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2月10日,有“百年軍工老店”之稱的兵器裝備集團所屬湖南雲箭公司生產的第一批500套護目鏡出爐,馳援抗“疫”一線,它的突出亮點是3D打印。在此次疫情防控戰爭中,除病毒溯源、對症藥物、疾病預防、疫苗研製、重症救治等方面,5G、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也陸續投入使用,比如

阿里巴巴的“疫情信息採集系統”,曠視科技的“快速AI體溫監測儀”、華為火神山的“遠程醫療系統”等,為打贏這場突如其來的非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支撐,帶來了新希望。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一、釘釘在線直播

2月10日開學第一天,全國各地中小學開始陸續在線上課。據媒體報道,當天,全國300多個城市的60萬人民教師變身主播,通過阿里旗下在線辦公平臺釘釘直播為學生們上課。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其實早在2月3日,春節後返工第一天,由於絕大多數人還處於隔離狀態,不得不在線辦公,因此給線上辦公系統帶來巨大壓力。釘釘的數據顯示,當天,全國超過1000萬企業、2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另據2月5日釘釘數據顯示,釘釘視頻會議功能迎來歷史最高的流量洪峰:各類在線會議合計超過500萬場。雖然應用功能並無差異,但是,如此巨大的峰值衝擊,會給平臺帶來日常從來沒有面對過的巨大算力挑戰。不過,這挑戰對於釘釘來說不算難事。因為有阿里雲。

2月3日開始,阿里雲緊急擴容網絡和計算資源,在短短2小時內新增部署了超過1萬臺雲服務器,來支撐用戶暴增的需求,這個數字也創下了阿里雲上快速擴容的新紀錄。截止到2月10日晚,相比節前,阿里云為釘釘總計擴容了4萬多臺雲服務器,來應對持續增長的資源需求。由此,支撐了2億人同步在線辦公,以及5000萬學生的在線教學。

二、疫情信息採集系統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不斷升級的疫情,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里巴巴、浙江谷瞰服務團隊,通過阿里雲宜搭平臺,僅用時1天就搭建出疫情信息管理系統,並能按照最新需求迅速調整以滿足工作需要。該系統可以支持多級部門數據實時導入,同步給出統計分析報表,解決了基層疫情上報繁瑣、區縣市級收集耗時耗力等問題。基於該系統的實時展示功能,還為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直觀的數據支持。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據瞭解,全國15個省市、100多個區縣、10萬多個基層醫療單位正在應用阿里宜搭平臺搭建疫情相關的信息採集、管理系統。為了讓更多政府、企業快速生產類似應用服務,阿里雲表示向全社會開放宜搭搭建平臺及每日健康打卡、企業返工情況跟蹤等免費模板,直至疫情解除。阿里宜搭平臺通過可視化拖拽的方式,即使不會代碼也能迅速搭建應用,對抗疫情。

三、快速AI體溫監測儀

隨著返工潮的到來,各地開始部署快速AI體溫檢測儀。它在篩查發熱人群的任務上可以實現「疑似高熱報警每秒 15 人」的超高速度,同時絲毫不影響通行效率,為北京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提供了幫助。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新的體溫檢測系統在地鐵安檢時可實現「無感監測」,對乘客行動沒有任何影響,無需摘下帽子和口罩。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套 AI 測溫系統創新採用了人體識別+人像識別技術,配合紅外/可見光雙傳感器的解決方案,同時基於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平臺 Brain++完成了對帶口罩帽子檢測算法的優化,使得在人流密集型的場景下也可以快速識別,而不需要被識別者脫帽或者摘掉口罩,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同時,避免疾病的傳播。

在處理速度上,它絲毫不影響被測量人員行動,可實現每秒 15 人的高速檢測(攝像頭採集頻率達到每秒 25 幀),且一套系統可以覆蓋 16 個通道,基本保證了一座地鐵站出入口的管控。這樣一來,人流量較大的通道在 AI 系統的輔助下,僅需 1 名工作人員就能夠管控現場,大大降低了一線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除了速度快,還有更大的適用範圍,這套系統支持大於 3 米的非接觸遠距離測溫,出現疑似發熱人員會自動報警。結合曠視自研的人體 ReID 檢測檢索技術,系統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發熱人員位置線索,以進行進一步的確認檢測和醫學觀察。

令人驚訝的是,AI 體溫檢測系統其實僅僅經歷了 10 余天的研發過程,

四、遠程醫療系統

2月9日下午5時許,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和武漢火神山醫院聯通了5G網絡遠程會診系統,主持會診是解放軍總醫院全軍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陳良安教授。這場特殊的會診,依託5G遠程技術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與武漢火神山醫院之間實時展開,也標誌著兩家醫院遠程會診系統正式啟用。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由華為聯手中國電信捐贈的一體化高清視頻會議終端TE20視頻會議設備和管理平臺(華為MCU及華為視訊業務管理平臺SMC), 即便在512K帶寬的極限網絡環境下,也能保證遠程醫療暢通進行。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此外, 這套系統支持1080P的高清畫質 。在遠程醫療會診的場景下,兩地醫療專家可能需要通過輔助碼流分享病患的CT片等醫療檔案進行診斷,因此,高清畫質的作用尤為關鍵。

遠程醫療系統的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提高病例診斷、救治的效率與效果,並一定程度上緩解武漢一線醫護人員調配緊張、超負荷工作的痛點,同時,也可減少外地醫療專家往武漢的風險。

五、“魔肺”ECMO

1月26日晚,珠海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病情突然惡化。當晚,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專家組連夜討論,果斷決定啟動ECMO(體外膜肺氧合)治療程序。這個被稱作是“魔肺”的體外生命支持的一種方式,也是患者最後的希望。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ECMO就是心肺替代技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造成患者肺部受損,成為“病毒肺”。通過ECMO技術在人體外安放一個人工膜肺和人工泵,相當於“人工替代肺和心臟”,讓患者受到“重創”的肺能夠得到充分的治療和休息,並維持機體所需的氧供和血流,為心肺功能的恢復贏得寶貴時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ECMO技術代表一家醫院、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

隨著醫療團隊在30分鐘內完成了手術,患者各項生命體徵逐漸恢復正常,生命又迎來了新的希望。

此外,我們在醫院裡,還可以看到一些人工智能設備的身影,比如下面這些為醫護人員分憂的機器人。

醫用送餐機器人——在醫院和隔離區提供免接觸送餐服務,減少傳染可能性。據瞭解,機器人應用了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可以實現釐米級實時定位、高精度地圖構建、最優路徑規劃和瞬時智能避障功能。針對多機協作,應用了分佈式調度系統,確保機器人之間可以有效分工合作。機器人電池四小時可以充滿,通過換電池可以實現連續不間斷運行。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智能遞送服務機器人——能夠根據醫院需求分別執行遞送化驗單、藥物等簡單但耗時的流程化工作,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量,並避免醫護人員在遞送路上感染的可能。

消毒機器人——可以在醫護、患者的高頻活動區於無人狀態下持續進行自行噴霧消毒、紫外線消毒、空氣淨化等,可以連續工作3小時以上。

除了“百年軍工老店”3D打印護目鏡,還有哪些黑科技助力抗疫戰爭

醫院還有智能診療設備,比如火神山醫院配備的北斗CT和128層CT均為智能高端CT,能以超低掃描劑量在短短1分鐘內實現精準成像,讓肺部等微小細節纖毫畢現。更重要的是,這種機器可實現隔室操作,醫生無須進入機房就能通過智能操作控制盒實現患者的自動擺位和定位,在確保掃描成功率的同時避免醫護人員與患者或疑似患者直接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