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但是人生不該是靠父母規劃。你怎麼看?

我愛紫色雞尾酒


我基本都是自己規劃。我是本科畢業 ,而父母文化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在外面工作,攢的第一個十萬自己付了首付,我爸是覺得,嫁人了男方家有房就可以,所以女生買房沒必要,但是我一直覺得,結婚前我的日子是無拘束的,但是結婚了,房子就成了我最大的底氣,現在還是努力賺錢,現在多賺點,將來更有保障。

總體:不可否認父母對我們的愛,但是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等到一定年紀,遇到苦遇到難,父母也老了,大部分事情都是需要我們自己處理。


好奇葩


說實話,我自己的小朋友從小學四年紀開始我就沒有把他當成小孩了。除了在他懵懂迷茫的時候給他建議和鼓勵外,其他的都只是默默地關注著。我很高興地發現,他早就學會了思考和領悟,有時候覺得他的眼界都比我都高。

雖然他是我的孩子,但他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有他自己要走的路,作為母親也只能陪他走人生的一小段路。對於規劃孩子的人生,我覺得我沒那個能力,我也不敢。

個人認為,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抗壓能力比什麼規劃都管用,畢竟世事無常。



小乖的孃親


是的,我很贊成這個提法。但是做為父母,我們真的好想替孩子們規劃好她們的一生。

母親十月懷胎,父親含辛茹苦,將她們扶養長大,看她們學步,教她們說話,直到讀書識字,大學畢業,出人頭地,報效國家。可曾想孩子們,個自有志,有的心大思遠,成就偉業,遠非你所能及。也有的,好吃懶做,甘心墮落,甚至觸犯法律,讓你始料不及。最終你會明白,孩子們的路是靠自己走的,跌倒了,再爬起來,撞了墻他會回頭,你不讓他吃梨子,他不知道梨子滋味,他也終久會嘗的。所以我們不如,放下手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是雄鷹自然翱翔千里,是蛟龍他會大海搏擊。孩子大了你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反過來,做為兒女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供我們讀書,教我們達理,望我們成龍,無可指責,我們要尊重父母的意見,傾聽他們的心聲,畢竟他們經多了事情,見多了世面,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人說拳拳父母心,這一點毋庸置疑。就是有更好的想法,不妨給父母說一說,難道會不理解?當父母感覺孩子們大了的時候,他們會放手的。那時候你會感覺嬌傲,父母也會自豪。這跟學車一樣,當你學會了父母是不會跟著你跑的。

記著吧,只有尊重師長你才能進步。


方外舟山


我們的人生不該依靠父母來規劃。有些為人父母者,總覺得“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買高檔水果和海鮮等,自己不捨得吃,全給孩子吃;家裡明明是一般工薪階層,不是大款富豪,沒有多少錢,可為了讓孩子“不自卑”,心甘情願給孩子買名牌,鞋,衣,手機等。當然這裡有有家長的虛榮心在作祟。

可是,這樣養出來的孩子,不知感恩,不懂孝敬父母,根本不知人間疾苦,也不理解父母的艱辛。他們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以為得來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

待到孩子長大以後,你再抱怨孩子不懂感恩又有何用,再抱怨孩子只會打遊戲不思學習,又有何用?是你從小給了他不匹配的生活,才讓他活成了“巨嬰”。

有人說:“有錢人在刻意讓孩子吃苦,如,霍啟剛郭晶晶帶孩子插秧等,窮人確在談富養”。這樣的孩子只會攀比,到頭來就是李雙江夢鴿李天一的例子。

的確,真正有格局的父母,清楚地知道,父母刻意幫孩子一時,卻幫不了孩子一世。既然孩子遲早要到外面闖蕩,還不如早一點讓他知道缺錢的苦,讓他們認識金錢與收穫的關係。

當他們體會到自食其力的興奮感,他們才會懂得控制慾望,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有外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曾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多父母只顧著負重前行,把歲月靜好留給孩子。可是我們並不知道,不是生活很甜很幸福,而是父母為你擋住了苦,擋住了風雨。

可是,父母之愛子,應當為其計之深遠。

沒有一對父母能為孩子負責一生,所以,我們應當早早學會為自己負責;沒有一對父母能為孩子遮風擋雨一輩子。

所以,我們不該活成溫室裡的花朵,而要早些長成參天大樹。


大嘴英語


的確,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孩子的人生和父母沒有關係!孩子,從小他就是獨立的個體!雖然說成年之前都靠父母!父母不應該規劃孩子的一切!現實中很多例子——高曉松,他的家庭,應該算得上中國頂級知識分子家庭,大家可以自己去搜一下!家庭對他的規劃和他自己的人生路程是不同的!

還有,像樊登,他的父母最初想讓他當教師,直到最後認可他的事業!

其實,父母不是想規劃孩子的人生!父母對孩子的那種無條件的愛,導致自己對孩子未來的各種擔憂!然後,父母們根據自己的擔憂,給孩子暢想未來的比較穩妥的人生路!父母是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父母的人生經驗代表不了孩子的!父母想在孩子身上糾正自己的人生!

