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句話該怎麼理解?

用戶65277645308


所謂‘’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它指的是:凡俗夫子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沒有那個不貪色的人,只是每個人貪色的程度不同,有從0.1%到100%等不同程度的人。

‘’淫字‘’只能論事,看每個人的具體實際行動、作為、現實社會實事現象,它只能論事而談‘’淫‘’。所謂萬惡‘’淫(貪)‘’為首,講的是人心太過於貪婪,慾望強烈,太物質化。

‘’淫‘’字論心、論人,它其實每個人都‘’貪色‘’,只是每個人貪色的內心世界程度有高低、大小、多少之分,它只不過是指人沒有具體實際行動的事實根據、依據,現實社會證據,它只是談‘’論心‘’而想,沒有作為實事。

其實,人類世界、自然世界都是紅紅綠綠、五顏六色、萬紫千紅的花花世界,如果沒有五彩繽紛的顏色,人類的審美觀就顯得不好看,這是對人類貪色的另一種解釋。

所謂‘’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講的是:百善孝為先。孝字只能論心,過去古人如果絕對要論事,孝字當頭、嚴格、嚴肅、嚴謹講究,誰也做不了,天大地大父母為大,古人視死如視生,古代孝字的講究、規矩、規範太多太多,紛繁複雜,怎麼做得了呢?諸於七七四十九天,為官者回家守孝丁修三年,有的地方,孝子還要在父母墳頭與父母‘’相睡‘’。所以說只能論心,不能論事,如果論事萬年無孝子。

孝字論心,心誠則靈、心誠則孝,心裡裝著父母、祖先,人到那裡都是孝。如果人的內心世界無孝,做做表面文章、表現工作也是枉然,徏勞無功、圖有虛名是沒有功德、孝德、孝道的。所以孝字只能相對論心,不能相對論事。


袁聰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故人。

食色性也,這個世上的人民除了吃喝外,就是性了。但是,對於性世人都是有道德上面的約束的。

不能說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就不管不顧,把這個人給睡了,若是這樣的話,那天下豈不是就要大亂了。

所以,我們作為世上的人類,還是要講基本的行為準則的,尤其是男女之間的的事情上。

淫字論事不論心,就是說一個人若是做了姦淫的事情,和別人發生了不正常的男女關係,那麼他就是姦淫小人一個。

不論是男是女,只要發生了不正常的關係,就是姦淫小人,他們就會受到世人的批判的。這時候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畢竟他們已經做出了不可告人的苟且之事。

這就是所謂的淫字論事不論心。

論心千古無故人,就是說一個人只是單純的在心裡喜歡一個人,這個是正常的一個行為,就像我們走在大街上喜歡看美女喜歡美女,喜歡看帥哥喜歡帥哥一樣。我們可能會喜歡很多個美女和帥哥,但是,我們並沒沒有發生實質性的關係。

這個就是正常的一種心理,若是把這個心理當作是淫亂的話,那麼歷史上恐怕就都是奸邪小人了吧。

所以,在面對美女和帥哥的時候,想想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不管不顧,動手動腳。

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關於孝順老人這件事,我們是要平自己的良心去做的,不能憑說你做過什麼事情,沒做過什麼事情,就給你定論,說你是孝子或者是不孝子了。

比如說你在有人監督的時候,表現的對老人很孝順,在沒人的時候,卻背地后里孽待老人。這就是大不孝,是發自內心的不孝了。

所以說看一個人是不是孝順,並不是看這個人到底做過或者沒有做過什麼事情,而是發自自己內心當中的真實的想法。

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千古名言。


不才講史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要正確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弄明白,淫、孝、心、事這四個字的基本字義

