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2020 年 2 月 4 日,模擬生活遊戲《模擬人生》二十週年。

對很多人而言,這款遊戲都有著特別的意義。

你不一定要有學歷,只要提高你的知識能力,你就可以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異性還是同性,整個社會都會包容你,支持你的性向選擇;你可以選擇自己的外貌和膚色,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的愛人,定製自己的人生。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很多人雖然在現實世界生活,但在線上的遊戲中,他們才找到了自己的另一種理想生活。而今天,我們生活在現實世界,但我們的行動、生活大多其實都在線上,也可以說我們就生活在線上。

在這次的疫情中,在「家裡蹲」完成了「線上社會」實踐的我們也能感覺到「我們離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 圖片來自:《安德的遊戲》

「蹲」在家裡,活在線上?

外出搓麻?是峽谷不香嗎

「家裡蹲」試驗中最先讓人感覺到不適的就是我們娛樂的娛樂方式。在沒有限制我們出門時,我們通常爭分奪秒的玩手機,連走在路上都在玩手機,然而可以真正在家玩手機了,我們卻發現手機沒那麼好玩了,或者說沒有好玩到我們玩那麼多天都不厭。

為了度過疫情來臨時的無聊期,我們幾乎在家重返當年的所有娛樂方式。

#玩吧崩了# 在我們整個「家裡蹲」期間一度上了兩次熱搜,這是眾多無聊玩家湧入,想要尋找新的娛樂方式的明顯表現。當然,老的服務器也沒有頂上新的需求,所以一崩崩了兩次。

劇本殺、狼人殺、你畫我猜這些遊戲都被翻了出來,不管經典與否,能夠消磨時間的就是好遊戲。還有越來越多的人重回王者峽谷 / 召喚師峽谷,在裡面消磨一天的世界。可以說,疫情把這些老牌遊戲帶到了新高。

據互聯網與娛樂怪盜團爆料,春節期間《王者榮耀》的峰值 DAU 在 1.2 億 - 1.5 億之間,大年三十的單日流水則達到了 20 億元(去年單日流水記錄為 13 億),遊戲的 DAU 和單日流水數據都創下了歷史新高,破了新記錄。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原先的多人遊戲,如麻將、棋牌基本轉戰線上,線下的聚眾搓麻不僅要被家裡人舉報,還要被人拿著大喇叭瘋狂喊話。在這種情況下,峽谷和遊戲中的多人社交娛樂也能滿足需求,儘管它和線下游戲相比還有很多的不同。

棋牌室、桌遊室這類線下游戲場所倍受打擊的同時帶來的是線上遊戲的繁榮,你看股票市場遊戲股的表現也能知道他們在這段時間多受歡迎。

和桌遊室一起「受傷」的還有電影院,和玩吧一起崩了的也還有韓劇 TV。在大年初一票房 181 萬都要被網友說一句「作死」的時候,不需要聚眾觀看的流媒體平臺也在努力給用戶推薦新劇集,部分平臺當前的會員熱播劇甚至都免費開放。

當然,在這其中風頭最勁的就是買下了《囧媽》版權的字節跳動了。請全國人民在家看電影的旗下視頻類產品繼續霸佔下載榜,而徐崢也不需要面對高達 24 億的對賭條約。《下一站是幸福》《愛的迫降》《想見你》這些劇集也在大家不能外出時接觸到了新的受眾,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在家辦公,視頻會議新禮儀

而延長的春節假期過去,你也該收收心投入工作了。

這是第一次,中國有如此多的人在家上崗,這也給新的辦公軟件帶來了服務器的壓力。比如延長春節假期結束的第一天,可能是國內最知名的兩個辦公軟件企業微信和釘釘就崩到絕望,緊急擴容。

朋友圈釘釘市場部的朋友就在感嘆 2 億人的在家辦公、視頻會議的需求,給釘釘後臺系統帶來巨大壓力。連續多天擴容服務器,使得眾多的企業辦公軟件終於挺住了這波人流攻擊。與此同時,原先小眾的辦公應用 Zoom 則是憑藉多人視頻會議的流暢性成功脫穎而出,被更多人所熟知。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當然,數億人的在家辦公實驗背後,每個人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有人發現在家辦公比想象中更累,並不是效率更高,做完就能休息,而是工作多到做不完;還有人說在家辦公的界限感變得更弱,晚上十一點還要求進行視頻會議;當然也有人愛上了在家辦公的舒爽,沒有通勤時間,做完工作就能直接下班。

當然線上辦公也有一些小問題,比如第一次用投屏看到了私密的手機信息,從床上起始的視頻會議就讓很多同事貢獻了不少表情包素材。畢導在線上辦公的第一天就呼籲,線上辦公「好歹要保持胸部以上的端莊」。

