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學生,每天的作業都是哄,罵才寫的,心情不好就不寫,怎麼辦?

用戶5547794389


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要逼他(她)跟他(她)慢慢講道理、會糾正過來的、還只這麼大的小屁孩可塑型很強的、不要急會改好的。


大橙小艾


今天有個家長告訴我,快要被上八年級的女兒給氣死了,怎麼說都不寫作業,還被老師通報。女兒還說,把媽媽氣死了,她就完全自由了。

她的女兒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姑娘,我見過兩次,看起來很有脾氣的樣子。

女孩的父母之前各有各的工作,都相當的忙。後來,孩子在學習方面出了問題,為了孩子,她媽媽決心辭掉了自己熱愛的工作。

其實,在婚姻關係中,為了家庭而選擇不工作的那個人真的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尤其是對一個事業幹得得心應手的人來說。但是,如果犧牲了事業迴歸家庭,卻又在子女教育上或者婚姻關係中一敗塗地的話,真的會讓一個人痛心疾首又覺得不值。

那麼,該怎樣處理目前的棘手問題呢?

首先,要冷靜地問問自己,孩子為什麼會成現在這樣?原因很清楚,1,沒有抓住孩子習慣和人生觀養成的正確時機。孩子父母忙,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及時地引導和修正。2,孩子正處於逆反期。逆反期的孩子確實很難管理,尤其是那些個性強的孩子,逆反期反應更加激烈。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出現問題了,最大的責任人一定是父母。有了這樣的認識,家長通常會自責,會更有耐心,而不是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進而打罵孩子,激化矛盾。

其次,要冷靜地思考一下,怎麼對待這個事情。

幾乎被孩子氣瘋了的家長,可以這樣進行心理調試:1,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一定是我哪方面做地不好。2,孩子是親生的,像我,我小時候也一樣。3,誰的孩子誰抱著,我不管誰管?4,,教育的失敗比任何的損失都要嚴重。5,孩子教育不好,我未來的幸福在哪裡?6,學會換位思考,假如我處於更年期,我要不要家人耐心地,溫和體貼地對待我?

接下來家長要做的是:學習,思考。方式是看相關的書籍和文章,並向有成功育兒經驗的家長請教,不斷完善自己的育兒理念,並在日常生活中反覆進行實踐,觀察,改進,再實踐,再觀察,再改進,直至孩子慢慢迴歸正常的軌道。切忌生硬照搬,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放在別人身上行,放在自己身上不一定行。

錯誤的做法是:1,和孩子硬碰硬。越和孩子對著來,孩子和家長越對立,情況就越無法收拾。2,甩手不管,讓孩子自由發展。記住:年輕人犯錯誤,連上帝都會原諒。

有人說,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掉到溝裡,自己爬出來,但溝有深淺,萬一掉到了深溝裡爬不出來怎麼辦?那樣就真的害了孩子,會後悔一輩子。


李春草


激發興趣,因勢利導。

寒假期間9歲的兒子自己制訂每天任務:完成學校規定的寒假作業,練習三張毛筆字(不少於60個字),寫一篇作文。一直堅持的挺好。昨天下午媽媽提醒他還有作文沒完成,兒子很惱火的講,憋在家裡十幾天了,一點靈感都沒有……我在廚房泡茶,看到水盆裡正在泡發銀耳,出去拉兒子進廚房問他認識嗎?他說是白木耳。我說咱們一起研究一下這玩意兒的前世今生如何?兒子馬上來了興趣,先是小度又是百度,忙的晚飯都顧不上吃……

我問他能寫點什麼嗎?他說給他時間他能整理出版一本書[呲牙]

昨晚自己一口氣寫了一千多字,送我審閱,質量不錯[靈光一閃]