1、淫:(1)過多,過堪,如淫辭,淫雨,淫威等。

(2)涉及男女兩性(多指不正當的)交媾的行為,思想等。如姦淫,淫婦,淫僧,淫賊,淫亂,淫穢,淫猥,等。

淫是貶意的。

2、孝:孝字由耂(lαo)和子分上下兩部分構成,耂是父母,子是子女。子女幫父母扶住柺杖,且把父母尊為上,視父母為天,這就是孝的含義。

孝是葆意的

3、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思維,意思,想法。

4、事指行動,作為,事實。

好了,現在我們來理解前半句,淫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我理解為,不論你的貪慾過多,過堪,對男女的不正當的兩性關係,你心裡是如何想的,但只要沒有去做成事實,你就是個好人,這就是論事不論心,對於論心千古無完人的說法,我認為這個"完人″說的有點絕對化,完人什麼意思?完美無缺的人,世界上有嗎?肯定找不到。為什麼,根據辨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按優缺點的比例分為好人和壞人,現在的貪官對於金錢美女貪慾過堪,如果沒有事實具在,他們都是好官,是貪官是好官只有論事,根據淫的字義,把"貪官”這個名字改為"淫官″更為貼切。

對於下半句,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我的理解是,孝敬父母的心人皆有之,

現在,很多年青人,除了逢年過節給父母買禮物,給大筆錢,平時與父母基本沒有多少交流,父母辛苦一生,將兒女養大,我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想對父母盡孝道,但是總是不知道怎麼去做。

也許下面這段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貧窮的父母,金錢為孝。

孤獨的父母,陪伴為孝。

病弱的父母,照顧為孝。

憂慮的父母,安慰為孝。

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父母為兒女付出所有,請滿他們晚年的期待!





三笑一好


中國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俗語,比如:”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這四句語言樸實,卻直擊人性的幽微之處。

一、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所謂“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就是說,要判定一個人是不是淫邪之人,要看他是不是做過淫邪之事,而不是看他是不是起過淫邪之念。

食色性也,男人看到美女,都免不了多看兩眼,現在,女人看到帥哥同樣花痴,這是人的本能,如果說這樣的就是淫邪之人,那天底下大多數人都是淫邪之人了。

所以說,淫字不能論心,只能論事,一個人看到美女,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人若是不僅心動,還行動,對美女行非禮之舉,此淫徒無疑。

二、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反過來,一個人是不是孝順的人,就要看他心,而不是盯著他做的每一件事。

古人孝順二字常連在一起,看一個人孝不孝,就是看他能不能順從父母的心意,但是,再孝的人,也免不了有頂撞父母的時候,沒有人能事事都順從別人的心意。

所以,要看一個人孝不孝,要看他的心,看他的心底是不是真的愛父母,敬父母,而不是看他有沒有跟父母吵過架,看他是不是事事都順著父母。

這四句古話,是非常有智慧的,讀懂這四句話,告訴我們對人性要多一點寬容,沒有人的人是純淨無雜質的,也沒有人能事事做得圓滿,只有對人性多一點寬容,我們才能更通達的面對人生。


謝小樓


中國有句古話: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要理解這句話,先要明白何為“淫”,何為“孝”。

在古人眼裡,“淫”是萬惡之源。一切禍由都因“淫”字而起。在封建社會,除了夫妻之外的男女之性,男女肌膚之親,都被視為淫邪。甚至夫妻之間,過分的情慾表現,都被視為“淫邪”之舉,如果有夫妻在公開場合有過於親近行為,便被指責為“不端”,有些描寫情愛的或者愛情的書籍,也被視為“淫書”,凡有違“男女授受不親”的行為,都被視為“淫邪”,古代人們不提倡愛情,“戀愛”也被視為淫邪行為之一,被視為羞恥之舉,為人所不齒,“淫邪”甚至被視為許多災難的根源,朱子治家格言裡,就有“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之說。《楞嚴經》裡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佛經裡說:“欲貴,先戒淫,欲富,先佈施,欲壽,先放生。”可見古人把“淫”字看得有多重,說它是萬惡之源也不為過。現代社會,因為一個“淫”字,引起婚變,情殺,家破人亡的事也屢見不鮮。

