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的啃老族多達百分之20,是不是誇張了?

寶黛釵鳳璉平尤


現在啃老族還是不少的,不管20多還是30多,甚至是40歲都有。現在有能力佔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畢業開始上班工資都不多,有的每月夠花還稍有餘額,有的每月就等米下鍋吧,就是大家說的月光族。

結婚後有家有室有孩子,生活負擔會增加,月光族可能就會依靠父母的資助。有的工資能免強夠生活,但父母會主動給予物質上的幫助。中國的啃老族肯定佔百分之20以上的。

所以說這個問題一點都不誇張。



古語說:三十而立。但現實情況是,現在中國的年輕人大多數都並沒有立起來,而是像小孩剛學會走路,跌跌撞撞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我個人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我們的教育,有很大問題。

1、只教知識,不教做人。孩子們走向社會,不知道怎麼為人處世。

2、只教掙錢本事,不教天理良心道德。沒有真心實意的朋友,只有趨炎附勢的夥伴。

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早已失去了教育的本意和宗旨。

二,大環境的不和諧,也使孩子們無法自立起來。

1、一套房子,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孩子們初出茅廬,剛走進社會,顯然不可能有這個能力。

2、無論是娶媳婦,還是聘閨女,都得花大錢。孩子們不可能有這種本事,只能靠父母,甚至靠所有能夠靠住的親朋好友。

3、找工作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體制內的穩定工作,得考試。但無論你怎麼優秀,畢竟數量有限,大多數人只有落榜的份。後來逼得好多人跟父母要錢,花大價錢買工作機會。

大家可以想想,孩子們即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掙到多少錢。自己沒錢,只能啃老。

百分之二十,可能嗎?至少百分之八十是啃老族。因為,我看到的所有年輕人,都在啃老。沒有一個是憑著自己本事成家立業的。


止水如心


有人說,中國啃老族超過百分之二十,這個觀點不誇張。這百分之二十里面有一半是真的啃老,自己不願吃辛苦,留著自己的錢花爹媽的,就等著父母養活飯來張口,有事就藉由子朝爹媽要點。另一半是真在社會上打拼,但是創業失敗了,或者是靠打工為生,那點微薄的工資,自己去了房貸和孩子的,家庭的費用,每月家裡錢都出現負數,所以不得已朝爹媽要點,或者是爹媽看在眼裡,疼在心中,再贊助點。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隨之而來的人的工作崗位也在逐步減少,啃老族還會增加。


九錦朝鴻


這個數很保守了。

啃老這詞,我一直也沒徹底搞明白什麼含義?

有人說是,子女不工作,靠父母生活就是啃老。

我認為現在有工作的子女,大多數也啃老啊,買車,買房,結婚,生孩子,那一樣不是靠父母出錢解決的。

其實細究起來我們都是在啃老,只是方不同,有人啃父母的人脈,有人啃父母的資產,還有人啃父母的威望。

年輕的人要成就事業,憑自己的小伎倆怎麼辦的到,還不是啃著上輩人的情份而換來的榮耀。

企業家,大明星及至學術界,都是如此。

草根逆襲,不能說沒有,只是我們還不瞭解真相罷了。


家住嫩江


這種說法一點不過份

中國的年青人有的已經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了。

這種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而且還不能掉以輕心。

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使兒女們變得不知足,不感恩,不孝順。更有甚者還嫌棄老子沒能耐,兒女坐享其成的少了,你說應該嗎?這樣的兒女能對老人好嗎,因為他她骨子裝的是怨氣。

這些都源於從歷史遺留下來的弊端,家產給兒女分,老人的遺產自然是兒女的,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和我們從小教育孩子們的理念有秘不可分的連繫。我們的孩子,從上學直至畢業,這一過程中都是家長供,人們已經習慣了,甚至麻木,就變得應該應分了,是吧?

在延伸下去,畢業之後結婚成家,買樓買車都要老人出錢,老人到最後,已經是徹底的無產者了,變得一無所有。

城裡人還好些,因為他她們領工資,即使把積蓄都花光了,每月還有退休金可領,維持生活還綽綽有餘。有的教師退休一年領十三個月的工資,要是高教7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領4000一一5000元錢,要是老兩口都是教師的話,每月是不是8000一一到10000元X13=130000萬元。這樣的老教師最牛。在老人中,他她們就是神人。

他們要與同齡的農民比是不是天仰之別?老農民,把兒女都辦完事了。自已分文沒有,而且還負債,(欠的債兒女不還,不得自己還)再加上沒有退休工資,只靠租地那點錢,我看吃零藥的錢都不夠用,你說這樣的農村老人怎麼活?