龍潭鄉丁


我家的一年級,明天開始上網課。整個假期的作業,本來是每天在他想寫的那個時間點,也總是很好的完成的。後來,學校要求每天五點交作業啊,就開始變成任務了。昨天還問我:你覺得我有心情認真寫嗎?[汗]甚是無語。得讓孩子是為了他自己寫作業,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初二的孩子正在青春期,可能也有逆反心理作祟。你叫我幹什麼,我偏不幹什麼。


蝸牛寶寶去散步


我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兒子不願意學習。孩子媽媽很焦慮動不動就對小孩子發脾氣,搞的小孩子更加不愛學習。我看到的是因為我帶我兒子時延續了我父母對我的教育,導致我兒子的感受能力比較差,所以學習成績也不是很理想,不是他笨而是不開竅。我們看看身邊那些讀書厲害的小孩子,感受和總結能力都很強,我現在在向這方面下功夫。對小孩子始終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不急不躁引導他做每件事情都講自己的感受,我想我孩子會越來越好!



讓消費者的錢更值錢


我也是母親,我兒子七歲上二年級,他寫作業也是這個狀態,貪玩。

我之前提醒後來不提醒了,我就熬到他睡覺時問他作業完成了嗎?要求他做完才能睡,熬到深夜困到眼睛都睜不開,經歷一次這樣管用幾天,過段時間就又忘,總之孩子在小的時候不能過於遷就,再不行拉出去吃一段苦。

孩子在小時候腦子裡不知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長大也好不到哪去。


我和boys


我家正上初二,平時作業還好,只是週六,週日有點拖拉,我跟她說周未作業最好週六完成,週日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然玩的都不安心。還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每天作業就和大人每天的工作一樣是必要做的,除非不上學。


王從叢


我家兒子也是初二,學習成績中等,主要是因為偏科,英語很爛,剛剛放假回來那幾天,天天耍遊戲手機不離手,叫他做作業要不就不理,要不就拿出作業隨便亂七八糟的做一下,反正就是不認真,我念過,罵過,感覺都不太起作用,後來我反思了一下,現在孩子正是叛逆期,不能硬來,第二天就跟孩子做了他最喜歡吃的幾樣菜,在相對輕鬆的氛圍下問了一下他在學校的生活情況,開始孩子還不太願意聊,我就和他聊了我以前在學校成績也不是很如意偏科的問題,兒子一聽我也偏科,就來興趣了,就和我說起自己也偏科,還說偏科以後就上不了好的高中,感覺自己努力都沒啥子意思了,終於找到孩子不願意認真學習的原因了,我就鼓勵他,只要能發現自己的短板,就有機會彌補,只要努力就有收穫,現在我每天都陪孩子學習英語,幫他聽寫單詞和短語,孩子進步很大[微笑][微笑][微笑]所以我覺得孩子不做作業應該是有原因的,我們要多和孩子交流,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多瞭解孩子的情況,多鼓勵和陪伴他們,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家長要多陪伴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可愛][可愛][可愛]



幸運草曾姐


管理孩子不能太硬,太粗暴,但是也不能太軟,太無原則。

初二的學生了,已經不小了。他目前的這種情況,九哥給你以下建議。

【一】制定規則,明確獎懲措施。

最好能和孩子達成一致,制定一個關於按時完成作業的獎懲規則。如果孩子聽不進去話,作為家長單邊制定一個規則也行。

建議剛開始的時候,規則的強度不要太大,估計基本上讓孩子能夠接受。比如,可以對他進行一些適當的經濟制裁。

規則一旦建立成功要不遺餘力的執行。哪怕和孩子發生衝突也要在所不惜。規則一定要嚴格執行。哪怕鬥不過他,也要有那種拼個魚死網破的感覺。

生活有時候就是一場戰鬥。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你現在把他鬥不敗,吃苦受罪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作為家長,作為管理者,不能太軟弱。

【二】團結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這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關於教育孩子在家裡一定要達成一致意見,形成教育合力。從您的表述可以看出來,家裡一定有人寵著孩子。不然的話,孩子也不會成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一定先做好家裡人的工作,在教育孩子方面務必要和你保持一致。不然的話,教育沒辦法搞。

