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這段時間正是全國新冠狀肺炎的非常時期,從去年臘月二十七之後回到老家家中,便處於封閉狀態好一陣。與城市的差別是農村鄉下人少的可憐,不用太過擔心,自給自足的生活也完全能夠滿足保障。

在老家,空氣十分新鮮,如今出門也看不到半個人影,鄉親們也都相當自覺的待在家中。偶爾還有些老鄉在自家地裡幹活。沒有人員聚集,沒有相互接觸,農村的廣闊土地裡甚至能夠可以不必使用口罩。今天天氣突然出奇的美好,一連下了大半個月雨的老天爺終於停止了哭泣。似上天有感,一連下著如此之久的雨,好讓人民不要出去,安心待在家裡。今天自己一個人跑到山上,尋找在這剛剛到來的春季裡,哪裡有驚奇。於是,在自己家柚子園的柚子樹上我找到了幾個蟬蛻。於是突然想到一首很喜歡的詩句——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這首自己很喜歡的古詩,是由唐人雍陶(約公元八三四年前後在世)所作。寫關於蟬的詩詞非常之多,可我卻獨愛這首。“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尤其這兩句,自從第一次看到這首古詩之後,這兩句便如同刻印在腦海中。雍陶字國鈞,成都人,晚唐詩人。這位出身貧寒的詩人工於詞賦。在文宗大和八年(834年)中進士,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年),授國子毛詩博士。

樹高處的蟬鳴之聲實在是太過嘹亮了,好似要傳入傍晚的雲霞之中。卻不只是讓我一個人苦惱啊,也讓你跟著一起苦惱了。什麼時候你我各自身上都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身輕體閒的時候。大概就能夠每次聽到這鬧人的蟬聲也可以當做聽不見吧。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樹上的蟬鳴將煩惱了詩人才愁緒,身有瑣事再聽著蟬聲,於是便更加苦惱憂愁。於是便期盼著事情早日結束。和我當時的情緒可以說是有些相似,只是少了那鬧人的蟬聲。畢竟是冬天剛走,春時剛立的季節,所以便沒有蟬聲。但是那依然掛在樹上,或樹幹,或葉片,或青苔面上的那些蟬蛻,卻是實實在在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能夠在當下這個人人都在擔心病毒蔓延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尋一處僻靜,或賞青尋蟬(蟬蛻),或遠望觀山,心情便一下子安靜了許多。春節已經過去,已經到了返回城市上班的時候,可是複雜的情況卻讓自己的心裡有些亂。工作的進程發生了改變,安排好的計劃也付之東流。所以心裡難免都會有些浮躁。幸運的是,還能夠有些美好的事物促使自己安靜。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這一天,我抱著一本書,安靜的在樹林子底下看了一個下午,忽然發現時間過的是真的很快。當我合上書籍,看著放在手心裡的已經失去了肉體的那隻蟬的空殼,有些剔透,有些晶瑩。於是我想,或許有時候我們也該放慢自己的腳步,放緩自己的計劃,以便於將自己那顆日漸浮躁的心好好沉寂。我一直覺得蟬或許是最具禪性的動物,它們早期蟄伏於泥土之下,安靜的等待破土的時刻。然後從土裡爬出,爬到樹上,葉上再破殼。於是朝飲露水,暮浴晚霞。一聲聲高亢嘹遠的鳴叫棲於枝頭。好像從來的這麼的不忙不慌。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也許我不會覺的蟬聲能使自己感到愁惱。仔細想來,我們好多人甚至已經記不清蟬聲究竟是什麼樣。至少在我的記憶中依然模糊。若是有一天我能安靜的聽著蟬聲,那麼或許未曾愁我亦不愁君。我甚至有些期許,有些期盼,有一天,我沒有了那些壓在心頭的工作,沒有那些需要執行的計劃,我也許便是真的“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