上千年來,人們信奉的“程朱理學”,是提倡存天理,滅人慾的,所以幾千年來,傳統倫理一直是在壓抑人性,反對自由,以慾望為羞恥,以犧牲為高尚。

在《烈女傳》裡,有一則故事: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姓李的女人,丈夫死在了外地,因為家貧無錢僱車馬將丈夫的屍體運回老家安葬,李氏便自己揹著丈夫的屍體,帶著孩子步行返鄉。在路過開封時,因為天晚,李氏想要投宿,但因為有喪在身,店家不肯收留她,便硬拖著她的胳臂欲將她拉出門外。這位女人因為胳臂被陌生男子碰過了,便覺得受了莫大的羞辱,自以為被人“淫辱”,失了節操,隨即仰天大哭道:“我是個女人,不能守節,還怎麼活啊!”正好看見門旁放著一把斧頭,就順手拿起,將自己的手臂砍了下來。一時血流如注,李氏暈倒在地。幸好被周圍的人救了去,才保得一條命。

後來李氏斷臂這事被開封府知道了,做為貞節烈女上報朝庭,做為貞節婦女的典型人物予以表彰,被後人寫進了《烈女傳》一書。

這件事今天看起來多麼愚昧可笑,但在當時卻是非常正能量的事,在戒淫戒欲,以節操為德的社會里,這個李氏成為被歌頌的對象。可見“淫慾”二字在人們的頭腦中,有多麼汙穢噁心。

但是,人性的本源就是慾望二字,不管是色也好,食也好,都是人的根本需求,是壓抑不住的,所以才有封建社會產生的許多人倫悲劇。今天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已經不會把色情二字看成洪水猛獸了,也不會把男人看一眼漂亮的女人,女人被男人碰一下手臂就看成淫邪之舉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喜歡美女,女人喜歡帥哥,都是很正常的事,看見漂亮女人,男人都會有幻想,看見帥哥,女人會心生愛意,這都正常不過,如果把這看成“淫心”,那天下就無人不淫了。所以才會有“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孝心是做人的根本,為人子女,孝敬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中國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孝敬自己的長輩都做不到,更別說對待他人會有善舉了,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善良之人呢?

有了孝心,才會有孝的行為,但是,孝心不一定是做得十分完美,中國有“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古話,說的就是這回事。每個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意,自己的生活,對於自己的老人,有孝心,有孝行,但是時間久了,未必能堅持做到十分周全,老人們也不會要求子女做到完美無缺,只有有一顆孝心,盡最大的努力去體貼,愛護,照顧長輩和老人,這就夠了。如果真要論事講孝,只怕人人都難以做到完美,也難以做到事事稱老人心,處處如長輩意。雖然盡心盡力了,也總會落下些許怨言,所以才有這句“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人人都做過兒女,人人也會當長輩,老百姓說,尖尖帽子輪流戴,我們做兒女的時候,要對老人盡孝心,盡孝行,盡力做到體貼入微地孝敬老人,當有一天我們當了老人以後,也要體貼兒女的難處,不要苛求他們做到完美無缺,這樣才會是和睦家庭,和諧社會。


作家鬼譚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句話出自清代文學品評家王永彬的《圍爐夜話》。這《圍爐夜話》,與《菜根譚》、《小窗幽記》並稱為三大奇書。

《圍爐夜話》就是一堆文人在明月下坐在屋子裡,圍在火爐傍,談論著世間之事,成就的一部作品。文人騷客多散漫,有時聊出的話題,是以所謂的傳統且正統的觀念所不同的,但有的卻也道出了世間的真實。

幾千年以來,傳統社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自有光輝燦爛的一面,但由於舊時統治者的需要,也發展了一些可稱為是糟粕的禮教。比如千古流傳一句話“萬惡淫為首”,比如“存天理,滅人慾”,這些極端之學說,摧殘了自然之人性,具體到社會中,竟然讓婦女纏起小腳,說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對人性的扭曲。

在這樣的背景下,《圍爐夜話》提出“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倫事萬年無孝心”,是對一些舊的觀念的一種批判,也道出了千百年來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

那位少年不善鍾情,那位少女不善懷春。對於愛情,對於異性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可以明確的指出,對於性的追求,是每一位正常人的本性,也正因如此,人類社會才能繁榮發展下去。

