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狂3、狂3-50、狂8膠皮有哪些主要特點?請大神指教?

凌波勤夢人


1.狂飆三是一款粘性反膠,其標誌性特點是“控制、弧圈”與同類產品狂飆二“快攻、弧圈”相比,有著顯著特點,狂飆三的海綿吃球好,利於製造旋轉,拉出的球弧度更大,使弧圈上臺率更高。初開封的膠皮都很粘(除了澀性膠皮外),膠皮的粘性的判斷只要用手指輕壓,稍微有些粘手的感覺就好,太黏反而不出球,太滑則製造不了旋轉。此外,膠皮的粘性還與自己本身對膠皮的保養有關,用後及時清洗,貼上護膠膜最好。用狂三拉球被大多數中國人作為主要進攻手段而放在正手,是很好的選擇。

2.狂飆3-50,首先套膠軟而不彈,可能和球友選擇了低度數的套膠有關。可能是35度的。。。我推測紅雙喜本意是想把這款套膠做成類似老狂3之於40毫米大球一樣的適用於40+塑料新球。因此增加了粘度,恢復了海綿的“僵硬”的特性,但是顯然事與願違,這款套膠都反映一般。要速度沒速度,要手感沒手感。

3.狂飈8能很輕鬆拉出旋轉比較強的弧圈球,弧圈穩健,上臺率高,膠皮表面摩擦相當好,有一種抓住球的感覺,拉出的球很轉。

狂飈8的海綿比狂飆3的海綿更柔軟一點,它增加了控球的舒適度,又同時保證了較強的力量感和速度,無論是前衝弧圈還是高調弧圈,都表現的很好。值得一試


球球每日公推


恰好我正在用的就是正手狂8,反手狂3-50,底板是yasaka G5。先說正手,之前一直用的是狂3,但狂3需要灌膠,不灌膠就是一塊鞋底,我這人比較懶,打球時間又有限,抓住有限的時間打球才是正事,所以就換成不用灌膠的狂8。狂8比不上灌膠的狂3,旋轉,力量都比不上。但絕對比不灌膠的狂3好用,易上手,不用過多適應。再說反手,之前用過很多,銀河的,729的,世奧得的,超輕一諾王,天弓,天極3-60,反正好像都差那麼一點點意思。自己一直都調整實驗,最後用到3-50,因為自己反手橫打打法撞擊較多,所以又從35度換成現在的37度,現在就好多了,這個配置以我的水平可以用好幾年了!


北北溝


狂飆350是專門反手套膠,就是說反手使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