另類的線上「辦公」則屬於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一邊不想做主播,一邊不想上課,但線上授課終究還是做到了讓學生在家裡學習。

學生組團給釘釘打一星就是祖國花朵的「在家辦公」後遺症。不過屬於他們的艱難困苦還多的是,畢竟在疫情過後,已經有教育局建議佔用週末和寒暑假進行補課了。相比到時候不能在家學習,要每天揹著書包上學校,現在好好體驗線上的學習倒也不錯。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總的來說,這些辦公軟件的存在,能夠滿足我們日常工作學習的需求。如果說元旦假期就是讓我們體驗北歐「做四休三」的愉悅,那這次的在家辦公則是我們線上工作的最好試驗。

採買,不得不出門的生活必須

娛樂方式多樣,工作也基本沒什麼大阻礙(線下服務業除外)。可以說,在「家裡蹲」的最大阻礙就是每日的生活採買。

在疫情期間,大部分人將自己的採買頻次從每天一次降至三四天一次。即使屯菜屯肉,也完全不能為全家的食物消耗提供安全感。再加上最近不敢出門的小菜販,多地禁止宰殺活禽,所有菜都幾十塊一斤也得讓民眾默默掏錢。

等會,採買為什麼不可以線上化呢?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採買當然也能線上化,如盒馬鮮生、永輝超市、7 Fresh 這些賣場都有送貨上門的外賣服務,更具體的還有想要顛覆你家樓下菜店的叮咚買菜這類生鮮配送平臺。但這些現在都得遭遇地理位置、人力緊缺、配送限制的三大障礙。

曾經說的「盒區房」指的就是盒馬鮮生覆蓋的配送範圍內的住戶,但「盒區房」的住戶還是少數,那些在覆蓋範圍外的人該怎麼辦呢?叮咚買菜這類應用在大多數城市中更是屬於新物種,尚不是「基礎設施」。這類生鮮配送平臺覆蓋範圍之外的地區其實才是中國的大多數,他們還得靠著自己去買回供自家食用的柴米油鹽。

而人力則是疫情帶給採買的另一種困境。正值春節假期,全國多個快遞停運,快遞小哥也得回家過年,這帶來的最明顯後果就是運力的不足。再加上深圳有一個確診的外賣小哥在 14 天潛伏天內堅持送外賣,讓人在感嘆一聲生活不易的同時,也不太敢選擇線上配送服務了,否則就是多一種感染可能性。一方面不敢,一方面配送人員的緊缺也讓線上採買變得越來越艱難。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最後則是配送的限制,疫情當前,多個小區都開啟了封閉管理模式。嚴格一點的連人都不許進出,寬鬆一點的外賣也得堵在門外,由戶主自己出門拿快遞 / 外賣。這種不便讓很多人戴起口罩,從線上走回線下。

在家裡蹲的日子裡,我們蹲在家裡,在線上工作娛樂,但到了與吃飯相關的事事,我們還是得出門、買菜、做飯。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線上生活不滿意,可能是因為線下沒跟上

除了旅遊、餐飲、零售這些服務類行業沒辦法在線辦公、線上服務外,大部分的職業其實都支持你進行線上的生活。

但這些服務類行業沒辦法為你即時提供服務的後果就是,你的需求不再像以前一樣可以得到即時的滿足了。

想出門購物?現在線下門店基本都在歇業,要想網上買點什麼還必須找春節發貨、順豐發貨的標籤購買;想去銀行辦事?ATM 機存錢、取錢還行,銀行放假,不如在網上銀行進行排隊;想去吃火鍋?餐飲店為了安全也先「避世」了,想叫外賣也沒有人能給你送。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 圖片來自:Victoria Heath on Unsplash

其實你想要的足不出戶的線上生活是存在的,但它必須依靠線下的工作人員維持它的運轉。到家服務和智慧化運營使我們今天的生活可以足夠「懶」,但當這些維繫它運營的工作者休假,「懶人」沒事做,在家想享受到家服務的時候,發現沒什麼人可以為你提供上門服務了。

這種時候,我們才會覺得自己是城市運轉下的一顆螺絲釘,不管是內容消費還是餐飲服務,你開始休假了,一部分人想要的線上化服務體驗也歇菜了。

其實每年中國大規模人口遷移的春運背後都會讓我們有類似的感覺,但沒有那一年春節像今天這樣,你想出門買點什麼?但你擔心沒有,你知道線上買不到的同時,線下也買不到。當線下服務都很難滿足日常所需的時候,你的線上生活更是沒辦法保證。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失控」的社交媒體,分離的受眾人群

