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正月十六的月亮總是圓的?

白搭小可愛


這個問題,得從月亮的朔望週期說起。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約二十九天半(29.53059),非整數。曆法的年月日時,都必須取整數,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月亮繞地球運行,地球繞太陽運行,月亮的位置不斷地變化,這就形成圓與缺的循環週期。當看不到月亮時為缺(一般在農曆的初一和三十。而月圓一般多在十五或十六)。所以,不一定十五日圓,也有十六日圓。


趙日金141


什麼時候月圓呢,月亮最大的時候最圓,月圓可以在十五或十六。

我們國家使用的是農曆(夏曆),也是一種陰陽曆,月的長度以朔望月為基準確定,農曆初一定為朔日,也就是我們說的新月,是一個月中最小的一天,我們看不見月亮,如果有一天初一看見月亮,說明曆法編制有錯誤,得要修正曆法,此外還可以通過日食來修正朔日。

朔望月的長度在29.272至29.833天之間變動,平均長度約為29.5306天,因此農曆一個月是29或30日。每月十五前後必定為滿月,因此將十五稱為“望”,十六稱為“既望”,這就有了十五、十六月圓之說。

月球繞地球公轉,當月球位於地球、太陽之間,月球的暗面正好朝向地球,就可以定為初一(朔日),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月亮有盈虧變化,虧在最大值在哪個時刻,也就是說,虧在初一哪個時刻,才是做為月相變化的起點來計算朔望月長度。我們看下圖:

朔望月平均長度為29.5306天,半月平均長度為14.765天

最小長度29.272天,半月長度14.63天

最大長度29.833天,半月長度14.91天

上圖中A點為初一的零點,C點中午12點,1(初一),2(初二)……14(農曆十四)依次類推。

下面有三把尺子,分別是半月平均長度、半月最小長度、半月最大長度。

首先我們先討論,半月最小長度這把尺子,為14.63天,假如月虧最大值在早上6點(0.25天),那麼用這把尺子量一下,起點定A、C 的二分之一(1.25)處,14.63+1.25=15.88,那麼小於16日,那麼這一天就是農曆十五最圓。

如果我們最大長度是14.91天呢,14.91+1.25=16.16,終點落在了16日之後,十六最圓。

討論:

最早月圓時刻:1.0+14.63=15.63 大約在農曆十五的15點以後

最晚月圓時刻和:2.0+14.91=16.91 大約在農曆十六的21點以後

農曆十五與十六哪天月圓多?


半月平均長度為14.765天,那麼起點在1.235處分界,大於這個數值就是十六圓。反之就是十五圓。十六圓的概率佔有1-0.235=76.5%,十五圓的概率佔23.5%。十六月亮圓最多。

很顯然我們用的歷法裡面一整日為24小時,時間跨度有些大,加之朔望月與我們日期數量不是整數關係,而朔望月長度還會有變化,這樣會導致月圓時不會固定有某一天。


地理縱橫


這個問題,得從月亮的朔望週期說起。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約二十九天半(29.53059),非整數。曆法的年月日時,都必須取整數,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月亮繞地球運行,地球繞太陽運行,月亮的位置不斷地變化,這就形成圓與缺的循環週期。當看不到月亮時為缺(一般在農曆的初一和三十。而月圓一般多在十五或十六)。所以,不一定十五日圓,也有十六日圓。


長春老遲


月亮不圓的原因是月食,簡單來說,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地球正好擋住了部分或全部射向月球表面的陽光,月食也就產生了。

換種說法,月亮本來是圓的,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就是被地球的影子遮住了,而地球也是圓的,所以地球的影子有個弧度,因此我們看不到非常規整的半圓月亮。

因為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從一個滿月到下一個滿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時44分鐘。因此並不是說一定十六比十五圓,而是十五和十六這兩天都有可能是最圓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句俗語也只是古文的行文方式與現代文不同,其本意就是十五十六都圓。



曉得something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什麼是"望”? 每逢農曆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揹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著地球,於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發生在凌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這樣,月亮最圓滿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遲可出現在十七日的早上。

眾所周知,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運轉為規律而制定的,所以它與月相對應的很準確。但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優點混合而成的,這就難免會有誤差,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導致滿月遲來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速度不恆定引起的。受幾百種因素干擾,月球繞地球公轉速度有時快、有時慢,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所經歷的平均週期是29.53天,但最長與最短週期相差13個小時。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腳步”慢,則從“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

