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2020年註定是不平常的一年,突發而至的疫情困住了人們的腳步,卻困不住一顆狂野的內心。廣大網友為了消遣時間,腦洞大開。有在客廳運動健身的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有親子互動套圈的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有進行藝術創作的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有擼貓擼狗,帶娃學藝的,有提高廚藝的,讓菜譜APP崩了;有追劇的,讓視頻APP崩了……再不濟h還有數數星星,哦不草莓痘痘的。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總之廣大網友用實力上演了一部有價值有意義的花樣宅家大劇。宅在家,其實可以打開另一個世界,給平日裡被紛繁的世界打擾到內心開啟一次寧靜之旅,時期太久被擱置事業吧。就像松下幸之助在《擁有一顆素直之心》中所說的那樣:"學習是提升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疫情當前,應該讓學習淨化心靈,增進智慧

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對學習來說,這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些人會覺得,平時工作很忙,生活裡事情很多,根本沒時間學習。有的人甚至會一走出校門就不再學習了,我想這類人後續不會有太大發展。

相反有另外一類人,儘管他在學生時代可能並不出類拔萃,但是走向社會後,仍能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持續不斷地學習和吸收新事物。

我認為這類人的後續發展將不可限量。


學習是一件應該持續終生的事,那些能夠堅持終身學習,主動不斷學習吸收新事物的人,是大器晚成型人才。

擁有持續學習、終身學習意識的人將不斷取得進步,不會停滯不前。

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前行,伴隨時光流逝不斷成長。

一年過去他們積累下一年力量,兩年過去積累兩年的力量,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過去了,就會積澱下與這段時光相稱的能量。這種人才是真正大器晚成的人。

疫情當前,抓住這樣的好機會留給學習,也不失為一條提升自己的好辦法。

抓住機會多積累,多學習,才是一個人成才的必經之路。


一輩子很長,世界很大,用學習可以增加個人與世界的聯繫

進入工作以後,在工作之餘,一定不能忘了學習。

但目前各行各業中都不乏這樣一類人,他們不是蜻蜓點水般地做兩三年便淺嘗輒止,而是把眼前的工作認定為自己的終身工作,一做就是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長。

人們對待自己將持續一生的工作時都採取什麼態度呢?


有人看到自己的工作眼下進展很順利,便認為將一直這樣順風順水下去,態度上慢慢懈怠不再積極進取,日子過得渾渾噩噩。

但事實是,即便眼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誰也不能保證今後能一直順利下去。

人一旦在順境中懈怠,真的遇到突發逆境時,往往為時已晚,只能感嘆“書到用時方很少”。

與此相對,還有些人勤勤懇懇地投身到終身事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換句話講,一個人若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每天進步,那他的成長和進步將永不停止。


認真對待人生就是做好對的事兒

我想大概人這種生物,一旦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往往就會不知疲憊地投入其中。

我們會對工作抱有強烈的熱情,拼命要把它做好;

我們一邊享受其中的樂趣,一邊不斷把工作推向下一個高度。


也就是講,我們會把自己的使命銘記於心,為了完成這種使命,甚至會生出不惜捨生取義的熱情,把自己整個人都搭進去。

成功其實是一種心態

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事,還是僅把工作看成公司的事,結果將大不相同。

一個人能夠自己主動發掘工作的意義,全身心投入其中,每天都以一種全新、飽滿的狀態不斷創新的話,工作對於他而言將不再僅僅是一份掙錢餬口的工具而已。

一個真正有事業心的人,會不斷的汲取各類知識,真正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

本文摘自《擁有一顆素直之心吧》

松下幸之助 著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疫情當前,你把假期給了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