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中,市縣防汛辦怎麼歸屬?

懷瑾握瑜4


防汛辦應該是獨立的,劃歸誰都不合適,它的綜合性太強了,它綜合了很多單位,沒有它居中協調,很多單位都沒法統一調配,而且防汛辦領導一般都是高配,省市委領導直接掛帥,所以個人認為它不會劃歸任何一個部門,沒法劃歸的,就算應急部也不行,真正汛期緊急,它都可以調配應急部門的所有資源的,汛期,防汛是頭等大事,一切可利用資源都歸防汛辦調配,主要是它的領導級別足夠高。


那時的花開花落


在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中,原設立在水務部門的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統一劃轉到新成立的應急管理部門。這在2018年的部委改革和省級黨政部門改革中,和今年元至三月份開展的市縣級黨政機構改革中,其改革方案和實施的具體步驟都是一樣的。

將防汛抗旱辦公室劃轉到應急管理部門,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應急管理部門統一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包括防汛抗旱在內的防災抗災救災工作,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協調系統,職能統一,權力統一,力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以便在出現水旱災害過程中,能迅速、及時地調動各方面的人員和物資,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達到救災減災目的,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市縣一級防汛抗旱辦公室是事業單位,改革的模式是機構整體劃轉,連人帶編一起劃轉到應急管理局。在改革實踐過程中,其人員轉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機構劃轉後,連人帶編隨職能整體劃轉,改變隸屬關係。另一種是部分劃轉,也就是職能劃轉後,在水務部門保留一部分技術人員,由應急管理部門承擔綜合組織、指導、協調、監督職能,由水務部門承擔一部分技術支撐。出現後一種人員轉隸方式的原因,是部分防汛抗旱工作人員在水務部門執行的是職稱工資,劃轉到應急管理部門後,沒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崗位,要改管理人員工資,這部分人員不願意改變隸屬關係,地方政府為了妥善安置人員,將這部分人員保留在水務部門,劃轉到水管站等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保留其原來享受的職稱工資待遇。

防汛抗旱辦公室劃轉到應急管理部門後,也將隨下一步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隨職能重新整合,機構綜合設置。其承擔的行政類職能劃歸應急管理局機關承擔,原來已經參公的要取消參公屬性,原登記為參公身份的工作人員,暫時保留參公待遇,以待進一步深化改革。


職言管語


新一輪機關改革中,特別是區縣級政府職能部門將著出相應的整合。以前區縣級政府各部局委辦多達四五十個,現在基本上整合到二十多個部門。除了公檢司法財政教育系統保留以外,其他的部門就合併成大部局。下屬的二級事業單位整合成服務中心,區縣級防汛辦的職能整合到應急管理局。廣播電視局,新聞出版局等事業單位整合到文旅委。機關事務管理局直接轉製為服務中心,機構撤併精減一大半。鄉鎮級行政事業單位的精減整合力度還要大些以前的七站八所,除保留黨政機關教育機構外大部分整合為辦事服務中心。其他的事業單位好多直接轉製為服務性企業,對於精減後的辦事效率服務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放飛夢想成就2019


防汛辦從水利局(水務局)劃出,更名為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和當地應急管理局平級,但屬於應急管理局管理。


全國汽工委副主任


在這一輪市縣機構改革中,在2014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基礎上,對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清理規範“事業局”、辦公室、管理處,將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整體併入機關,主要或部分承擔行政職能,轉為機關內設機構或只轉職能不轉機構。今後,不在保留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名稱不稱“委、辦、局

、處”。

市縣防汛辦是承擔行政的參公事業單位。在改革中,區水務局水旱災害防治相關職能工作及抗旱防汛辦公室的相關行政職能轉入新組建的應急管理局。防汛辦行政職能劃歸機關後,撤銷事業單位建制。

機構撤銷後,由原機構根據職能去向,配合轉入機構辦理人員劃轉,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協商一致”的原則,進行人員轉隸工作。具體涉及人員根據雙方協商,徵求個人意願,可以轉隸到應急管理局,也可以留在水務局。


美妮子嘛嘛


防火辦撲火隊怎麼改啊!


峰迴路轉285462707


防汛屬於應急,併入應急管理辦,至於裡面的事業編,劃入應急管理中心。


幹部決策參閱


日常的防汛工作就在水利部門。涉及到應急處置救援了應急部門參與指揮調度。就像安全生產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的關係一樣。


老凳子95557131


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原設在水利局。2018年改革後,劃到應急局。


風中行621


原水利部承擔的防汛抗旱職責已劃入應急管理部,應該上下統一,下邊照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