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小區物業費高,物業、業主矛盾小,物業費低反倒物業與業主矛盾更尖銳一些?你怎麼看?

美侯王666


說簡單點就是業主和物業各自層次的問題,歪鍋配翹鍋蓋,低端小區業主很多不把物業當服務提供者而是當下人,我現在住的小區就這樣,像我這種不廢話開年直接預交齊一年物管費的,物管收錢的千恩萬謝激動的眼淚花都出來了。

高檔小區則很少存在這問題。說難聽點買得起你還住不起麼?門口被貼任何欠費通知都覺得丟人吧


奈爾比威費


我買的新房開發商是綠城,物業也是綠城;我租的房子是個十來年的小區,綠城從別的開發商接手的,物業也是綠城。

我的新房物業費4.5一平,租的房子1.4貌似,但是租的小區業主群裡整天有人叫這裡服務不行那裡服務沒到位,很多業主不交物業費。

一個小區的正常運轉,物業費到位了,物業才有錢安排人力物力,本身小區十來年了,很多設施都陳舊了,早就該換了,可是物業費已經這麼低了,還是有人拿服務不到位為由拒絕繳費,物業怎麼辦?這年頭辦什麼事不需要錢?

我租的小區因為年份比較久了,以前價格幾千一平,當時買的應該也都是不太有錢的人,幾十萬一套,相對而言,素質也可能會低點,只會叫板別人哪裡哪裡有問題,不會換位思考下。有些人以為自己買了房,物業就是打工的,幹不好給我走人,還有臉跟我收錢,門兒都沒有。

一催物業費就各種問題來了,這個問題,那個問題,總之都是問題,你不處理好,別想讓我掏錢,不爽了我們換物業,把你趕走。殊不知,什麼物業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不靠譜的女青年


我們小區1200戶,12年啦,換了三個物業,自治一年,物業費現在是7毛錢,新來的物業重新維修啦道路,路燈,綠化,更換了所有監控,原來的檔次低,晚上是一片漆黑,換成夜視功能的,並且幾乎全覆蓋,封閉了兩個大門,可以說是煥然一新吧,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屋頂漏水,窗戶漏水,單元門幾乎全部不好用,對講也是如此等等吧,這些維修費用極高,就要動用維修基金,但不涉及的業主就是不簽字,導致此項工作停滯不前,然後涉及到的業主就拒交物業費,還有一部分業主沒有任何理由也不交物業費,甚至從小區建成到現在有的業主一次物業費都沒交過,剛才一個業主把一箱蘋果放樓道里丟了,非說物業不負責任不會再交物業費,這樣下去,這個物業估計挺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撤,小區還會像原來那樣髒亂差,大家說是物業錯誤多還是業主素質差呢?


康平服務區





這確實是在物業服務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奇怪現象,通常在網上高喊著“取消物業”、“取消物業迴歸社區”、“物業是黑社會”、“小區不需要物業”等說法的人大多是居住在管理費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幾角錢的小區裡。而那些居住在管理費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兩至五元的小區裡的業主,通常很少在網上發言,他們默默的享受著優質物業帶來的安全和舒適的生活。

為什麼會出現物業管理費越高的小區業主和物業的矛盾越小,而物業管理費收得越低的小區業主和物業企業的矛盾更尖銳呢。我想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物業服務企業為業主提供服務是市場行為不是免費服務,必須遵守市場規律質價對等,收取多少物業管理費,就提供等值的物業服務。因此,物業服務企業為那些廉價物業管理費的小區提供的服務,當然不如高價物業管理費小區提供的服務優質。低價的物業管理費換取優質的物業管理服務,是普通業主的心態,這就是為什麼低價物業管理費的小區矛盾更加尖銳之一。

2.居住在高價物業管理費小區裡的業主普遍收入比住在低價物業管理費小區的業主要高許多。居住在高價物業管理費小區的業主雖然每個月支出的物業管理費是低價物業管理小區的10到20倍,但是這都是在他們經濟可以承擔的範圍內,他們願意花多一點錢,享受更好更優質的服務。低價物業管理費的小區,雖然每個月支出管理費非常少,但是相對於他們較低的收入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業主普遍低收入也是造成小區業主與物業矛盾尖銳的原因之一。

3.管理費較高的小區,居住的業主普遍為白領或工作收入較為穩定的階層,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及個人素質和修養普遍較高,對國家有關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較為熟悉。物業服務企業通常在這些小區裡不敢做出侵佔業主權利和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管理費較高的小區業主與物業的矛盾比較少的原因。

4.管理費較低的小區,居住的業主普遍為工薪階層。為了生活,他們必須每天努力的工作還要加班加點,每天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瑣碎的事情會引起個人的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將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物業管理人身上。這也是為什麼管理費是較低的小區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喜歡的關注、點贊、轉發,在我的個人主頁上能夠看到更多有關物業管理的文章。


w苦行僧


那得跟居民收入掛鉤吧,賺不大點兒工資又要養孩又要交醫保又交養老,又要打物業費,就這買衣服實在沒穿的才買,孩子還拾搭別人剩下穿過的衣服,一個星期吃一次豬肉,以前我媽的房子沒有物業也不是統一商量換閥門,統一安門,關健是現在的人太肭喳


