤服,如何做?

陳海明主任強調:

1. 保持鎮靜:家長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責備孩子;

2. 瞭解誤服劑量,及時催吐:要了解孩子誤服的劑量是多少,能夠配合的孩子立即給予催吐。

3. 準備牛奶、誤服產品的資料:及時到醫院就診,家長最好先準備牛奶,遵醫囑,以備需要時保護食道及胃粘膜,儘可能減少損傷;針對農藥、藥品等,家長儘量瞭解誤服物品的名稱、種類或者攜帶包裝前來,以便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瞭解誤服物品屬性,對症救治。

專家:2秒也會造成傳染

王貴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作為國家級醫療專家,受國家衛健委調派,赴安徽等地指導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並參與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的修訂工作,代表專家組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


遼寧新增5例,瀋陽1例!其中4例無症狀!遼寧3名兒童因消毒劑送院


問:最近出現15秒接觸就導致感染新冠病毒的例子,說明新冠肺炎傳染性特別強嗎?

王貴強:這個病毒總體來說傳染性是比較強的,15秒接觸造成傳播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沒有防護,局部病毒量又很高,不在於多長時間,一句話工夫飛沫就可能到了,你就被感染了。別說15秒,2秒也會造成傳染,所以防護很重要。

問:什麼是氣溶膠傳播,有什麼特定條件?

王貴強:形象地說,氣溶膠相當於陽光照射下,你看到房間裡飄浮著的很小的一些塵埃,就是那種感覺。所以氣溶膠傳播在呼吸道傳染病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傳播方式。但是,氣溶膠傳播有特定條件,不是說有氣溶膠的地方都傳播。

環境的大小很重要,單位體積裡病毒的密度是決定性的。比如,病毒如果漂浮在大氣中,在室外的環境,傳染的概率是極低的,所以我們強調,在室外、大街上這些地方一般不會造成感染。如果在小環境裡,譬如動物實驗做培養的實驗室空間,包括現在做核酸檢測的空間,都可能形成氣溶膠飄浮在空氣中,保護不好就可能造成傳播。

在特定工作環境,空氣不流通也會產生傳播風險。譬如辦公室不通風,有好幾個人曾在裡面辦公,雖然這間辦公室不再用了、沒有人了,但可能仍然有氣溶膠,進去後不防護就有可能被感染。

電梯內這樣的環境也是高風險的。在這種場合,建議大家做好防護。我們一直建議,身處不通風的小的區域裡要戴口罩,這本身就是針對氣溶膠傳播的防護措施。目前,這個措施對氣溶膠的防護是有效的。

問:為什麼有些患者病情危重,有些患者卻能夠居家自愈?

王貴強:同樣一個病毒感染的患者,有的是輕型,有的是普通型,還有的是重型,這與個人的機體免疫狀態密切相關。目前,新冠肺炎病死率比較高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這兩類。原因是老年人抵抗力較差,免疫狀態不那麼好;有基礎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間可能會加重基礎病。譬如,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合併病毒感染後,會出現繼發的細菌感染,病情就容易惡化。

問:為什麼有輕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

王貴強:免疫是把雙刃劍,機體免疫活化試圖清除外來病原微生物時,會導致機體自身的傷害。如果病毒量大,免疫又很強,會出現比較劇烈的局部鬥爭,造成局部的炎症,細胞損害,就是所謂的炎症因子風暴,這個時候病情可能惡化。所以,有時候免疫越強,反而病情越重、進展越快。

我們在診療方案裡提到,有條件可以做細胞因子檢測。如果有明顯的炎症因子風暴,有大量炎症因子釋放,就不要讓它有過強的反應,可以用激素、丙種球蛋白等藥物來解決炎症因子風暴問題,或者通過血液淨化、血漿置換減少炎症因子。感染後出現炎症反應是必然的,這是一個正常免疫過程,但是過強的免疫反應對機體傷害較大,我們希望有所控制,有所抑制。

問:武漢建設“方艙醫院”的意義是什麼?

王貴強:“方艙醫院”在現有應急狀態下是一種很好的手段,主要用來集中收治輕型確診病例。這些病人不需要在大醫院、綜合醫院進行系統治療,把床位省下來給有可能變重的人群使用,能夠進一步降低病死率;同時,又能解決輕型確診病例需要進行隔離和照顧的問題。有些輕型病例可能會轉成普通型甚至重型,在“方艙醫院”有利於把這些病人及時甄別出來、及時轉院,所以它也相當於一箇中轉站。現階段“方艙醫院”的意義非常大,達到了隔離病人、及時甄別病人並進行分流的目的。

問:面對疑似病例,我們應該怎麼做?