當月亮運行到對地球來說正好跟太陽相反的方向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輪圓月,

這叫“望”。

當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面正好揹著地球,我們看不

見月亮,這叫“朔”。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來需要29天12小時44分,

這叫一個朔望月。

朔一定在農曆的每月初一。

朔之後平均起來要再經過14天18小時22分才是望,

因此,望月常常不是發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月亮環繞地球的公轉速度並不均勻,有時快,有時慢,由此,

朔望月的長度與其平均值可以相差到6個小時,因此,望月也可以延遲到十七晚上才發生。

當然,如果朔發生在初一的清晨,那麼望會發生在十五的晚上,

因此,望恰好發生在中秋夜的年份也是有的。


瀋陽剃頭師傅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什麼是"望”? 每逢農曆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揹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著地球,於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發生在凌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這樣,月亮最圓滿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遲可出現在十七日的早上。

眾所周知,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運轉為規律而制定的,所以它與月相對應的很準確。但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優點混合而成的,這就難免會有誤差,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導致滿月遲來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速度不恆定引起的。受幾百種因素干擾,月球繞地球公轉速度有時快、有時慢,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所經歷的平均週期是29.53天,但最長與最短週期相差13個小時。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腳步”慢,則從“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

當月亮運行到對地球來說正好跟太陽相反的方向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輪圓月,

這叫“望”。

當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面正好揹著地球,我們看不

見月亮,這叫“朔”。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來需要29天12小時44分,

這叫一個朔望月。

朔一定在農曆的每月初一。

朔之後平均起來要再經過14天18小時22分才是望,

因此,望月常常不是發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就是這個道理。


譁英雄26951119


因為十六的月亮,才是月亮的本來樣子,按照我國的字體來拆解,十六兩字合在一起就是個本字,這大概就是本字的秘密吧。月亮其實很神秘,會變化成多種多樣的形體,可愛又神奇,所以世間人喜歡在晚上靜靜的觀天看月亮時,看到神奇的月亮,會讓人不平靜的心情,變的好起來,這或許就是月亮如水的光華給人的慈愛吧。我們生活在太陽和月亮的天地間,以平靜的去觀察太陽和月亮,會發現太陽和月亮,非常美麗的光華,而且也會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頭腦越來越靈性,智慧越來越通達。如果,有人還在為自己的健康和煩惱太多發愁不安,又不想與人交流,那就和太陽月亮默默的說說心裡話,靜默讓心平靜一小會,只望著它們,你都會得到瞬間的寧靜和安適,這就是天地給我們的慈力,所以,讓我們擁有一個平靜的心,以平靜的心去對待周遭所有的,一切有生命的,動植物,你的心情會變的越來越安適,你的容顏也會越來越柔美。所有的不快和煩惱也會越來越少。你會真正的學會,愛自己和它人!











月扶柳9779


其實這種說法跟我們使用的農曆有關。每逢農曆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對地球,此時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月亮亮的一面朝向地球,此時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凌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月亮最圓滿時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遲可出現在十七日的早上。

陰曆以月亮繞地球運轉規律而制定,它與月相對應的很準確。而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的優點混合而成,這就難免存在誤差。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滿月遲來是由於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速度不恆定引起的。受諸多因素干擾,月球繞地球公轉速度時快時慢,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所經歷的平均週期是29.53天,但最長與最短週期相差13個小時。

如果在“望”以前月亮運行速度慢,則從“朔”到“望”可能需要16-17天,所以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情況。其實,“望”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十七都是正常情況。





快樂吧為您開心


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因為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從一個滿月到下一個滿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時44分鐘。在“望”時,月、地、日最接近一條直線,月亮因此也最圓、最亮。但由於月亮轉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達“望”的時間不同,大多在農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

因為只有當月亮與太陽的經度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處在正好相對位置的時刻,(如同兩個人正好臉對臉)才能看到圓月。但是,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最近時有36萬千米,最遠時有40萬千米,由於“萬有引力”的關係,近時走得快一些,遠時走得慢一些。

如果在上半個月快了,就會準時到達圓月的位置,在十五圓;如果慢了,就會“晚點”,趕在十六或十七到達圓月的位置。這種“十五不到位”的情況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英朗小滿


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亮最圓之時往往在農曆十六。這是因為,月亮轉動的“步伐”有快有慢,地球正好位於太陽與月亮之間的“望日”時間也就不定。然而,根據專家觀測,今年正月十五正趕上“望日”,但中國龐村地區不知什麼原因.代代相傳過正月十六而不過正月十五.也許月亮恰逢最圓,龐村地區這和現像.這無疑又為元宵佳節增添了幾分情趣與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