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心築牢 把謀劃放遠 專家企業家這樣解讀這份《意見》

把信心築牢 把謀劃放遠 專家企業家這樣解讀這份《意見》

2月11日,作為應急物資生產企業的浙江澳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首批返崗員工上崗復工。拍友 包康軒 黃永強 攝

2月10日,我省出臺《關於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為全省人民打贏兩戰再增信心。

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企業家,解讀《意見》的意義,以及對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的作用。

著眼當下 放眼未來

眼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諸多困難,如何渡過眼前的難關?

記者發現,《意見》“三十條”中不少政策“細”到了“3個月”。如“省再擔保公司對市縣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免收3個月再擔保費”“工業用水價格、用天然氣價格均下調10%,期限為3個月”……細讀這些“3個月”政策,不少指向當下防疫和生產的現實困難。

“省裡這麼快就出手,給創業初期的我們吃了‘定心丸’。”作為鄞創孵化器的在孵企業,寶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敦來對照政策,發現公司承租著國有資產類經營性房產,可以免交2月、3月兩個月租金。

對於當下復工企業最關心的人員到崗問題,《意見》也有“體貼入微”的安排。通過開闢員工返崗綠色通道,優先保障復工企業的核心員工、技術骨幹及時到崗。“目前用工總數只到了10%,為了搶時間,包括我在內的全體管理人員全部上了一線。希望《意見》中確保早復工復產的政策儘快落地。”11日,寧波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來說。戴著白口罩白手套的他,正在車間裡為光伏成品組件裝框。

細讀“三十條”,既有著眼於破解眼前難題的“細活兒”政策,亦不乏面向長遠發展的遠謀之略。比如,在加強財政金融支持方面,《意見》要求各金融機構不僅要確保當下的信貸紓困,還有“全年信貸總量只增不降”,要求“2020年新發企業債發行超過350億元”;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不僅要加快重點項目有序復工,還將未來投入向醫療衛生、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和補短板項目傾斜。這些投入並不能立竿見影,卻是目前需要佈局的。

“要贏在即期,更要爭取贏在長期。此次浙江果斷出手的《意見》鮮明體現了這一點,既著眼於當下亟須解決的問題,更注重未來產業的提前謀劃,這對疫情過後的新增長至關重要。”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認為。

正向思考 謀求新機

“疫情之後,生命科學必然會得到像數字經濟一樣的重視。”在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潘毅剛看來,後疫情時代註定是生命健康產業勃興的新時代,數字經濟和生命健康產業兩撥科技產業浪潮交匯,值得關注。《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杭州錢塘新區、紹興濱海新區等創建生物醫藥“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發展大產業平臺,培育新的增長點。

如何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意見》提出要“全力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在潘毅剛看來,這正是“正向思考”的邏輯。

很多人都已切身感受到,疫情倒逼下,一些新經濟新業態在這個“風口”上發展很快。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生鮮電商這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的電商生意”,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中迎來風口。翻開《意見》,可以發現“發展‘線上下單、無接觸配送’模式”“開展農產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等加快發展新商業模式的內容已被寫入其中。

再比如,不少企業開始積極復工復產,並啟動“居家辦公”模式,這使遠程協作應用成為新熱點。已經有一大批浙江企業開始抓住這個新熱點,如杭州安恆信息立即將釘釘遠程辦公安全類應用“安恆密盾”在2月免費開放。“三十條”裡提到的數字經濟新熱點還有很多,網絡診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數字娛樂、數字生活等新業態,這些也成為我省要大力培育的對象。

潘毅剛說,“就如非典催生了淘寶,讓阿里等互聯網企業開啟了一波數字經濟浪潮一樣,發展總是在變化中找到生機。”

全局視角 系統施策

著眼全力暢通經濟循環,《意見》針對物流、外貿、消費、產業鏈等提出了具體政策。以外貿為例,我省支持外貿穩定發展,鼓勵開拓新興市場,加大對國際性展會、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扶持、貿易摩擦訴訟支持力度。一方面減免相關費用,另一方面相關機構也積極行動,儘量減少企業損失。

著眼全局,統籌謀劃,系統施策,我省把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項目建設與深化“三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激勵全社會合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政府省一點,政策補一點,企業盡力一點。我省通過壓減政府開支,加大企業扶持力度。《意見》要求,出臺支持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合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政策措施,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其他間接承擔疫情防控任務的企業,以及穩崗就業、慈善捐助、減免租金等企業,予以相關政策激勵。

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表示,這次我省推出的《意見》,凸顯了做好疫情控制的同時,對經濟穩定增長的高度重視。他認為,“三十條”很全面,其導向在於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確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動交通恢復、物流暢通、生活便利化、人員受控返工、防護保障能力提升和企業生產復工,體現了浙江統籌全局、提前謀劃、綜合施策的治理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