這不都是肯老造成的後果嗎?在世界四大之最中,中國父母就名列榜中,為兒女奉獻第一。

國外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要求18歲獨立,即使你上學,家裡也不給你錢。你自己得半工半讀去上學,娶妻,買樓,買車,就更跟父母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了。

所以,人家西方一些國家的老人,活得特別輕鬆,特別瀟灑,一點物質與精神負擔都沒有。這就是教育理念的不同,而產生的後果也不同。所以在國外跟本沒有肯老這一說,只有我們中國有。歡迎你的看法,加以評論,謝謝!


弘法2


我認為沒有那麼多。這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靠數據事實來說話的。請看全國的退休老人是多少?總沒有20%吧。其中又有多少有能力讓子孫啃老的呢?請看全國的退休老人的養老金人均線不到二千八百元(一個月),可以推算出:佔70%是在均線以下的,其中的多數又是在二千元以下的。所以充其量有錢被啃的老人,往多里去說也不會超過其40%.那麼就不難推出有多少被啃老族啃的人的份額了。說有10%都是誇張了。那為什麼會讓人感覺似乎是普遍的現象呢?那是因為"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效應。(畢竟啃老不是什麼好事吧)走到大街上,會覺得一米八的男人比比皆是。真正落實到你的身邊,你才會發現這是錯覺。因為現實中一米八的個頭的人,實在是珍惜品種!簡而言之,啃老還得有被啃的本錢。沒錢的人,誰願來啃?恐怕是躲都來不及哪!對不對?


遠木三二三


我是70後也活了快大半輩子了,所以我說中國的啃老族確實是不在少數。

生活中的啃老族有一些70後的人別看年紀大但也仍然依靠著父母。這些人啃父母的原因基本上是家裡的孩子上大學,家裡的房子還房貸,所以說這些40多歲的人仍然不能自己依靠著自己過好生活,所以說有的時候還得靠父母的養老金來救濟自己。

80後的人也是有啃老族的,這些人一般都自己是獨生子女,生兩個小孩子的話根本就管不過來,所以說他們就以靠著父母的幫助。接孩子送孩子,孩子的一切花銷也都啃老的,然後逢年過節的時候還去老人那裡生活。有的時候還乾脆就把父母的養老金要來一部分。

90後的啃老族就願意宅在家裡,只要玩兒遊戲,只要有吃喝可以幾天,幾宿不睡覺不出門,這就是啃老除最卑微的一種,讓老人也覺得這種孩子實在是讓人覺得看不到希望,只是灰心失望了。

我覺得這社會上最辛苦的就是爹孃了,不管多大的年齡的人,只要是爹孃在他們的痛苦悲傷中,但總要分享給自己的父母,他們的幸福就會和自己的妻兒偷偷的享受著,所以說天下最難的父母可憐父母心,因此我說啃老族你還是醒醒哇,父母不在你們可怎麼辦呀?


伊春美食美客


毫不誇張!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的教育及其他條件特別優越,導致了好多家長溺愛孩子。滿足孩子一切需要,害怕孩子受苦受累 ,所以孩子一直生活在一個安逸,豐衣足食,唯我獨大的狀況。一旦當孩子長大,走向社會,才發現社會不像家裡那麼以自己為中心。在做事和做人方面會遇到許許多多困難和挑戰。這時候,由於這些孩子嬌生慣養,承受不了這些苦和磨難,被社會所排擠。仕途受挫,人際關係受挫,導致這幫人不願意走向社會,不願意去工作,不願意去和別人溝通。漸漸就形成了靠父母生活的啃老族。杜絕這種現象最根本的辦法:要從孩子抓起,正確教育孩子,讓他受點苦,受點磨難,讓他懂得生活的艱辛。不要溺愛孩子,否則這是在作孽,你以後要承擔他的後果的。


楓舞靈動


我認為沒有誇張!中國人口眾多,老年人隨著歲月一點點變老,有去逝的,新的中年人又變老,所以說中國老年人己經形成一個族。不算誇張,但尊老愛幼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愛老年就象愛我們的父母一樣。老年人象小孩一樣十分可爰!幽默,純真,善良,儉樸,正義,但也有糊塗的老人,那是有病而致,有他們我們才有溫暖!他們是夕陽最後的那道光儘量發光吧!有他不在乎,沒他不浪漫!


王青霞


我最討厭啃老族這詞,更討厭啃老族裡的人。這個詞是近幾年才流行的,我是50後,年紀輕輕就上山下鄉,吃苦受罪,飢寒交迫,吃不飽每天干重活。對比一下,心裡不平衡。

一個家族有一兩個啃老族,這個家族群難興旺,它的帶頭作用影響深遠。受害最深的是退休老人,望子成龍,到頭來養了一條蛇,內心的苦楚無人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