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窮就別生孩子,給不了兒女好的生活還生,這是自私”,你怎麼看?

窮人低層恨透果家


我覺得這種話應該自己跟自己說,每個人都秉持著這種觀念,生之前多想想自己的經濟狀況和未來規劃,不要把生孩子當作是完成一個任務:反正我年齡差不多了該生了或者爸媽想抱孫子了,甚至還有指望下一代改變自己命運的,都是極不負責的態度。

但是,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用這句話去要求他人該不該生孩子,因為窮或富都只是相對而言的,重點是當事人應當評估眼下的條件是否給的了孩子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如果自己都覺得養不起或無法陪伴那還是慎重考慮吧。


Lazylazyer


要是在五六十年代,我堅決反對題主的說法,但現在,我非常贊同。

在們父母那一輩,普遍很窮,家家戶戶都有不少孩子,我聽父母說的,那個時候最多的是八個孩子 四個閨女,四個兒子,養活起來是挺困難。她們何嘗不知道啊,只不過那個時候避孕措施簡陋,重男輕女現象相當嚴重,所以普遍孩子較多。雖說生活是苦了點,但他們也都很開心啊,有父母的呵護,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精神物質還挺豐富的。

但是現在,我只能呵呵!

現在,物質生活比以前強了太多,可還是很貧窮,尤其是農村和偏遠山區。許多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領,少了父母的呵護與陪伴,不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

對孩子來說,她們最需要最想要的不是多少零食,多少玩具,她們最渴望的是爸爸媽媽的愛啊。

或許,有些父母說“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啊,我們想給她們最好的”,是,你們說的不錯,但你們想過孩子的感受嗎?在他們開心的時候,你們在哪,在他們傷心的時候,你們又在哪?更有許多孩子因此變得孤僻,不愛說話,自閉,相比於孩子的健康,掙錢真的那麼重要嗎?

不僅如此,許多年輕父母鬧離婚,撇下兩三歲的孩子,小小的年紀就缺乏父愛母愛,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從這些方面來說,窮就真別生孩子,因盲目衝動生孩子,就是一種自私。

所以,先好好掙錢,掙得差不多時,再要孩子,奶粉有了,陪伴也有了,更不至於天天鬧離婚。

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如果你贊同妹妹的說法,還請給妹妹一個關注,謝謝😜




一轉而逝的笑


我覺得窮生一個兩個孩子還可以,但是多了就不行了,我見過很多窮,但是很勤勞的人,子女也教育的很好,雖然物質上沒有給子女很好的,但是吃飽穿暖,也能上個不錯的學校,我覺得父母能給子女最好的東西是一個健康健全的身體,好的教育,溫飽的生活,不是要多麼奢侈


寶寶的牙刷


這個問題也是在於個人的想法

我老公是有個大姑姐,他倆是姐弟兩人!我婆婆身體是有高血壓,我公公身體好,還在上班著!她和她老公結婚時候,我婆婆公公是不同意的。一是因為男方這個人懶,上班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種,二是她的這個婆婆是後媽,管著叫姨,人家這個姨有兒有女而且還是在周邊村子!婆家的人際關係比較複雜。我這大姑姐也是要死要活的非要嫁過去,也是懷孕了!我婆婆公公被逼的沒辦法同意了。男方給了一萬彩禮,孃家沒要,也沒陪嫁!男方還有個哥,在樓上住,他倆結婚在一樓只有一間房子!其他什麼都沒有!

結婚後,她老公還是上一兩個月班就不去了!有了老大,媳婦做月子開始到孩子一歲,這一年沒去上班掙錢。手上也沒錢,有時候還要借錢花。兩口子平時還是經常吵架。孩子一歲四五個月,說買車拉沙子石頭,在孃家借了一些錢,平時這個沙子石頭要自己墊付錢人家才賣你。這些沒錢就給孃家打電話讓孃家給拿錢,說是借的!

我是遠嫁的,這邊講究一個兒子不分家,和公公婆婆一起住!結完婚以後,我這大姑姐就把老大送過來了,她去上班了!孩子就是我婆婆帶著。我在家也幫你看下,平時孩子除了生病花的錢是他夫妻兩個掏的,其他花銷都讓我在管著,沒讓他倆口子掏錢。生活費也沒讓她兩口子掏!這樣給她幫忙,手機壞了花個七八百都買不起,孩子買個褲子都捨不得。讓人想不通是可以花一千多塊錢去買康寶萊奶昔減肥!這又沒多久,懷孕了,要二胎了。這時候我也懷孕了,她說老二斷奶還把孩子送回孃家,還讓我婆婆看,我的孩子我自己帶!因為她沒錢,沒人給她帶孩子!這平時花銷都是問題,還要生二胎!是不是對孩子不負責任?不替孩子以後考慮,只幻想說孩子長大了,孩子自己闖。把壓力全壓孩子身上了,這是負責任麼?這是推卸責任,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


東北燉西北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窮雖然給不了孩子別人給的生活條件,可在窮家出的孩子責任心比較重,有擔當。體諒和同情心強。窮人再苦也不會苦孩子,不過有個別還是對孩子的責任心不夠的!

