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批發行業:庫存積累嚴重,開業遙遙無期

這場疫情,對各路商家的影響,肉眼可見。


疫情下的批發行業:庫存積累嚴重,開業遙遙無期


“往年我們初六就開工了,可是今年,已經過完元宵節了,還是無法復工。原材料及配件的採購、外發、物流、組織生產等等復工的基本要素都是未知,不過,可以預見,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幾百萬的流水已經沒有了。”深圳某服裝品牌相關負責人坦言。

事實上,根據經濟學常識,春節期間,本應是全年線下消費的最大旺季。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發,很多企業、商家2020全年的生產、銷售計劃已受到不小的影響,直接導致終端消費快速下滑,庫存累積嚴重等。”對於不少商家來說,直接面臨著退出市場的風險。


銷售難、復工難


據瞭解,由於物流和返工受阻,疫情對實體商家的正常營業普遍造成一定影響。

預計疫情短期內會減少大家的營收和利潤。


疫情下的批發行業:庫存積累嚴重,開業遙遙無期


目前面料市場停業,物流公司大部分也停了,很多商家的的銷售處於半停滯狀態。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大家準備春季上新、搶佔新年第一波業績高峰的時候。而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商家賣出去的產品無法發貨,被客戶申請退貨,而有的甚至都賣不出去;與此同時,商家還要負擔門店租金和銷售人員工資支出;而從供應端看,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復工時間推遲,中間環節產品供應波動較大,部分原材料價格上升,工廠延遲開工過程中包括員工工資在內的固定支出需要疊加到成本里,導致商家遭遇生產和銷售兩頭擠壓。據瞭解,受這次疫情的影響,有的商家幾百萬的流水已經沒有了。


以廣東省為例,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但是,目前廣東不少區域已實施進出管控措施,基本不讓進。 另外,復工還需要自行解決口罩消毒等用品,但目前,大家根本無法搶購到。而且外地員工一旦回深,他們就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相當於冒著很大風險。不少商家稱自己實際上沒有能力扛得太久,只能祈禱疫情儘快過去。

再難,也不會裁員


即使在這場“浩劫”下存活下去已經很難了,但很多商家都表示,自己不會裁員。


“我們現在無法找到減少損失的方法,因為整個產業鏈都是停轉的局面。原材料及配件的採購、外發、物流、組織生產等等復工的基本要素都是未知,但可以肯定,我們不會通過裁員來應對損失。”有老闆稱。


疫情下的批發行業:庫存積累嚴重,開業遙遙無期


從世界各國受疫情衝擊後的情況來看,一般來說,包括服裝在內的消費類產品後期會迎來一個補償性消費期。也就是說,疫情防控期間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疫情基本結束後集中釋放。若疫情儘早結束,部分商家的春季服裝庫存還可以得到消化。但未來企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價值鏈地位,做好成本管理、品質提升和品牌塑造方面的工作,適應好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同時也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多元化市場策略分擔生產成本和各類突發性風險衝擊。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危”和“機”,這次疫情,對商家來說是一次考驗,優秀的商家一定可以活下來,迎來訂單的爆發式增長,從而收穫長期堅持價值競爭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