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為什麼一直沒有普及大面積機械化作業?

怎麼回事的呢


為什麼農村沒有大面積普及機械化作業?

這個問題,作為四川農村人,很深有體會。

我們這裡農村基本都是手工種植,現在普及機械化,收割水稻會有人請機器來收割。但是並沒有大面積普及機械化作業,為什麼?

四川農村地形限制

四川農村地形屬於丘陵,小山丘地貌,地不平,機器在田土中操作很難,不便於機器操作。

農民田土分散

不曉得其他地方是怎麼樣的,我們這邊農村的土地有點奇怪,是這裡一塊土,那裡一塊田。大家的土地都是零散分開,不像東北地區一大片是一家人戶的土。這樣如果要實施機械化,東跑一下,西跑一下,加上地勢起伏,人工活路也不少。

鄉村農民中老年人居多

四川是個打工大省,很多農村人都出去打工,我們這裡也不例外。年輕人都出去了,家裡剩老人家或者帶娃娃的婦女。操作機械化又需要技術支持,在家裡種地又不能賣出去,大家基本都是自己手工做。用機器額外花錢,田土上也沒有對應的回報。


用戶73369583746


大家好,我是豫宛小馬。在我的家鄉早在二十年前收割小麥就是用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在前幾年玉米也是用聯合收割機收割,有的是玉米棒子,拉回家還要脫粒,有的直接在地裡脫粒。只不過這幾年玉米價格偏低,農民很少種植玉米。現在大部分種的花生,花生也是機械化收割,先用機器把花生從地裡挖出來,晾曬乾了以後,用脫花生機脫花生。現在,只要出錢還有人專門把小麥,玉米,花生拉到你家裡面。不僅收割用機械化,犁地用大型拖拉機犁地,播種用大型播種機播種,打藥也有專門的機器進行打藥。這些都有專業的團隊進行,是要收費的,所以說在我的家鄉種地是很輕鬆的,就是不賺錢。



豫宛小馬


黃土芳香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我們說的大面積機械化就是指平原。只能拋開山區和丘陵地區。

所謂大面積實現機器化就是一個字"大"。那麼為什麼一直沒有大面積普及機械化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耕地狹窄,而且零散。

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資源短缺,是我國的基國情,再加上我國的土地政策是個體經營,土地零碎分散。比方說我們這個地方,人均耕地八九分地,就這樣還得要按一類二類分開,每家每戶就成了兩三塊耕地。也就是說每家有一類地,也有二類地,甚至三類地。大部分家庭四五口人,也就是四五畝耕地,平均一塊耕地不到二畝。由於分散經營,沒有統一計劃,到犁地或者收割的季節,農業機械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到了路上。這家一畝多地,用了十幾分鍾就收割完了,馬上就得換另一家。機械工作的時間沒有在路上跑的時間長。


第二,經濟落後,小農意識強。

我們知道農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外出務工,年輕人在家種地是不划算的。在家種地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婦女,靠種糧食作物,收入微薄。在農村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外出務工人員,比如說家有老幼病殘人拖累,種地就成了無奈之舉。那麼這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就是種地的微薄收入。

我們村前些年有兩個承包大戶。想把農戶的耕地出高價流轉過來,可是他們失敗了。原因是,家有打工人員或者城市有工作的這部分人,願意把土地流轉出去。個別家庭沒有打工人員,這些農戶不願意流轉,理由是承包價格低。當時我記得是一畝地800塊錢承包金。當然啦,承包大戶也是要賺取利潤的,超過這個數,他們也不幹。一塊耕地出了幾個釘子戶。還有個別戶認為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我就這麼種著好了。

第三,土地流轉需要政府介入。

我們知道。一家一戶的散戶經營,成本是很高的。比如說秋天犁地的時候,由於地塊狹窄無法使用大型機械,中型機械也是將將就就。犁地時在地裡來回空跑,不然犁不平地。犁一畝地的成本,要用上二畝地的代價。機械收割時也是如此成本翻倍,那麼超出的這部分成本。也要給農戶加在身上。這還沒有算上人工成本呢。(其中包括人工澆地,人工施肥,人工噴藥)。我們村南邊有一個村做的就很成功。當時有政府的強勢介入,大面積流轉了500畝土地。承包金每畝地一年1200元,這就是種糧食作物的收入。而這筆款可是散戶經營的一畝地全年的收入,甚至高出散戶經營。散戶經營,還必須是風調雨順,周密籌劃,才可能有包括人工費用在內的1200元毛收入。那麼為什麼他給的承包金怎麼高呢?就是大面積流轉的優勢。第一,流轉面積超過500畝,國家有傾斜資金支持。第二,大面積耕種,降低了成本。第三,縮短了農資進貨渠道,降低了農資成本。第四大面積農業投保,降低了農業風險,提高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所以說,土地流轉必須有政府牽頭,才有可能大面積實現機械化。我們附近還有個中鶴集團,政府介入流轉了一個鄉的土地給中鶴集團經營,目前中鶴已經大面積實現了機械化作業。也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所以說,要想實現大面積農業機械化,必須打破農民的小農意識,實現大面積土地流轉。

以上是我的看法總結。你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黃土芳香


大面積機械化作業按照是農業發展的趨勢,當然現在還未普及,有多方面元素制約,首先地理位置,南方基本上田地都是單個面積小,交通不便利,有些農業機械無法直接到田地,類似我們這有的田地,連手扶拖拉機都沒辦法開進去,收割機,插秧機等就更別說了,其次農村田地的不統一,因為之前的政策,土地分包到戶,每個人都會分個一畝三分地,但是分到的土地不統一,這一塊那一塊的,這將導致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不高,如收割機,割稻五分鐘,路上半小時。這不利於農業機械的推廣,最後現在農村種植並沒有利潤空間,很多人已經將田地荒廢,轉而進城務工。種植的面積就大大減少,這也使得農業機械無用武之地。所以現在要進行大面積機械化作業,必須解決一些根本性問題,否則都是空談。


倔強的鄉村小青年


機械化適合大面積地塊,我在黑龍江三十年了,黑龍江省大多數種收都是機械化,每家都有幾十畝幾百畝地,還有國有大農廠,種植基地都是機械化。我老家是河南的一個小縣城,在南太行山腳下的小農村長大,老家地塊小,山地多,幾分,幾畝一塊,高低不平,就不適合機械化。


光輝089


機器上崗了,人下崗了,惡性循環


用戶876一介草民1981


大包乾的負作用已開始顯現。


用戶3601128414870


在農村每個人分得一畝三分地,怎麼大面積普及機械化呢?


明哥果苗15814219256


先說說我的家鄉吧在秦嶺以南,陝西漢中,這裡屬於盆地丘陵地帶,土地面積不是很遼闊每家每戶一個人只能分9分地一般一家大都是四五口人,一共加起來才四五畝土地而且都是這一塊那一塊的零零散散的根本使用不了大型機器,以前有莊稼都是人力的機器現在還好些有些動力機器了。主要還是地少的原因,不像東北那些地方地廣人稀的


妞妞一家


政策明顯好落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