可比克


前年新房裝修,砂子,水泥,力工,砸牆,搬運,物業全壟斷,外面砸牆500.他們耍1000.這都認了,我買的油煙機,煤氣灶,組合櫃都不讓進,只有組裝完的櫃才讓進,我同保安炒了一架,物業經理帶著保安隊長開車從裡面出來還要打我,我們的物業費快3元錢每平,他們開車隨便出入,我們業主不行,有人告訴我,你給保安買兩盒煙就讓進了,我才不慣他毛病


手機用戶59151196672


個人認為,首先,提出取消物業的這幫人,他們中間有多少佔比是從來不交物業費的,而且物業費的費用應該是很低(從網上來看基本不會超過一塊錢的標準)。其次,對於物業公司所執行的合理的要求(比如安全的門禁,公共路面的規範停車),他們始終認為,侵佔了業主的權利。

從一個角度來看,物業公司哪些地方做的出格了?那麼,就需要業主將這些出格的行為進行彙總,由業委會進行交涉。 但個別早市的業主,他們始終認為業委會是有油水的地方,對於沒有真正瞭解過的人,這樣的誤解,我相信是存在的,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是故意捏造這樣的事實。(我們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就住我們家樓上,人家有自己真正的工作,業委會的工作內容都是晚上和業委會其他成員一起辦理,佔用他們大量的業餘時間)

我想說的是,不論是業主還是物業,遵守自己的義務,享受自己的權利,小區肯定是和諧的。

我們小區已經建成十年了,中間更換過一次物業公司,現在的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我覺得就很好,也曾經因為路面車位的規劃,有個別,從來不交物業費的人堵門鬧事,物業甚至都沒真正介入,就有正義的業主報警,警察來了之後,堵門者,囂張之極,甚至襲警,那麼,警察叔叔就讓他進去吃了一個禮拜的牢飯。 也曾經有在我們當地最大的地方論壇,發帖聲討物業鎖車,結果被其他業主狂噴,真正的原因是在於那個人停在了一個拐角處的消防通道,不僅嚴重阻礙了那個90度拐角的車輛正常通行,甚至給予旁邊的高層帶來很大的消防隱患,物業連續貼紙三次都不管用,繼續我行我素的亂停違停,物業只能鎖車。那人還有臉在論壇上說,物業是霸權行為亂鎖車,噴他們沒有執法權,結果被廣大正義的業主給罵慘了


織裡童裝商家


物業費高,物業公司手裡的錢多,他能請到年輕的保安,美女接待,他可以每年鋪一次草坪,可以保持水系長年開放,可以在水系裡投放金魚等等。他可以給保安高的工資,同時嚴格要求保安,高端物業甚至招聘英語前臺,管家式管理。所有的這些都是花錢買來的。

物業費低的小區,連保安的工資都不夠,就別說其它得要求了。小區本身需要30個保安,但是收上來的物業費只夠請25個保安,物業公司總不能賠錢吧,那麼就只有請15個保安,還得是年齡大的(因為工資低),2個打掃衛生的,一個物業經理,一個維修。別的就別想了。然後業主覺得我交了錢,什麼都沒有,保安沒幾個,衛生狀況也不行,明年更多的業主不交物業費,物業的錢又少了,再少請幾個保安。由此走入惡性循環。


煩著呢137272179


這個本來就正常的,首先業主正常繳費,物業企業有錢才留住經驗技術水平高的員工,能招聘到好的員工,不用一直因為人員流通影響服務水平,也不用考慮要減少人員來壓縮成本。再者物業也有資金來加強設備維護檢修減少設備設施的故障率,購買苗木來改善綠化,加上小區各公用設施的維護,讓小區外部環境保持良好的狀態。最後就是不用把大部分精力用於物業費的催收,而是用於怎麼提示物業服務水平,有人說欠費可以起訴的但有幾個物業公司想走到起訴這步,起訴的成本太高了。物業服務水平上去了矛盾自然少了,有錢了誰不是去住別墅或者高檔小區,雖然物業費高但服務也好。很多小區物業費幾毛都沒人繳費,物業有多大動力給大家服務,工資發放都困難還有心服務,這樣只能惡性循環,最終受損的是個位業主,幹不下去物業肯定會撤場的,沒那麼多慈善家,貼錢給大家服務。所以任何事都是兩面的,不能苛求任何一方,只能雙方去改變,改善。


涼拌饅頭哥


其實最關鍵的物業問題是,業主沒有得到好處工人沒有得到好處,所有的利潤都被承包人賺錢去了,承包人為了獲取利益,其手段超過所有剝削最狠的資本家。所以物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物業必須搞,但是不能拿給開發商和承包人搞。房屋銷售後就成立街道監管所,選取房主積極分子成立管理處,街道和房主都不享受工作待遇,年中發獎金。然後由新成立的管理處招聘崗位專業管理經理,權利相當於付主任,聘任期三年,只要沒有違法亂紀,重大事故不能隨意解聘,除了會計。所有人員由付主任招聘。一個關鍵意思就是不要承包人,不然所有的錢都入承包人腰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