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西化之濫觴:尷尬的國際地位如何挽回若即若離的東烏克蘭?

靜夜史


烏克蘭這個位於東歐平原的國家,自14世紀伊始,它都是俄羅斯、波蘭爭奪的目標:15世紀,烏克蘭被波蘭統治;15/16世紀,烏克蘭反對波蘭的起義風起雲湧——17世紀,烏克蘭起義軍首領向俄羅斯求援,俄羅斯欣然接受。到了1667年,俄波簽訂了瓜分烏克蘭的停戰協定,規定西烏克蘭(第聶伯河右岸)屬波蘭,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歸俄國——埋下了以後分裂的源頭。18世紀,俄羅斯又相繼把烏克蘭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區併入自己的版圖。1795年,除加利西亞(1772至1918年由奧地利控制)以外,烏克蘭其餘地區均在沙皇俄國統治之下——烏克蘭的‘’俄羅斯化‘’正式開啟!

俄羅斯帝國的十月革命成功以後,烏克蘭又變成了幾方勢力眼中的糧倉、俄國命門:德國、協約國、烏克蘭民族勢力、波蘭一團混戰!結果,1921年3月,俄國在有烏克蘭代表參加的情況下,同波蘭簽訂了有利於波蘭的《里加和約》,和約規定,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劃歸波蘭;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它讓西烏克蘭歸屬蘇聯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蘇聯也藉助二戰將失去的烏克蘭領土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奪回,正式統一了烏克蘭!


1954年,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半島劃給烏克蘭:烏克蘭領土終於形成今日的規模——蘇聯卻按照自己的意圖建設烏克蘭。西烏克蘭,保持了對農業體系的投入和建設,它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建設卻嚴重滯後;東烏克蘭才是蘇聯同步發展重工業的地區,它的軍事工業也與蘇聯同步成長,基礎設施、生活水平高於西烏克蘭!為了維持工業體系的運轉,俄羅斯族裔也主要集中在東烏克蘭地區;而蘇聯對於烏克蘭的獨立意識非常敏感:二戰之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消滅了烏克蘭民族主義游擊隊,這也讓烏克蘭民間的分離意識延續至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烏克蘭依仗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發達的農業優勢,意圖成為歐洲的‘’新芬蘭‘’:歐盟給予它口頭承諾——只要它堅決反俄!幼稚的烏克蘭政府從此踏上了鬧事——被揍——和談——再鬧事——再被揍……的循環怪圈!


烏克蘭的戰略計劃十分可笑:利用歐盟的經濟援助、北約的軍事援助打造反俄陣地!忽略了歐盟們還要依靠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包括烏克蘭自己;為了加入北約、為了美國虛假的美好生活,烏克蘭放棄了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自我閹割了軍事重工業的投入;烏克蘭還‘’有意無意‘’的在亞速海、克里米亞半島挑起與俄羅斯的糾紛——2014年,忍無可忍的俄羅斯普京大帝悍然‘’解放‘’了克里米亞半島!同時,烏克蘭東部俄羅斯族裔也起義反抗烏克蘭政府的民族歧視政策:俄羅斯藉機介入烏東局勢,又把烏克蘭政府軍揍一頓!


虛偽的美國和北約卻藉機退縮了:除了提供訓練、少量資金之外,只是提供了輕武器和反坦克武器,重武器根本不給予烏克蘭——讓烏克蘭政府束手無策。眼看著烏東武裝愈戰愈強,它也只能與俄羅斯繼續和談,偏偏又遇上美國即將大選,可憐的烏克蘭又成為美國政界的火山:誰碰誰上天!




進退維谷的烏克蘭政府不好好檢討自己的政策失誤,反而四處遊蕩尋找盟友,不知不又成為他國制約俄羅斯的籌碼:在波蘭發表反俄聲明;與土耳其總統聯盟反俄;參加伊拉克的維和(得罪的可不是一個俄羅斯!)……它還想改變自己的國際尷尬地位?相信在2020年,烏克蘭同樣戰火紛飛、毛熊的爪印隨時落在基輔的臉面上。


熊style


自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原本可以憑藉自身歐洲面積第二大國,以及前蘇聯時期積累的軍事和工業基礎,大力發展經濟,逐步實現強國之夢的。

但奇怪的是,烏克蘭脫離蘇聯後,卻不顧烏克蘭東西差異的歷史現實,一意孤行堅持倒向西方陣營。結果淪為俄美兩大軍事強國的角力戰場。不僅克里米亞轉投俄羅斯懷抱,還造成烏東內戰的混亂局面。

(烏東內戰)

那麼,本來遠交近攻、捨近求遠就是一種國際大忌,當時烏克蘭為什麼會做出這種錯誤的判斷,搞成當下這種尷尬的局面呢?

