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韓國為什麼要花巨資請美軍保護?真的很有必要嗎?

手機用戶96121272233


巨資也划算。建設國防力量同樣需要巨資,但也未必能有效保衛自己的國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是很划算的。


牛知曉


理論上講,日本韓國當然可以保護自己,但是歷史沒給他們選擇機會。

木叔談兩點。

第一,美國駐軍日本和韓國都是戰爭的結果,不是錢的問題。

美軍駐紮日本其實是從二戰後的佔領狀態轉變而來的。就如同美國如今駐軍德國,也是從之前佔領德國變成了駐軍。

當然這種轉變是要通過條約來體現的。比如50年代日本的岸信介政府和美國簽署了美日安保條約,明確了美軍駐紮日本的權利。這就是駐日美軍合法化的依據。

可以說,當年日本根本沒有能力拒絕美軍存在。即使美國當時把日本變成自己的一個州,日本也無從反抗,因為全日本的武裝力量已經被解除了。連日本憲法都是美國人給制定的,可見日本當時確實類似半殖民地。

韓國的情況也類似。如果美國美軍在仁川登陸幫助韓軍,韓國恐怕早就滅亡了。

正因為美國對韓國有救命之恩,而且韓國人在戰後確實也完全從屬於美國,與日本被美國佔領情況比較類似。所以韓國也沒有辦法選擇讓美國人離開。

再加上東亞地區的重要意義也促使美軍要留在當地。所以駐日駐韓美軍才一直存在到今天。

這個問題是來自安全領域,和錢沒啥關係。

要是當初日本能用錢把美國人請走,估計早就做了。畢竟日本在戰後20年就已經是西方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不差錢。

第二,日本和韓國即使不請美國保護,自己也要花大價錢來裝備國防。

雖然如今美國獅子大開口,要日本和韓國負擔4-5倍的軍費,顯得欺人太甚,其實要是適當提高軍費,日韓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抱怨。

原因很簡單——即使美國人走了,日韓也要裝備軍隊和國防,一樣要花大價錢。

美國人駐紮在日本韓國,既可以給日本韓國壯膽,又可以讓同盟關係密切,同時還等於請來一個保安公司來給自己的利益維護安全。只是保安費太高,有點承受不起。

如果美國撤走的話,韓國和日本首先就缺乏了自信。畢竟60多年來都是靠美國人保護的,一旦失去這個依靠,肯定會有很多防務上的不安全感。

特別是日本,他們還沒有修改和平憲法,意味著日本自己還是不能有軍隊,沒有交戰權。美軍撤走,等於日本安全上出現了一定的真空狀態,這也是日本人難以承受的現實問題。

所以,多花點錢,只要別太過分,日韓都不會讓美國人走。


木春山談天下


根據媒體報道,美國提高了日本和韓國承擔美國駐軍的軍費,其中將韓國承擔的駐韓美軍軍費提高到50億美元,將日本承擔的駐日美軍軍費提高到80億美元,而且這兩國承擔的美軍軍費都比2019年所承擔的軍費高數倍。

那麼,大家有個疑問,日本、韓國為什麼要花巨資請美軍保護?這有必要嗎?

日本和韓國現在當然可以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但是美國在日本和韓國駐軍是歷史選擇的結果,不是日本和韓國單方面的所能決定的。

一、日本和韓國有美國駐軍,這是歷史問題造成的。

日本是二戰的發動者,1945年日本戰敗以後,美國對日本進行了軍事佔領。戰後日本在美國的監督下制定了和平憲法,而且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美國逐步改變了對日本的政策,開始扶持日本,而美日關係也由也由佔領者和被佔領者的關係轉變成盟友關係。所以,美國的駐軍得以以盟友的身份繼續留在日本。

二戰後美軍本來已經撤出韓國,但是隨著半島局勢的發展變化,美軍又重返韓國。如果沒有美國的軍事介入,韓國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了,所以美國的駐軍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韓國的獨立地位。美國和韓國由此也建立了盟友關係,美軍也得以長期駐紮在韓國。

二、日本和韓國不請美國駐軍,自己也要花費鉅額軍事進行國防建設。

美國在日本和韓國的駐軍,在一定程度上為日本和韓國提供了安全保障,使這兩個國家只進行有限的國防建設,然後把大量的資金用於經濟建設,節約了國防成本。如果日本和韓國沒有美國的駐軍,那麼日本和韓國就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資金來發展軍事力量。

三、雖然現在日本和韓國有能力自衛,但是要想讓美軍完全撤出兩國也不可能。

根據世界權威軍事排名機構——全球火力(GlobalFirePower)網站發佈的2019全球軍事力量排行榜顯示,世界軍事力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依次排名是:1、美國,2、俄羅斯,3、中國,4、印度,5、法國,6、日本,7、韓國,8、英國,9、土耳其,10、德國。

日本和韓國的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6名和第7名,以這樣的軍事實力自衛顯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在日本和韓國都與美國是盟友關係,雙方都建立了軍事同盟,而且美國在兩國駐軍也有自己的戰略目的,要想美國全部撤軍也是不可能的。


銘蘇先生


為什麼日本韓國一直要美國人庇護,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已經惹惱了東南亞還有蘇聯,再說當時只有美國真正控制了日本,而且很多投降條款只有美國人知道,日本人無論怎麼恨美國,也只好忍氣吞聲,沒有美國人照著,也許亞洲各國會讓日本消失,怨氣太深,日本人讓美國人庇護是聰明的選擇。韓國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美國庇護早被朝鮮解放了,在利益面前,日本韓國所以成了美國遠東戰略的基地。


