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最近,李蘭娟院士的建議刷遍了中國人的手機,她說:建議國家給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那些德才兼備的科研人員,軍事人員。

我十分贊同和支持李院士的建議,每當國家危及危難時刻,站出來力挺國家的,從來都是科技工作者,科研人員。縱觀新中國成立至今,具有民族大義信仰、信念的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的站在國家危機的邊緣上,浴血奮戰,不顧生死。

國家在受到外來威脅的時候,他們站出來了。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在周恩來、陳毅、聶榮臻等偉大的領導人的主持下,制訂了《1956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以鄧稼先等為代表的科研巨匠在黨的號召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核武計劃。鄧稼先的經歷至今讓人感慨萬千,辭去美國優厚待遇的職務,冒著被關押、拘捕的危險回到祖國。這是信仰、這是信念的力量。"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活生生體現,是中國人民在20世紀為中華民族創造的新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繼續發揚光大這一偉大精神,使之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奮勇開拓的巨大推動力量。

信仰的力量

鄧稼先像,圖片來自於網絡

國家饑荒的時候,他們站出來了。上世紀80年代,中國廣大地方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的時候,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站了出來,於1964年率先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 1972年他育成中國第一個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號A和B; 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二號; 1975年和協作組成員一起攻克了制種技術難關,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生產上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國家,使我們國家的糧食翻翻。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超級雜交稻研究已實現畝產700至800公,徹底解決吃飯問題。這也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活生生體現,是這是信仰、這是信念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

袁隆平院士,圖片來自於網絡

國家遭遇瘟疫的時候,他們站出來了。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加拿大、美國在內的11個國家和地區的13個實驗室通力合作研究的結果,宣佈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的病因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稱為SARS冠狀病毒,時隔17年,2020年1月,在中國武漢爆發新狀肺炎病毒災難,都是致命的。為救國於危難之間的他們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挽救人民,挽救中國。如非典時期的鄧練賢教授(已故)、葉欣生醫師(已故)、梁世奎醫師(已故)等。當下,全國人們正在與新冠狀肺炎病毒作戰。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站在戰疫的前線。特別是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均是70至80歲的高齡,衝鋒在第一線。這是何等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這也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活生生的體現,這是信仰、這是信念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

李蘭娟院士,圖片來自於網絡

當然,每一次國家危機來臨的時候,除了科學家們的浴血奮戰和不怕犧牲的湧在前線指揮作戰,還有我們政府和人民、千千萬萬的愛國主義者在默默付出,我們為他們點贊,為他們自豪。

縱觀當今社會,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很多“星”成了新一代青少年的信仰甚至標杆。逸樂至上的享樂主義蔓延,不容樂觀。別科學家的工資甚至沒有一個“星”一次出場費多。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戰疫勝利之後,正如李院士所說:“建議國家給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那些德才兼備的科研人員,軍事人員”。要讓孩子們明白真正的偶像的含義。

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新中國,感恩中國,願祖國繁榮昌盛,明天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