早在公元9世紀,當今的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領土,同屬於東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輔羅斯,這是一個東歐平原上最早的文明古國。在弗拉基米爾大公及其子雅羅斯拉夫統治時期,整個國家的人口達到500餘萬,疆界空前廣闊,成了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

坐落於聶伯河上的基輔城也被譽為“帝王之城”,俄羅斯和東烏克蘭共同的文化基礎,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奠定的。

公元998年,弗拉基米爾迎娶了拜占庭帝國的安娜公主,並將公主信奉的基督教作為國教。如今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就來源於公主帶來的拜占庭文化標記。所以,從沙俄直到今天的俄羅斯,都將基輔羅斯,奉為俄羅斯歷史的起源時期。

“烏克蘭”這個詞,原本只是個邊區的地理名詞,並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反對波蘭的統治,發動起義時,向俄國沙皇求援,表示願意歸屬於沙俄領導。在沙俄支持下,從波蘭獨立後的今東烏克蘭地區,在得到高度自治權之後,和俄國簽訂了《鮑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條約》,也稱《三月條約》,正式加入俄羅斯聯盟。

(弗拉基米爾畫像)

18世紀,黑海北岸大部分地區和今西烏克蘭,也成為俄羅斯的領土。直到1917年,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佔領。

1922年蘇聯成立時,東烏克蘭以創始國之一的身份,加入蘇聯。而今天的西烏克蘭,在當時仍然屬於波蘭。

二戰爆發時,德國閃擊波蘭,蘇聯趁火打劫從東面入侵,佔領了今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領土。德國戰敗後,蘇聯以劃分的德國領土和波蘭作為交換條件,將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永久留在了俄羅斯,並將西烏克蘭和東烏克蘭合併為一。

1954年,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在俄烏結盟300週年酒會上,宣佈將俄羅斯所轄的克里米亞,作為禮物送給烏克蘭。

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在西方國家的政治滲透下,深埋在蘇聯內部的歷史和現實矛盾開始爆發,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思潮開始萌芽,整個國家聯盟面臨分崩離析。

1991年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定》,蘇聯正式解體,俄烏兩國也結束了337年的結盟歷史。其後,烏克蘭強烈要求俄羅斯將黑海艦隊遷出烏克蘭克里米亞,但並沒有成功。

(俄烏結盟)

可以看出,在歷史上,烏克蘭和俄羅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傳統意義上的烏克蘭,實際正是當今鬧著歸俄的東烏地區;而聶伯河對面的西烏克蘭,其實是近代戰爭中新納入的波蘭領土。

現在的烏克蘭,早已不是歷史上那個和俄羅斯同出一脈的烏克蘭。它只是在前蘇聯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強行拼湊起來的一個國家。蘇聯原本旨在將烏克蘭這塊東歐地區最為富庶的土地,打造成一個消除地區差異、種族和宗教矛盾的聯盟共和國範例,以彰顯蘇聯大國意識形態的整體性。然而,蘇聯這樣做,最終給烏克蘭內部的分裂,埋下了隱患。

正是因為這些歷史原因,形成當前烏克蘭東西部地區民族、宗教及發展思路上的巨大差異。而夾在俄羅斯和西方雙重壓力下的烏克蘭,在西烏勢力上臺後,採取完全的去俄西行策略,這自然會遭到歷史上烏克蘭的“真正主人”東烏民眾強烈反對。

就這樣,烏克蘭不僅投靠歐美沒有成功,還與俄羅斯結下了怨恨,丟了克里米亞半島,東烏分裂局勢也愈加嚴峻。而烏克蘭當政者不僅不反思自身原因,還總是推卸責任,怪俄羅斯欺人太甚。