但人是處於社會之中,人的行為是不可任意而為之的,不然人只能停留於原始狀態之中,對於性的需求,早已正確而固定於婚姻形式之中。

話轉回來,在論“淫”字時,在品評人們對“淫”的行為時,不可認為只有絕了情慾才是高尚的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情未必真豪傑。人人心中都有情慾,只要不濫情,沿著正確而有利於的社會進步的道德規範而去做事,就是真正的高尚的人。這裡需要指明一點,對於一些陳舊的糟粕性的觀念,該摒棄就要摒棄。現在在一些地方,在某些人群中,一些女人甘願做起了男人的金絲鳥,這是對婦女解放運動的叛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少數人又回到了舊時的狀態。

“百事孝為先”,“孝”道是優良傳統,“孝”是美德。但父母的恩德,誰又敢言能夠完全報答!父母給以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做為兒女長大後,理應孝順父母,可人處於社會中,要謀生要生存,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人們為生活而奔忙,天南海北,能天天守著父母的是少數,就是過去的英雄豪傑們,要報效囯家,要追求“忠義”,天天守著父母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有人感言“忠孝自古兩難全”。生活使得人們,能完全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難以圓夢。因而在論“孝”時,以生活中人對父母報答的實際程度上去評判一個人,自古也難之。所以《圍爐夜話》言之“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做為人之子,心中要常存孝心,要盡力去報答父母,因為父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只要盡心盡力了,人們也無需去苛求之。

世間之事就是這樣,人們在追求完美,可天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世間那有十全十美之事呢。


春日之虎


意淫不算事,就這意思!想想也是,意淫不犯法!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所謂“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就是說,要判定一個人是不是淫邪之人,要看他是不是做過淫邪之事,而不是看他是不是起過淫邪之念。

食色性也,男人看到美女,都免不了多看兩眼,現在,女人看到帥哥同樣花痴,這是人的本能,如果說這樣的就是淫邪之人,那天底下大多數人都是淫邪之人了。

所以說,淫字不能論心,只能論事,一個人看到美女,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人若是不僅心動,還行動,對美女行非禮之舉,此淫徒無疑。





喜蒙羔沙蔥羊肉火鍋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確實是古代的經典名言呀。

這種名言裡往往是藏著大智慧的,只有最有智慧的人,他們才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

為什麼說這樣的話是千古名言,我們詳細的解說一下。

先說“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說到淫字我們就想到了男女苟且之事,要說一個人,是不是姦淫小人,我們要看他做過,還是沒做過姦淫的事情。

若是這個人很濫情,見一個喜歡一個,還是喜歡人家有婦之夫,並且和很多人之間存在不可告人的姦情,那麼這種人肯定是姦淫無恥之徒。

但是,若是一個正常的男人,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些漂亮的女人,他們肯定會多看兩眼的。然後他們內心可能還會有一些想入非非的畫面。

這種事情,是不能把他們當作姦淫無恥之徒的。畢竟他們沒有走出實質性的一步,僅僅是停留在了想想,過後就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當然了若是一個女人,看到了帥哥的話,他們肯定也會兩眼發光,也會春心蕩漾的。但是,這並不能說他們是好色狂妄之徒。

這都是人之本性,正所謂食色性也。只要他們沒有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只要他們沒有邁出實質性的一步,都不算是姦淫小人的。

若是把見到一個美女,一個帥哥東西的這種情況下叫做是姦淫小人,恐怕從古至今,都沒有萬人了吧。

所以說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再說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一個人孝順或者不孝順自己的父母,我們只要看這個人的心就行了。這個時候就不要看某一件具體的事了。

要知道只有有心孝順父母的時候,他們才能時時刻刻的想到對父母的好。但是,對父母的好,並不是和父母之間沒有頂嘴之類的事情發生。

畢竟每一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若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是父母做了錯事的時候,和父母有了頂嘴,也是難以避免的。但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並不能說這個人就是不孝的。

所以說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一句話也是十分的有道理的。


史學達人


人的善,人的惡就在一念間!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清·王永彬《圍爐夜話》。

《圍爐夜話》這本書可不得了,它和明代的《菜根譚》、《小窗幽記》一起,被稱為“處世三大奇書”。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一個前提,那就是這裡的淫不僅僅是說男女的色心之淫,它有更廣泛的意思,概括的說,就是指一切邪惡的事情、想法,只有知道了這個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這句話。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生活中,一對情侶外出逛街,這時候身邊路過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男生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這個美女,那他女朋友肯定非常生氣,一定會朝他喊,可男生肯定會說:“我也就是看看,我又什麼都沒做”。


看完這個例子以後,我想問你一個問題,這個男生算不算是一個淫蕩之人呢?

