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基建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疫情對全年業績影響有限

為救治新型肺炎患者,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在萬千網友“雲監工”之下,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僅耗時十天建成並投入使用。

同時,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背後的基建隊伍也進入大眾視線,被網友稱為“基建狂魔”。事實上,並非什麼“基建狂魔”,只是一群與時間賽跑的逆行者在背後奮鬥與支持。

據財經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2月10日,基建行業上市公司積極投身抗擊疫情、馳援武漢的各條戰線,累計捐款捐物超2.4億元,且部分公司不僅出錢還出力,參與各地防疫醫院建設。

多家基建企業助力抗“疫”

2月9日下午,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收治從武漢市定點收治醫院轉診而來的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築面積共10.9萬平方米,能夠容納2600張床位。

十多個晝夜,多家基建企業行走一線,爭分奪秒地參與火神山、雷神山等醫院建設。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均由中建三局牽頭。其中,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共同施工火神山醫院建設,武漢地產共同施工雷神山醫院建設。此外,還有6家中建三局局屬企業以及12家中建集團兄弟單位參與建設,高峰期現場總人數達13000餘人。

與此同時,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高能環境(603588.SH)、東方雨虹(002271.SZ)、興源環境(300266.SZ)、銀江環保等組成的緊急工程建設團隊,負責防滲工程、汙水處理和醫療垃圾轉運設施建設。

在全民圍觀的“雲監工”直播中,網友們還給中國基建設備起了暱稱。三一重工(600031.SH)的混凝土泵車被稱為“大紅”,挖掘機被稱為“小黃”,起重機則被叫作“送高宗”。

自1月24日接到建設任務以來,三一重工的41臺起重機、8臺泵車、35臺攪拌車、22臺挖機共計106臺設備24小時晝夜不停,完成場地平整、砂石回填、土方澆築等重要環節的施工。

細心的網友們整理出一份《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把參與火神山建設的眾多企業羅列其中,教你如何用10天時間建一所1000張床位對抗疫情的專門醫院。

在企業自發行動支援抗疫醫院建設的同時,多家基建企業也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1月30日,中國交建(601800.SH)發佈消息稱,中交集團於1月29日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專用賬戶,向湖北省捐贈4000萬元,公司所屬在鄂單位也積極捐款1000萬元,捐款總額達5000萬元支持抗擊疫情。

同日,中國中車(601766.SH)向湖北捐贈3000萬元,用於採購防控新型肺炎疫情的醫用耗材、防護用品。2月3日,中國中車旗下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向黃岡市中心醫院定向捐贈1000張醫療床墊,向麻城市中心醫院定向捐贈100張醫療床墊。

2月4日,中國中鐵(601390.SH)表示,公司合計捐贈5000萬元,助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其中,公司駐鄂三家全資子公司中鐵大橋局、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中鐵大橋院通過湖北省紅十字會向湖北省、武漢市有關方面分別捐贈10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公司通過國務院國資委統一賬戶捐贈3000萬元。

除此之外,中國船舶、葛洲壩、萬年青、重慶建工、三維工程、中設股份、中衡設計、達鋼控股也相繼加入馳援隊伍,捐款抗疫。

水泥、工程機械等基建板塊陸續復工復產

2月8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加快公路水運工程復工,除湖北省和其他疫情防控任務較重地區外,原則上應在2月15日前做好復工準備,力爭2月20日前復工。

事實上,為了支援抗“疫”醫院建設,不少基建企業提前復工,保障物資供應。

1月27日,華鐵應急(603300.SH)全資子公司華鐵大黃蜂馳援火神山醫院建設,且公司在火神山醫院施工中所有高空作業平臺免費提供使用。四天之後,華鐵應急子公司江蘇瑞成搭設兩座鋼便橋作為應急通道,保障廣州白雲區“小湯山”醫院建設。

1月30日,迴天新材(300041.SZ)子公司廣州迴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向武漢捐贈10噸建築結構密封膠產品,支持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