總之,烏克蘭幻想脫離俄羅斯,投入西方陣營抗衡莫斯科的想法,在內交外困的亂局下,只能面臨失敗。最終還是要主動向俄羅斯示好,以求得社會和經濟秩序的恢復。否則,只能在混亂中困苦下去,迎來更大的政局動盪。

(參考資料:《恩怨情仇三百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分分合合》)


張生全精彩歷史


烏克蘭面臨的問題並不是個案。

關注烏克蘭問題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給全世界國家提供一些警醒和思考。

因為烏克蘭的事情,其實也是很多的民族國家都可能面臨的情況。

問題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有民族分裂勢力存在;第二,有外部勢力插手。

這兩者不只是烏克蘭今天的問題,嚴格意義上講,是一個全球問題。有多少國家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著,有的只是沒有烏克蘭那麼嚴重,弄到兵戎相見或者外國公開支持分裂主義的地步而已。

但本質上只要具備以上木叔提到的兩點,都說明烏克蘭面臨的問題是具有世界性的意義的一件事。

烏克蘭的民族分裂勢力就是俄羅斯人,這是毫無疑問的,也是被實踐證明了的。

克里米亞之所以能夠成為問題,就是因為當地俄羅斯人響應俄羅斯的號召,在烏克蘭政府根本沒同意的情況下,私自舉行了一個獨立公決,之後申請加入俄羅斯聯邦。俄羅斯當然笑納,它們用這種方式分裂了烏克蘭。

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的分裂勢力,也是俄羅斯人。

他們也舉行了所謂的公決,也申請加入俄羅斯。這次俄羅斯只是承認它們的獨立地位,但是並沒有公開接受它們的申請。

為啥不接受?不是俄羅斯不能接受,是俄羅斯在找時機接受。

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關係緩和,俄羅斯不接受頓巴斯加入俄羅斯,可以給烏克蘭一個面子,未來用頓巴斯地區作為和烏克蘭討價還價的籌碼。

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關係緊張,甚至加入北約的話,頓巴斯加入俄羅斯的申請肯定會被接受,這就說明俄羅斯和烏克蘭撕破臉,甚至不惜戰爭了。

所以烏克蘭的問題,不是什麼西化俄化的問題,是外國勢力干涉內政,要分裂國家的問題。

即使烏克蘭和西方沒啥關係、沒啥交流,該國內部俄羅斯人也是有著獨立和分裂意識的,俄羅斯也是始終都在插手這個問題的。


木春山談天下


東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問題,烏克蘭是沒有辦法收回的,因為這些地方俄族人口占大部分,另外烏克蘭一心想要投靠西方,追隨西方圍堵俄羅斯,而西方國家並不是真心幫助烏克蘭,他們只是把烏克蘭當做一個棋子。而且烏克蘭的戰略位置讓俄羅斯不可能放棄烏克蘭,只要烏克蘭繼續敵視俄國,企圖加入北約,它就會一直吃虧下去。同樣俄羅斯的崛起,必然伴隨者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再次統一,其中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重點,中亞要死死抓住哈薩克斯坦,國家的分裂,俄國不會崛起,只有國家統一,俄羅斯才會崛起,所以烏克蘭未來的命運就是迴歸俄國,這樣它也就自然收復它失去的領土了,並可以享受大國地位。


外交學人


烏克蘭現在明顯的首鼠兩端,幾百年來一直是東正教的灌輸,斯拉夫模式的洗禮。在西風東漸地氛圍中,不顧實際國情,盲目崇拜西方模式。就好像一個人隔著防盜網想出去換一個活法,頭鑽出去了,卻不知道身體太臃腫過不去,卡在中間,出不去也退不回來。

當今烏克蘭若積極同俄羅斯緩和關係,不充當西方反俄羅斯的橋頭堡,充當西方和俄羅斯的緩衝地也許是不錯的。畢竟鄰居是搬不走的。


千鳥朝鳳


烏克蘭需要認清現實:1,與西方國家,北約劃清界限,保持距離。2,果斷放棄克里米亞。這叫斷尾求生。3,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友好相處。


寧死不979


這是社會革命問題。很難出頭,改革家也難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