董光亮


二戰前,日韓是一體。日本二戰戰敗投降,日本接受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雅爾塔協議》的共同規定,只保有本州、北海道、四國丶北九州,這四個大島,其他原屬於日本管轄的土地,全部喪失。自此韓丶日皆歸美國管控,美軍同時進駐韓日兩國。美軍進駐韓國時,韓國還沒成立,可以說是美國主導建立了韓國政府。

由以上論述,可以得知美軍是不請自來,韓日向美國交納鉅額“保護費”,不是韓日非要美國“保護”不可,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從嚴格意義上說,韓日必須向美國交納鉅額“保護費”,不交是不行的,因為美國抓住了韓日兩國的痛腳。如果與美國徹底撕破臉,最後吃大虧的還是韓日。個人認為日韓雖然覺得不甘心,但最終還是會向美國交納“保護費”的。韓日決不會“敬酒不吃,吃罰酒的。”


鬼影147951010


不是說有沒有必要?而是韓國和日本從自己的國家利益而出發所決定的,一個國家的利益是這個國外交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美國向韓國和日本索要天價軍費,其中和日本索要80億美元,是過去的5倍,和韓國索要50億美元,是過去的4倍。韓國和日本是否會同意美國的無理要求,不是沒有可能不同意,而是韓國和日本會自己算一筆賬,如果美國不駐軍,那麼韓國和日本必須自己駐軍,如果韓國和日本的駐軍索要的軍費遠遠超過美國向韓國和日本索要的軍費的話,那麼韓國和日本必將惠同意美國的要求,因為倆權相害取其輕。

2.韓國和日本要求美國在韓日駐軍,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美國畢竟是世界超級大國,有了美國的支持,韓日必將有更加安全的國際環境,所以說對於韓國和日本來說,即使多出點錢,也希望美國在本國駐軍,這樣可以為自己的發展贏得一個安全的環境。



3.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按照當時的規定,日本只能夠,擁有30萬的常備軍,這遠遠是不能滿足日本安全的,所以說從日本的角度而言,日本更希望美國在其國家駐軍,從而保證安全。

4.對於韓國而言,目前朝韓關係依舊不是那麼穩定,朝鮮而且擁有了核武器,所以說,韓國為了維護本國的安全,也更希望美國在本國駐軍,從而共同抵禦來自朝鮮的危協。

所以說韓日,請求美國在本國駐軍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望各位多多批評指正!


獵鷹追風


他們沒有必要美國的保護了。

先說日本:他恨不得美國滾開,自己做個小人也是人,現在只能和狗比忠誠。

再說韓國:日本當狗,我沒空間了,委屈求全唄。


武大a小矮人


有啊,出了保護費,自身安全得到保障不說。相關的國防開支大大減少。國家可以把錢用在工業,教育,民生上。西德,日,亞洲四小龍。他們實際軍費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多少。美蘇爭霸時。上述國家地區為什麼經濟發展的那麼快。把錢用在經濟發展上了,國家經濟實力突飛猛進,社會福利也是很好。

反觀軍費大國那一個不是民用經濟下滑,民用企業低迷。國民收入下降,福利變差。現在美國要求他國出錢,以及製造業迴流。就是為挽救國內民用經濟市場與企業。誰叫軍費開支太大,擠佔用於民生資本。


雲無相22974309


日本、韓國兩國讓美國駐軍都是迫不得已。不過,日本和韓國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日本是被動同意美國駐軍,而韓國是主動邀請美國駐軍的。

日本被美國駐軍的關鍵因素是二戰。由於日本是二戰軸心國之一,二戰結束以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無條件接受了盟國對日本的佔領。不過,最初佔領日本的,是盟國的多個國家,而美國只是其中佔據主導地位的一個國家。後來隨著盟國其他國家的駐軍相繼撤離日本,美國逐步成為了唯一對日本進行軍事佔領的國家。這種軍事佔領,如同美國在德國的軍事存在一樣,慢慢地衍變成為了海外駐軍。

至今,日本依然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美國在日本的基地,不僅起到了監視和控制日本的目的,同時還意在牽制其他國家,維繫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當然,作為日本而言,美國的駐軍對於日本是無可奈何的。日本並不需要美國的“保護”,但是日本也沒有能力、沒有膽量趕走駐日美軍。

韓國的美軍主要源自於韓戰。眾所周知,韓戰時期,南韓差點滅亡,最後是在“聯合國軍”的幫助下,南韓才得以恢復。韓戰結束以後,迫於北韓的壓力,南韓不敢讓“聯合國軍”撤離,於是與“聯合國軍”簽署協議,聯合國軍開始長期在韓國駐紮。不過,後來美國軍逐步取代了“聯合國軍”,駐韓美軍由此奠定。

目前,美國在韓國的駐軍依然還有三萬多人,韓國也是美國海外駐軍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然而,由於同周邊國家相比,韓國軍事力量相對薄弱,韓國並不敢讓駐韓美軍撤離。即便美國一再提高韓國的軍費分攤,韓國也只有被動接受。韓國的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來自於駐韓美軍的“保護”。


蘇綻


曰夲二戰戰敗由美革佔領而非曰夲請美軍。韓國不同於日本,二戰後北朝鮮打過南朝鮮差點統一,南朝鮮請求美國出兵以聯合國軍名譽打擊北朝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