第二,可以和學校的老師聯繫,形成教育合力。比如說,他作業完成不了,可以讓老師在學校採取一些正當的懲罰措施。

同時,也可以讓老師瞭解相關情況,給您出出主意,想想辦法。反正比您單打獨鬥得強。

【三】瞭解原因,給予實際幫助。

孩子能成這樣。一方面可能是您的教育原則性不強。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他在學習上遇到了實際的困難,作業根本他就不會做,你讓他拿什麼做?

所以在建立規則形成教育合力的基礎上,還要多給予孩子實際的幫助。具體來講就是,能跟上學校的學習節奏,學習不吃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他做起作業來也會容易一些。

您說呢?


九哥朱建文


初二,這個時期呢,在我們老師眼裡,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屬於我們分裂分化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十分嚴重。初二這個時期要是能平穩的過渡,孩子慢慢就會懂事,要是沒有教育好,那麼接下來就很難管理孩子了。這個時期的話,思想工作也是比較難做的,所以要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打也好罵也好,孩子都是不領情的,在他們內心深處,家長說什麼都要牴觸,這個時期的孩子,作為家長只能慢慢的引導,用一些正確的人或者事去慢慢引導規勸,希望孩子早日懂事。接下來我分析一個真人真事。

初二因為玩手機不好好寫作業,他爸管他的時候,孩子罵街,他爸打孩子了,用一個空心小棍打的孩子,棍子折了,現在孩子也記恨著呢。初三下學期,每天耍,玩遊戲的,我也說他,寫完作業在玩,孩子每次都不承認玩遊戲,都是說在搜題。5月12日晚上,因為手機吵起來了,他說不中考了不上學了。心理輔導兩次後,更恨我們,手機又摔了,電視砸了。後來他爸天天陪著玩,哄著,想讓他中考,老師也找他談話,中考前脾氣又不好了,耍,中考當天又摔手機,耍,同學出成績了,耍,同學報志願了,耍,現在通知書到了,耍,摔手機。期間手機壞了修,買新手機,換了好幾部手機了。現在要蘋果手機呢。兩個星期了,一直沒有給他買,隔幾天就耍他爸。不讓他爸回家,半夜2點電話讓他爸回家,可是孩子又不給開門,老公只能又下樓在車裡睡。同學找他玩,感覺沒面子不聯繫同學。孩子說,因為我,他一個朋友都沒有,特別孤獨。是他因為沒有中考不聯繫同學了,現在一個發小跟孩子玩,他們一起健身房健身。我兒子沒有常性,都是玩幾天,就不玩了,那個發小天天找我兒子,我兒子現在不跟他玩了。孩子沒有參加中考,恨我,天天盼著我死,不讓我回家,我已經兩個月沒有回家了。孩子天天在家耍他爸,還逼著我們離婚。我平時管孩子必要嚴格,孩子辦的事不對了,我特別愛嚷孩子,現在孩子記恨的都是我天天嚷他,說沒有母愛,不給他自由。我應該怎樣改變,可以讓孩子接納我。而且孩子沒有參加中考,也不想上學了,天天黑白顛倒的玩,屋的不出,吃飯點外賣。耍人罵父母,天天盼我們死,逼我們離婚。我們的親子關係,親戚,老師,都幫忙調節過,我們也道歉了,當外人面孩子說的特別好,出門口就對我們說,不可能好,都晚了。以前管孩子挺嚴的,到初二後為了孩子上學,都是哄孩子。初三下學期,孩子總髮脾氣,有時候晚上在家孩子說鬱悶,出去騎車子或跑步,回來就得心情好了。有幾年夫妻關係不好,我們鬧離婚,我在家情緒不好,總嚷,當時孩子才七八歲,這對孩子影響挺大的。

注意這一時期的教育,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吧各位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