在這個大型「線上社會」實踐中,社交媒體成為了一個能夠容納萬人的廣場,成了我們的公共空間。很大程度上,它滿足了我們參與公共議題,社交獲取信息的要求。

而在家裡蹲期間,我們會越發沉浸式地投入到社交媒體的世界中,少了線下繁瑣的干預事項,社交媒體的缺點和「極化」都顯得更為明顯。

在社交媒體流通和公開的信息之中,人們獲取信息更容易了,同時也更容易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在焦慮中,有些人可能出現 「疑病」症狀,過分關注自己是否患病。30 多歲男子一天頻繁量體溫,泡腳後測量溫度超過 37 度,從而崩潰大哭就是這種「疑病」的案例。

同時,由於在短時間內,我們可以高強度地接觸豐富的訊息,也會產生壓力、冷漠、憤怒的心理狀況。看到太頻繁或太多的慈善訴求或苦難敘事後,我們就會開始產生同情疲勞,這是一種次級創傷。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 圖片來自:《Joker》

捲入此類議題中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餐桌上的智慧》一書的作者 Rachel Naomi Remen 就寫道:「我們總是希望自己不會被帶入到每天必須面對的痛苦之中,這是不現實的,就好比我們希望自己在雨中行走而不被淋溼一樣。」

「被淋溼」或許是不可避免的,但最讓人害怕的你被淋溼後不再相信雨衣和雨具能夠保護你,你開始相信算命出門等偏方。過去幾年,社交媒體對於謠言一直有些束手無策,社交媒體的存在甚至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反疫苗、反科學的大軍之中。

在社交媒體中,數字化的情緒傳染會影響我們,從而影響我們在線上社會的表現。我們無法分辨真實,我們相信莫須有的內容,我們開始在線上社會中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自從有了互聯網之後,類似的負面影響一直存在,而我們尚且無法積極地應對它。但它對我們的影響已經大到無法忽視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全球免疫傳播負責人 Heidi Larson 2018 年就在一篇文章中警告公眾「社交媒體應該被視為全球公共衛生威脅。」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除了公眾衛生威脅外,線上社會的討論環境中還會帶來的或許是人群的分離。

在家裡,你和家人同處一室,但在線上社會中,你們很可能不會有交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源,自己的討論組,獲取的信息差異較大。在線下,你和家人同處一室,但在線上社會,你們相隔千里。

此次家裡蹲案例中,你們全家人面對疫情信息的反應速度和行動也顯示了這一點。最初,「佛系等死」的年輕人對疫情最恐慌,提醒家人做好防護,科普疫情都是自發地行動。十天後,年輕人已經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疫情了,家人卻可能剛剛進入戰備狀態。線上社會的「時差」和「信息繭房」的存在,讓更多人被分離開來。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 圖片來自:偶像行為大賞

凱文・凱利在《失控》中就寫道:「個人擁有的圖書是文藝復興時期個人意識的主要塑造者之一,而廣泛使用互聯網計算機將會成為人類的主要塑造者。」當計算機向每個人提供不一樣的信息,它也會塑造不同的人。

這種時候,我們還不能忘了還沒被計算機塑造的老人、孩童,他們接觸線上社會更難。當全家聚會所有人都在玩手機時,大家活在了線上,而唯一沒有拿著手機的人,他們是不是被拋下了呢?

至少從目前來看,線上社會還是存在「准入門檻」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活在線上。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疫情期間,朝線上狂奔的社會

在這個大型社會實驗中,我們整個社會都有在努力完成線上的進化。

多人在線娛樂平臺和視頻網站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用戶;在線辦公和在線教育平臺也從此次疫情中獲得了珍貴的經驗;外交部在這種時期完成了首次的線上記者會;公證處也為用戶新增了「視頻遺囑」的公證選項。

我們曾經積累的智慧零售、智慧政務其實都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考驗。廣東省用線上小程序來分配口罩,廈門開始試行線上搖號,為了讓你不要在線下排隊,他們甚至會幫你把口罩送到家。這一切都是即時性的線上實驗,一切都是為了讓你不出門也能過活。

不見面的審批,零接觸的外賣,家門口的蔬菜,在家辦公和學習…… 我們智慧政務體系已經開始顯示自己的便利,成熟的外賣體系則是再度細化,生鮮配送這類服務未來會越來越多,線上辦公學習的應用則趨向成熟。

我們離一個線上社會還有多遠?

有人說疫情讓我們變得北歐化,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超過一米才能感到安全。但危機之下,我們也在極端的線上化,線下的娛樂消失一半,我們在線上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今天,略有缺位的線下讓我們線上化的實驗並不完全,但匆忙上陣的辦公應用和迅速完善的在線平臺已經證明了線上社會的新可能。

如果說《模擬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那「模擬線上」就讓我們看到線上社會的未來生活,它還有很多的不足等待完善,但也有新的生活等你去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