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地上孺子牛——再記大餘縣疾控中心醫師蔣金波



紅土地上孺子牛——再記大餘縣疾控中心醫師蔣金波

▲蔣金波(左一)準備出發前往隔離病房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時下,大餘梅嶺,古驛道旁的梅花開得正盛。

1991年,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有一個三口之家,曾在這裡合影,留下了第一次全家出遊的幸福瞬間。沒有人料到,這竟是最後一張全家福。“現在工作忙,等我退休了,我們一家去外面旅遊。”蔣金波對妻子胡如鳳的承諾,彷彿仍在耳邊。

蔣金波卻匆匆地走了。身為大餘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醫師,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8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崗位上。回望他的一生,他用幾十年如一日的愛崗敬業和默默奉獻,踐行著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用血肉之軀為廣大群眾築起生命健康的防線。

生命在防控一線戛然而止

蔣金波最後一天的午飯,是方便麵;最後的生命時刻,他還惦記著工作。

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23時50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十幾天的蔣金波,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那天,和往常一樣,蔣金波早早來到辦公室,提上防護設備箱,和同事前往隔離病房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儘管是一項項重複的詢問調查流程,蔣金波卻一絲不苟,耐心溫和地安撫病人。

“忙完已經是13時許,他吃了泡麵就在辦公室休息。”同事申繼英回憶。

“你年齡這麼大,連續作戰這麼久,身體會吃不消,可以請半天假休息一下!”同事王美英建議。

“大家都在一線奮戰,我這個‘老兵’怎麼能當‘逃兵’?”蔣金波堅定回覆。

短暫休息過後,蔣金波和同事又下鄉指導消殺工作,直到18時許才返回單位。

大約19時50分,蔣金波突感胸痛不適,被送往大餘縣人民醫院後,診斷考慮為心肌梗死,並緊急轉送至贛州市人民醫院就診。23時50分,因搶救無效,蔣金波不幸去世。“去世前,他還不忘叮囑家人給我打電話交接工作。”大餘縣疾控中心主任朱鴻哽咽地說。


紅土地上孺子牛——再記大餘縣疾控中心醫師蔣金波

▲蔣金波在工作群留下的誓言

紅土地上孺子牛——再記大餘縣疾控中心醫師蔣金波

▲中午1點多回來,蔣金波和同事們在辦公室吃泡麵。


精神在擔當奉獻中沉澱昇華

原本再過兩年多,蔣金波就退休了。半個月前,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蔣金波率先響應、主動請纓,選擇了和大家一起上一線。

自1月15日到28日,蔣金波沒有申請過休息。因為單位只有一名專職司機,他除了需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還自願兼職司機,帶著同事們深入火車站、汽車站、各高速路口卡點、大型商場等進行防疫指導。

“只要能換來全縣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們的一切辛苦都值得!”這是蔣金波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從業38年來,他始終衝鋒在一線,用擔當與奉獻,守護著廣大群眾的歲月靜好。

1982年從贛州衛校畢業之後,蔣金波一直服務於大餘縣疾控事業,先後歷經2003年非典、2009年大餘“7·3”洪災、2013年禽流感、2019年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等重大防疫“戰役”,為保障全縣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多次被評為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去年5月,大餘縣新城鎮發現一例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病例。豬鏈球菌病既可以感染豬也可以感染人,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當時正是蔣金波和同事第一時間作出了科學處置,才徹底斷絕了感染源頭。

去年6月12日晚,大餘縣普降暴雨,突如其來的洪水將該縣樟鬥中學全面包圍。洪水退去後,蔣金波和朱鴻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事關200餘名師生和全鎮群眾的安全,他們對教室、辦公室、水井等進行了消毒,還指導師生和群眾做好後續防疫工作,一直忙到晚上八點多才吃晚飯。

艾滋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身為縣疾控中心艾防科副科長,蔣金波始終以和藹可親的態度、細緻入微的診療、積極向上的疏導,讓患者感到溫暖、重拾生活信心。

“他不是黨員,卻一直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蔣金波的愛崗敬業、擔當奉獻,無疑成為新生代疾控人的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的事業由我們接力,我們一定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大餘縣疾控中心“90後”黨員廖昶堅定地說。


紅土地上孺子牛——再記大餘縣疾控中心醫師蔣金波

真情在溫暖回憶中永恆

蔣金波的好,是出了名的。他是同事眼中的好夥伴,是鄰里鄉親眼中的好鄰居,是貧困戶貼心的“親戚”。他還是孝順的兒子、仁厚的兄長、貼心的丈夫、慈祥的父親。

“以前家裡喝的井水,他每年會幫大家檢測,保證大家的飲水安全。想不到,這麼好的鄰居就沒了。”鄰居宋運祿回憶。

“他是家裡的老大,他把80多歲中風的母親照顧得很好,我們五兄弟很和睦。”蔣金波的三弟蔣啟德說,2009年7月,大餘遭受百年未遇的洪災,四個弟弟的房子全部倒塌了。蔣金波二話不說,把四個弟弟全部妥善安排,一大家子十幾人和和氣氣在一起生活了大半年。

“這樣的好人,怎麼說走就走了呢……”回憶起春節前蔣金波帶著年貨給她拜年,還開車帶她到縣城看病的情景,大餘縣池江鎮板棚村貧困戶王玉英老大娘泣不成聲。老人的兒子常年在外務工,她早已把這位幫扶幹部當成了自家人。

蔣金波生活節儉,去年因工作需要才用上智能手機。兒子蔣太輝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動手術花了很多錢,但即使面臨再大的困難,蔣金波也從未向單位提過任何要求。

生活平平淡淡就好,工作要努力要堅持,老實做人、老實做事……父親的教誨,已深深地鐫刻在蔣太輝的心裡。他是大餘縣南安鎮新餘村的入黨積極分子,為父親辦好了後事,他把悲痛掩藏在心裡,馬上又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在村裡重要卡口日夜值守,像父親一樣,繼續守護著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

短評:平凡人生寫不凡

蔣金波的一生平凡而不凡。

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38載,對業務深鑽細研、對工作勤勤懇懇,以過硬素質、紮實作風恪盡職守,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都奉獻給了衛生健康事業。

平凡崗位上的堅守鑄就不凡。這份不凡來自於他做好本職的赤誠之心、始終如一的醫者仁心、為民服務的不變初心。他是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優秀代表,他用實際行動展示了當代醫務工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家國情懷。

平凡中的不凡,更能鼓舞人。我們要向蔣金波學習,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學習他一心為民、服務群眾的崇高追求,學習他不畏艱險、敢於擔當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忠厚老實、家風清正的質樸情懷。

當前,全省上下全力戰疫,聚合你的心、我的心,必萬眾一心;匯聚你的力、我的力,終成千鈞之力。

我們堅信,無論經歷怎樣的酷寒,春天終會如期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