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知公考:10+公考6次进面,1年上岸分享3点经验

2018年12月开始认真备考,2019年底完成目标,某省上岸,前面的裸考就不算进去了,都是打酱油。个人有几点经验,希望对各位有志上岸的朋友有一点帮助。

步知公考:10+公考6次进面,1年上岸分享3点经验

一、思想准备:考公必须有定力

很多上岸的同学,讲经验时都讲些学习方法,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在思想上做好准备,是第一步重要的,因为在认真备考前,我好几年都是随便看看然后裸考,当然,结果就是分数不高,18年底那会,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确认自己是真的想进入体制内工作,所以就开始闭关学习了。有这样努力的学习过程,成功的结果自然不奇怪,如果不成功,说明准备的还不够,继续努力就好。

思想准备的一个重点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作为一个10年工龄的在职人员,天赋也不高,如果不能在思想上做好准备,确认自己真的能,花时间学习训练,好的结果出现的概率必然十分的低,所以就我而言,我觉得每个想上岸的考生,可以花几天时间,或者在备考累时的休息时间,想想自己为什么考,你会觉得目标越来越明确,一时的失败,只是还没到最好的结果而已。

在备考复习中,我拒绝了朋友和单位没有必要的聚会和聚餐,10年同学会不去了,一些极费时间的爱好活动都不参加了,是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达成我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考公有定力,能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认真备考。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当举棋不定迷茫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初心,自然会坚定信心。

步知公考:10+公考6次进面,1年上岸分享3点经验

二、提升策略:练习必须有套路

本人报了羚羊、花木、北楚三位老师的课程,基本算是全面学习了一遍,我觉得学习的过程要分三步走,知识学习期-》应用套路期-》大神状态期。就我观察论坛里大神的表现和自己的学习过程,我处于应用套路期,达不到大神的状态。通过一年的学习,我的行测基本稳定在65分左右,申论稳定在70左右。

1、知识学习期

全面学习三位老师的课程内容,把原来杂乱无序的个人知识储备进行梳理,这一步花的时间最多,也重复了好几遍,最后整理成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稳定的练习把知识点稳定下来。


2、应用套路期

很多同学对套路一词比较反感,个人觉得应该正视套路的作用,进入了套路期,说明你的水平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度,而不是说套路是不好的,这表明你针对题目已经有了一定的神经反应,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很多人都想直接跳过套路期进入大神期,是不切实际的。(这里多说两句,为啥有的人不怎么备考就很高分,也就是人称的大神,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底子就很好,套路上早你很多年就完成了,而你却还没完成套路期,你需要做的是踏实完成训练,度过套路期,才能追赶上大神的背影。)

我从行测、申论两个方面来说,

行测这块,我分为了速刷部分和坐刷部分:

速刷部分:类比、填空、片段、图推、定义,这几个板块,我都是利用闲时散步等时间,10分钟完成一个版块联系,做完立刻纠错,培养作对的感觉,当然,这部分速刷,是在你知识学习期把所有方法都学习完自己,不断练习完善的过程,对我来说,通过这种速刷,正确率能达到7-8成,基本算完成了预定目标。

坐刷部分:资料、数量、逻辑,这三个板块要求集中精神,我是通过坐下来慢刷后学习的方式学习,资料不多说,知识点就那些,好好练提升速度,数量和逻辑,个人觉得要见多识广,总结套路,能达到6-7成就已经完成任务了,毕竟对我们来说,正常国考难度下达到70+已经算完成了行测的基本任务。

申论就我的水平来说,达不到花木老师的信手拈来的水准,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套路答题,平常把练习做好,总结出每种题型自己该咋做,大作文,选经典的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直接套,套路用熟了,偶尔闪光的话,效果其实挺不错的,我用这个方法稳定70,各位朋友可以参考。


3、大神状态期

这块我自己都没练到,所以经验不多,只能提下我预想中的状态。

大神状态=行测大部分都是秒题对+申论文采风流高分。

行测秒题是什么概念,平常参加模块,大神都是80+,我通过观摩和分析对比,认为自己要达到80+,必须要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且对,有限的时间内快准对,能达到这种状态就算大神状态期;申论文采风流高分请参考花木君老师答题。

在备考时,我是把自己的目标和各学习阶段按这个流程来分的,达到套路期就已经够完成上岸的目标了,上岸的地区不算好,对于想要更好职位的朋友,需要达到大神期才算稳,毕竟现在竞争很大,为了给面试留余地,大神状态必不可少。

步知公考:10+公考6次进面,1年上岸分享3点经验

三、考试态度:应考必须有经验

临场发挥,本人并不算特别好的人,所以选择了以考代练的方法,在短短一年中,参加了10次以上的各种考试,只要近的,省考市考事业单位我都去参加,各种应考经验十分成熟,上场考试很稳定,也不慌,如果你认为自己临场会紧张,就多练几次。

能面试练习的我都去,这可不是陪练,而是真的上场面试,最终进体检的有四次左右,我选择了其中一次上岸,如果岗位不合适,就在体检前电话拒绝,避免招人单位因我的选择耽误事情。

应考必须有经验,这个因人而异,可以自己斟酌。


总结:

公务员考试不简单,随着现在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在思想、能力、经验上的不断储备,能缩短我们与其他优秀考生之间的差距,并实现超越。

这一年备考。也不断提升了我的能力,并反思考试备考的经历,为什么考试要设置行测、申论、面试三个环节,行测是锻炼公务员的各种基本能力,申论是锻炼写作能力,面试是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公务员考试就是通过这三个能力测试筛选满足条件的人员,当你不断在这三个能力上取得突破,上岸也就自然而然了,如果你的能力不过关,上不了岸也是正常,通过备考让自己的各项能力强起来,其实才是考试的真正目的,能在这个岗位上做更好的贡献,这是我在这一年备考中学到的东西,希望对各位有用。

套一句古诗词,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希望大家都通过备考锻炼能力,自然上岸,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