2月6日,為按時完成公司年前簽訂的大量海外訂單任務,山河智能(002097.SZ)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公司約90%的員工都已復工。此前,1月24日-2月7日期間,山河智能分別向武漢捐贈1萬個口罩、向岳陽捐贈3000個KF94口罩,公司還提供設備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

“這次主要是生產復工,運營管理方面,早在大年初六就線上復工、遠程辦公了。”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泵送事業部董事長向儒安這樣說到。

2月5日,在做完防疫工作——對擬復工人員進行篩查、車間進行消毒之後,三一重工正式復產。三一重工方面表示,復產後,公司將優先國際訂單生產、按需生產、配件生產和穩步生產。

同日,另一裝備製造企業中聯重科(000157.SZ)亦宣佈復工,截至2月7日,公司返崗員工已超50%。

除了上述工程機械企業,基建產業鏈板塊——水泥行業部分企業也逐漸恢復生產。

2月10日,水泥股大漲,四川金頂、福建水泥、冀東水泥、華新水泥等漲停,祁連山、上峰水泥、寧夏建材、塔牌集團、萬年青等漲逾6%。

消息面上,2月10日,上峰水泥(000672.SZ)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一帶一路”西北部新疆寧夏等區域本身尚處在冬歇期尚未開始生產,華東區域主要基地除重要檢修外均正常連續生產,一些前期冬歇的水泥粉磨站目前正在根據當地相關政策陸續安排復工。

2月3日,冀東水泥(000401.SZ)亦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受傳統春節及氣候的影響,公司所在區域大部分屬於傳統的銷售淡季,公司少部分企業還在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月10日,水泥行業龍頭企業海螺水泥(600585.SH)尚未在官方微博、微信、互動平臺等渠道發佈復工復產消息,且華新水泥、福建水泥等企業似乎也尚未發佈復工復產通知。

疫情對基建行業影響有限

關於疫情對基建行業的影響,不少券商持樂觀態度。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由於人員流動受限,一季度基建新訂單情況也大概率承壓,不過上述情況會在二至三季度修復。目前基建行業訂單充足,疫情好轉後基建企業可以快速推進工程進度。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短期來看,此次疫情大概率對勞動密集型的建築業帶來一定衝擊;但中期看,管理層有望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財政政策有望持續加碼,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趨松,全面及結構性降準、降息可能性加大,基建穩增長有望加力。

華創證券指出,今年實際復工可能比往年晚兩週左右,但是考慮到一季度本身是收入和利潤的淡季,且工程項目具備趕工可能,預計對全年影響較小。

中信證券則指出,展望本次疫情,預計主要影響為大範圍延遲復工及勞務人員返程遲緩,或影響基建復甦節奏;但在專項債等財政支持加大、資金邊際寬鬆及疫情後逆週期調節或適度加強下,2020基建仍將穩增。

此前,申萬宏源宏觀團隊預計,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或擴大至3萬億元至3.2萬億元,將主要發揮短期穩定基建投資的作用,2020年基建投資(全口徑)增速有望回升至6%左右。

而在券商“看穩”基建行業以外,企業自身亦保持中性、樂觀態勢。

山河智能董秘處對財經網表示:“關於疫情對公司的影響,現在去做判斷為時過早,因為很多基礎工程都還沒有復工,需求還沒顯現出來。”

2月10日,西部建設(002302.SZ)在回覆投資者時提到:“本次疫情爆發時間與行業淡季重合,短期內部分地區工程項目會受疫情影響推遲復工。本次疫情對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的影響尚不確定。”

2月5日,中國交建在互動平臺表示,受疫情影響,本年各地復工時間均有一定的推遲。考慮到建築行業屬於人力密集型行業且人員流動較大,將普遍對外地勞工採取一定時期的隔離措施。因此一季度或將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由於一季度為施工淡季,在全年佔比較低,若後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對全年業績影響有限。

2月4日,西南地區水泥企業四川雙馬(000935.SZ)披露公告,截至當前,公司按照相應計劃有序組織安排相關工作,經營未受到較大影響。

而冀東水泥也向投資者表示,按照目前復工時間預計,疫情不會對公司一季度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