其實,父母認識不到的事這一點!父母走了彎路,不想孩子再去走自己彎路是真的!這只是父母的愛!

社會上不乏那種控制慾望特強的父母!他們不是給孩子規劃人生,而是直接控制孩子的人生!從小,穿什麼衣服,到上什麼大學,到在哪裡工作,娶誰為妻,生男女孫子,生活中處處有他們的“指導”,處處有他們的指令!孩子已經完全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的價值追求!對這樣的人生規劃孩子何談人生?

大部分家長,做到了孩子人生規劃的指引者!孩子順著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父母各方面的指導下,慢慢找到方向,突破枷鎖,尋的通往人生成功彼岸的方向,孩子欣慰,父母欣慰,皆大歡喜!


酸酸的紅蘋果168


是的,獨立是必須的,我們的生命父母給的,可是我們也是獨立的人,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大家一定經歷過父母常說的那句為你好,可是現在從初中開始到外地讀書,和高中回到自己的城市,又考到國外留學的時候發現,自主意識覺醒很重要,在國外留學的時候看到很多富二代都是每天下館子,性格比較放蕩不羈,連對每個人都很傲慢,宿舍很亂,也不學習做飯,更不說怎麼通過每天的匯率來分配生活費了,他們常說反正也是要回家接手公司的,感覺這樣就成為了傳聞中的巨嬰,至少他們談戀愛女方大部分就是缺個男朋友幫忙幹力氣活和出錢,也不是真心的,看來是很溺愛了,他們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很沒有責任心,無法承擔責任和後果,很自以為是,不過聽說現在還有一起的同學他們也沒有畢業,畢竟只有體驗過生存的法則和滋味才明白獨立承受的能力和遇強則強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雖然過程是很辛苦了,但是我寧可成為自我提升成長的野花也不想成為被父母守護的溫室的花,個人提升和自主意識覺醒很重要,看到了太多的不想努力又做白日夢的人,看到了戰爭,看到了國外的民族歧視,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我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我是獨立的個體,會通過自主成長學習,自我提升,和接受不同的痛苦自我成長的,父母沒有資格主導我們的人生!這個是我的個人成長經歷,僅供參考,不喜勿噴,謝謝您的支持!


玄緣雪蓮






心靈的話語


人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中國人向來很提倡孝道,認為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父母把我們帶到人世間,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養大成人,還要請人教我們讀書識字,給我們成家立業,養育之恩終生難報。

但是,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卻要靠自己規劃,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包括生養了我們的父母。因為在世界上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任何人也不能兩次跨越同一條河流。父母的經驗只能給兒女們提供座標和參考,一切還都要兒女們自己去體味,包辦代替不起任何作用。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父母給子女安排得再好,子女不爭氣不上進終會成為笑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靠自己闖天下才能愈挫愈強,道路越走越寬廣。



芳徑歌者


我的觀點卻相反,孩子的人生恰恰是父母來規劃的,當然我所說的規劃不是那種簡單粗暴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能充分認識孩子的優缺點,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指正,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個孩子可能大部分二十歲以前都對自己的人生、未來沒有什麼規劃,當然有少數孩子從小就有遠大的目標,對未來有很好的規劃,這個不在今天討論的範疇!大部分孩子不會明白努力學習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對他們的未來意味著什麼,這時候父母不但要加以引導,有時可能還要採取點強制措施。孩子有多好的愛好,也許他只是出於好奇,作父母的就要觀察論證他是不是真的有這方面的天分,如果有,往這方面培養,這個人生不就是父母給規劃的嗎?既然是興趣,他就有厭倦的一天,那父母的態度真的決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如果父母聽之任之,他可能放下這個愛好又有別的愛好,就這樣不斷地放棄嘗試新的,那可能直到成年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舉個朗朗的例子,郎朗肯定是個在音樂方面資質甚高的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練琴的過程中,多少次想放棄,羨慕過那些可以自由玩耍的同齡孩子,是他的父親逼迫他每天必須練多長時間琴,完不成不準玩,不準吃飯,他坦言小時候甚至怨恨他的父親。後來他成為著名的鋼琴家,他說很感謝父親當年的決絕,成就了今天的他!有多少孩子從小沒好好讀書,父母聽之任之,孩子長大後歷經生活的種種艱辛後悔沒有好好讀書。所以我一直認為孩子的人生就是需要父母來規劃!


麗日輝煌


孩子生命是家長給的,所以家長有教育和養育孩子的義務和責任。

每個家長都會滿懷深情的,為孩子規劃末來,這是他們的權利和責任。

但是父母的規劃,是否能實現,要取決於很多內外因素:1、家長的期望值,通常高於孩子可達水平,所以家長很多規劃,可望不可及。2、家長都有一種補償心理,希望自己未實現的願望,由孩子去實現。可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願望。矛盾產生聽誰的?我以為應當聽當事人的,因為規劃是由孩子來實現的。3、形勢比人強,有時父母、孩子的規劃都不能實現,要跟據需要。

總之,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希望他做自己喜歡並能勝任的工作,取得成功。這是最佳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