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去找未来女婿,拿20万彩礼给你哥结婚”“谁结婚谁出钱”


“女儿,去找未来女婿,拿20万彩礼给你哥结婚”“谁结婚谁出钱”


01 好的亲情是情,坏的亲情是绑架

国外有句谚语: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

母爱被誉为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在这世间,有些有妈的孩子,活得却不如没妈的孩子,被母亲用亲情绑架着,活得就像家庭的傀儡。

就像《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妈妈,从小到大,对她非打即骂,哪怕是学习上需要的东西,也舍不得给她买。明明成绩优异的她,却被妈妈强行要求进师范,只为早点毕业,把家里的资源全部让给大哥、二哥。

“女儿,去找未来女婿,拿20万彩礼给你哥结婚”“谁结婚谁出钱”

父母对子女的厚此薄彼,对子女的伤害真是太大了。

这样的亲情,不是情,是道德绑架。

打着大家是亲人的旗号,要求有血缘的亲人,无条件为他们付出。

苏明玉特别恨妈妈,十几年没回去,直到妈妈去世,她强忍着在人前没有流一滴眼泪,甚至去公司谈生意。

却在车里,大哭了一场。在她心,始终渴望妈妈给予的温存,那就如同一个黑洞,深不见底。

这才是亲情绑架最可怕的地方,被绑架的孩子,明知不可取,却又在“亲情”的绑架下,让自己越陷越深。

02 有的孩子是手心里的宝,有的孩子是工具

在某问答平台看过一个问题:亲情是什么?

其实,有一个回答这样说:“她是第一次的付出,但,又是永久的付出,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而后却将责任变为习惯的无私。”

美丽而深邃。

亲人之间的感情,就像一种习惯,为对方着想、替对方付出。

杨帆(化名)就是这样的人,她时常感觉,有妈妈这样的母亲,特别丢人,经常想跟她一刀两断算了,但总是舍不得,经常委屈、憋闷得透不过气。

在杨帆前面,还有个大她3岁的哥哥,自打杨帆记事起,妈妈就跟她说:“你是女孩,一切都要听你哥的,将来给你挣老婆本。”。

“女儿,去找未来女婿,拿20万彩礼给你哥结婚”“谁结婚谁出钱”

小时候不懂事,妈妈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一家人吃饭,哥哥坐正席位,她坐小角落。哥哥每顿有鸡腿,至少也有个荷包蛋,她却只有永远的青菜、萝卜和土豆。

就是到了过年,哥哥围在灶台吃得肚圆,她却只能站在旁边,等哥哥想起来,把吃了一口的丸子赏给她。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涨,杨帆觉得这是有问题的,但就像形成了习惯,但凡在家、有哥哥在场所,她就像个小丫鬟。

高考时,杨帆填了离家很远的学校,拿到通知书时,妈妈把她大骂一顿,说离家那么,将来家里有什么事,怎么办。如果非要去那里上学,休想家里出学费。

在杨帆心里,早就想离开这个情感扭曲的家。

父母不给学费,她就去找最疼她的大姨借了钱去上学。

03 女儿,找未来女婿提前把20万彩礼拿来给你哥结婚用

没有父母支持的大学,何其困难。

学习成绩、老师印象是人生的救命稻草, 丝毫不能怠慢。

可是生存和学费压力,让杨帆只能缩短休息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抽出时间去打工挣钱,以保证学费和生活。

老天爷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

在打工时,认识了后来的老公徐然(化名)。和他一样,也是一个勤工俭学的孩子。只不过,人家是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杨帆是为了生存。

慢慢地,两个人相处起感情来。

“女儿,去找未来女婿,拿20万彩礼给你哥结婚”“谁结婚谁出钱”

徐然是个思想很开活络的人,在外面找工,就是为了将来大学毕业做准备,考虑自己创业当老板。

后来,在大学最后一年,两人决定做教育培训。

最开始的两三年,走得很不容易。为了节省开支,两个就在办公室地点支两张行军床,一住就是两年,为了拉资源、做口碑,最开始一年基本是倒贴钱,到第三年才基本有盈利,团队也慢慢做起来。

那一年,徐然去了杨帆家提亲。

杨帆的妈妈开口就是20万的彩礼,少一分女儿就不嫁。徐然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了,杨帆知道,那20万是他们准备扩充分店的一多半。

当天晚上,趁徐然休息了,杨帆跟妈妈商量,能不能彩礼减半,等过两年手头方便了再补。

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解她这么多年在外面闯荡的艰辛,也从未打过电话去关心,一开口就是20万,毫无商量的余地。

而且妈妈还说,希望杨帆能提前找徐然拿到这20万,因为哥哥的女朋友已经怀孕了,对方要20万彩礼,否则把孩子打掉。

04 有的孩子,永远等不到父母的道歉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种痛,孩子明白,父母却不懂。

可是,孩子越能清楚的感受到这种痛,就越渴望父母能转向看她一眼。

她使出浑身力气,尽力讨好父母,只希望这样的自己,能够得到父母丁点儿的垂怜。

只可惜。没有经过考试的父母,在他们父母之爱的体系里,根本没有平等二字,一切随他们的心,想对谁就对谁好,看谁顺眼谁就是最亲孩子。

至于另外的孩子,只不过他们用成就另一个孩子的工具。

“女儿,去找未来女婿,拿20万彩礼给你哥结婚”“谁结婚谁出钱”

就像杨帆的妈妈,经常对杨帆说的一句话:“你本来就不是计划来的。”

看到妈妈理所当然找自己要彩礼的样子,杨帆想到了看过李银河写的一本书,里面提到“彩礼是不是就是卖女儿”的话题,李银河说:“如果彩礼归小夫妻所有,就不算;如果彩礼被女方父母收归已用,就有卖女儿的嫌疑。”

大概,妈妈也从未曾想过,提前索要彩礼,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影响,会不会被婆家人瞧不起。

想到这里,杨帆这样回复妈妈:

“妈,感谢您生下我,给了我长大成人的机会;也感谢您,让我很早就在外面闯荡,现在也小有成绩。只不过,这么多年您对哥哥和我的区别,我真的很难忘记,那种痛或许你永远不会懂,也不想懂,但是,哥哥要结婚,是他自己的事,我是不会给他出钱的。”

说完,留下生气的妈妈。第二天,杨帆就和徐然走了。

05 最高级的亲情,都有底线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讨论:你被亲情绑架过吗?

有个人说:“小时候,父母总偏心弟弟,可是长大后,我却不能不管父母,毕竟他们生我养我了;小时候在父母眼中,我就是个透明人,长大后回家的次数少了,总被人骂没良心。”

亲情绑架就是这样,明知道心中怨恨深重,却不得不顺着所谓亲情的路走。

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过父母之爱的人,更害怕被裹胁着亲情的“口水”。

“女儿,去找未来女婿,拿20万彩礼给你哥结婚”“谁结婚谁出钱”

其实,最高级的亲情,都有底线,更不存在“你不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你只有怎么样,才是什么样”的绑架。

亲情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毫无怨言的举动。

更不会有委屈和痛苦。

亲情的底线,父母需要具备,孩子也需要拥有。

一个人只有保护好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被任何“绑架”行为侵占,才会更加满怀爱意的去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