王貴強:所有疑似病例應該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和治療,診療方案是這麼寫的,希望大家一定要落實。如果沒做到,造成傳播,是要承擔責任的。對從湖北來的人要格外關注,因為確實有傳播風險。這不是歧視,從傳染病控制角度來說,對這一人群要格外地關注。

問:為什麼核酸檢測“假陰性”現象頻發?

王貴強:第一個因素是檢測技術的敏感性問題,就是檢測技術本身。一是檢測手段的特異性、敏感性是不是足夠好;二是操作過程中是不是非常規範,採集標本也是很有學問的。所以,在第五版診療方案裡,我們建議改成鼻咽拭子,原來只是說咽拭子。目前,從呼吸道傳染病看,鼻咽拭子的檢測陽性率更高一些,包括甲流、乙流,都是以鼻咽拭子檢測為主。

第二因素是疾病本身。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的傳染病,病毒大部分是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所以上呼吸道的病毒量相對可能比較多。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後,主要感染肺,大量病毒在肺裡繁殖釋放,導致肺部炎症。這時上呼吸道的病毒量有可能就少了,因為呼吸道黏膜本身有一定的免疫狀態,天然免疫發揮作用,上呼吸道檢測有可能就是陰性。這個時候下呼吸道標本的檢測,陽性率一定是高的。但是,剛得病時,下呼吸道不一定能檢測出來,要等出現肺炎、咳嗽有痰,它的陽性率一定是高的。這是疾病本身特點決定的。

問:目前基層在診療技術方面有哪些現實需要?

王貴強:現在核酸診斷普遍應用,試劑盒供應充足。在基層,客觀地說,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還是有瓶頸的。它需要一個PCR實驗室,還需要一定的防護級別。因此,在基層,可能開展起來困難。有些病人在基層,不能進行有效的核酸篩查,可能影響病情診斷和處理。簡單易行的快速診斷技術是當務之急,科技部已經立項推進這個工作。

問:目前抗病毒藥的研發情況怎麼樣,出現特效藥了嗎?

王貴強:目前這幾種藥還沒有數據出來,個案報告還不能下結論,只能說看到比較好的苗頭而已,包括瑞德西韋、克力芝等。第五版診療方案還是說目前沒有確切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可以適用的就是干擾素噴霧、克力芝這些藥物,還有很多藥物在研究,像阿比多爾,這些都在做研究探索,目前還沒有定論。

問:返程高峰會對疫情造成怎樣的影響?

王貴強:返程高峰有可能會出現一個疫情小的波動。有些病例不是很好甄別,他可能已經被感染了,成為隱性傳染源,但這部分人群是少部分的。儘管返程高峰後可能有一個疫情的變化,或者是波動,或者是提高,如果防控不放鬆,不會出現疫情高峰。

問:大家返程復工後,在吃飯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王貴強:外賣是不是百分之百安全,誰也不敢說,但總體來講造成疾病傳播的概率很低。儘管如此,也要特別注意,建議取外賣時不要在家裡取,戴口罩出門到外面取,把外包裝直接扔進垃圾桶,不要帶回房間。進屋洗手後再取裡面的餐食,再洗手後吃飯。

吃飯時儘量保持距離,不要一群人在屋裡邊吃邊聊天。最好自己吃自己的,不要說話,快速吃完OK。因為吃飯時必須脫口罩,一定要保證間隔一米以上的距離。

問:疫情拐點大概什麼時候能到來?

王貴強:疫情拐點要從兩方面看。一方面看武漢、湖北地區的病人流動性是不是控制得很好,這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是其他省份的病人是不是及時得到有效的診斷和隔離。如果這兩方面都做得很好,我想很快就會看到所謂的拐點。目前,整個發病率有下降的趨勢,增幅不那麼大了,但還不能說拐點來了。可以說這是個好現象,預示著各地的防控力度在加大。

問:如何理解全國各地醫務人員馳援湖北的意義?

王貴強:醫生在疫情面前衝在第一線,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沒有任何理由推脫,尤其是感染科醫生。藉此機會對全國感染科同仁道一聲感謝,希望各位保護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