答案很顯然這並不算,因為他只是多看了兩眼,並沒有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論心”。



可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這個男生把心裡的想法付諸行動,和剛才那個美女好上了,那他就是一個淫蕩之人,這就是我們上邊所說的“論事”。

古語講:勿以惡小而為之。每個人都具有兩面性,一為善,二為惡。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他心裡想幹壞事,但實際上並沒有去做。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慾望,善戰勝了惡,這就是“論事”的道理。

“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句話是說孝順與否,要看這個人心裡有沒有孝,而不能只看表面上他的行為是不是孝。

在隋朝(科舉考試開始)以前,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舉孝廉”一直都是考察選拔官員的重要途徑之一。歷史上很多中原王朝也曾提倡“以孝治國”。

關於“盡孝”,現實是殘酷的,真正要做到“事事盡孝”,那是很困難的。因為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那裡,那就是想要更好地盡孝,我們就得去搬磚找錢;如果不去搬磚,我們甚至無法養活自己,更別提盡孝。

康熙可以時刻陪在奶奶孝莊的身邊,在晚年孝莊生病的時候,康熙連著幾十天不脫衣服,伺候湯藥在身邊。但是換到普通老百姓家,能如此“奢侈”盡孝麼?




其實很多時候,對於老人而言,有孝心就已經足夠了,內心已經得到了巨大的安慰,怕只怕既無行,又無心。

所以說,孝字只能論心,而不能論事。如果以事論,那麼天下根本不存在孝子。

每個人的心裡,都曾有過邪惡的念頭,這並不是惡,如果將邪惡的想法付諸於實際行動,那他就是“邪惡”與“不孝”之人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感謝你的閱讀!


悟文化


不可否認,古人說的“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確實是千古名言。

有的事情確實是要看你如何做的,通過你做的事情,來看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的事情是看你內心是如何想的,通過你的內心的所想,來看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這句話想要表達的就是姦淫小人和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們有沒有做過姦淫的事情。

一個人若是內心有男女之情的想法,這個並不是說人家就是姦淫小人,畢竟人家只是想想而已。

只有有想法,然後付出行動,對對方造成傷害的人,他們才被稱之為姦淫小人的。

我們都知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若是我們走在大街上,走在人群當中,一個正常的男人,他們見了漂亮的女人。難免會多看幾眼,也僅僅是看看而已,過後可能就會忘掉了。

但是,這樣的人,你不能說他是姦淫小人,畢竟他們只是欣賞一個人的美而已。反過來說,若是一個人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拋棄一個,若是遇到這樣的人,不管是男是女,肯定就是姦淫小人了。

這就是對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的解釋。

論心千古無完人,若是人家只是內心想一想男女之事,就把人家給定位姦淫小人了,那麼,這個世界上恐怕就沒有完人了。

畢竟人都是吃五穀雜糧,都是有七情六慾的。可以說那些能夠控制自己七情六慾的人,他們都是完人。

相反,控制不了自己的七情六慾的人,他們就是姦淫小人了。

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就是說看一個人,是不是孝子,是要看這個人的內心的想法的。

畢竟人都是很善於偽裝的人,若是他在有別人的時候,顯示自己的孝心對自己的老人很好。但是,沒有別人的時候,就開始孽待老人。

這樣的人即使做了好事,也是心不由衷的,也是處於別人的看法而做的。這樣的人並不是孝子。

事實上真正的孝子,他們都是無時無刻的孝順自己的父母的。即便他們有的時候和自己的父母吵了一架,也不能說人家是不孝。

畢竟人都有心情好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所以說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