我見過一家四個孩子,個個學習好,大丫頭考上大學一年後再沒從家裡要過生活費,自食其力直到研究生畢業,現在年薪三十多萬!


蒼穀雨


我聽媽媽說,多餘的我,送人,心痛,留家怕養不活,奶水沒有,米湯,長一點送去當和尚,太小不收,左右為難,八歲,爸爸走了,媽媽說,培養成才很難,培養成人簡單,自己省吃儉用,培養我十三年,努力自強不息,老年健康快樂。


李謙洪


推薦給你一個電影,《何以為家》,根據一個黎巴嫩真實的故事改編的,電影中的小男孩也是本色出演。他的父母生了很多個孩子,有的死了,有的長大了,他才12歲每天就要去做工掙錢養活自己和弟弟妹妹,女孩要是來了月經就可以嫁出去換點錢補貼家用,家裡大大小小一窩孩子,我沒看到父母做什麼了,抽菸酗酒逃避責任。那裡的孩子長大了傷人放火,偷盜搶劫都是家常便飯,進出監獄也很平常。小男孩的妹妹被嫁給一個商店老闆,懷孕期間大出血死掉了,那個老闆一臉無辜,女孩子不都是那麼大就結婚的,也都生孩子,我不知道她會死。而小男孩最後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因為他們生了他,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教育撫養孩子卻在不斷地生孩子,因為他們生了一堆孩子卻依舊不明白為人父母應該承擔的責任……

我是90後,出生在農村,我小時候已經沒有生七八個孩子這種的了,基本都是兩三個,四個最多了。從初中開始,我的同學們就陸續輟學去打工或者結婚了,家長們的口頭禪也都是,不好好讀書就去打工。很多孩子初中沒讀完就去南方的工廠做工,家長還挺開心,因為不用花錢開始掙錢了。打架鬥毆不務正業的孩子也多,為了好管,家裡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會把孩子送去技校,混個幾年再去打工。能讀完高中,考上大學的少之又少。有很多人長大就在老家待著,開個小商店養家餬口,或者去學個美容美髮開理髮店,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我認為給不了兒女好的生活確實不應該生孩子,但是這個好不光是經濟問題,更多的是綜合的考量,那些清貧但是和睦的家庭也能養出好孩子,不是窮人不應該生孩子,是窮人不應該生太多孩子。

真正不應該生孩子的是沒有做好成為父母的準備的人,比如自己還是小年輕生了孩子,自己不帶給父母,父母又養孩子又養孫子;或者根本缺乏人性,因為孩子吵了自己午睡就活活把孩子打死的父母,這種新聞裡比比皆是,這樣的生孩子才是自私不負責任。


恰逢其詩


一個人的生活難道不是靠自己爭取嗎?怎麼就是要靠父母呢?!如果子女都看父母,這樣的啃老族不要也罷。如果大家都遵從這種說法,那麼就只有富人權貴才有生育權。這是企圖剝奪窮人生育權的惡毒想法。


趙師兄


有一種養是幾個孩子一起當豬養,能活著長大,讀完初中,然後出去打工,然後養家。家裡沒啥大事還好,如果父母一碗水沒端平,家裡再有病人,很難翻身了。 有一種養是獨生子女一個好好教育,上大學,讀研,有份好工作,家庭條件小康,但是 也不敢亂花錢,家庭和睦,日子也還算好。 還有一種,父母是過來人,知道怎麼培養孩子,讓他接觸更好的環境,一條路都鋪好了,出國留學,讓他懂得更多,然後創業。 孩子也夠努力,從來不用擔心溫飽。 窮人給富人打工,富人也需要從窮人身上賺錢 總的來說,60_80年代,那時比較亂,有份好工作,就不錯了,大家差距不大,80 -99年代大部分都有工作,遍地開花有資本的,開始創業,反正那時有錢人少,00-20年代,幾輩下來差距很大了,遍地的7080後創業做小老闆了,工人地位明顯感覺高了,市場飽和了,以致90,00後,創業難多了 未來的孩子最好的出路就是學歷高一點,工作好一點,窮人家的孩子最好還是隻生一個,好好教育,90後馬上接任生孩子的任務,受過教育的90後都知道現在培養一個孩子壓力多大,所以整個國家的生育力都下降了



陳先森48762801


我個人認為這麼說有問題,我的觀點是不能教育好,不能真正的愛他們就別生孩子,很多人還沒想好或者還沒準備好就當爸爸媽媽了,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相處,更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我本人是丁克,就是因為我沒有信心教育好一個孩子。中國的父母太多把物質看得過重,他們認為能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就是愛孩子,所以拼命的在物質上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哪怕這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的負擔能力也要硬著頭皮提供,可是付出的越多想要的回報就越多,達不到就會埋怨,這種惡性循環應該是很多家庭的寫照吧。所以我覺得窮或者富有不是生孩子的必要條件,但是生而不教卻是最大的不負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